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83太极拳分解教学内容
1、自幼秉家学,并在其父杨氏小架拳式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形成松静自然、拳架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的吴氏太极拳。
2、二十扇通臂2动:⑴ 屈膝蹬脚两掌合,⑵ 马步沉气推托坐。二十撇身锤2动:⑴ 马步叉肩双献肘,⑵右转下蹲掌找拳。二十卸步搬栏锤4动:⑴ 右卸步右拳前冲,⑵ 后坐步回搬右拳。
3、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吴氏太极拳的创办人
吴鉴泉(1870-1942),又名爱绅,满族,河北大兴人。他的父亲全佑是太极拳的妙手。全佑先跟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后又拜杨露禅第二个儿子杨班候为师,学习杨式小架太极拳。全佑擅长柔化,自成一格,成为太极拳妙手。
创始人全佑全佑(1834-1902)字公甫,号保亭,老姓吴福氏。满族。北京 大兴人。杨禄禅在京授拳时,神机(火器)营中的万春、凌山、全佑 受益最佳。经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得 刚劲,全佑则长于柔化。
南派吴鉴泉(1870--1942年),河北省大兴县人,满族,自幼从其父吴全佑学太极拳。吴全佑(1834--1902年)又在北京从杨露禅学拳。
吴氏太极拳的历代传人
1、吴鉴泉(1870-1942),又名爱伸,满族,从 汉姓吴。北京大兴人,全佑之子。自幼秉家学,并在其父杨式小架拳式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形成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的吴式太极拳。
2、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吴英华、马岳梁、徐致一等。
3、位直系传人。吴式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拳术之一,以以柔克刚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截止于2023年4月12日,吴式太极拳已经传到了第五代,共有34位直系传人。
吴式太极拳的起源
起源传承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又经吴鉴泉改进修润而形成了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
发源地应该算是北京吧。杨禄禅在京授拳时,神机(火器)营中的万春、凌山、全佑 受益最佳。经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得刚劲,全佑则长于柔化。其中全佑字公甫,号保亭,老姓吴福氏。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为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