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连空难李岩峰】,大连57空难调查结论,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大连空难李岩峰:硕士制造空难,高空纵火致使全机112人遇难,背后原因是什么?2、大连空难李岩峰,大连57空难调查结论1、大连空难李岩峰:硕士制造空难,高空纵火致使全机112人遇难,背后原因是什么?
自从飞机被发明以来,人类历史上便多了很多空难的记录,无一不令人惋惜和恐惧,其中比较令人熟知的有徐志摩所乘飞机撞山坠落,和科比私人飞机坠毁等。而且,在所有的空难事故中,不乏带有离奇特质的事件。
在将近二十年前,大连港附近,就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飞机事故,即“大连5·7空难”。当时五一长假接近尾声,CJ6136航班从北京飞往大连,却在快要降落时发生火情而坠海,全机112人无一生还。
后来经过调查,事故的引发者是乘客张丕林硕士。他之所以制造这样一场空难,害死自己以及全机这么多人的性命,竟然只是为了一个极为自私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谜团一一解开。
空难
“大连5·7空难”事故还原,现场惨不忍睹","content"
2002年5月7日,当夜幕悄然降临,大连这座城市像往常一样平静,大家都按部就班地忙碌着,下班,吃饭,看电视,聊天……包括那些潜在遇难者的家属,他们也在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一边满心欢喜地等着亲人回家。
他们根本无法预料到,几个小时之后,大连港附近会发生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情。时间到了晚上9点37分,大连港附近海域上方,原本漆黑一片的夜空里渐渐出现一个火团,那是一架被熊熊烈火包围的飞机。飞机在空中仿佛不知所措地盘旋几圈之后,径直坠落于茫茫大海中。
刹那间火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起的波涛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飞机被炸开,无数零件和碎片向四周崩出,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尸体也如同布偶般被甩出去。遇难者的生命在那一刻终止,并且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
空难无情,甚至不给他们留一点喘息和逃走的机会。这架发生空难的飞机本来会落在大连市的陆地上,甚至落在化工厂、石油工厂那里。但是机长在最后时刻让飞机盘旋于大海上方,避免坠落在陆地。最终飞机落入无边无际的海洋中,送给城市陆地一个安宁。
大连航空
如果没有机长的极力控制,那么这场空难带来的灾祸将更加不堪设想,被波及的无辜生命将更多。很快搜救行动开始,军地出动128艘船只,累计出船1331艘次、6955小时,在失事海域马不停蹄地搜索。
然而却没有发现一名幸存者,打捞上来92位遇难者的遗体或残骸,目之所及一片惨淡。搜救之后的结论是,飞机上103个乘客和9个工作人员无人生还。遇难者也许在火势蔓延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危在旦夕。
随着机身的下坠,失重感、恐惧感和无助感同时袭卷而来,他们那时已经别无他法,完全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片刻,他们可能在祈求概率极小的生还可能,可能在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可能在慌张地保护自己身边的人,身体和精神经受着双重折磨。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仅仅是对于遇难者,对他们的家属也是一生的悲痛。
飞行中的飞机
飞机坠落因为有人放火,火势十分严重","content"
晚上9点32分,这架飞机已经快要接近大连陆地。机长和其他工作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准备飞机降落的工作,这时飞机内开始发生火情。他们急忙联系地面的同事,希望得到帮助。
地面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即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一事情。然而,等到他们再次联系飞机人员时,对方已经失联。那时可能火势已经很猛烈了,飞机大概无法承受这样的情况,从而只得在迫降之前坠落,无法再与地面沟通。
首先可以确定,发生这场空难并非是飞机出故障的原因,也并非是机长技术不够的原因。经检查,这架B-2138型号的飞机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机长也有多年驾驶飞机的经验,技术方面得心应手。
后来,工作人员还在大海里打捞出飞机里的黑匣子,黑匣子由交谈记录器和座舱交谈记录器组成,里面有关于飞机内的录音。通过录音得知,机长和机组人员的操作并不存在问题。
打捞的残骸
那飞机坠落是由何引起的呢?法医发现,尸体除了机械性损伤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烧伤一般飞机在坠落到地面后会产生爆炸和燃烧,但是此次失事飞机却是掉落在海里。
掉落在海水里会促使火焰快速熄灭。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让遇难者烧伤,说明飞机在坠落前就开始着火了。调查人员还发现,这次的火灾非比寻常。
“飞机失火,自身有4种火源,分别是电路起火、油路起火、发动机失火、烤箱失火。
可电路起火不会这么迅速燃烧;油路起火也不可能,因为那架飞机的油路在地板以下,飞机地板没有损伤;发动机失火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发动机在机舱外,而火是在客舱里烧的;烤箱起火亦无可能性,那是给机上乘客准备食物用的,打捞上来后没有发现着火迹象。”
根据火情,排除了飞机内部零件、电路之类着火的可能,所有迹象都指向了有人纵火这一种情况。
打捞的残骸
乘客张丕林的疑点重重,被视为纵火人","content"
在事故发生后,有人故意纵火这一说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当时有关部门仿佛将目标锁定在一个叫做张丕林的乘客身上,长时间找他的家人问话。旁人纷纷猜测,或许张丕林就是在飞机纵火之人。
最后的一系列调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猜测。的确是他在飞机上纵火,直接导致了这场空难的发生。
法医对37具尸体做了心血化验,发现其中竟然有33具尸体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超过20%,甚至有20具尸体的含量超过40%。这说明遇难者在飞机坠落前就吸入了大量一氧化碳。
这37名遇难者中有3名被鉴定为驾驶员,他们心血中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已经超过41%,却无明显烧伤。驾驶员是在驾驶室内,如果火情开始于驾驶室,那么这3名驾驶员应该已经烧伤严重了,所以可以判断起火点不在驾驶室内。
张丕林
随后法医尸检发现,其中一名叫张丕林的乘客十分不寻常,和其他人的遗体有很大区别。
“在遇难者中,有一个人叫张丕林,座位在机舱后部,其右臀部、右大腿后侧和下腹部外,尸体体表其余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烧伤。
这些特征显示,张丕林位于火源中,而且一直保持坐姿不变。另外,在复检中,我们发现张丕林的足背右侧有点状的烧灼损伤,这是有助燃剂爆炸飞溅的迹象。”
后来法医在张丕林的气管和其他部位残骸里发现了关键性物质——汽油及汽油燃烧后的成分,这并非是飞机所用的航空燃油。而且,如果是航空燃油着火,航空燃油也不可能会飞溅到他身上。
汽油
所以可以判断,是张丕林将汽油洒在了飞机上,其中有一点汽油飞溅到身上,然后点燃,由于他是故意纵火,所以很坦然地坐在座位上,一点也不惊慌,由于距离汽油很近,他还吸入了一些扩散到空气中的汽油分子和燃烧后物质。
经过以上推断,是张丕林蓄意纵火导致CJ6136航班失事。
工作人员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坐在机舱后面的张丕林放火后,火势从机舱后部开始蔓延,机舱内的人惊慌逃离座位,纷纷向前面跑去。由于飞机内的人在前面多而后面少,造成不平衡,从而导致飞机坠落。
打捞残骸
证据起先没有完全揭露,结论引发争议","content"
张丕林纵火烧机的结论一出,部分网友选择相信,部分网友选择质疑。彼时很多人觉得,单凭汽油和烧伤的线索就判定是张丕林纵火,这无法令人信服,还需要有确凿的证据才行。
“还有,此案中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比如汽油。严格地说,法医在张丕林的尸体上发现汽油及汽油燃烧后的成份,这不是决定性的证据,也可以勉强解释为凶手将汽油泼向他。”负责此次遇难者尸检的法医这样认为。
一段时间之后,证据才正式被披露。
刑侦人员调出了安检时的录像,发现了一些装有瓶子的箱包。其中肯定有一个箱包里装了纵火用的汽油。但是只靠安检的X光拍摄的画面,无法分辨瓶子里液体的成分,因而无法看出哪个里面装有汽油。
X光拍下的画面
刑侦人员为了看出哪个箱包里的瓶子装有汽油,于是做了个实验。他们将汽油装入瓶子,然后通过安检,得到X光的拍摄画面,再将这个画面和之前安检的拍摄画面作比对,最后他们很幸运地找到了装有汽油的箱包。
通过之前X光拍摄的画面,还可以看到那个装有汽油的箱包里有一串钥匙。如果找到钥匙,便能找到纵火之人。通过在大海里不辞辛苦地打捞,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箱包,并拿到了里面的钥匙。
刑侦人员尝试用钥匙打开张丕林家的房门,竟然真的打开了。由此可以断定,是张丕林带了汽油上飞机,然后纵火烧机。
X光拍摄安检
而这个关键证据之所以没有在之前就透露,也是有必要原因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一旦这个证据被公之于众,机场安检的漏洞也会被大家知道。
很可能会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漏洞,模仿张丕林的做法,将无法被确认成分的危险物带上飞机,并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制造麻烦。
张丕林就是在2002年,那个机场规定尚不完善的时候,钻了规定的空子,瞒过机场工作人员,偷偷将易燃物汽油带入飞机,并制造破坏,从而引发空难。正是这场灾祸,让有关部门意识到检查乘客所携带物品的重要性。
这次空难之后,2003年2月5日,民航总局便下发了加强对旅客携带液态物品乘机的具体规定。“大连5·7空难”算是前车之鉴,直接促使了机场安检的完善。
民航总局
张丕林的纵火原因惊人,为了保险赔偿","content"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张丕林是肝癌晚期,而且竟然在登机前为自己买了七份保险,赔偿金高达140万。140万在那个年代已经算很多钱了。一般人就算为了乘坐飞机而买保险,也不会一次性买这么多份。
由此可见,张丕林很有可能是为了拿到大笔赔偿金才制造了类这场空难。但是他为何需要这么多钱呢?可以看看张丕林的个人经历。他是辽宁大连人,硕士学历,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就读,可谓是高材生了。
1990年毕业后,起初被分到大连市公安局户籍处搞计算机工作,后来因分不到房而离职。之后他又先后在电脑公司和外贸公司工作过,在外贸公司分到一套房子。
直到2001年8月,自己开了一家装饰公司。有消息说,张丕林做生意赔了钱,想通过骗保给家人留一些钱。还有其他更奇怪的事情。
航空保险
张丕林在2002年4月前后,就出了三次车祸,每次都有保险。一个月内出三次车祸是很难发生的事情,而他却做到了,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故意为之。
这似乎更加证实了之前的结论,他似乎是有目的纵火,目的就是拿保险赔偿金,而且这次是空难,比之前的车祸要惨烈无数多倍。不过由于他是故意纵火,所以保险公司拒赔。赔了夫人又折兵,他的家人最终拿不到一分钱。
虽然已经将整件事合理地串起来,得出张丕林制造空难骗保的结论。然而他的家人认为他不可能是诈骗,之所以买七份保险,是因为保险意识比较强。家人还说,他也没患癌症,身体也没有不好,开公司的贷款也有能力还清。
他的家人还说,张丕林夫妇的家庭环境属于中上水平,家里的房子也不错。张丕林的妻子徐晶同样毕业于南京大学,属于收入较高人群,她就职的第一家公司已经上市,自己分到了一些原始股份,后来又在保险公司工作,现在就职于证券公司,是公司的管理层。
南京大学
妻子徐晶也提到,丈夫是个顾家的人,放假时经常陪孩子玩。老丈人也说他们夫妻二人属于和睦的关系。另外,张家向上反映,希望调查与理赔分开来,边调查边理赔,一直得不到结果。
关于肝癌晚期的说法,记者专门去医院做了调查,也并没有发现关于张丕林的肝癌晚期记录。
不管张丕林的家人怎样说,不管他是否身体健康,是否只是太有安全意识。事实却是所有证据和线索都指明张丕林就是在飞机纵火之人,并且导致了“大连5·7空难”事件的发生,使112人丧命,许许多多家庭支离破碎。
在张丕林纵火前,还有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细节,真相如何至今未能调查清楚。这个细节就是,他是在5月7日下午去的北京,在北京停留几个小时后,便返回大连。工作人员无法确定张丕林为何要去北京,到北京后又做了什么。
遇难者家属
他身上的这些谜团恐怕永远如尘封箱底般无法解开。但被他伤害的遇难者无法回来,遇难者的家属也会一辈子笼罩在此次空难的阴霾之下。他之所以纵火烧机,也许是被钱冲昏了头脑,亦或许有些心结想不开,但这些自私的理由决不能作为伤害他人的借口。
制造事故以骗保是十分不理智且荒唐的行为,遇事应冷静地思考合理应对办法,而不是盲目冲动地做出破坏性的事情。盲目冲动或不理智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灾祸,损人不利己,最后悔恨终身,活在道德的谴责之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能记住这场被命名为“大连5·7空难”的事件,提醒自己莫要冲动,莫要伤害无辜,要对社会有责任感,要对生命有敬意,这个生命包括自己和他人。
2、大连空难李岩峰,大连57空难调查结论
2002年,承载103名乘客的北方航空B-2138号飞机从北京起飞,结果半路机舱内烧起熊熊大火,这是地面最后一次收到这架飞机传回的讯息。
随后,大连港正在工作的职工刘吉庆,看到了飞机坠机时2分多钟的全过程,他说:“吓死人了,一道火光直接从天上掉进海里,炸的浪花好高!”
大连港组织的搜救活动响应很快,可惜的是,在搜救过程中,人们发现机上112名人员无一生还,就在大家以为这是一起飞机事故时,专家们却查出了飞机上有一位南京大学物理系的硕士,这个人在5.7空难中有重大疑点!
也正是因为大连5.7空难,国家再一次把航空公司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预算提上日程。
大家好,我是便当菌,今天咱们要聊的是南京大学物理系硕士一手策划大连5.7空难,致112名无辜人士死亡的事。
前文背景开头说了我不多赘述,这边顺便提一下的是咱们的搜救行动反应很快,为了搜救,当地加上军方一共出动了128艘搜救船只,参与打捞的人员合计17万次,搜救范围达26.7平方公里,可以说是很到位,不存在因耽误救援导致的人员死亡。
搜救
但是,就在所有人以为这是一场意外时,专案组在检查飞机残骸时发现飞机燃烧范围和顺序存在大量疑点。
一般来说,飞机失火有四种燃烧点,电路、发动机、烤箱、油路。
但是这架飞机的残骸不符合这四种情况,咱们一个个个看哈,如果是电路起火烧不了那么快,火又是从客舱烧起来的,那就不可能是发电机起火,然后要是油路烧起来呢,地板肯定烧坏了,因为油路都是在地板下面的,但是检查残骸时,地板也没烧坏,那电路也没问题,烤箱找到时也没发现有燃烧痕迹。
好家伙!四个飞机可能自燃点都被排除了,那火会不会是人为的呢?
很快,专家们在打捞的遗体上找到了答案。
残骸
遇难者们的尸检结果表明,他们身上除了有不同程度的磕碰,也就是飞机失事坠机过程中颠簸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以外,还有一氧化碳中毒等现象。
虽说飞机是燃烧了,但是如果飞机是因为外部燃烧坠毁,这么快的速度,飞机内氧气是充足的,不会出现乘客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现象,而是会因坠机入海,遇难者遗体呈现被淹死,肺部进水等等状况,这一点上再次排除了飞机外部,除发动机以外的起火可能性。
但是,遇难者呈现了一氧化碳中毒现象这一点,就证明了客舱的火燃烧了很久,这个火大量消耗了客舱的氧气是真的,可他不影响飞机飞行,所以客舱失火并不是导致飞机坠毁的原因。
另外专家们发现,打捞上来的遗体都是裸体的,根据航空的应急处理办法,专家们猜测乘客们可能是在客舱失火后,担心引火烧身听从空姐的建议才脱掉了衣物。
遗骸
在火势猛烈的情况下,无论是高温还是浓烟,还是一氧化碳中毒,都会使人丧失判断能力,尤其是在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下,人的血红素升高,会导致昏迷晕眩,让人失去冷静判断的能力,所以即便大家听从建议脱下了衣物,还是会本能的向没有失火的机舱前部涌去,这样就导致了飞机重量失衡,坠落海中。
这才是大连5.7空难飞机坠毁的原因。
但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火势如此迅猛无法扑灭?让大家只能脱衣怕引火烧身呢?
专家决定再次检查遇难者遗体,没想到复检时在一个乘客遗体上找到了重大突破。
遇难者中,有一个叫张丕林的人,专家发现他的烧伤格外严重,所以判断他当时应该在火源附近,而且在他的遗体上发现了类似点状的烧伤痕迹,根据这点可以推断,这应该是某种助燃剂喷溅到身上造成的。
残骸前段几乎烧没
助燃剂!
如果飞机上的客舱大火是助燃剂造成的,那一切疑点都能解释得通了。
首先,助燃剂燃烧快火势旺,氧气消耗量大,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飞机坠毁前就有很多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了。
其二,助燃剂喷溅到这个乘客的身上也能喷溅到其他乘客身上,所以乘客们脱下衣服害怕衣物沾染助燃剂导致引火烧身也能理解了。
第三,助燃剂是流动的,范围广,在飞机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更容易扩大灼烧范围,这也就导致火势更难控制。
第四,人们为了躲避流动的助燃剂,在一氧化碳中毒,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全部往飞机前舱跑,最终导致飞机重量失衡,坠落海中。
张丕林
那基于这些推断,专家只需要找到助燃剂存在的证据就足以解释一切,果不其然,后来对张丕林的进一步尸检发现,他的残骸中有汽油的残留。
助燃剂的存在被证明了,那张丕林到底是被助燃剂喷射到的无辜者还是真凶携带者呢?
警方通过调查案发前的机场安检录像,怀疑张丕林在带上飞机的旅行箱内可能藏有汽油。
您各位可能不知道,在2002年那会,机场啊地铁的安检不像现在那么严格,那会您带瓶液体啊什么的上飞机没人会管,也不会要你拿出来喝一口检查一下,张丕林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把一桶汽油带上了飞机。
飞机残骸上可以看出发动机没事
这个案子直接导致了后面国家专门拨款,推动全国安检设备的升级,您现在过地铁瓶子拿出来喝一口,酒精不能带上飞机,都是因为这个案子,就是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那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作出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纵火,拉一百多人陪葬的事呢?
对此,警方调查发现新的疑点,大家都知道在买票时,无论是高铁飞机还是火车,都会有一个保险选项,一般按照比例来说,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乘客会购买保险,那在这个三成的比例中又有九成的乘客会选择买一份保险,但是这个张丕林,他在上飞机时买了七分保险,如果他发生意外,他的家属会获得160万的高额赔偿金。
保险
而且张丕林从1997年开始,便大量购买过保险,不过都是一些医疗、疾病、养老的商业险种。而且,单单车险一项上一年就要支付8000元,可见张丕林对保险行业的依赖和了解,也为他策划这次坠机骗保,攒够了经验。
至此,张丕林携带汽油上飞机,纵火最终导致112人坠机死亡的动机找到了,他想把这起空难伪装成航空事故,骗取巨额赔偿金。
说到底是,为了一个钱字。
至此,我们来回顾下张丕林设局骗取高额保险金的缘由,张丕林身为南京大学物理系的硕士,曾经在公安局工作过,这两个身份经历为他作案提供了大量经验和参考数据,后来他想要下海做生意,奈何生意场不如意,赔了不少钱。
残骸
所以他一手策划了,这场空难,想把赔偿金留给妻儿。
据说当时遗体打捞以后,所有人的遗体都被领走火化安葬,只有张丕林的家属被通知不允许领走遗体,而原本该到账的保险赔偿也不到账,保险公司方面表示是警方那边不让发放。
直到5.7空难发生七个月以后,也就是2002年12月6日下午,有关部门才给了张丕林家属一个答复,那名工作人员的原话是:“我们代表政府正式向你们宣布‘5.7’空难的调查结果。调查认定本次空难系张丕林纵火造成……”直到张丕林的家属听完全篇100多字的结论,他们才能确定自己不光失去了一个亲人的信息,更恐怖的是,他们的这个亲人,为了骗取保险杀了飞机上的所有人。
救援
此时他们才想起张丕林上飞机前的种种异常举动,他在公司有十几单项目的情况下,带着全家人出去玩,拍了全家福,一切就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
这次5.7空难以后,北航的销售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即便国务院认定了此次案件非北航责任,还是有很多民众不清楚,这造成了北航面临大量被退票的状况,持续损失达4.6亿元。
这个案子中,唯一温情的地方是,其中一个被害者家属被问及是否会像张丕林家属索赔时,她表示:“仇恨犯罪人的心理人人都有,但中国的老百姓很善良。古语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命都没有了,我们也不可能去追究他个人的责任了,追究他的家属也没有用,他们能赔偿得了吗?作为这么严肃的安检,出现这么大的统漏,应负失职责任。”
找到了飞机的黑匣子
事实是,确实如她所言,案发之前安检的标准一般是放在是否携带凶器的审查上,甚至旅客是可以携带两瓶白酒上飞机的,此案之后,国家安排8亿元推动全国机场车站等众多安检的升级。
这些改善人民生命安全措施的出现,比起追究5.7空难的原因和责任而言,意义更加深远。
本文关键词:大连空难真相,大连空难处理结果,大连空难遇难者,大连空难机组人员名单,大连空难机组人员。这就是关于《大连空难李岩峰,大连57空难调查结论(高空纵火致使全机112人遇难)》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