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Google的Magenta和PAIR团队创建了一个Google Doodle,庆祝Johann Sebastian Bach的333岁生日。Doodle允许用户通过机器学习来协调旋律来创建自己的音乐,分析了巴赫原创的合唱协调中的306个,以创建用户笔记的曲调。The Doodle不仅庆祝音乐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且还提出了一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AI)的进步将如何影响艺术家,词曲作者,制作人和工程师。
一般而言,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企业对工作,日常运营和整体业务模式的思考方式。例如,在“企业报告”中德勤最新的人工智能状况中,从2017年到2018年,人工智能的采用率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5%,整体采用率约为63%。同一份报告还发现,82%拥有人工智能计划或产品的公司从人工智能投资中获得了经济回报。投资AI的原因很简单:自动执行任务以降低成本并增加收入。当一个组织谈论使用认知技术来自动化繁琐的任务时,这个理由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AI创造产品而不是完成任务,那么“人类角色”和机器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有争议。
标签为何对创意人工智能感兴趣?
要了解标签在创作过程中采用AI的原因,首先要了解标签传统上如何赚钱的基本原则。让我们假设一个特定季度的歌曲可以支付10万美元的总收入。随着该标签占该收入的约30%,平均而言,它们将支付约30,000美元,同时将剩余的70%支付给适当的权利持有者。由于音乐的消费模式正在向全数字化的流媒体经济转变,标签不仅需要重新塑造其收入渠道,还需要重塑其主要产品的生产,这些产品仍然以唱片业为中心。
现在,想象一下人工智能软件可以产生一半人力量的记录,而前期成本则更少,并且仍能产生同样多的收入。这个想法并没有到目前为止。就在上个月,华纳音乐集团签署了声音创业公司Endel,该公司使用AI制作个性化的音轨,旨在提升人们的情绪和生产力。为该应用程序供电的算法签署了一份涵盖发行和发布的20张专辑。虽然音乐肯定不是Billboard Top 100的材料,但这个签名的代码片段可能标志着未来艺术家和软件成为同一个名册的一部分。
那么艺术家应该做什么呢?
毫无疑问,随着AI继续融入音乐的创意领域,歌曲作者,制作人,工程师和艺术家的工作将得到加强。例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新报告,工作场所的机器和算法预计将创造1.33亿个新角色,但到2022年将导致7500万个就业岗位流离失所。如果你已经完成了数学计算,那么你我们计算出人工智能的增长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创造5800万个净新工作岗位。这可能会让人们看到未来的音乐产业,艺术家和其他创意人员可能需要创造性地与机器一起工作。好消息是,通过每次技术革命,工作在历史上变得更有成效,企业也在调整。以录音棚为例。在SoundCloud之前,GarageBand和Voice Memos,用于拥有大部分工作室设施的唱片公司。对于想要录制和分发音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这些工作室需要大量的空间,人员和物理设备。
现在,大量的专业级数字音频工作空间,如FL Studio,Ableton和Logic,只需几百美元即可使用。样品和循环价格合理甚至免费,为艺术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源材料,可以通过各种可想象的方式进行调整和操作。技术最终允许更多的创造力,AI可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如果软件可以帮助歌曲作者写一首更好的歌曲或制作人重做一个记录,为什么不这样做呢?AI应该被艺术家和其他创作者所接受,作为使最好的音乐成为可能的工具。
AI正在慢慢改变艺术家对音乐的看法。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实现更高效,更高效,创新和更简化的运营以及更明智的决策制定。随着越来越多的标签将AI软件签署到他们的名单中,该行业将继续发展,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协作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与机器一起工作,以创造下一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