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法
1、右棚式:双腿虚实交替行,虚足到位记分明,移身如踏跷跷板,权重缓缓变权轻。1捋式:太极攻防在重心,双手敷敌问敌根,腰脊旋出离心力,轻轻一捋破千金。
2、站立步——两脚开立,膝盖伸直,两脚尖垂直于前面。意念百会穴、檀中穴、会阴穴联成一线垂直于地,从上往下松到脚底。比如拳架“预备式”、“收式”的步型就是站立步。平行步——也叫开立步。
3、太极拳练习的基本功有哪些基本功一:前后摆拳基本功是将劲力从前臂出,经腹部(剑状穴处),到手掌,然后由指传拳,拳入掌,然后手掌出击,同时,气沉丹田,以剑气作力。
4、太极拳的8种基本动作是搠、捋、挤、按、采、拘、肘、靠。 太极八法是指太极拳的八大功法,太极拳的基本功,受太极拳习练者和深研者所重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谓为太极八法。
5、动作姿势要正确 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不仅会影响你的发挥,还会影响你的体悟内在感觉。
说说太极拳是由内带外,还是由外带内。
1、相对来讲,内带外更适合传统套路,可以将拳打得很慢,更适合于个人养生。不完全适合于集体表演,因为每个人内气生成的速度不尽一致。走骨关节就是走劲力,有言曰“劲力就是骨力”。外带内的感觉。
2、太极拳以调和气血、畅通经络为功能,以缠绕圆转的螺旋缠丝劲、抽丝劲的技击 *** 为应用,其由内及外的锻炼 *** ,各式太极拳家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兹综合陈、杨、武三家的内动导外形的 *** ,试举例以明之。
3、马虹老师说:内不动外不发。张志俊老师说:以手领劲。吴图南说:外带内。陈小旺老师说:以丹田为核心,一动无有不动。
4、其实内外家拳的主要区别不在形和气,因为内家拳也有形,外家拳也有气。
5、太极拳法,并非是指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杨露禅太极拳的主要流派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王秀田太极拳,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王秀田太极拳,创编发展王秀田太极拳了“杨式太极拳”。
一: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王秀田太极拳,是中国传统五大太极拳流派中,资格最老的一个流派。二:杨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就是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三:武式太极拳 在太极拳中,武式太极拳,也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流派。
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所创。
杨式内传太极拳体系
得授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第二路“加手”、第三路“小快式”(简称“快式”、“小式”)和太极内功,揉(推)手功及各种太极门器械,全面继承了杨式内传太极拳完整体系。是杨式内传太极拳弟子中极少数外姓内传弟子。
杨家第三代所传主要为杨澄浦传,主要是八十五式大架,后来有人加至一百零八式。杨氏太极三代人所传都不同,杨露禅当年所传接近今天的府内拍太极拳。
杨振铭,字守中,自幼随其父杨澄甫学拳,经过严格训练,得其真传,操拳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杰出人物之一。19岁后在南方教太极拳,后随父到上海、广州等地授拳。
杨式太极拳基本功 杨式太极拳第一段 起势 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右揽雀尾 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