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游记讽刺了什么】,西游记背后的真实意义,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西游记讽刺了什么:从讽刺的角度看西游记,吴承恩可能会得罪所有人2、西游记讽刺了什么,西游记背后的真实意义1、西游记讽刺了什么:从讽刺的角度看西游记,吴承恩可能会得罪所有人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备受读者喜爱。很多人也喜欢点评西游记的主题,很多人都说,西游是一部讽刺小说。
讽刺什么呢?讽刺的点有很多。
有人说,西游是讽刺佛家的小说,因为佛家有很多妖怪,他们或是下界作乱,或是下界吃人,但最后却不受惩罚。
像如来的舅舅大鹏鸟,一口吃光了狮驼国所有的人,还差点吃了唐僧肉。罪恶如此深重,
最后一点事没有,如来还得允诺,以后众生供奉先紧着大鹏吃。
观音菩萨的宠物鲤鱼精,在陈家庄每年要吃两个童男童女。最后孙悟空找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听说后,二话不说,衣服也不好好穿,直接去用篮子把鲤鱼收了。而且,当时菩萨就要走,还是悟空让她现身,让老百姓拜的。
宠物吃了那么多孩子,老百姓依然还要拜她,真是讽刺。
至于金毛犼,青狮子、白象精、黄眉大王、黄风怪、老鼠精等妖怪,也是作恶人间,或是吃人,或是好色,或是报复等。到最后,他们没受到一点惩罚,还是该干嘛干嘛。
也有人说,西游是讽刺道家的小说,因为西天路上的妖怪,很多都和道家有关。
奎木狼动了凡心,于是下界十三年,强行掳走了百花羞公主,还和她生了两个孩子。当他怀疑百花羞的时候,直接用簸箕大的手薅住她头发,使劲摔在地上。
后来奎木狼被收回天庭,他只是被罚去做太上老君的烧火工,而且还是带薪的。最重要的是,玉帝也说了,以后立功的话会让奎木狼回归原位。
寿星的坐骑是白鹿,他和狐狸精联手,欺骗比丘国王,差点害死一千多个小孩儿。可是到头来,寿星来了就带走,对白鹿一点惩罚都没有。寿星还对白鹿说,自己来得及时,不然它就被悟空打死了。这话说得,颇为溺爱,可惜他都没给比丘国百姓道个歉。
诸如此类,不止一例。
还有人说,西游是讽刺皇帝权贵的小说,因为有些国王犯错,不把老百姓当人看等。
比如灭法国国王,杀了那么多和尚,最后屁事没有,只是国家的名字改了一下,但他还是做国王。
乌鸡国国王,对文殊菩萨所变的和尚不尊重,因为被文殊菩萨变化的和尚难住了,他直接把和尚放御水河里泡三天,要不是金甲神相救,文殊菩萨恐怕就挂了。乌鸡国国王虽然被惩罚,但后来还是做了国王。
比丘国国王,为了自己长寿,居然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儿的心做灵药。最后他也没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寿星的三个火枣,吃了延年益寿。
而且,这一回故事中,孙悟空几次说过比丘国国王是昏君、昏主,作者也多次说他是昏主、昏君。
西游还贬低女人,讽刺女人。
比如作者借唐僧或者八戒之口,几次说女性是粉骷髅。有时候,作者自己也说粉骷髅。把女人称为粉骷髅,虽然好像表现了女性漂亮,但是终究属于骷髅。
还有,百花羞被奎木狼怀疑时,直接被薅住头发掼在地上。但是,当奎木狼稍微哄一下百花羞时,作者又说她“水性”。
那公主是妇人家水性,见他错敬,遂回心转意道:“郎君啊,你若念夫妇的恩爱,可把那沙僧的绳子略放松些儿。”
瞧瞧,这话直接说“妇人家水性”,难怪会被说贬低女性,讽刺女人呢。如果西游记是今天的作品,恐怕不知道会被多少女人骂。
西游记甚至讽刺普通人。
第一回,孙悟空去拜师学艺,他进入到人类世界,作者就借他视角,说“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后面还附诗一首,前两句就是“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老百姓追名逐利很正常啊,他们要生活,要养儿育女,要赡养老人,没有名和利怎么办?这本没有错啊,何必讽刺呢!
就连唐僧师徒,也都被讽刺了。
唐僧像个烂好人,孙悟空明明是打妖怪,她非说是好人;孙悟空滥杀无辜,强盗罪不至死他却打死了,百花羞的孩子无辜,被他授意让八戒、沙僧摔死了;猪八戒、沙和尚做妖怪时,吃人度日;小白龙纵火烧明珠,本来就是死刑。
结果到最后,他们反而成佛得正果了,不是很讽刺吗?
如果这么看的话,西游作者应该会得罪所有人,因为他讽刺的群体太多了,几乎所有人都被他讽刺了。
这难道是作者的本意?难道作者写一本书,就是要讽刺这个那个?肯定不是,西游毕竟不是要讽刺别人的。所以,从讽刺角度去看西游,并不合适。
上文说到的讽刺,要么是用今天观点看古人了,要么是时代原因,要么是西游记成书演变问题,要么就是以偏概全,并不客观。我更相信,西游的主题,就在第一回诗中,即“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说到底,我个人认为,西游就是说修行。
2、西游记讽刺了什么,西游记背后的真实意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而在明清时期,当诗词曲都被前人发挥到极致,已再难写出超越唐诗宋词元曲的作品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人又开始将精力投入到了小说创作中,在明朝时期就涌现出了无数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四大名著有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明朝的文学家所写作出来的,当然了还有经典的《金瓶梅》……
虽然说现在《金瓶梅》也不是禁书,可是至少也称得上是少儿不宜,可是四大名著却是中小学生指定的必读经典文学作品。
但在明朝不是这样子的,现在看来最老少皆宜的《西游记》,当时却堪称第二禁书(第一因是《推背图》),要是被官府发现,或者是被人举报你竟敢看《西游记》,那闹开了,就是砍头的大罪。
而相对来说少儿不宜的《金瓶梅》,看了也就看了,别人顶多说你两句不知羞耻而已,不会上升到违法的高度。
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是得从吴承恩写作《西游记》时的历史背景说起。
咱们来看吴承恩的生卒年月——约公元1500年-1582年。在吴承恩成年后,大明朝是谁做皇帝呢?那就是比较奇葩的嘉靖皇帝,他在位的时间是:公元1507年—1566年。也就是说吴承恩有大半辈子,都是嘉靖的臣民。
而《西游记》里的故事,其实就是讽刺嘉靖皇帝的,一个臣民竟敢写书讽刺皇帝,就很该死了,老百姓竟敢看一本讽刺皇帝的书,同样不能轻饶。
那么《西游记》是怎么讽刺嘉靖皇帝的呢?
《西游记》在封建时代怎么看都是一本禁书,先说大闹天宫吧,孙悟空说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那是“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然后他打出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而且孙悟空还是一个盖世英雄的形象,这就明摆着是在和朝廷作对嘛,煽动老百姓要“齐天”要“皇帝轮流做”嘛。
不过这还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西游记》这本书将嘉靖讽刺得体无完肤。
嘉靖本是藩王,老朱家不知道是不是基因有问题,特别是朱棣这一脉,子嗣甚少。嘉靖本是没资格做皇帝的,可是正德皇帝没子嗣,所以嘉靖就被馅饼给砸中了脑袋,成了皇帝。
嘉靖他们家族那一脉身体也不好,他爹朱祐杬生了四女两子,只有嘉靖一人得以长大成人,可是嘉靖的身体也不好,甚至在房事上也不行,这不仅仅是质量上,还有数量上,他做了十年皇帝都还没有子嗣。
而且嘉靖也生怕自己小命不保,为了有儿子能继承他的皇位,为了有办法能保住他的小命,他用尽了各种法子,吃了很多药,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见好转。
这个时候呢,龙虎山那来了个道士,这个道士叫邵元节,说他有办法能让嘉靖帝生龙活虎,生个儿子出来绝对不是问题。
虽然大臣们反对,嘉靖帝也知道连李世民那样的圣君都因服食丹药而丧命,可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狠狠的抓住了邵元节这根救命稻草。
这个邵元节是个真正有本事的道士,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治不孕不育的专家,服食了他的丹药后,嘉靖的身体得到了好转,并开始生龙活虎,房事的质量和数量大大的提高,然后五年后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个邵元节不仅是治不孕不育的专家,他还懂观天象,有一年迟迟不下雪,大家都很着急,于是就找来了求雪,没想到几天后真下雪了。
当然了邵元节是有能力的,可是也不能做到长生不老,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去世。
而嘉靖帝从此就迷上了修道,为了长生不老,为了身体强健,他又在宫里请了不少的道士为他炼丹。
走后嘉靖为了炼丹已经走火入魔了。在我这举个例子,能直接证明《西游记》将嘉靖帝讽刺得体无完肤。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讲的是唐僧师徒来到比丘国,见满城家家门口放一个鹅笼,笼子里养的却不是鹅,而是五、六岁的小孩子。而原因,竟是当地国王要用小孩子的心肝来煎药服用,据说有千年不老之功。
这一回就是讽刺嘉靖的。嘉靖炼丹需要的药引其中就有这些东西:含真饼、红铅、秋石等……
含真饼,据说那是初生婴儿尚未啼哭时口中含的血块;秋石,则是用男童小便炼成的一种无机盐。
而有个姓杨的道士,更奉上一款神药叫做“天葵”,据说那就是所谓处女初潮经血。而用“天葵”提炼出的粉剂,便是“红铅”。
这“红铅”用道士的话说是能让嘉靖帝长命百岁的,实际上也确实有壮阳的功效,嘉靖帝服用后效果好,便命人到全国各地收集少女初潮经血。结果致使许多女童血崩而死,而即便是未死者,在获取天葵之后,据说也会统统处死,以免走漏风声。
吴承恩怕直接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将女孩写成了男孩,十岁左右的小孩写成了几岁的小孩,初潮经血写成了心肝,可是世人一看内容,自然知道吴承恩是有所指的。
而且《西游记》一书中,很多西方小国的皇帝,都非常宠信道人,甚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时期出来,这完全就是反讽嘉靖的倒行逆施嘛。
所以《西游记》成了大明朝的禁书,甚至连看都是犯法的。
本文关键词:西游记讽刺了什么举例分析,儒林外史讽刺了什么,吴承恩写西游记讽刺了什么,西游记讽刺了什么社会现象,西游记讽刺了什么现象。这就是关于《西游记讽刺了什么,西游记背后的真实意义(吴承恩可能会得罪所有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