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诗词 | 12首诗,读懂中国人的12时辰2、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唐诗宋词里的十二时辰1、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诗词 | 12首诗,读懂中国人的12时辰
自西周始
人们便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
天色变化,作息时间,皆在其中
起于子半,至于子半
循环往复,日月更生
十二时辰所蕴含的大智慧,无时无刻不在指引着我们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让我们懂得“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的人生至理。
今天诗词君精选十二首著名诗词,分别对应中国十二时辰,诸位诗友一起来看看吧~
· 夜半 ·
子时 23:00——1:00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子时,又名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子时的天空,黑得纯粹,静得心安。
对应生肖:鼠,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 鸡鸣 ·
丑时 1:00——3:00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手,正扭转着黑夜与白天。夜空繁星零零落落,公鸡清啼。
鸡鸣之时,天色由暗渐明,万物由昏昏开始变得清明,曙光初现。
对应生肖:牛。
· 平旦 ·
寅时 3:00——5:00
《晨起》
宋·陆游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寅时又称黎明。早晨,夜与日交接之际,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已显现一线生机。
熬过了黑夜,终于要迎来晨光。
对应生肖:虎。
· 日出 ·
卯时 5:00——7:00
《日出东南隅行》
唐·李白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卯时又名日始,指太阳刚刚露脸。在古代,卯时官员要上早朝、清点人数,是为“点卯”。
日出,意味着光明,新的开始。街巷边的小吃摊,烟火气渐渐浓烈,唤醒整个城市。
对应生肖:兔。
· 食时 ·
辰时 7:00——9:00
《东流道中》
宋·王质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乱,荞麦满园山雀飞。
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食时,就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吃完早饭后就要开始一天的劳作。
辰时胃经当令,古语有言:“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对应生肖: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 隅中 ·
巳时 9:00——11:00
《金缕衣》
唐·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隅中”,临近中午,这会儿是一天中经历最饱满的时刻,工作起来事半功倍。
古人曾认为蛇在这个时候隐蔽在草丛之中,躲避太阳的照射,因而也称这个时辰为“巳时”。
对应生肖:蛇。
· 日中 ·
午时 11:00——13:00
《日中吟》
宋·邵雍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午时又名日正,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相传,这个时候,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站着,是为午时。
对应生肖:马。
· 日昳 ·
未时 13:00——15:00
《听筝》
宋·姚勉
春檐雪乾初日长,帘花深压梅影香。
美人帐中午睡起,钗横鬓亸慵添妆。
过了正午,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
从困倦中慢慢醒来,继续工作,努力生活,付出,总是会有回报。
对应生肖:羊,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 晡时 ·
申时 15:00——17:00
《徐步》(节选)
唐·杜甫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申时对于古人来说,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的猴子叫得最为清亮。
在夕阳西下之前,抓住一天中这大好时光,静静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刻。
对应生肖: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 日入 ·
酉时 17:00——19:00
《送别》
唐·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酉时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小窝。
古人认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便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对应生肖:鸡,鸡于傍晚开始归巢。
· 黄昏 ·
戌时 19:00——21:00
《浣溪沙》
宋·苏轼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
夕阳虽好近黄昏,香在衣裳妆在臂。
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戌时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对应生肖:狗,狗开始守门口。
· 人定 ·
亥时 21:00——23:00
《夜深行》
唐·白居易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
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
亥时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传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发出的鼾声最为响亮。
人定,也是人静,夜深人静,安静地思考,平静地入眠。
对应生肖:猪,夜深时猪正在熟睡。
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物一景,或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蕴含着古人的大智慧,指引着后辈子孙过好每个当下。
顺天时而动,相地利而为。如此才能融人于天地之中!
点亮【赞】和【在看】,愿您过好每一个当下!
来源:中华好诗词
2、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唐诗宋词里的十二时辰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剧情在短短的十二个时辰里竟然拍出了上下两季的48集。导演可谓是在细节上下尽了功夫,可谈起时辰,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把无涯的时间,平分进琐碎寻常的日子里,把每一个日子,划分为时序分明的十二时辰,是祖先应对生活的智慧,时光倏忽,作息易变,在朝九晚六的今日,再次回顾十二时辰,总觉时轮井然,光阴宽绰,随便截取一段,展开来,都是藏在时光里的诗意中国。
寅时又称黎明,早晨,时是夜与日交接之际,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已显现一线生机。熬过了黑夜,终于要迎来晨光。此时,辛勤的人已开始清醒,等待迎接最终的黎明。
南北朝诗人鲍照有诗云:『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城门一打开,城市就醒来了。各类店铺也陆陆续续开始营业,小贩们挑着担子进到城里,赶路的士子和商人,也经由城门向各自的目的地进发。
早上五盘岭
唐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不知边塞诗人岑参将欲何往,但寅时的景色在他的诗歌里,如同泼墨画卷般展开。太阳隐在群山之中,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满是寒气,稀松的松柏间,是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藏在繁密的花丛里。虽然光线有些昏暗,但因为此行是为了知己,所以连李白慨叹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不觉难行了。
卯时又名日始,指太阳刚刚露脸。在古代,卯时官员要上早朝、清点人数,是为“点卯”,即上班报到。日出,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光明,新的一天,新的开始。街巷边,小吃摊,清晨的烟火气息渐渐浓烈,唤醒整个城市中的人。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早在先秦时,就有〖击壤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听起来真是简单又爽朗,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这才该是生活最本真的面目。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农耕文明里,不只有劳作,还有对美的欣赏。中国最早的美女罗敷女就这样出现在诗歌里。卯时的太阳照在东南角的小楼,罗敷女就在这晨光中醒来,挽上她的筐去采桑叶,用她的美,为男女老少打开赏心悦目的一天。
辰时又名早食,也就是吃饭时间。秦汉时期,人们只吃两顿饭,早上这顿是主餐,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一顿美好的早餐,是舌尖上的优雅,收拾行装,忙碌的人开始追逐梦想。此外,中医认为,辰时胃经当令。此时,早饭对身体来说,如同春雨一样金贵。
夙兴,整衣襟,坐明窗中,调息受天气,进白汤一瓯,勿饮茶,栉发百余遍,使疏风、清火、明目、去脑中热。盥漱毕,早餐宜粥,宜淡素。饱,徐行百步,以手摩腹,令速下食。天气者,亥子以来真气也。静而清,喧而浊,故天气至巳午而微矣。
拟寒山自述 其七
宋代 释咸静
五更一盂粥,辰时一顿饭。
昼夜两觉眠,一日事俱辨。
毁我还自毁,赞我还自赞。
是非与荣辱,红炉赤金弹。
晨光熹微,蒸汽翻腾,坐在明窗之前,用丰盛的早餐,唤醒沉睡一宿的身体。日头不断高升,天色逐渐清朗,吃过早餐,身体也变得神清气爽。
巳时又叫隅中、日禺。粥罢饭讫,身体导和,便坐明窗下,耳边有风声叶声,眼前有诗词歌赋,真是人生一大乐也。
此外,临近中午时,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它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期,工作效率最高,人人精神饱满。明智的人都会选择,用最好的状态,做最重要的事。
阙题
唐 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窃以为,唐人刘眘虚的这首诗,最符合巳时读书的想象。
远远的一条山路伸进白云里,春光正好,清溪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水漂来,闲静的柴门外,就是蜿蜒的路,柳荫深处,藏着读书的斋堂。巳时的阳光不骄不躁,穿过柳荫,清晖遍体,光斑点点。人在山水间,书在斋堂中,简直是人生至乐。
午时又名日正,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相传,这个时候,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站着,是为午时。工作累了,聊聊天,或者小憩一会儿,都是释放压力的好方法。有张有弛,才是生活之道。
坐香一线,毕经行使,神气安顿。始饭,用素汤。当饥而食,未饱先止。茶涤口腻,漱去乃饮。多行步,少坐,勿伛,胸中闷则默呵气二三口。凡饮食之节,减满受虚,故当饥,节其满;未饱,留其虚。
菩萨蛮•初夏
宋代 王齐愈
暑烦人困妆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
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
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
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午食要有节制,当饥而食,不宜饮太饱。饭罢稍动,不可久坐。动罢焚香一柱,闭目静默,午后神思才会清静,做事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未时又叫日跌、日央。日过中天,渐渐往西跌落,此时身体已得食物滋养,读史可以明智。
猎史,看古人大局。穷事理,流览时务。事来须应遇,物来须识破。勿昼卧,无事无物,不妨事物之来。涉猎流览,都是妙门生趣,读书人日用不知。
幽事绝句
宋代 陆游
客生闻吠犬,草茂有鸣蛙。
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一辈辈英雄的起起落落,在历史的车辙下,都尽落眼底,读史,也可以扩大一个人的人生格局。
申时又叫时、夕时。古人习惯,第二餐在申时进,故曰哺时。午后时光最是一天惬意时,在浓稠的时光里诵读,人生又一快事也。
徐步
唐 杜甫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
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此时,日渐西斜,阳光打在万物上,便有了一种时光深旧的恍惚。小酌一杯后,趁着微醺之意,或坐在室内,或信步庭外,把读过的诗书随心所欲的吟诵,也不失为消遣时光,虚度光阴的美事。
更有宋代大儒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酉时又叫日入、日落、傍晚。酉时金乌西坠,鸟雀还巢,万物收敛,最宜静坐,焚香反思。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日落时分,天地间有一种磅礴的宁静感,连夕照铺在粼粼江面,也有一种恬淡的安详。此时,忙碌一天的人开始回家,倦飞一天的鸟也开始还巢。屋子里的光逐渐昏暗似有若无,不必点灯,只消焚起香来,抚琴一曲,籍由自然的泰然,把天籁纳入琴中,与天地精神往来。
戌时又叫黄昏、日暮、日夕。黄,地之色也;昏,日冥也。天地清静,白天的事已做完,可约会。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黄昏一到,人总是容易感伤,感伤于光阴易逝,感伤于人生多舛。多情诗人李商隐在一个黄昏驱车登古原,只见山色苍茫,暮霭沉沉,不由感伤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同样是黄昏,几百年后,欧阳修大约也感伤了,于是想到了约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约会,不一定是为男女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为,只是简单的叙叙旧情,只是为了对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孤独。
亥时又叫人定、定昏。亥时夜深,天地悄然,一日忙碌至此可歇,安眠休憩养精蓄锐。
亥末子初,婴始孩也。一身元气,于焉发陈。当其机候,起坐拥衾。虚心静宁,无为而行。约香一线,固其命门。精神日余,元气大盈。醒而行之,难老而长存也。
人定
唐代 白居易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此时万物收敛,人间希声,劳碌了一天的人,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休息了。讲求精致生活的人,可以燃一支香,以帮助入眠,安定心神。
子时又叫夜半、子夜、中夜。夜深人静,尚未入眠的人,要么用时间养着理想;要么用身体养着灵魂。
古人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三更便是子时,没有太多途径可走的士子们,只能囊萤映雪,秉烛夜读,把所有的理想,寄托在一豆青灯万卷书中。
同样无眠的,还有一些孤独的灵魂,唐朝的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逃亡苏浙一带,可谓去国离乡,子夜时分辗转无眠,于是内心孤独如水,写下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波》:
《枫桥夜波》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丑时又叫鸡鸣、荒鸡。士子释卷,与酣睡的人一同进入梦乡,此时万籁俱静,天地人间,进入真正的休息时间。
宿大石桥
清 戴亨
去家三十里,犹隔一宵程。
两岸众峰敛,一钩新月明。
近乡思愈切,久别恨旋生。
不寐听残夜,荒鸡下五更。
丑时,肝经当令,人卧则血归于肝。《黄帝内经》讲“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足的人,思维敏捷,做事有果,因此,丑时,最好的状态当是在深度睡眠之中。
人在深度睡眠中的时候,曙光初现,被称为“知时畜”的鸡,便开始啼唱,告诉人们,拂晓即将来临,寅时便该起身,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从子丑寅卯到辰巳午未,从申酉戌亥再到子丑寅卯。十二时辰,不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更像是祖先留给生活的平仄,把韵脚压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演绎了生生不息的希望转化出欣欣向荣的诗意。
本文关键词: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子有哪些,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有哪些,描述十二时辰美句,十二时辰的诗词,关于十二时辰的古诗。这就是关于《有关十二时辰的古诗句,读懂中国人的12时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