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陈宫是什么样的人】,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三国演义陈宫是什么样的人:千古谜题:曹操与陈宫的塑料兄弟情,陈宫为什么弃曹操而去?2、三国演义陈宫是什么样的人,三国人物系列之陈宫1、三国演义陈宫是什么样的人:千古谜题:曹操与陈宫的塑料兄弟情,陈宫为什么弃曹操而去?
徐州城破之日,城头风猎猎,曹操又与自己的故友陈宫相见了。昔日二人初见时,曹操是陈宫的阶下囚,而如今陈宫即将要成为曹操的刀下鬼了。曹操之于陈宫,有感恩惜才之心,他想挽留陈宫,不必随吕布一同赴死,但陈宫去意已决,以妻儿老母相托之后,慨然赴死。曹操送别陈宫这一段,遂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场景之一,令人不忍卒读。这是小说《三国演义》对曹操与陈宫的爱恨情仇的一个交代,但真实历史上的曹陈关系,却远比小说中复杂。
一、伯牙子期?
在《三国演义》中,陈宫与曹操初见时,显得很不是时宜。曹操刺杀董卓不成,仓皇逃离长安,却不料在中牟县被军士执住。本以为在劫难逃的曹操,却偏偏碰上了同样是热血青年的中牟县令陈宫,陈公台。
当晚陈宫夜会曹操,他倾倒于曹操的忠肝义胆,便私自放了曹操,并和他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就在彼此都以为他们将是“伯牙子期”组合时,没想到中途却发生了吕伯奢之事,曹操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说出口,给陈宫当头棒喝,他遂弃曹操而去,投靠了吕布,妥妥的塑料友情。
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
徐州城下之日,曹操尽管对自己的故友有留恋之意,但陈宫却拒绝了曹操的招降,慨然赴死。小说中,陈宫弃曹操而去的直接原因是曹操残杀吕伯奢一家,实质上是因为陈宫认为曹操心术不正,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却不像曹操这般阴险狡诈。但这只是小说家之言,真实历史上曹操与陈宫之间的爱恨情仇,要远比这复杂,以至于现在都还是一个谜。
历史上陈宫与曹操的相遇是在什么时候?这一点史书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引《典略》说陈宫是“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曹操是在初平二年才被袁绍举荐为东郡太守的,而陈宫又是东郡人,因此陈宫很有可能是在初平二年左右投靠于曹操帐下。但二人具体是如何相遇的,已经无从可考。可以肯定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肯定是小说之言,因为曹操根本就没有干过刺杀董卓的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曹、陈二人于中牟县相遇之事。
董卓
倒是在《三国志·董卓传》里面记载了一个伍孚袖中藏刀,刺杀董卓未遂的事件,罗贯中的灵感可能来源于此。但不管二人在何时何地相遇,曹操与陈宫之间,确实有过一段值得称道的君臣之谊。
前引《典略》之言,陈宫跟随曹操之后,也曾积极为曹操建言献策。事情发生在汉献帝初平三年,这一年长安朝内相当热闹,吕布联合王允杀了董卓,却没想到郭汜、李傕二人掉转马头又杀进了长安城,王允被杀,吕布出逃,大权又旁落到了郭、李二人手上。
此时的曹操还在东汉乱世修罗场中偷偷发育,恰好在当年,青州的黄巾军攻入兖州,杀死了任城相郑遂。兖州刺史刘岱不听谋士鲍信之言,合兵出战,结果落了下身首异处的下场。刘岱既死,兖州无主,陈宫便劝说东郡太守曹操:“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随后陈宫前往游说兖州的别驾、治中,劝他们迎曹操为兖州之主,鲍信等人一合计,事已至此不如早日择良主而栖。最终,曹操如愿当上了兖州牧,并且击破了青州黄巾军,“受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老版《三国演义》中的陈宫
在曹操占据兖州,收服青州兵之前,曹操在东汉诸路诸侯中,只能算是二三流势力,兵少、马弱,好不容易从扬州募来的四千兵,中途还发生了反叛,趁着夜色把曹操的帐篷给烧了,曹操亲自上阵斩杀叛贼才得以突破重围,最后身边就只剩下五百余人。但在进据兖州之后,曹操便一跃成为了东汉乱局中举足轻重的势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宫在曹操进据兖州,以至于对曹操一生的事业所起的作用,都不可谓不重要,当然曹操待陈宫也不薄,对其信任有加。
但是陈宫终究不是郭嘉,他与曹操最终未能有始有终,时间仅仅过了两年,便发生了陈宫联合吕布、张邈反叛的事件,正式宣告了曹陈关系的破裂。
二、关系破裂
兴平元年,也就是在曹操占据了兖州大概两年之后,为了报陶谦的杀父之仇,曹操率军征伐陶谦,留荀彧、程昱守甄城,陈宫则率军屯守曹操的大本营东郡,可见此时曹操对陈宫的信任是在荀彧等人之上的。
然而,就是这份信任,差点断送了曹操的一生。就在曹操与陶谦激战正酣时,陈宫突然联合张邈发动了叛乱,企图迎吕布入主兖州。当时的形势凶险万分,史载:“(陈宫)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
何润东版吕布
张邈是曹操的好朋友,两人的关系一度相当不错,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张邈因事触怒袁绍,袁绍命曹操杀张邈,曹操却以“张邈,亲友也,是非当容之”拒绝了袁绍。曹操征讨陶谦之前还给家里人留下话,说是自己万一有什么不测,可以去投奔张邈,可见双方关系之密切。
但是乱世之中,友情终究还是敌不过人心的诡变。张邈疑惧曹操会为了讨好袁绍而杀害自己,因此当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张超已经和陈宫商量好了叛乱之事时,陈宫没费多少力气便说服了张邈一起发动叛乱。
当得知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捅了自己一刀之后,曹操惊惧万分,引军还兖州与吕布展开了拉锯战。这一战打得十分艰难,“太祖军不利,相持百余日”。祸不单行的是,当年“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兖州百姓可谓凄惨至极。
曹操险胜吕布之后,败北的吕布与陈宫仓皇投奔刘备,而张邈向袁术求救不成,被自己的手下所杀。这场萧墙之祸还是被曹操给扑灭了,但祸患的余烬尚在,曹操对陈宫与吕布也一直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
要说小人方能在乱世立足,这边吕布与陈宫投奔刘备之后,却趁刘备讨伐袁术之时鸠占鹊巢,率军占领了徐州,打发匆忙赶回来的刘备去了蕞尔小地——小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吕布就在袁术、刘备之间周旋,彼此之间征伐抑或是相互援结,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建安三年,吕布再次站到了袁术那边,派兵征讨刘备。但是刘备这次却抱上了曹操的大腿,在小沛被高顺攻破之后,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刘备,为吕布所败,曹操遂率军亲征吕布。
张光北版吕布
曹操来势汹汹,吕布见状便心生怯意,想要投降,但陈宫却深知自己负曹操太过,投降之后定无什么好下场,便使计阻止了吕布投降。吕布虽骁勇善战,但终究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陈宫有谋,吕布却不能用。《三国志》引《魏氏春秋》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陈宫建议吕布率领骑兵游离在外,迎击曹操,他自己则率军在城内驻守,待曹操兵临城下,就可以两面夹击,曹军便可不攻自破。吕布原本对陈宫的话十分赞成,但是吕布的妻子听说了此事,便在吕布的耳边吹枕边风,大概意思是说曹操对陈宫那么好,陈宫尚且弃曹操而去,你比起曹操又如何呢?你当真放心将一家妻儿都交到陈宫手上吗?吕布遂不听陈宫之计。
吕布不用陈宫之计,龟缩于城内不出,向袁术求援而不得,渐成死局,一股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徐州城的上空。时间一长,陈宫、吕布的手下上下离心,竟然将他们二人绑了去见曹操,徐州城遂下。
当曹操登上徐州城头,来到吕布、陈宫二人面前时,吕布虽为勇将,却有求活之言,但终究还是因为刘备的一句“明公不见丁建阳及董太师乎”而葬送了性命。勇将之名,最终因为怯死之心,为人所不齿。
反观陈宫,他说自己“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是万无活下去的道理。尽管曹操有爱才之心,以陈宫老母相劝,想让陈宫重新为己所用,但陈宫若心生苟活之心,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曹操呢?倒不如一死了之。
面对曹操“奈卿老母何?”“若卿妻子何?”的问题,陈宫只是淡然地答道这些人的生死只不过“在明公也”,随后陈宫快步而出,以求速死,以明军法,曹操泣而送之,陈宫亦不还顾,这个曹操曾经最信任的人,最终死在了曹操的刀下。
曹操挽留陈宫
史载,陈宫死后,曹操“待其家皆厚于初”,与《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所记相差不远。陈宫以妻儿老母相托于曹操,而曹操亦不负故人之托,这或许是二人之间一种别样的善始善终,二人的心中,或许都还存有那么一丝“伯牙子期”之情。
三、千古谜题
曹操与陈宫本有机会谱写一段君臣相恰的佳话,但历史却给这两个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使得二人兵戈相向。陈宫初随曹操,不遗余力地替曹操出谋划策,曹操亦对陈宫礼遇有加,信任有加,以至于曹操在东征陶谦时,将留守大本营的任务都交给了陈宫,而不是荀彧等人。
陈宫的反叛是一个千古谜题,《三国志》上语焉不详,《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家言,虽然也算提供了一种可能(陈宫认为曹操阴险狡诈),但并无实证,不足道哉。我们只能在单薄的史料中,发沉勾隐,以求真相。
《三国志》记载陈宫叛乱的原因是“自疑”,这和张邈疑惧曹操会杀害自己似乎是一个理由。但是我们却在《三国志》里面找不到任何关于曹操怀疑陈宫的记载。
《资治通鉴》卷六十一却记载了这么一条:“前九江太守陈留边让尝讥议操 , 操闻而杀之,并其妻子。让素有才名,由是兖州士大夫皆恐俱。陈宫性刚直烈壮,内亦自疑,乃与从事中朗许汜、王楷及邈弟超共谋叛操 。”
从这条记载来看,陈宫背叛曹操似乎是因为曹操杀害了素有才名的边让,这使得包括陈宫在内的兖州士大夫都十分惊惧。这一点理由过于勉强,且不说陈宫此时为曹操的心腹,深受曹操信任,再者也有人考证说边让被杀应该是在建安之后的事情,而陈宫叛乱是在建安之前的兴平年间,说是边让被杀而刺激了陈宫,证据不足。
后人更有将陈宫视为苏秦、张仪一类的纵横家,陈宫于乱世之中跟随曹操,本来就是一种投资性的行为,他们二人原本就非故交,自无任何感情纽带。当陈宫认为曹操圣文神武是可投靠之主时,他便不遗余力地为曹操出谋划策,或许是曹操不顾一切地为父报仇,征讨陶谦之事让陈宫认为曹操乃意气用事之人,抑或是其他什么事情,使得陈宫对于曹操的看法发生了转变,这也就为陈宫背叛曹操埋下了种子。
影视剧中的张仪
陈宫劝张邈一同叛乱时说:“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完全一番纵横家的派头,对曹操的看法转变之后,吕布便是他新物色的人选。
当然,或许是因为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太过于隐晦,导致我们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当我们把陈宫背叛曹操之事放在三国大背景之下考察时,就会发现这种事情其实十分常见。在那种乱世之中,道德与情谊都抵挡不住人心的诡变与利益的权衡,吕布之于丁原、董卓,张邈之于曹操,许攸之于袁绍,孟达之于蜀魏,钟会、邓艾之于司马氏,皆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背叛,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一个常见现象。
钟会
众多背叛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利益交织,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陈宫“自疑”,也有可能只是一句套话。陈宫背叛曹操,抑或只是陈宫为了取得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一次风险投资,《三国演义》对曹操与陈宫之间的感情渲染,使得我们忽略了当时整体的时代风气。
文史君说
东汉末年三国,群雄并起,俨然就是一个修罗场。这个修罗场里面不仅生灵涂炭,还有道德败坏,礼义尽丧,谋士群起,择良木而栖,陈宫亦如此类。他之于曹操,只不过是看中了曹操身上的那股枭雄之气,并非出于情感上的纽带,等到双方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陈宫背叛的理由。这一点,是当时的时代风气,在吕布、张邈、许攸、孟达之流的身上都能够体现,从这个大时代背景来看,陈宫之叛,亦不过是一场风险投资,只不过这次陈宫押错了人。
参考文献
《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张婧龙、周汝英:《逐鹿时期的纵横情节:论陈宫》,《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2、三国演义陈宫是什么样的人,三国人物系列之陈宫
在纷纷扰扰、英雄辈出的三国历史舞台,他虽然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但却并没有影响他英雄般的存在,可以他虽然只是一个配角的戏份,表现的机会不是很多,却演出了男一号的风采。他就是陈宫,陈公台。
这一点无论是正史,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戏剧《捉放曹》、《白门楼》等,对陈宫这个人物形象描述,都空前一致。而且小说和戏剧更甚,把“捉放曹”,把杀吕而与曹操恩断义绝等,这样的戏码都加到陈宫身上,因为作为曹操的对立面,就是要用陈宫的“义”反衬曹操的“奸”,所以说陈宫在文学形象,在民间都是一个大写的人物,谋略不输诸葛亮、郭嘉等人,其处事的刚毅果断,待人的善恶分明,以及性情刚直,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更为世人称道。
陈宫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而且一生基本上就是和曹操相爱相杀,无比纠缠。他既是曹操草创时期的贵人,更是曹操开疆拓土的敌手, 他拥立曹操,反叛曹操,最后被曹操所杀,让人扼腕叹息。
不满曹操残暴与之恩断义绝
随着曹操的节节胜利,其血腥残暴的一面也显现出来了。193年秋,曹操的父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陶谦部下杀害 ,曹操为报杀父之仇,血洗徐州,所过之处“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手段极为残忍。特别是194年,为压制反对声音,处死了边让等数位名士。陈宫为人性情刚直,眼睛容不得半点沙子,曹操这种暴君作派极为反感。也让陈宫在兖州官吏和土族阶层面前非常难堪,名誉受损,因为曹操当初就是陈宫极力推荐的。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价值观不同,和曹操尿不到一个壶里,就没必要违心迎附了。于是,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张超兄弟、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一同叛乱,将吕布迎入兖州,兖州数郡郡守都纷纷倒戈。
一时间,曹操遭遇到自起兵来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手下接连反叛,最惨时,只有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县城的地盘,搞得曹操甚至打算把家人作为人质,投靠袁绍以自保。
有陈宫和没陈宫时,曹操是绝然两种不同的景象,陈宫用实际行动让曹操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了陈宫的号召力和自身实力。只是掌心有些搞不懂,陈宫怎么总喜欢当幕后英雄,自己不出来当老大呢?
怀才不遇兵败至死一声叹息
曹操当然不是得闲之辈,依靠程昱、郭嘉、荀彧等谋士和嫡系精锐青州兵,很快稳住阵脚。而作为对立面,张邈、吕布不是可辅佐之才,明显比曹操低N个档次。吕布自身骁勇无敌,麾下文有谋士陈宫相助,武有高顺、张辽相助,可惜手握一副好牌,因个人刚愎自用,陈宫也没有得到完全信任,于是局面,再次被扭转。
在随后一年间,曹操三次大败吕布, 195年,曹操完全收复兖州,将吕布赶到了徐州。195年底,曹操围攻雍丘,张邈向袁术求援,在前往淮南的途中被部下所杀。随着吕布在战场上失利,徐州的大部分官吏和士族阶层纷纷倒向曹操阵营。陈宫虽然也看出吕布不是能成事之主,但宁死不吃“回头草”的陈宫却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着吕布。
196年初,曹操攻濮阳。一向刚愎自用的吕布这时听从了陈宫的计谋,骗取曹操入城,被吕布大军四处追杀。曹操的手臂被烧伤,头发被烧焦,还险些丢了性命。
198年10月,曹操兵指徐州,吕布听老婆的枕边风,而不纳陈宫的良策,导致白门楼兵败被杀,陈宫被俘。
故人再次相见,只不过此时陈宫已是阶下囚,不再是座上宾,曹操以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的口气劝降,甚至企图以陈宫的老母和妻子来胁迫。
陈宫自己是从曹操阵营里倒戈的,如果再因为苟且偷生,媚颜降曹,那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有辱士大夫的气节。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之。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面对生死,陈宫却毫不惧怯,傲然不屈。
于是“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
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对陈宫的描述可谓是饱含深情,对陈宫的气节无比崇敬,专门赋诗三首追叹。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痛哉!叹哉!一生抱负都未遇明君,只能委身于乱世,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就像一颗流星,划破苍穹,倏然陨落,陈宫以一个大写的人字留给历史一个悲壮的背影。
本文关键词:三国演义陈宫人物分析,三国演义里的陈宫是谁,三国演义里陈宫,三国演义陈宫是谁,三国演义中的陈宫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关于《三国演义陈宫是什么样的人,曹操与陈宫的塑料兄弟情》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