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浑欲不胜簪的上一句,浑欲不胜簪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浑欲不胜簪前一句:白头搔更短。
2、作品原文: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诗句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7、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8、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9、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0、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11、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12、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13、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14、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5、思想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6、”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春望意境图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17、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18、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19、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20、“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21、“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22、“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23、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24、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杜甫少陵野老。
25、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2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27、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