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用笏怎么记事】,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古代用笏怎么记事:朝堂上的“记事本”:探析古代朝堂中笏的发展,为何笏用象牙制作2、古代用笏怎么记事,古代缙绅及笏1、古代用笏怎么记事:朝堂上的“记事本”:探析古代朝堂中笏的发展,为何笏用象牙制作
一.笏板在朝堂上的发展过程
我们在之前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其实官员用来记录面圣时候记录的“木板”就是我们所陌生的笏板,而查阅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笏板其实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用竹木制成,当时谁都可以佩戴,系在腰带上,发生什么事就记在上边,以免遗忘。而到了商朝的时候,根据《礼记》记载,那个时候的笏板不仅限于私人使用,百姓等也可以私下使用,而到了唐朝的时候,慢慢演变为官员专属之物。
1、名称的由来
我想大家看古代电视剧的时候,都会看见百官上朝的时候都会发现其的手上会拿着一个很长的木板,其当然不是单纯的彰显君威的装饰物。在东汉末年的一本书中我们可以发展有这样的记载,其说道:“笏,忽也,备忽忘也。”
由此我们就可以认为,在古代笏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一个“备忘录”。
而之后西汉的文献中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其认为一旦要在君王的面前通过指指点点来讲述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自己手中的笏来进行指点;而一旦君王对臣子下达某些指令的时候,臣子必须把这些指令都记录在笏上。
也就是说,拜见君王的时候,用来记录君王的命令和旨意,同时也用来记录自己要向君王上奏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也可以帮助百官在朝见君王的时候,可以双手拿笏,遮住自己的脸彰显自己心中对于君王的敬意。
2、笏板的材质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最早期的时候,并没有纸张,人们想要记录一些东西必须要通过写在竹木片上。竹木片的不同,在古代时候对其的称呼也不相同,比如说狭长的写字竹片、木片就叫做“简”;而宽厚的竹片被称为“牍”;以此类推,我们现在所说的“笏”在早期就是随身携带的竹、木牍,官员们用来朝见皇帝的也就自然而然被称作是“朝笏”。
最早期的朝笏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出现,而用玉制作的“笏”被称作是圭,而到了秦汉之后,会按照官阶的不同来选择官员手中笏用什么材料制作。
二.象笏的作用
1、充当笔记本(备忘录)
笏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充当古代官员的笔记本,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所说的备忘录。其在朝见皇帝的时候,会被用来记录皇帝的命令和旨意,而当官员有什么要向皇帝启奏的也会写在笏上。在《释名》、《礼记》等都有相关的说明记载。
2、维护天子威严
在中国古代,皇帝有绝对的权威。皇权从一定程度上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在,百姓、官员都以可以觐见皇帝为无限的荣光,而其也不能直视皇帝的脸,在上朝的时候,皇帝为了一定层度的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彰显自己的无上权力,使得臣子上朝的时候必须要弯着腰,在上奏的时候用“笏”遮住自己的眼睛,借此来表现自己对于皇权的绝对臣服。所以笏也有着维护天子威严的作用。
3、身份象征
古代阶级划分清晰,所以笏的使用也会彰显其的不同,其会根据官阶加以区分。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到了那个时期,纸张已然出现,其的实际功能慢慢被减弱了。纸张来记录事情总会比其他方便快捷。笏板到了这个时候就被变成一种象征。官员会使用笏来显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而甚至一些深得主子心的老年宦官也会被特别赋予持有笏的权力。我们透过后期唐代的一些墓壁画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其更多地慢慢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4、礼仪用具
古代很多官员都十分爱惜自己的笏,我们所熟悉的张九龄曾经专门制作了一个袋子对自己的笏进行放置笏保护,甚至会派遣专人来看管自己的笏。而时间一长,渐渐在官员中流传,很多人都纷纷效仿的的做法,形成了一种风气。
我们所说笏有了礼仪用具的意义就是其在国家重大的祭祀典礼中,君王手中拿有圭,臣子手中持有笏是一种定例。在宋时期的一次大型盛典中,天上下了大雪,皇帝仍然拿着圭毕恭毕敬地完成了祭祀,而很多因为天气太冷把手蜷缩在袖子里面的大臣也就按照皇帝的样子露出手腕,手持笏完成了。
所以说,我们认为笏是一种礼仪用具在正式场合体现一种端庄的仪态。
三、笏板的文化内涵——逐渐成为身份象征
1、身份象征的演变
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时期的笏并不是很大,其的长度大概为2尺6寸左右,而不同的材质的笏就象征着持有者不同的身份,其主要的材质有玉石、象牙、竹子等。
比如说在唐代武德四年之后,五品以上的官员的笏是用象牙做成的,六品以下的官员的笏则是竹木做成的,到了三品以上的官员的笏是前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
五代之后,从一定又有了改变,只有八座尚书上朝的时候才可以使用笏,同时其也会用笔放在笏的上端,用紫色的笔袋将其包裹住,这个样子就很方便必要时候的记事了,而其余的官员拿笏就只是单纯地表现自己对于皇帝的尊敬如此而已。
时间推移到了宋代,笏慢慢变得大了也薄了,中间的形状微微弯曲,这也就其又会被称为“抱身”,意为可以抱在身体旁边。
明代时期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手拿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不拿笏;而到了清朝的时候笏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结束了其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
2、为什么是象牙?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官位较高的官员才可以使用象牙制作而成的笏。那么象牙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的推崇呢?其实除了象牙本身光洁如玉,也和古人对于象的认识有关,在那时候象被认为是“瑶光之星”,其只有在国泰民安的时候才会出现。而象也是富贵、地位高的一种象征,同时象体大力壮,性情很温顺,行为端正,知恩必报,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于是其也就成了制作笏的一个重要材质。
3、激励后辈的动力
从一定程度上,我们普遍认为笏板是一个人只能使用一个的,但是由于公务十分的繁忙一个笏不够使用,于是就会多用几个,而很多的笏不方便携带,就是用一个袋子来装着。当然一个大臣背着一个装着很多笏的袋子也并不是很好,于是其就会带着一个随从来上朝。这从一定程度上说其实现在意义上的“移动小秘书”。
正是这样的情况使得笏更加成为了官员地位的象征,甚至还有官员会把自己的笏传给自己的后代,想要以此来对自己的后辈子孙进行一些激励,使得其可以努力变成更好的官员。在《北史》、《项脊轩志》、《韵会》等很多的文献中都有相关的记载。
4、关于笏的轶闻
唐朝有规定官员们都必须要把笏插在自己的腰带上,然后自己骑马上朝。但是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名相张九龄因为自己那个时候已经年老体衰,所以想要他自己插着笏又独自骑马上朝是一件很为难他的事情,所以其会找一个随从拿着,伴随他一起上朝。
另外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个传说说宁州地区的真庆宫曾经出现过蛇,当然这并不是很特殊的大事,但是当地的官员们为了使得其变成一个大新闻,于是努力地把其炒作成一个灵异事件,派遣了很多很多的人神经兮兮地去对其进行祭拜。
这件事慢慢传到了当地的一个官员的耳朵里,其认为其纯属胡闹,于是其直接冲进了大大殿,举起自己手中的笏把蛇的脑袋砸坏,神奇的是,其使用笏不仅打烂了蛇头,也把那些昏官的头大型了,众人纷纷对其的胆识十分的敬佩。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笏不仅仅是京城官员独有的,地方的一些官员们也可以日常地对其进行携带,从中可以看出其的普及程度很高。
四、结语
我们可以发现笏的历史悠久,伴随了人们很长的时间。一直到了清朝的时候,才因为满清政府的礼仪风俗等众多的原因使得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综上所述,其主要以一种我们现在意义上“记事本”存在于中国古代朝廷,而其也作为礼仪用具等维护了君臣的礼节。
2、古代用笏怎么记事,古代缙绅及笏
古代缙绅及笏缙绅是古代公卿士大夫等仕宦通称,本作“搢绅”《史记.封禅书》与《汉书.郊祀志》中有同一句话:“其语不见经,缙绅者不道”这句话的意思指某人的说法不载于经书,而且缙绅亦未谈论此处缙绅喻意有学识及地位的官宦儒士,称缙绅之士,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用笏怎么记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代用笏怎么记事
古代缙绅及笏
缙绅是古代公卿士大夫等仕宦通称,本作“搢绅”。《史记.封禅书》与《汉书.郊祀志》中有同一句话:“其语不见经,缙绅者不道。”这句话的意思指某人的说法不载于经书,而且缙绅亦未谈论。此处缙绅喻意有学识及地位的官宦儒士,称缙绅之士。
搢绅、绅士、乡绅
缙绅二字,渊源腰带与笏。史家裴骃《史记集解》云:“李奇曰:‘缙,插也,插笏于绅。绅,大带。’”唐儒颜师古《汉书注》云:“(缙)字本作搢,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耳,非插于大带也。或作荐绅者,亦谓荐笏于绅带之间,其义同。”缙、搢、荐三字意思相同,史书混用不分。自上三代至秦汉,古人皆系腰带。腰带上有銙(kua环扣),带下垂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绅”字云:“古有革带,以丝佩韨,而后加大带。绅则大带之垂者也。”韨即皮子。绅,垂长三尺。朝臣有事需要占用双手时,便将笏插于大带与绅之间,谓之搢笏,又作搢绅。此即缙绅一词由来。
搢笏之笏始于周武王。《礼记.乐记》云,周武王克殷后,天下不再兴兵事,“裨冕搢笏”。裨冕是天子朝服,裨是衮服,冕即冠冕。武王解其剑而带之笏,表示罢兵事而兴文治。此即为周人制笏之始。《释名.卷六》云:“笏,忽也。君有教命及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或言可以簿疏物也。”笏就是疏忽怕忘记,故而将事情写在笏上。臣子上朝有三项事由需要记在笏上:1、欲奏禀君王之事。2、回答君王所问之事。3、记录君王所命之事。笏既是书写记事工具,也是上朝礼仪。
汉儒郑玄《礼记注疏》卷三十云:“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球,美玉也。文,犹饰也。大夫士饰竹以为笏,不敢与君并用纯物也。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须音班。……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以上说的是先秦古制。周天子用玉笏,诸侯用象牙笏,大夫用鱼须装饰的竹木笏,士用竹木笏。“用笏造”即用笏奏禀。晋六朝以后,笏主要分象牙与竹木两种。五品官以上为象牙笏,六品以下竹木笏。唐宋以后,文武臣皆持笏。
汉代“搢绅”之后,唐代有“搢绅士子”、“搢绅士大夫”等称谓。《旧唐书.礼仪志二》:“鸿生硕儒,俱称尽善,搢绅士子,并奏该通。”至明代,“绅士”、“士绅”称谓进入正史。《明史.杨廷麟传》:“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明末清初,“乡绅”一词出现。搢绅、绅士、士绅、乡绅,均表示有功名身份或有学识教养的仕宦名流及乡间德高望重者。中国朝野有两三千年的搢绅阶层,他们以担当、见识、操守是为古代社会主流。
笏之典故
1、簪笔
笏,又称手版、笏版、朝笏。笏版记事,必然有笔。《晋书.舆服志》云:“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日之白笔是其遗象。三台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加内侍位者乃簪之。手版即古笏矣。尚书令,仆射,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簪即簪笔,古时称“簪白笔”。晋代时,王公有爵位者及武官不加簪笔。二品以上文官及有内侍职位者加簪笔。
唐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簪白笔”云:“古耳笔之遗象也。腰带剑耳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古代的白笔夹在耳朵上,故名“耳笔”。簪笔则插于头冠,如同女人的簪子,得名“簪白笔”。《宋史.舆服志四》云:“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绯罗,以黄丝为毫,拓以银缕叶,插于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武皆簪焉。”晋代以紫皮裹簪笔,宋时用绯罗,且文武臣皆加簪笔。
2、笏囊
笏囊,又称笏袋,即放置笏版的袋子。张九龄是唐玄宗朝名相,深得玄宗赏识。古代朝臣骑马时,皆搢笏于带。张九龄身体弱,笏版沉而不能搢绅,便令人手持笏版跟随左右,并专门制作笏囊以置笏。“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旧唐书.张九龄传》)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云:“今人相传云,陈希烈不便税笏,骑马以帛裹,令左右执之。”税字义为置放。陈希烈是唐玄宗天宝朝宰相,他大概是张九龄之后第二位用笏囊的大臣。
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宰相上朝设有笏架。朝臣进入大内,笏版由宫人逐门传送至殿前。朝罢,则将笏版置于架上,专有笏囊吏负责持笏囊。(参《格致镜原》卷三十)
3、“还陛下此笏”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高宗李治欲废皇后王氏,改立昭仪武氏,便召集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右仆射褚遂良等商议。高宗曰:“皇后无子,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皇后,公等以为如何?”褚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先帝曾执陛下手对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皇后无过错,恐不可废。陛下违先帝之命,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该万死。但我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言罢,褚遂良将笏版置于殿阶,曰:“还陛下此笏。”遂解巾叩头流血。(《旧唐书.褚遂良传》)
4、魏征笏
唐文宗李昂对宰相曰:“太宗得魏征,辅弼成盛世。我今得魏謩(谟,魏征五世孙),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企望达至贞观之盛,庶几做到无过错。”随后又问魏謩曰:“卿家有何书籍?”魏謩答:“家书悉数全无,惟有文贞公笏版在。”文宗令他把魏征笏版呈进。宰相郑覃在旁边说:“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然未晓,我是但求故臣美德之义,不是要笏版也。”(参唐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5、笏上画圈儿
元文宗祭祀天地、社稷、宗庙,近臣孛术鲁翀任礼仪使。各祭祀事礼仪繁杂,孛术鲁翀便将各节写在笏版上。遇文宗皇帝名讳他不敢直书,便画俩圆圈儿代替。文宗偶然取过他的笏版看见文字中有俩圆圈儿,曰:“此为皇帝名乎?”因大笑。遂将笏版还孛术鲁翀。(参《元史.孛术鲁翀传》)
本文关键词:古代朝官拿的笏是做什么用的,笏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笏在古代的意思,古代的笏,笏在古代指什么。这就是关于《古代用笏怎么记事,探析古代朝堂中笏的发展》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