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出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格物致知格物:把“物”字与“格”字联合在一起,凑成一个名词,叫做“格物”,并非完全是指格去心中的物欲才叫做“格物”。
2、换言之,“致知格物”的道理,只要在孔子的孙子、曾子的门人子思所著的《中庸》中,就有明显的解释,如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3、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4、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5、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6、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7、由此可知尽人之性,还只是自我“内明”学养的一段功夫。
8、进而必须达到尽物之性的“格物致知”,才是内圣外用的学问。
9、 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10、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
11、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2、”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
13、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14、”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15、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
16、格,至也。
17、物,犹事也。
18、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19、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
20、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21、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
22、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23、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24、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