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风雅颂是诗经的,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风雅颂,岁寒梅竹松。
关公战秦琼108
上联:诗经风雅颂,下联:???
01:05
詩经《凮雅頌》的劃分標準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诗经》风雅颂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呢?#涨知识 #诗经 #音乐
01:06
风雅颂与赋比兴
提到《诗经》,古代有所谓的“六义”。“六义”又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风雅颂”,一类是“赋比兴”。可
是,说来说去,它们六个到底都是啥东西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风雅颂”,就是三类诗歌形式。“风”,是指不同地
区的地方音乐,就像现在的民歌一样。《诗经》中《风》指的是《国风》,也就是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个国家的民歌,一共 160 篇。《国风》的内容十分丰富,歌颂爱情、描写苦旅、思念亲人……我们最熟悉的《关雎》就是《国风》中《周南》的第一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其中人人都知道的句子。
“雅”,是周王朝直接管辖地区的音乐,相当于都城
的音乐,多用于宫廷饮宴或朝会。《诗经》中的这部分有105 篇,其中《大雅》31 篇、《小雅》74 篇。那么,《大雅》和《小雅》有啥区别?有没有《中雅》呢?南宋大学者朱熹就说了:“正《小雅》燕享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也。”就是说,《小雅》是举办宴会时間约压脚。《大雅》则是朝会时用的乐曲。
“颂”,是宗庙祭祀的音乐与舞曲歌词,内容大都是
赞美神灵、歌颂祖先功业。所以,比“风”“雅”,“颂”
就显得较为空泛玄妙,简单来说,就是听不太懂。《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分别是 31 篇、4 篇、5篇,一共 40 篇。在这部分内容中,也有我们很熟悉的句子,比如《卷耳》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一
直影响着历代诗歌创作。朱熹也对“赋比兴”进行了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描写。《诗经》中有不少诗歌用了“赋”的手法,比如《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说一个男孩子去见他喜欢的人,等了好久那个人都没有来;男孩子等得心急,又是挠头又是踱步,这就是具体的描写。朱熹还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喻。比如《硕人》中形容一个女孩子,就说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就像柔软而白嫩的茅草芽儿,皮肤就像凝住的油脂。哇,这么美,要是在现在,绝对是大明星啊。朱熹还说了:“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也就是说,“兴”就是指写诗的时候不好好写要写的东西,反而先写别的事物,绕一个大圈子再转回来写自己本来要写的事物。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关雎》,本来是写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却偏偏要在开头写一种“关关”地叫着的名叫雎鸠的鸟儿,然后才开始写这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心情。
乐死人的文学史全八册
到底什么是诗?
诗言志,是对诗最早的描述。
中国诗歌起源虽众说纷纭,但从《诗经》开始,就代表着诗歌已经有了成熟趋势。风雅颂已经从最早的民间歌谣,蜕变成有一定模式和规格的特征文学。
直到南北朝时期,《汉乐府》在《诗经》《楚辞》之上又进一步发展。有了官方的支持把民间善歌之民,聘请成专业创作人员,这些人或许就是最早的诗人。
诗歌真正的成熟壮大应该是以唐朝为最,无论形式,题材,体裁都有了成熟,规范的规则,并且把韵做到了极致。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只是格式形的变化。包括性质上的变化,诗言志,文言情,已经不能成为界定的标准。
所以,诗成韵,即诗必须是韵文,就成了区别诗与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即诗的形式上必须走韵,不能只仅仅是情志意境上的高大上,诵读时必须能够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你看看古代的诗词都是可以吟哦诵读,入谱即可以歌唱的。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我认为已经进入了一个盲区,把情志过于的夸大。夸大到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的张力,维度,跳跃性不足都没有办法看懂的地步。
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没有超级的曲谱能力,没有人可以唱这样的诗词。即使是有天才谱出曲来,我估计也是比《忐忑》更为忐忑的神曲,能唱的人是聊聊无几。
再有,如果这样东东就可以是诗的话,那么会写点文章的人都是诗人了,不就是捧着有点文采的文章的脚气,搞一些诡异的分行吗?
而且有些所谓的诗人自己都已经迷失在分行里了,分行已经分得花样百出了。句号后面都可以分出一个不知道该不该停顿的独立词语或词缀。
当然诗人们可以说这是不懂诗歌,或者说是看诗的人,想象力不够,思维缺乏跳跃性等等。但是我就想弱弱的问一句,大多数人看不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写出来又有何用?不要忘记了,诗的祖先是民间歌谣,是所有普通人都可以口口相传的东西。到现在能不能唱先不说,居然可以高大上到看不懂?
如果说那就是诗的话,我估计诗人最多的地方就是精神病院了。那里真的诗人随手一大把,都不用挑挑拣拣,除了那些穿白大褂的听不懂诗人诗的俗人。
中国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
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
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
《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
“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
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
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
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后者《春秋》与《左传》。
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壁”人称赞,
建安七子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
“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
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
《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
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
《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
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
《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
小说初起尚粗糙。
唐代鼎盛累如山,
“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
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
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
“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
“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
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
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
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
《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
代表作推《柳毅传》。宋代文学词泱泱,
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
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
“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
“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
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
《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
《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
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
《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
作者沈括美名扬。元代散曲分两种,
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
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
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
《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
“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
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
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
《己亥杂诗》劝天公
我觉得作为先秦时期的两大文学体裁代表作《诗经》和《楚辞》可以作为文学的开篇之作。
诗经作为现实主义体裁,可以用风雅颂来完美诠释,同时用赋比兴的手法把先秦时期上到贵族阶层,下到平民百姓的生活风貌讲述。
楚辞作为浪漫主义代表的先者,通过屈原、宋玉之笔触将楚国高雅的文化展现。
如今了解国学文化,诗经与楚辞是避不开的。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评。
杜甫不但写诗,也对前人的诗作进行了一次集中点评。
《戏为六绝句》就是这样一组诗评作品。
第一首是说庾信文章写得好;第二首是说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文章妙,接近《诗经》《楚辞》;第三首是说汉魏的诗歌最厉害。第四首是说,浓丽纤巧的诗文不足取;第五首是说,要将清词丽句引为同调。第六首是说要多向《诗经》里的“风雅颂”学习,多向前辈老师学习,这样才必定有收获。
这一组诗名句颇多,这首诗中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便是千古名句。
那么这两句妙在何处呢?
妙在一个“比”,以尔曹身与名“俱灭”,来衬托初唐四杰江河万古,文章“不废”。
前者说生命之短,后者说文章之长。“初唐四杰”以文章之长而存世;守旧文人以生命短暂而消亡。谁优谁劣,让时间来说话。
墨子说,“心察”才能“心辩”。杜甫评价这些人物时,无疑已经对文章的妙处进行了自我归纳与总结,领悟到一套实用的文体,也就是他一生践行的“史诗”式写作方式,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而作的现实主义佳作,对于白居易诸人的新乐府运动影响甚大。
王杨卢骆,当时创新的文体,就是从《诗经》、汉乐府中汲取养分而写,情真意切,真诚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骆宾王,其余三人都算天妒英才,尤其是王勃,只活了27岁。而杨炯43岁、卢照邻44岁。
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们的文章却让他们长留人间。而守旧文人的轻薄无礼的评价与讥笑,在江海面前显得那样可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循守旧,必然出不了佳作,只有敢于创新,敢于向多位前辈老师学习,你们的文章才能像“初唐四杰”一样,“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对于“王杨卢骆”的赞誉,无疑是客观且有超前眼光的。
风骚这个词儿放在古代,那是一种至高的评价。所谓风,就是诗经里风雅颂的风,骚,指的就是离骚的骚。
一部诗经,一部离骚,这都是文坛的殿堂级神作,而风骚是对一个诗人能想到的最高评价。
屈原大概是第一个称得上风骚的男人。与悲惨的结局不同,屈原的前半生完全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他呢,站在权力的巅峰,看尽了人间的繁华和丑恶。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姓和氏是分开的,楚国的政权掌控者们呢,都有一个共同的姓,芈,就是芈月传里的芈。
屈原呢,也姓芈,屈是他的氏,名原字为平。屈原与楚王同姓,可见他不仅是贵族,而且是与楚王非常近的亲属关系。
屈原出身好,还长得帅。非常有才,所以他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当上了楚国的左徒,左徒相当于皇帝的左膀右臂了啊。
屈原出生时,楚国非常强大,但是慢慢的变法图强的秦国后来居上,逐渐露出獠牙,对其余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屈原看着逐渐衰落的楚国和日益强大的秦国呢,他知道必须要做出改变,否则楚被秦所灭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于是的屈原就劝说楚王在楚国进行变法,试图以一己之力再现楚国的辉煌。但是变法历来都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是秦国,赌输了就是屈原。
他的变法措施深深触动了贵族群体们的利益,他们呢,一面出于嫉妒,一面出于愤恨,对屈原群起而攻之,在楚王面前呢,构陷屈原,离间楚王与屈原的关系。
这楚王呢,一开始。也是不信的,但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无数的流言面前,终于屈原还是失去了楚王的信任。
他呢,被流放了,位高权重的左徒,被贬为三闾大夫,管文化和教育,没什么实权。后来虽然得到了平反,但很快又被流放江南,这一次一直流放到他生命的终点。
杜甫在怀念李白时说过一句话,文章憎命达。这话又何尝不是对屈原的总结?在流放途中,失落又愤懑的屈原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几句。但其实全本离骚将近2500字的,完整叙述了屈原的出身。
他的才华以及他被人记恨被诬陷的经历,也是这首离骚让屈原成为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山立派祖师爷,屈原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称得上风骚的男人。
乃至多年以后的唐朝,李白和杜甫分别高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面大旗,都得感谢屈原。
传说屈原投江的这天呢,正是五月初五,沿岸百姓为了防止江水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身体,所以呢在水中投下粽子,还划龙舟来找她。
所以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屈原,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也来自于此。但其实并不是,划龙舟活动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粽子当然也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发明的,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那么屈原的说法为什么会流传最广呢?当然是因为屈原的爱国精神啦。他的这种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操,不仅深受历代民众的喜爱,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赞赏和学习的呀。
在过传统节日的同时呢,又可以感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端午节和屈原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了。
特殊中的特殊?[流泪][email protected]:确诊的就是你们村的几个,别的村都没有[大笑]
柠檬观点
现在疫情瞒报的太严重了吧?弄虚作假,瞒报事实。我们村现在阳性2例,一个居家隔离一个去了方舱医院。密接都在居家隔离。隔壁村据说确诊人数达到了20人。这还只是两个村子的现状。附近村子或多或少都有确诊。这只是我们这里,何况整个县城呢?整个县城又有多少确诊的呢?而在网上查找我们市的确诊人数,仅有数十人,还没我们隔壁村确诊人数多。其他的人呢。瞒报了?
智慧范儿:
——大道自然晷 文字一统天下同
道德经模哲人范,
金刚经拟禅根慧;
思想闪烁人类智,
大道法得自然晷。
国学经典咏流传,
诗经范儿风雅颂;
春秋尚书何人修,
史记通鉴司马功。
中华文明五千载,
文明古国遗址宫;
民族文化融与合,
文字一统天下同。
本文风雅颂是诗经的,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