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区别之一:陈式太极拳内动功法理论借鉴了人身经络学说原理,陈式太极拳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畅通气血,内气潜转”。
和供求有关,武当太极的名声相较于陈氏更大一些,学习的人也就多。当然招式、课程时长、附加条件等都会影响学费。
陈式等太极和武当太极都是一样的,都是内家拳,亦柔亦刚,刚柔相济的。非要说他们不同,那就是表相上不同,各自特点不同。
陈氏太极和武当太极两者都不相上下,都是武术精华所在,陈氏太极的攻防技击很完善,只是重复动作多,难度大,对习武者的要求高。
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武当太极与陈式太极的区别是什么?
1、没根本区别,表象区别是招式。根本是一样的,过去是技击,现在是健身,无论什么,都是内气的修炼。但陈沟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小架,在炮锤长期的影响下,在赵堡太极拳架基础上有添改动作。
2、剑式的式样:武当49式太极剑的剑式比较独特,而陈式太极剑的式样相对更传统。 剑招的节奏:武当49式太极剑的节奏比较流畅,每招每式都自然地串联起来,而陈式太极剑的节奏感稍弱一些。
3、陈氏太极和武当太极两者都不相上下,都是武术精华所在,陈氏太极的攻防技击很完善,只是重复动作多,难度大,对习武者的要求高。
赵堡太极拳的发展
1、武当赵堡和式 太极拳 是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的汉族传统拳术。赵堡太极拳以明朝山西王宗岳为师尊,在河南赵堡村内单传六代,由陈清平老师传于世人。而以赵堡村传人和兆元在原来基础上大改而成。
2、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相传是由武当派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由武当太极拳外传,祖师王宗岳传蒋发。
3、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太极拳在清乾隆、嘉庆时还只在河南温县陈家沟、赵堡等村落中流传。自杨禄禅名福魁(1799~1872),于道光、咸丰年间将太极拳方为传播后,太极拳始得风靡。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受众面广泛。
4、太极拳在清乾隆、嘉庆时还只在河南温县陈家沟、赵堡等村落中流传。自杨禄禅名福魁(1799~1872),于道光、咸丰年间将太极拳方为传播后,太极拳始得风靡。
5、金根声等等的积极传播,当前已遍及全国,传及海外,在国内已形成一大流派。199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和学俭任会长。
赵堡太极拳鼻祖
最正宗赵堡太极拳背丝扣的赵堡太极拳始于蒋发。明朝末年赵堡太极拳背丝扣,有南方道人云游至山西,随缘而传“丹功拳技”给王林桢。1596年,蒋发拜师王林桢,学艺七年。
赵堡太极拳是由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王宗岳传蒋法。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由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王宗岳传蒋发。
赵堡太极拳,始于蒋发。 明朝末年,有南方道人 云游至山西,随缘而传“丹功拳技”给王林桢。1596年,蒋发拜师王林桢,学艺七年。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相传是由武当派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由武当太极拳外传,祖师王宗岳传蒋发。
陈氏太极--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陈家沟世传太极拳,其门人坚持太极拳始创于陈家沟明末清初的先辈陈奏廷(陈王廷)。
[转]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
1、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需要了解太极拳赵堡太极拳背丝扣的各部分赵堡太极拳背丝扣的特点赵堡太极拳背丝扣:身法:"赵堡太极拳背丝扣;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
2、初学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背丝扣的注意事项 初学者练习陈式太极拳头要正,不可以歪脖,不要仰脸,当然也是不可以勾头的,目光要平视下颌微向里收。 注意含胸,这有助于背部的脊柱放长。
3、先磨拳架后琢理,架理相互动太极,阴阳开合静中求,蹲墙黎明前,金刚黄昏后.推磨台阶前.练就弓中玄 ,丹田腰裆合,太极就入门。陈式太极拳小架内功心法 心静如水百会悬,百会即是头顶之中央,又曰巅顶。
阐述太极拳的劲法
封劲发。就是对方想发劲,等其劲还没有发出之前,提前发放之为封劲发故。含胸拔背。含胸的 *** :主要力源是挺腰,命门穴后凸,配合两肩胛骨和双臂向前外展送。
提劲、沉劲、拿劲、闭劲、开劲、合劲、拨劲、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搓劲、撅劲、卷劲、钻劲、截劲、冷劲、断劲、寸劲、分劲、抖跳劲、抖擞劲、折叠劲、擦皮虚临劲等。
太极拳 八大劲法掤 拳论曰:“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掤,屈臂呈弧形举于体前,掌心朝内,力达前臂外侧。 向外走劲叫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