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 > 正文

电子温度计原理准确度 电子温度计原理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电子温度计原理准确度,电子温度计原理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电子温度计原理准确度,电子温度计原理,希望对各位...

今天来聊聊关于电子温度计原理准确度,电子温度计原理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电子温度计原理准确度,电子温度计原理,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各种温度计的原理如下: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定容条件下,气体(或蒸气)的压强因区别温度而变换;热电效应的作用;电阻随温度的变换而变换;热辐射的影响等。

2、1.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因为氢气和氦气的液化温度很低,接近于绝对零度,故它的测温范围很广。

3、这种温度计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4、2.电阻温度计:分为金属电阻温度计和半导体电阻温度计,都是根据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

5、金属温度计主要有用铂、金、铜、镍等纯金属的及铑铁、磷青铜合金的;半导体温度计主要用碳、锗等。

6、电阻温度计使用方便可靠,已广泛应用。

7、它的测量范围为-260℃至600℃左右。

8、3.温差电偶温度计:是一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测温仪器。

9、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

10、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焊接在一起形成工作端,另两端与测量仪表连接,形成电路。

11、把工作端放在被测温度处,工作端与自由端温度不同时,就会出现电动势,因而有电流通过回路。

12、通过电学量的测量,利用已知处的温度,就可以测定另一处的温度。

13、它适用于温差较大的两种物质之间,多用于高温和低浊测量。

14、有的温差电偶能测量高达3000℃的高温,有的能测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

15、4.指针式温度计:是形如仪表盘的温度计,也称寒暑表,用来测室温,是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16、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

17、双金属片通常是用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且铜片在左,铁片在右。

18、由于铜的热胀冷缩效果要比铁明显的多,因此当温度升高时,铜片牵拉铁片向右弯曲,指针在双金属片的带动下就向右偏转(指向高温);反之,温度变低,指针在双金属片的带动下就向左偏转(指向低温)。

19、5.玻璃管温度计:玻璃管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实现温度的测量的。

20、由于测温介质的膨胀系数与沸点及凝固点的不同,所以我们常见的玻璃管温度计主要有: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红钢笔水温度计。

21、他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相对较高,价格低廉。

22、缺点是测量上下限和精度受玻璃质量与测温介质的性质限制。

23、且不能远传,易碎。

24、6.压力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是利用封闭容器内的液体,气体或饱和蒸气受热后产生体积膨胀或压力变化作为测信号。

25、它的基本结构是由温包、毛细管和指示表三部分组成。

26、压力式温度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不怕震动。

27、价格低廉,不需要外部能源。

28、缺点是:测温范围有限制,一般在-80~400℃;热损失大响应时间较慢。

29、7.水银温度计是膨胀式温度计的一种,水银的凝固点是 -38.87℃,沸点是 356.7℃,用来测量0--150℃或500℃以内范围的温度,它只能作为就地监督的仪表。

30、用它来测量温度,不仅比较简单直观,而且还可以避免外部远传温度计的误差。

31、扩展资料: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和0点,所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量程;2、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2、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33、测温技巧:当测量发光物体表面温度时,如铝和不锈钢,表面的反射会影响红外测温仪的读数。

34、在读取温度前,可在金属表面放一胶条,温度平衡后,测量胶条区域温度。

35、要想红外测温仪可从厨房到冷藏区来回走动仍能提供精确的温度测量,就要在新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以达到温度平衡后再测量。

36、最好将测温仪放在经常使用的场所。

37、用红外测温仪读取流体食品的内部温度,像汤或酱,必须搅动,然后就可测表面温度。

38、使测温仪远离蒸汽,以避免污染透镜,导致不正确的读数。

3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度计。

相信通过电子温度计原理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建行手机银行登录密码是取款密码吗 建行手机银行登录密码

下一篇: 太极拳的文化内容 太极拳文化的基本内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