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方面什么叫古风新韵通韵】,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诗词方面什么叫古风新韵通韵:您知道古诗词如何押韵吗 原来格律诗古体诗填词的押韵各有不同2、诗词方面什么叫古风新韵通韵,诗词常识之新韵浅谈1、诗词方面什么叫古风新韵通韵:您知道古诗词如何押韵吗 原来格律诗古体诗填词的押韵各有不同
问题:诗词的押韵问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前言
学诗的人都认为格律诗太难,个别人以为不写格律诗(近体诗),写古体诗的话是不是简单些?
的确是简单多了,但有些人写出来的还不是旧体诗,因为他们不清楚押韵的规则。
诗词的押韵是最基础的知识,相对来说近体诗的押韵最难但是好理解,古体诗的押韵和词的押韵形式更多,更复杂一些。
下面,老街用尽量少的文字,说明一下近体诗的押韵,古体诗的押韵,词的押韵各有什么特点。
首先有几个名词提前说明一下:
1、每句最后一个字,押韵的字叫做韵脚,不押韵叫做白脚。
2、旧体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近体五七言绝句,五七律,五七言排律,极少六言诗);古体诗是非格律诗,古体诗有齐言诗(如静夜思)也有杂言诗(如蜀道难)。
3、诗韵,是指隋朝切韵、唐韵、宋广韵传承下来的宋朝《平水韵》;词韵是指清朝的《词林正韵》。
一、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的押韵最好理解,明白两点即可,第一是押韵的位置,第二是所用韵书。
1、押韵的位置
近体诗有四句的五言或七言绝句,八句的五言或七言律诗,八句以上的叫做排律。格律诗押韵必须符合下面3个要求:
1)双数句必须押平声韵;
2)单数句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外,都必须仄声收尾不押韵。
3)第一句押韵的,可以用邻韵
例如唐朝钱起的这首排律《湘灵鼓瑟》,单数句都是仄收不押韵(白脚),双数句都押平声韵(韵脚)。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可以看到韵脚都是平声:灵、听、冥、馨、庭、青;白脚都是仄声:瑟、舞、石、慕、浦、见。讲究的诗人对于白脚也很注意,尽量把上、去、入三种仄声循环使用。这一点大家可多观察一下唐人的律诗。
刚才说过:3)第一句押韵的,可以用邻韵,例如齐己 (唐)的《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曾此栖心过十冬【冬:二冬】
今来潇洒属生公【公:一东】
檀栾旧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换红【红:一东】
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通:一东】
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空:一东】
第一句也是韵脚,但是可以放宽到诗韵的邻韵:【冬】,其他都是【东】韵。这里要说明一下,宋朝的《平水韵》是合并了唐韵的邻韵(可通押的邻韵)而成,因此唐诗基本都符合平水韵。
2、古韵与新韵
新韵几乎就是普通话,这两年中华诗词学会在中小学推广《中华通韵》就是最新的版本。几乎就是用普通话押韵,不需要查询。
古韵,从隋朝切韵一脉传承到宋平水韵,之后一直到民国的诗人作诗基本以平水韵为标准。
平水韵中有106部,平声韵30个韵部,仄声韵分上去入三部:上声(三声)29部,去声(四声)30部,入声(普通话中消失了,方言中还有)17部。其中很多普通话押韵的字,在古韵中不能通押。
例如【冬、东】不同韵,【江、阳】不同韵,【寒、元、删、先、盐、咸、覃】不同韵,这些字分属于不同的韵部。
做律诗的时候,邻韵仅仅可以用在第一句(例如上面举例的齐己《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使用冬、东韵),双数句押韵不允许混用。
用古韵作近体诗的话,需要经常按照韵部检查是否落韵。这不仅仅是现代人的问题,古人作诗押错韵也是常有的事情。因为生活语音随时在变化,唐朝的平声字在宋朝就可能成了仄声字,而诗人用的韵书变化却不大。
但是,近体诗的这种押韵规则很简单直接。反而是古体诗和词的押韵形式太多。
二、古体诗的押韵
古体诗可以押仄韵、可以押平韵、可以换韵,而换韵也有不同方式。
古体诗可以用邻韵通押,例如上面说的【冬、东】;【江、阳】;【寒、删、先】等邻韵可以作为一组韵通押。
古体诗的押韵主要有四种:
1、押仄韵的古体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2、4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白脚平声收。第一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韵,不押韵一般也以平声收(仄收不多)。
2、押平声韵的古体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2、4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白脚仄声收。第一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韵,不押韵一般也以仄声收 。
注:可以看出,韵脚和白脚的平仄,基本都是相反的。这种讲究,从南北朝永明体诗人沈约等人研究四声八病就开始盛行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四声八病中的上尾:《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四声八病 10分钟搞懂平头与上尾》
3、换韵的古体诗
长诗中有换韵的现象,有两句一换、有三句一换、四句一换,也有更多句一换。
每一次换韵,都类似一个单位内的押韵,假如不是句句押韵的话,一个单位内押韵也都遵守上面1、2所说的规则。
下面看看岑参 (唐)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换韵用...隔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两句一组,每句都押韵:【折、雪】;【来、开】;【冰、凝】;【客、笛】;【门、翻】。四句一组,2、4必须押韵,1可以押韵可以不押韵(押韵居多),3不押韵且白脚与韵脚大多数平仄相反。第五句开始的这一组是入声韵:【幕、薄、着】;最四句是去声韵:【去、路、处】
4、句句押韵的古体诗
例如岑参 (唐)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前两句押韵,后面三句一换韵,句句押韵: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句句押韵的诗,有的换韵如岑参这首,有的不换韵,例如曹丕的这首《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句句押韵的诗,都是韵脚,没有白脚。
注:诗的押韵,四声分明,一般上声和去声很少通押,例如马、骂极少通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古体诗的白脚,很难找到上声和去声通押(换韵诗同一组内,不换韵整首诗内)的例子。
三、词的押韵
词的押韵类似于古体诗押韵:唐宋人填词常常用诗韵的邻韵通押。后来清朝人编撰的《词林正韵》几乎就是诗韵的邻韵合并版。
填词必须依谱填词,所以不像古体诗那么自由。是否押韵,怎样押韵,词谱里都有固定的模式,甚至连位置都规定的清清楚楚。
词也同样分为押平韵、押仄韵、换韵,其中仄韵里上、去韵可以通押,入声韵独用。换韵中还有叶韵。
1、平声韵
例如:《采桑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摴蒲赌荔枝。
⊙○◎●○○● ◎●○△ ⊙●○△ ◎●○○◎●△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无事颦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 ⊙●○△ ⊙●○△ ⊙●○○◎●△
△,表示必须要平声韵。
○,平声;●,仄声。⊙,应该平,可以仄;◎,应该仄,可以平。
2、仄声韵
例如《生查子》:
深秋更漏长,滴尽银台烛。独步出幽闺,月晃波澄绿。
○○○●○ ●●○○▲ ●●●○○ ●●○○▲
芰荷风乍触,一对鸳鸯宿。虚掉玉钗惊,惊起还相续。
●○○●▲ ●●○○▲ ○●●○○ ○●○○▲
▲,表示押仄韵。
3、换韵
例如《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换仄韵) ◎●⊙○▲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换平韵)⊙○⊙●△
前两句仄韵(入声韵):织、碧;三四句换平声韵:楼、愁;五六句换仄韵(也是入声):立、急;七八句又换平水韵:程、亭。
换仄韵时,用入声或者上去声都可以。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第一组仄声韵用入声:灭、雪;第二组仄声韵用去声:镜、映。
4、叶韵
叶韵也是换韵,但是必须在本韵部内换韵:
例如《西江月》: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
◎●◎○⊙● ◎○⊙●○△
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恹恹难觉。
◎○⊙●●○△ ⊙●⊙○⊙▲叶韵
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 ⊙○⊙●○△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 ◎●⊙○◎▲叶韵
平声:摇yáo、梢shāo;仄声 觉 jiào、liǎo。在词林正韵中都是一个韵部(平韵和仄韵同韵部)。用今天的拼音来看,韵母都是ao。
5、叠韵
作诗的时候很少用同一个字作韵脚,比较有名的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押了两个“船”。但是在有些词牌里,这种押韵叫做叠韵,是词谱的要求。
例如《梅苑》(又名如梦令):
疑是水晶宫殿,云女天仙宝宴。 ○●●○○▲ ○●○○●▲
吟赏欲黄昏,风送一声羌管。○●●○○ ○●●○○▲
烟淡,霜淡○▲ ○▲ 叠韵
月在画楼西畔。 ●●●○○▲
第五六句,用重复的韵脚:淡。
结束语
从押韵规则来说,近体诗押韵最好理解,但是创作时押韵最难。
词的押韵方式很多,但是词韵的上、去声韵可以通押,古体诗中一般上去不通押,从这方面来说,词韵似乎略微简单一点。
但是古体诗天马星空、自由自在。除了绝句以外,古体诗随时可以换韵,不受词谱或者格律的约束,所以综合来考量,古体诗的押韵最简单。
要说明的诗,以上是指用古韵(平水韵、词林正韵)创作。
2、诗词方面什么叫古风新韵通韵,诗词常识之新韵浅谈
诗词常识之新韵浅谈
来源:见微斋
作者:笑傲江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是韵文,无韵不成诗,押韵是诗的最显著特征。诗的押韵,是指在一首诗中,部分句子的最后一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一种韵律美,是增强音乐性的重要手段。同时,押韵的文字,也更容易记忆和传播。因此,从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开始,对押韵都是非常讲究的。不管什么时代的人,如果要学写诗,懂得押韵可以说是入门的基本功。
当然,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字的读音也在不断变化,这就使得当时押韵的诗句,在过了若干年代以后,读起来变得不押韵了。比如《诗经•关雎》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们今天读起来,“鸠”和“洲”也是押韵的;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得”和“服”读起来就显得不押韵了。再如杜牧《山行》起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和后面的韵脚字“家”、“花”读起来也不押韵。
音韵学家把汉语语音的发展史分为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和现代音四个阶段,大致对应先秦两汉、南北朝至宋末、宋末元初至清末、清末以来四个历史时期。与之相对应的韵书,《切韵》《广韵》《平水韵》等都属于中古韵系统,产生于元初的《中原音韵》属于近古音系统,近代以来以现代音为基础,相继产生了十八韵、十四韵等不同版本的《中华新韵》。随着普通话和汉语拼音的普及,使用新韵创作诗词的人越来越多,为新韵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本文以普通话发音为依据,从语音学角度对新韵进行一个简单粗浅的解读,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分韵原则
汉字是典型的单音节文字,一个字读一个音。汉字读音从语音学上讲,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声母是汉语音节中位于前面的辅音。一般说来,声母跟押韵没有太大关系,故不详述。
韵母是汉语音节中除去声母余下的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韵头又称介母,由“i、u、ü”三个元音充当,分别对应古人的齐齿、合口、撮口三呼(没有韵头的韵母对应开口呼)。韵腹是韵母中充当主要元音的音素,是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是韵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韵尾是跟在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里只有“i、u、n、ng”四个韵尾,前两个为元音韵尾,后两个为辅音韵尾(有些保留入声的方言中,还存在“p、t、k”等辅音作韵尾的情况)。韵腹和韵尾合起来称作韵身。
声调是汉字读音中所特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普通话共有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四个声调,从诗词格律角度上讲,前两个为平声,后两个为仄声。
那个一个汉字的读音中,哪些是跟押韵有关的因素呢?中华诗词学会在2004年颁布《中华新韵》(十四韵)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韵原则,那就是“同身同韵”,即把韵身相同的字归为同一个韵部,每个韵部里根据声调不同再作进一步区分。从个人理解角度,本人非常赞同这种分韵原则,因为它符合一般人对韵的朴素性感知,即按这种分韵原则所作的韵部划分,每一个韵部里的字让不懂诗词的人来听,他们会觉得是押韵的。
二、韵部划分
分韵原则确定了,下一步就是要将普通话中的所有韵母按照这个原则进行归并,将韵身相同的韵母归为一部。普通话中共有39个韵母(实际38个),其中单韵母10个,复韵母13个,鼻韵母16个(实际15个),下面一一进行分析。
1、单韵母
单韵母是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即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它的发音特点是口形自始至终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10个单元音韵母分别为"a、o、e、i、u、ü、ê、-i(前)、-i(后)、er"(小学拼音教学中只教前6个,其余四个或不教,或作为整体认读,或混入复韵母中)。因为单韵母没有韵尾,所以韵腹就是韵身,10个单韵母就是10个韵身,对应起来就是10个韵部。
2、复韵母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除韵腹外,还有韵头或者韵尾,发音时开口度、舌位、唇形有一个滑动渐变的过程。根据韵头和韵尾的有无,又可进一步分为前响韵母、后响韵母和中响韵母。
(1)前响韵母,即有韵腹和韵尾的复韵母,因为韵腹在前且发音较韵尾响亮,有"ai、ei、ao、ou"4个韵母。ao的实际发音为au,ou的实际发音为eu,汉语拼音方案为了书写作了变通。前响韵母实际就是以a、e作韵腹加i、u作韵尾的韵母,按照同身同韵原则,这四个韵母和前述10个单韵母的韵身均不同,所以应该另外成部。
(2)后响韵母,即有韵头和韵腹的复韵母,因为韵腹在后且发音较韵头响亮,有"ia、ua、uo、ie、üe"5个韵母。ie、üe的实际发音为iê、üê,汉语拼音方案为了书写作了变通。按照同身同韵原则,ia、ua的韵身是a,应该和a并为一部;uo的韵身是o,应该和o并为一部;iê、üê的韵身是ê,应该和ê并为一部。
(3)中响韵母,即有韵头、韵腹和韵尾的复韵母,因为韵腹在中间且发音较韵头、韵尾响亮,有"uai、uei、 iao、iou"4个韵母。uai、uei实际就是前响韵母ai、ei前面加了韵头u,韵身就是ai、ei,应该分别和ai、ei并为一部;iao、iou实际就是前响韵母ao、ou前面加了韵头i,韵身就是ao、ou,应该分别和ao、ou并为一部。
3、鼻韵母
鼻韵母是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根据鼻辅音的不同又可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1)前鼻韵母,即由元音和鼻辅音n构成的韵母,有“an、ian、uan、üan、en、in、un、ün”8个。这8个前鼻韵母又可以分为两组,“an、ian、uan、üan”为一组,韵腹为a,韵身为an;“en、in、un、ün”为一组,韵腹为e,韵身为en。un的实际发音为uen、ün的实际发音为üen,汉语拼音方案为便于书写作了变通。an、en这两个韵身前面没有出现过,应该另外成部。
(2)后鼻韵母,即由元音和鼻辅音ng(发音为/ŋ/)构成的韵母,有“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8个。这8个后鼻韵母也可以分为两组,“ang、iang、uang”为一组,韵腹为a,韵身为ang;“eng、ing、(ueng)、ong、iong”为一组,韵腹为e,韵身为eng。ing的实际发音为ieng,其注音字母为“∣ㄥ”,∣即i,ㄥ即eng;(ueng)和ong实际是同一个韵母,单独使用时用前者,和声母相拼时用后者,二者的注音字母都是“ㄨㄥ”,ㄨ即u;iong的实际发音为üeng,其注音字母为“ㄩㄥ”,ㄩ即ü。ang、eng这两个韵身前面没有出现过,应该另外成部。
综上,按照同身同韵的原则,新韵应该分为18部,列表如下(各部名称随意取该部某字,括号后为该韵实际发音):
韵 部 包含韵母
花部(韵身为a)a、ia、ua
我部(韵身为o)o、uo
鹅部(韵身为e)e
衣部(韵身为i) i
屋部(韵身为u) u
鱼部(韵身为ü) ü
月部(韵身为ê) ê、ie(iê)、üe(üê)
兹部(韵身为-i(前)) -i(前)
只部(韵身为-i(后)) -i(后)
儿部(韵身为er)er
爱部(韵身为ai)ai、 uai
威部(韵身为ei) ei、uei
袄部(韵身为ao) ao(au)、iao(iau)
欧部(韵身为ou) ou(eu)、iou(ieu)
安部(韵身为an) an、ian、uan、üan
恩部(韵身为en) en、in(ien)、un(uen)、ün(üen)
昂部(韵身为ang)ang、iang、uang、
亨部(韵身为eng)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我部和鹅部可以通押。我部和鹅部的韵身分别是o、e,o和e属于同位元音,二者发音时舌位相同,只是口型不同,前者为圆,后者不圆。
2、衣部和鱼部可以通押。衣部和鱼部的韵身分别是i、ü,i和ü属于同位元音,二者发音时舌位相同,只是口型不同,前者为圆,后者不圆。
3、兹部和只部不应通押。兹部和只部的韵身分别为-i(前)、-i(后),-i(前)和-i(后)虽然都是舌尖元音,但舌位不同,前者前伸,后者上翘(有的方言地区平翘不分,二者发音相同,但分韵应以普通话为准)。
4、儿部需规定与他部通押。儿部的汉字较少,不便于创作,实际操作中可规定与其他部(如衣部)通押。但这种通押只是一种人为的规定,不属于前述第1、2点同位元音通押的范畴。
5、恩部无需再进行细分。恩部的韵身为en,同部的其他几个韵母受韵头影响,韵腹e在在发音时略有变化,若以开口度来看,大抵ien小于en、en小于uen、üen,ien和uen、üen听起来差别稍明显,这也是有人赞成进一步细分的原因。就个人感觉而言,这个差别很小,还达不到分韵的程度,且四个韵韵身相同,若进一步分成两韵或三韵则有违同身同韵的原则。
6、亨部无需再进行细分。理由同第5点。
本文摘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关键词:古韵新风下一句,古风和新韵有什么区别,古风与新韵有什么区别,古诗词的古韵新风,古风新韵诗句。这就是关于《诗词方面什么叫古风新韵通韵,原来格律诗古体诗填词的押韵各有不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