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41节】,王阳明传记,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41节: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69节:凡事向内求2、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41节,王阳明传记1、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41节: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69节:凡事向内求
陈九川录
原文:
正德乙亥①,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②。先生与甘泉③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九川一闻却遂无疑。后家居,复以格物遗质先生,答云:“但能实地用功,久当自释。”山间乃自录《大学》旧本读之,觉朱子格物之说非是。然亦疑先生以意之所在为物,物字未明。
已卯④归自京师,再见先生于洪都⑤。先生兵务倥偬,乘隙讲授,首问近年用功何如?九川曰:“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以颜子‘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为证,豁然若无疑。却又多了格物工夫。
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后问希颜⑥。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
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
又问:“甘泉近亦信用《大学》古本,谓格物犹言造道,又谓穷理如穷其巢穴之穷,以身至之也,故格物亦只是随处体认天理。似与先生之说渐同。” 先生曰:“甘泉用功,所以转得来。当时与说‘亲民’字不须改,他亦不信。今论‘格物’亦近,但不须换‘物’字作‘理’字,只还他一‘物’字便是。”
后有人问九川曰:“今何不疑物字?”曰:“《中庸》曰:‘不诚无物。’程子曰:‘物来顺应。’又如‘物各付物⑦’,‘胸中无物⑧’之类。皆古人常用字也。”他日先生亦云然。
词语解释:
①正德乙亥:指正德十年(1515),时年阳明四十四岁。
②龙江:即现在的南京。
③甘泉:湛若水(1466—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少时从学于陈献章(1428—1500,世称白沙先生),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有《湛甘泉集》传世。
④已卯:正德十四年(1519)。
⑤洪都:今江西南昌。
⑥希颜:王阳明学生。
⑦物各付物: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⑧胸中无物:语出《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一。
译文:
正德乙亥(1515)年,九川我在龙江初次见到了(阳明)先生。先生和甘泉先生讨论“格物”的学说。甘泉先生坚持旧有的说法,先生说:“这是向外去寻求了。”甘泉说:“如果将‘格’事物的理认为是‘外’,是自己小看了自己的心了。”我也很赞同旧有说法是对的。先生又谈论了《孟子.尽心》一章,我听过后,随即对先生的说法再没有怀疑了。后来在家里居住时,又拿“格物”的问题请教先生,先生回答说:“只要能实打实地用功,时间久了自然就理解了。”到了山间,就自己抄录了《大学》的旧本来读,才感觉到朱熹先生关于“格物”的说法不对,但是也怀疑先生的“意之所在为物”的说法中,“物”字还没有讲明确。
乙卯(1519)年从京城归来,在洪都再次见到先生。先生军务繁忙,抽空给我讲解,首先问我近年来用功如何?我回答说:“近年来体验到‘明明德’的功夫只是‘诚意’,从‘明明德于天下’,一步步推入到根源,到了‘诚意’这里再也推不下去了,为何在‘诚意’之前又有一个‘格物致知’的功夫?后来又体验到,觉得‘意’的诚伪必须先知觉到了才行,可以用颜子的‘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作为证明,一时豁然开朗好像没有疑问了,却又多了个‘格物’的功夫。又想到,凭借着自己心中自有的灵明,又怎么会不知道‘意’的善恶呢?只不过是被物欲蒙蔽了。必须格去物欲,才能做到颜子那样的“未尝不知”。我又怀疑自己将功夫做颠倒了,不能和‘诚意’构成一个体系。后来又问希颜,希颜说:‘先生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讲的很好!’我问:‘为什么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希颜让我再思索体悟一番。我却始终没办法领悟,请先生开示一下。”
先生说:“可惜啊!这是一句话就可以说破的,你所举的颜子的事情就是对的,只要知道身、心、意、知、物是一个东西就行了。”
我满怀狐疑地问道:“物在外,怎么能说和身、心、意、知是一个东西呢?”
先生回答说:“耳、目、口、鼻、四肢,属于身,但是没有心能够看、听、说话、行动吗?心想要看、听、说话、行动,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做不到,所以说没有心也就没有身(的功用),没有身也没有心(的功用)。从物质的存在性上来说称之为‘身’,从主宰性上来说称之为‘心’,用来指明心的发动之处称之为‘意’,用来指明意的灵明之处称之为‘知’,用来指明意的关涉之处称之为‘物’,只是一个东西。‘意’没有悬空的,必定会附着于事物之上,所以想要‘诚意’,就要随着‘意’所在的某件事而格物,格去私欲而回归到天理,而在这件事上的良知,也就没有蒙蔽而被‘致“了,这就是‘诚意’的功夫。”我这才恍然大悟,破除了几年来的疑问。
我又问先生:“甘泉先生近来也采信了古本《大学》,说‘格物’就像‘造道’,又说‘穷理’的‘穷’字犹如‘穷其巢穴’的‘穷’字,要亲历亲至,所以‘格物’也只是随处体认天理。好像和先生的说法逐渐趋同了。”
先生说:“甘泉是下功夫了,所以能转得过来。之前我对他说过‘亲民’不用改,他还不信,(这不)现在论起‘格物’,不也和我的说法相近了吗?(小样,早信我不得了吗!)但是他也用不着把‘物’字换做‘理’字来解,还是还它原来的‘物’字就行了。”
随后有人问我:“现在你为何不怀疑‘物’字?”
我回答说:“《中庸》中说‘不诚无物’,程颐先生说‘物来顺应’,又如他说的‘物各付物’、‘胸中无物’之类,都是古人的常用字眼。(所以我不怀疑‘物’字。)”后来先生也赞同了我的说法。
解读:
首先说明一下,陈九川引用的那句“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中,前半句“有不善未尝知之”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改为“有不善未尝不知”才能说得通,这里极可能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讹误,否则在文意上就无法解释通。
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的学说思想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简易真切”,“简易”我们就不说了,阳明一生的学说可以归纳为“致良知”三个字,够简易了吧!关于“真切”这两个字,可以说一下,词典中对“真切”的解释是“真实确切,清楚明白。”阳明中年时常常强调“诚意”,但是到了晚年,逐渐强调“格物致知”,而不再突出“诚意”,这就是他学说往“真切”方向发展的,用阳明的话来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诚意”内容的具体展开。
阳明之所以有这种讲学趋势上的变化,是因为他注意到了只强调“诚意”所产生的弊端,那就是一些人往往只抓住这个“意”来“诚”,逐渐流入了“喜静厌动”的苦禅境地。这和阳明提倡良知之学的主旨是背道而驰了,将“诚意”细化为“格物致知”,是突出了“意”不是悬空的,而是必须和具体事为相结合,这样让人将下功夫的焦点转入到事上磨练上来,如此,可以随时随地就心中意念发起之处下“格物致知”的功夫,使得功夫的入手之处明确可行。
所以说白了,强调“格物致知”实际就是为了将目标明确化,有意思的是,现代西方成功学中的一条首要的法则也正是“定下明确的目标”,竟然和阳明先生的意思不谋而合,可见,真理有时候真的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
2、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41节,王阳明传记
原文:先生曰:“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
未达①,请问。
先生曰:“'韶'之九成②,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所以有德者闻之,便知他尽善③尽美与尽美未尽善处。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民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与风化有益。然后古乐渐次可复矣。”
曰:“洪要求元声④不可得,恐于古乐亦难复。”
先生曰:“你说元声在何处求?”
对曰:“古人制管候气⑤,恐是求元声之法。”
先生曰:“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如何可得?元声只在你心上求。”
曰:“心如何求?”
先生曰:“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 只此便是元声之始。《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和声,和声便是制律的本。何尝求之于外?”
曰:“古人制候气法,是意何取?”
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体以作乐。我的中和原与天地之气相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去验我的气果和否。此是成律已后事,非必待此以成律也。今要候灰管,必须定至日。然至日子时,恐又不准,又何处取得准来?”
词语解释:①未达:这一节为钱德洪所问,指钱德洪未达。
②九成:乐每一段终结称为一成,九成指九乐章。下文“九变”亦指九成。“韶”为舜的乐,“武”为武王的乐。
③尽善:《论语.八佾》中有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④元声:古代律制,以黄钟管发出的音为十二律所依据的基准音。故称元声。
⑤制管候气:参看053节注解二。
译文:阳明先生说:“古代的乐教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现在唱戏的还称得上和古代乐教的意思相近。”
钱德洪不明白,请阳明先生进一步解释。
阳明先生说:“《韶》乐的九章,就是舜的一本戏曲;《武》乐的九章,就是武王的一本戏曲。圣人一生的实事,都浓缩在乐中,所以有德的人听了,就知道他的尽善尽美之处或者尽美而没有尽善之处。像后世作乐,只是作一些词儿和曲调,与民俗风化没有一点儿关联,怎么能教化人民、敦厚风俗呢?现在要民俗返朴还淳,就把现在的戏曲拿来,将其中妖淫的词调全部去掉,只挑选忠臣、孝子的故事,使得愚昧无知的大众人人易懂,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化起他们的良知,这对风化有益处。然后古代的乐教才可以逐渐恢复。
钱德洪说:“我寻找元声却找不到,恐怕古乐很难恢复。”
阳明先生说:“你说说你寻找元声是从何处寻的?”
钱德洪回答说:“古人制造律管来侯气,恐怕就是寻找元声的办法。”
阳明先生说:“如果要用芦灰米粒来寻找元声,就如同水底捞月,怎么能找得到呢?元声只能在你心中来求。”
钱德洪问:“心中如何求?”
阳明先生说:“古人治理天下,先把人心培养得平和,然后才能作乐。比如在这里咏唱诗歌,你的心气平和,听众自然感到愉快而有兴趣,仅此一点就是元声的开端。《尚书》中说‘诗言志’,“志”就是乐的根本;说“歌永言”,歌就是作乐的根本;说“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求和声,和声就是制律的根本,又何曾到外面去寻求呢?”
钱德洪问:“古人制管侯气的方法,是依据什么而来的呢?”
阳明先生说:“古人在心中具备中和的本体后才作乐。我的中和原本就和天地之气相对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是去验证我的气是否真的中和,这是制成音律以后的事,并不是依靠此来制成音律,现在要用灰管来侯气,必须先选定冬至日,但冬至日的子时,恐怕又选定不准,如此又到哪里去选定标准呢?”
解读:这一节谈乐教,思想主旨和014节相同,请参看那一节的解析部分。谈“制管候气”,在第053节曾经涉及到,请参看那里的解析部分。
这就是关于《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41节,王阳明传记(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69节)》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