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津湖冰雕连震撼场面】,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长津湖冰雕连震撼场面:还记得《长津湖》结尾的“冰雕连”吗?真实的战役比电影里更惨烈2、长津湖冰雕连震撼场面,记住那些不朽的冰雕1、长津湖冰雕连震撼场面:还记得《长津湖》结尾的“冰雕连”吗?真实的战役比电影里更惨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综合
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正在影院热映。
电影讲述了71年前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义无反顾赴朝作战,他们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殊死对决的故事。
《长津湖》出色的票房和口碑提振了电影市场热度,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该片9月30日上映8天票房超34亿,观影人次已超7000万,是今年国庆档票房冠军。
随着电影的热映,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再度引发大家的缅怀和敬意。
电影《长津湖》尾声,美军南逃沿途,眼前这一幕让其胆寒: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这就是长津湖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冰雕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被冻死的壮烈场面。
“冰雕连”已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长津湖战役中,由于入朝仓促,粮食弹药不能及时供给,冬季物资也不能及时补充,大量战士冻死冻伤,三个冰雕连仅有两人生还。
87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一营二连战士周全弟,是“冰雕连”的幸存者。
71年前,未满16岁的他卧雪三天三夜。当时,为成功完成阻击,部队要隐蔽起来,在战斗命令下达之前,谁也不能动,严冬时节,气温接近零下40℃。
最后发起总攻的时候,周全弟发现他的手和脚已经冻坏了,根本没有知觉,最后还是战友发现一息尚存的周全弟,将他送到医院,因严重冻伤,他失去了双手双脚。
电影《长津湖》中,吴京带领的志愿军第七穿插连,以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机智勇敢的战术,一举捣毁美军“北极熊团”团部,令人深感震撼。
第七穿插连的原型,是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4连。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4连作为尖刀连,冒着严寒天气一路前插,时任4连连长李昌言带领战士参加围歼新兴里之敌的战斗。当李昌言和战友们到达长津湖时,迎接他们的是朝鲜50年一遇的寒冬,夜晚最低降至零下40℃。
11月27日,239团4连从南和东南两侧冲进新兴里,发现前面有一处灯火通明的独立房屋,周围有数名美军哨兵及几辆车辆,附近不远处还有3间独立房屋,警戒相对较少,灯光不强。连长据此判断,眼前的独立房屋至少是营级或更高的指挥部。
志愿军协同掩护,一间房屋一间房屋进攻。不过,4连战士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冲进的是美军第31团团部及警卫连所在地。很快,美军第31团团部及其警卫连大部被歼。
当时,战前营部的一位炊事班班长委托通信班班长,找块蒸笼布蒸馒头用,无意中发现了缴获的“北极熊团”的团旗旗帜。这面美军“北极熊团”团旗,如今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2、长津湖冰雕连震撼场面,记住那些不朽的冰雕
崔洪国,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多家主流媒体和胶东散文等微众平台发表各类散文、书评近70余篇。《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散文选读篇目,收录于《胶东散文年选2021》《清泉录—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等散文集。
长津湖记住那些不朽的冰雕
作者 崔洪国
题记:那些在冰天雪地,青山翠岭间保持战斗姿态的冰雕,冻成“原木”也要冲锋向前,凝成“冰雕”也要坚守阵地。
如果没有那场已经岁月散尽,硝烟无存的战争,长津湖,对于很多人,也许不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名字。然而,正因为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即令无数人没有去过,但他们永远记住了一个地方--长津湖,记住了冰雪长津湖上那些永远屹立的冰雕,他们在接近零下40 °c的冰天雪地里始终保持着前进--冲锋的姿势,那时的他们很多正是豆蔻年华,刚刚经历过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渴望着和平,渴望着回家,渴望着回到年迈苍苍的父母身边静静陪伴,渴望回到妻子、女儿身边与她们一起看着火红的夕阳沉入大地,望着繁星升起在苍穹,渴望在鲜艳五星红旗的佑护下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然而,这一切梦还未圆,他们,在豆蔻年华就又把满腔的青春热血洒到了那片热土。在长津湖,他们紧握着保家卫国的枪支,或卧、或立,在等待冲锋的号角中,把自己塑成了不朽的丰碑和永恒的传奇。他们让曾经的对手肃然起敬,他们让所有人记住了有这样一个“钢少气多”的民族有永远打不垮的钢铁意志,有数千年都一直在赓续和传承的凛然风骨。当面对着对手,我们“横扫千军如卷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所有的信念就是两个字“冲锋”,所有的目标汇成两个字就是“胜利”,面对着所有的对手,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冲锋—胜利”。“冲锋—胜利”,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
我没有去过长津湖,对于长津湖缺少现场的体验和感性认知。我的梦想是有一天一定要去一次长津湖,用宗教般的虔诚和敬畏去凭吊那些不朽的冰雕和英名,去探寻一个苦难的民族是怎样在保家卫国的他乡热土,在冰封的世界里,在冰清玉洁的天地里,把精神和风骨诠释成无垠苍穹永远闪耀的群星。空间虽有阻隔,但无碍心灵有约,我从浩瀚的书海、视频、影像找寻着关于长津湖的一切记忆和述说。那是我苦苦求索发现的一片有待放归的灵魂牧场和精神田园。那是我不断探寻中守望的一片亟待扬帆的无边沧海和让我苦思冥想的无垠星空—那是长津湖,是蕴藏了无数精神渊薮和灵魂气节的神圣殿堂。
寻他千百度,对长津湖,我约略有了直观的认知,“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竭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在长津湖以东30公里,是由长津湖最大支流赴战江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是长津湖地区”。地理的长津湖崇山高耸,峻岭绵延,松林如塔,山路奇狭,人烟稀落,道阻且长。每年至少有4-5个月雨雪风霜,冰寒刺骨。就是在这里,在长津湖,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中,以不惧强敌,敢打敢拼,敢于胜利令对手胆寒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三个军,在极端严寒恶劣,缺衣少食,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装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骄横跋扈的美军第十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长津湖狭路相逢,抱定了“冲锋—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勃发英姿,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一战成名。
我虽然不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但当这些所有的元素汇聚成滚滚洪流,在我沸腾的心中奔涌着,燃烧着。所有那些关于青山、雪松、冰封、湖泊、火焰、战役、死亡、英雄、军服、军歌的元素开始在我心中渐次清晰和灵动起来,长津湖也一如这些元素,在我回忆的长廊里随了我的思想和灵魂漫行着,并且在漫行中熔铸和浇筑着我的灵魂和思想。
我想起了小的时候哥哥从县城的联社给我买的连环画册《黄继光》、《邱少云》、《奇袭》,我饭都顾不得吃,跑到村头老槐树的大钟下,坐在圆滚滚的大碾砣上,反反复复看,让幼小的心灵穿越时空阻隔,到那片战火纷飞的冰冻天地里,去触摸那些有血有肉的灵魂和身躯。虽已时过境迁,但那种跨越千山万水与英雄的对话,还是深深扎根在了我的心田。我想起了电影《上甘岭》,如今,我已数不清看了多少遍,我仿佛又听到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那是郭兰英老师熟悉的声音,那些最可爱的人围坐在她的身边,静静地听着,热切地望着,深情的想着,想着那水波涌起,风吹稻花,艄公荡桨,征帆去棹的地方就是我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即令今生与他乡青山为伍,血原相伴,心中也永远不泯那份拳拳的家国情怀—这就是热血男儿的铿锵誓言。
昨天,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影院里黑压压坐满了观众,我身边一排坐的是几个年轻的孩子。所有人走近了长津湖,所有人都鸦雀无声。能够在微光中看到的是不少人默默擦着眼泪。“由于裤腿被冻住无法弯曲,他们跑得很慢,像“原木在移动”,这是年迈的美国老兵约翰这样回忆长津湖战役的场景,我们又何尝不被那些不拒冰雪,不怕严寒,不畏死亡的灵魂敬畏和震撼。“无气不足以勇,少气不成其师”,不屈血性是脊梁,铮铮铁骨是魂魄。就是枪林弹雨,也要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敢于迎敌亮剑,无畏冲锋。“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每个人都是一颗钉子,要牢牢钉在阵地上,天大的压力也要顶住”,看,那些在冰天雪地,青山翠岭间保持战斗姿态的冰雕,冻成“原木”也要冲锋向前,凝成“冰雕”也要坚守阵地。
岁月静好,山河无恙。在三个小时的观影中,我好几次忍不住感动地落泪。“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这些振聋发聩的话在我脑海中回响着。我震撼于那些天寒地冻,火焰冲天的场景,敬畏和敬仰那些在冰雪中永不屈服,哪怕是冻死,也要高傲耸立的身躯和魂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这绵绵的秋雨里,在这最适宜思想和纪念的日子里,卧听着风吹雨打,即便是梦里,也要穿行到那铁马冰河的林海雪原,记住那些化身成岭的冰雕——他们的风骨万古长青,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壹点号风过林梢
本文关键词:《长津湖》冰雕连,长津湖冰雕连怎么回事,长津湖冰雕连真实影像,长津湖冰雕连唯一的生存者,长津湖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名字。这就是关于《长津湖冰雕连震撼场面,还记得《长津湖》结尾的“冰雕连”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