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湖蓝藻治理技巧】,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太湖蓝藻治理技巧:治理太湖蓝藻有了新突破2、太湖蓝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强1、太湖蓝藻治理技巧:治理太湖蓝藻有了新突破
本报讯(记者苏雁 通讯员胡秋辰)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太湖蓝藻治理除了减氮控磷,还需控铜。该研究已发表于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水资源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水研究》,这一成果对于太湖治理将有重要参考意义。
太湖治理是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太湖蓝藻暴发也是许多环境科学类学者的研究重点。一直以来,大部分学者都把重点放在氮和磷的研究上,国家对于太湖蓝藻的治理措施也是以“减氮控磷”为重点,而其他重金属或微量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常常被忽视。
西交利物浦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小凯则重点研究了重金属作为微量元素对太湖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市面上很多杀藻剂主要成分的铜在一定浓度下反而会刺激藻类生长,并不能起到抑制作用。
通过与中科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合作,张小凯收集了太湖中藻类暴发最严重(3号站)、较为严重(13号站)以及不受藻类暴发影响(28号站)的三个站点的样本,在其中加入硼、铁、钴、铜、钼、氮和磷溶液,经培养后观察确认这些微量元素是否会对藻类生长产生影响。
“我们一开始采用了常用的化学和生物学分析法,通过叶绿素含量的增减来看这些微量元素对藻类生长是否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张小凯介绍,“但后来发现,藻类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我们测量的时候可能会同时存在处于生长成熟期藻和新生藻。新生藻的叶绿素含量低,但这并不代表藻类的生长被控制了,因此不能将叶绿素含量作为唯一指标。”
基于此,张小凯创新性地使用了生物学中分析细胞的仪器——流式细胞分析仪来观察藻类种群变化、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藻类分布情况,并将其和叶绿素含量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硼、钴、铜和铁对藻类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28号站点的样本在同时加入铜、氮、磷之后,经过4天培养后的叶绿素含量达到了单独加入氮和磷后的4倍以上。“这可以证明铜对于藻类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把铜作为杀藻剂来处理太湖蓝藻暴发的时候,要考虑到用量和使用的地点。”张小凯说,“但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铜和铁交互作用会如何对藻类生长产生影响,接下去还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太湖蓝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强
1、太湖的在转变。太湖全长400公里、水域面积2400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古在渔获供给扮演重要角色。以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为代表的“太湖三白”举世闻名,成为一张宣传太湖的亮丽名牌。
建国之后,流传了几千年的自然捕捞法逐渐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渔场养殖、捕捞。1955年整个太湖水域养殖区域不足0.12万亩,而1956年迅速攀升至1.5万亩,1957年更是翻了一番,达到了3万亩。进入60年代后,受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太湖养殖区域进一步扩大,资料显示1982年养殖水域增至13万亩,太湖周围数以万计的渔民参与其中。
极速增长的养殖面积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利弊共存。
1950-1980年,太湖的鱼产量由5000吨增长到15000吨。80年代后我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种田、收粮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释放,产量快速提升,受此影响各个湖泊、河流也实现承包制,包括太湖。太湖水面自此逐渐被大大小小的网箱、拦网占据,2003年产量达到了3.5万吨,而此时的网箱面积更是膨胀到20万亩。
渔获产量的提高,并不意味着鱼种数量的增加,相反,渔民以市场需求作导向,一些生长快、不易得病、经济效益高的草鱼、鲤鱼、鲢鳙,包括新秀大闸蟹都被大面积养殖。太湖里的土著生存空间一再萎缩、挤压,直至消失。50年代科学工作者曾对太湖做过勘察,总计有107种鱼虾蟹在这里栖息,但2010年有仅有30、40种,2/3的生物已经消亡。
鱼种数量的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人们的超载养殖占有重要原因,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60年代后,太湖及周围的支河陆续兴建了大坝、水闸、发电站,原有的流量供给受到限制,时有水位下降的情况。像一些有洄游习性的淡水鱼,因无法跳跃大坝,产卵量减少。河道两侧的浅滩,也因修筑大坝被硬化、夯实,失去了“承载”鱼卵的能力。
再者承包制下的过度养殖及捕捞,导致水体环境的恶化,也是造成部分鱼消失的原因。目前依然从事渔业养殖的人群,年龄多在50岁左右,这个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先进、复杂养殖方式的能力有限,许多技巧、操作已延续数百年,更多的是以饲料换产量。拦网、网箱里汇集了大量颗粒饲料,产出比低下,许多未被鱼吞食的残渣,逐渐散落、雾化,时间一长还有臭底的现象,鱼都远远地躲开。
另外为获得更高的产量、收益,留小放大的传统被摒弃,网眼越用越小,恨不得一网打尽。太湖里流行的大型捕捞工具高踏网,一网可收获数千斤,重点是这种网大小兼收,像一些经济效益突出,还未达到标准规格的鱼,也被售卖出去了。按照每平方水域的正常产量,太湖年产量只需达到2.8万吨即可,实际情况是近年来的捕获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值,太湖早已不堪重负。
最终的结果是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漂浮在水表的悬浮物越来越多,最终在2007年5/6月份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水藻污染,大量鱼虾死亡、水体散发着浓浓的腥臭味。太湖周围居民连续几个月的饮用水处于短缺状态,生活节奏、质量受到极大挑战。
2、太湖治理的挑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一高,便滋生蓝藻,即常说的水华。蓝藻漂浮在水表,把空气与水体的交换隔绝,水体溶氧量减少;同时蓝藻向水体释放毒素,夏季高温时,许多软体小虫因无法忍受而消亡。所以一旦爆发水华,即意味着当年或连续几年,捕鱼量大减。我国较有名的水华事件发生在1998-1999年的千岛湖,当时的蓝藻密集程度与太湖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随着千岛湖引入的数万尾鲢鳙发挥作用,大约4/5年的时间千岛湖水质即明显改善,如今更是评为中国的优质水源地。
鲢鳙是滤食性鱼,以水体的藻类微生物为食,科学研究发现,鲢鳙吞食40千克蓝藻,体重增加1公斤。千岛湖利用鲢鳙护水的模式,很快被多个湖泊引入,包括太湖。实际情况是,太湖自2000起,每年定期投放一定数量的鲢鳙,特别是2007蓝藻事件后,投放量进一步提升,并在2013年提出以鱼控藻的目标。
从2014年至2020年,投放的鲢鳙数量达到5亿尾,消灭蓝藻600多万吨,水质提升的同时,鲢鳙的经济效益也格外亮眼。但太湖不同于千岛湖,平均水深不足2米,远不及千岛湖35米的一个零头。深度不达标,太湖自我修复功能无法彻底发挥,单凭放养鲢鳙不能彻底恢复太湖的水质。
2008年起,太湖逐步清理网箱、拦网,直至2018年,围网养殖面积已压缩至4.8万亩。等到2020年正式实施为期10年的全水域禁渔,围网已彻底退出湖面。10年禁渔主要是给太湖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最大程度减少人们活动,充分调动太湖自我修复的能力,从水底至水体,再到水表实现“更新”,等到10年后定然是一个好太湖。
本文关键词:太湖蓝藻怎么治理的,太湖蓝藻治理技巧视频,太湖蓝藻治理措施,太湖蓝藻治理技巧和方法,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这就是关于《太湖蓝藻治理技巧,治理太湖蓝藻有了新突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