焦作太极拳发源地
1、焦作太极拳发源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之一。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陈王府的陈氏家族开始在焦作传授太极拳,后来又有杨氏、武氏等家族在此传承太极拳。
2、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是民间六式太极拳之一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
3、太极拳的发源地是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4、陈氏太极拳发源地为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流派之一,出现于明末清初,是太极拳中最不像太极拳的拳种。
5、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仅经过短短两天考察,就将温县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此举亦被多数人质疑。
太极拳是哪个朝代的
1、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2、清代清朝乾隆年间(公年1736~1796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明确了太极拳的名字。“太极拳”一词根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拳,是生两仪。”带有无上、无比、肯定、唯一之意。
3、太极拳源出于中国,独传于中国,传说是张三丰创立。周易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生万物。只有中国深厚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如此高深的学问和玄奥的参悟修为。此点意义上讲,外国可称望尘莫及。
4、陈式太极拳,始于清朝道光年间。陈家沟的陈氏家谱记述,明末清初的陈王廷会用大刀。后来,不知谁汇编了《陈家沟拳械录》,内容为通背缠拳。陈庚首先提出的修谱建祠,勒碑纪事。
5、若是太极拳的雏形(太极拳一词出现之前,拳法和太极拳差不多)话,要更早些,楼上说的也很清楚,如南北朝的梁时,程灵洗、程珌;唐朝许宣平、南宋或元末明初时期的张三丰;清朝王宗岳等。
6、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
陈照森的焦作市非遗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陈式太极拳传人叫张志俊。张志俊,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1970年习拳,1974年拜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奎为师。从师七年,加上30多年的精心研讨、练功不辍,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传统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和教学 *** 。
陈正雷,1949年5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中国武术九段,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大大提高太极拳的知名度 虽然说,在此之前,太极拳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但是,不可否认,相对于国外的一些运动项目,比如印度的瑜伽,太极拳的知名度,还是稍逊一筹的。
5年5月被湖南湘潭大学、株州大学分别聘为武协名誉会长,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秘书长,被日本三浦英夫正式聘为全日本太极拳协会顾问。1985年7月被安阳市陈氏太极拳协会聘为名誉主席。1986年3月被选为焦作市政协常委。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