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今大道既隐阅读理解,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今大道既隐阅读理解,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
2、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
3、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
4、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 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
5、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
6、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 三代中的杰出人物。
7、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
8、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
9、如果有不这样做的,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10、 和反王权的大同思想相反,小康思想则是歌颂王权的,也惟其有歌颂王权的小康思想的掩护,反王权的大同思想才得以存在;作为思想才不致被历代王权所取缔。
11、 儒家的小康思想与大同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编。
12、文章在以“是谓大同”总结了上文之后笔锋一转,用完全与大同思想相对立的语言开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13、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14、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15、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16、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17、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18、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19、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20、” 作为社会制度和社会景象,小康与大同几乎全是对立的。
21、在这里,天下为公的大道没有了,“天下为公”的响亮口号改成了“天下为家”。
22、在天下为家的总原则下,一切社会现象都与大同世界相反。
23、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为己藏,力为己出,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没有了,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没有了。
24、所有这些,来自权力的私有:“大人世及以为礼。
25、”大人世及也就是君主世袭。
26、为了说明这种世袭的合理性,于是产生了为其服务的观念形态,一是礼,一是义。
27、什么叫礼?什么叫义?《礼运》的作者十分深刻地指出:“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28、”原来礼的本质是全在于为世袭的王权服务的。
29、有权力的人就理所当然地应当受到尊敬,受到膜拜,就要至高无上,这就是“礼”。
30、尊重权力既然是礼,与之相适应,保护权力自然就是义了,所以要“城郭沟池以为固”。
31、而权力之所以要有“礼”来尊重,要有“义”来维护,就是因为它是世袭的,没有民众基础的,受到人们反对的。
32、礼、义的本质从反面说明了大同世界的公理性,说明了大道之行的正义性,同时也说明了礼、义本身的虚假性。
33、 由于世袭权力的需要产生了礼、义,于是礼、义成了权力世袭社会的纲纪,用以规范一切行为道德。
34、作者一连举出了七个方面的行为规范: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设制度,立田里,贤勇知。
35、以礼义正君臣关系,以礼义笃父子关系,以礼、义睦兄弟,以礼义和夫妇等等。
36、除此之外,制度的确定,田里的建立,贤智的鉴别,一切皆以礼、义为标准,以礼义为依据。
37、礼、义表面上是超脱的、公道的,实际上是依附于权力的,为权力服务的。
38、 权力的世袭产生了礼、义,同时也产生了普遍的私有观念:“以功为己。
39、”以功为己即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衡量功利的标准和尺度,于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40、既然“以功为己”,人人都为自己打算,就不能不开动脑子,以资防备,以行进取,因为你不打别人的主意,别人就要打你的主意,于是“谋用是作”。
41、用者因也,各种损人利己的阴谋因此产生,人人勾心斗角,社会危机四伏。
42、心斗之余继之以言,言斗之后继之以力,于是“兵由此起”,争斗无宁日。
43、 尽管礼、义是为权力而设的,然而在“天下为家”的社会又必须崇礼倡义,大禹、成汤、文王、武王、周公便是榜样。
44、“此六君子者,未有不懂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45、”禹、汤等六君子治世,以礼为纲,以著义、考信、明过、扬慈、奖让六者为目,而且示民以常久,使之成为风气,如此社会方能在人自为私的情况下大体安定,谓之小康。
46、康者安也,所以说大体安定。
47、“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48、”凡不能这样做的,在位者去位,无位者遭殃,天下大乱。
49、 不难看出,《礼运》的作者对小康社会是名褒实贬的。
50、针砭之一,公开指出小康的前提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51、丧失了“大道”而以天下为家的社会,自然不是理想的社会。
52、针砭之二,这个在家天下统治下的小康社会是个人各为己,自私自利,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社会,而这些自私自利的不良思想和矛盾斗争的复杂关系都是因为“大人世及”引起的。
53、针砭之三,这样的小康在漫长的三代仅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人才差可达到,实际上在“谋用是作”的环境里是无法达到的。
54、打开人类历史,见到的尽是“在势者去,众以为殃”的可怕事实。
55、为了权力和财富的争夺,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兄弟相残,叔侄相害者更有之。
56、就以二百四十二年的《春秋》年代为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57、”至于遭殃的民众,就没有人统计,也无法统计了。
58、所以,《礼运》的作者描述小康,表面上在歌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盛德,实际上是在抵制天下为家的“大人世及”制度,旁及这种制度下形成的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
相信通过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