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步法
常言道,太极功夫始于足下,因此,想要练到真的太极功夫,就要先练好步法。斜步 即“弓步”、“前进步”***杨家早期则称斜步***。斜步有左右之分,右脚在前者称右弓步,左脚在前者称左弓步。
碾步不仅为传统杨式太极拳重视,甚至军队基本训练的步法,也以碾步为重。如向后转身,则有倒插步,先碾左脚跟,再碾右脚跟。目的在于求灵求活。灵活在于步法,步法在于步型,而其变则在碾步,其用则在应敌之变而变。
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落地,最后才全部踏实,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氏太极拳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杨式太极拳的步法有以下7种:1.开立步:两脚平行站立,脚尖朝前,虚实不分,起势、合太极式的步法为开立步。
连载①|太极拳实战用法:起势
杨公澄甫太极拳起势(晚年拳照)杨澄甫:此为预备动作之姿势...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
第一势 【起势】起势是太极拳的开始,身体立身中正,自然放松;目视前方,意识上要含有顶劲。动作步骤与要领: 以腕领劲,两手由身前慢慢举起至肩平。注意力在 提腕 上。
这就能充分发挥太极拳贴身短打的战术特长,使敌方的长拳重腿难以施展威力。
第一势:预备势。上接无极桩势。(注:在演练太极拳之前,必须先站无极桩,预备势与无极桩姿势相同)第二势:起势 动作一:双臂缓缓向正前方提起, 掌心向下,提至与肩平齐。同时双腿随双臂的抬起缓缓仲直。舌舐上颚。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是什么?
起源 李德印杨氏太极拳实战打法:《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式太极拳是由杨露禅创始杨氏太极拳实战打法,后经祖孙三代人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从杨露禅学成教拳杨氏太极拳实战打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杨氏太极拳实战打法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侗族,继承了传统太极拳的连绵不断、阴阳变化、轻松柔和的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式杨氏太极拳口令式演练注意事项 “心静体松”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
杨氏传统太极拳上步七星及退步跨虎怎样打出气势
1、起势 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右揽雀尾 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
2、上步七星架手势,退步跨虎闪正中。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势完成。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混圆式纳新吐故气须圆,摄得真精鼎内煎。提神顶劲精神注,坐腕沉肘势自然。
3、退步穿掌;30、虚步压掌;3独立托掌 ;3马步靠;3转身大捋;3歇步擒打;3穿掌下势;3上步七星;3退步跨虎;3转身摆莲;3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4十字手;4收势。
杨式太极拳的实战用法有哪些
1、杨式太极拳实战用法二:野马分鬃 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述此式用法是:对方从右侧用按式按来,我转身用右手将对方双手粘住,用左手挒其右手腕,用右小臂向对方腋下分去。
2、站桩通过特殊的静态练习可使形体放松、神意安然、内气顺畅。培养出内劲,从而太极拳才能达到体用兼备。没有内在基础的太极拳架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3、起势实战用法 口诀:全体大用意为主 体松气固神在凝 杨公澄甫太极拳起势(晚年拳照)杨澄甫:此为预备动作之姿势...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
4、太极拳的实战技巧松 推手时必须将两手、两臂、肩、背、胸以致整个上身的肌肉尽量的放松。在一般情况下,静止不动时放松较易,在运动过程中放松就不容易了。
5、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