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们只是好久不见,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曾经的艳丽风流,今天的苍凉萧瑟,念在嘴里,只觉得那铺天盖地的愁绪.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
2、出自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4、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5、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6、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7、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此时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其事迹见黄庭坚所作《黄几复墓志铭》(《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三)。
8、“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9、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10、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11、”“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
12、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
13、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
14、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15、”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
16、“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
17、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
18、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19、”(《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20、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21、“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
22、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23、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4、”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25、”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26、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
27、《王直方诗话》云:“张文潜谓余曰: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8、’真奇语。
29、”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
30、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
31、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32、任渊说这“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看来是弄错了。
33、据《黄几复墓志铭》所载,黄几复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距作此诗刚好十年。
34、结合诗意来看,黄几复“同学究出身”之时,是与作者在京城里相聚过的,紧接着就分别了,一别十年。
35、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36、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
37、“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
38、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39、”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0、”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
41、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
42、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
43、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44、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
45、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
46、“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47、”“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48、”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
49、“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
50、“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
51、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