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小常识 > 正文

茯苓的性味归经,茯苓的性味归经和药理作用(茯苓的性质、作用及禁忌)

关于【茯苓的性味归经】,茯苓的性味归经和药理作用,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茯苓的性味归经和药理作用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产云南者称“云苓”,质较优。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取之浸润后稍蒸,及时切片,晒干;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生用。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2.痰饮。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3.脾虚泄泻。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常配以人参、白术、甘草,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世补斋医书》:“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本品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另含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麦角甾醇等。

药理作用:茯苓煎剂、糖浆剂、醇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分别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有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临床研究:茯苓可治疗产后尿潴留、肝炎、各种恶性肿瘤、斑秃、小儿秋季腹泻、内耳眩晕症、精神分裂症等。

本文关键词:茯苓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作用,茯苓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茯苓的性味与归经,茯苓的性质、作用及禁忌,茯苓的性味功效是什么。这就是关于《茯苓的性味归经,茯苓的性味归经和药理作用(茯苓的性质、作用及禁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凤凰单丛茶为什么叫鸭屎香,茶叶鸭屎香名字由来(鸭屎香茶叶为什么叫鸭屎香)

下一篇: 福建白茶价格多少钱一斤,福鼎白茶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福鼎白茶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有谁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