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 > 正文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关于【东吴的虎臣排名】,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2、东吴的虎臣排名,东吴十二虎臣他的名字

1、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都是哪些人呢?

程普、黄盖

韩当、蒋钦

周泰、陈武

董袭、甘宁

凌统、徐盛

潘璋、丁奉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历史上这十二人合传,所以,后世称为“江表十二虎臣”。

在演义里,这十二人悉数登场,并且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表演。

既然他们都是武将,自然要论武。所以,就来给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来个大排名。

比较武艺高低的最好方法就是单挑。由于东吴武将的整体武力值不高,最高也就是曹魏张辽级别。而同时这十二人中还有人没怎么单挑过。所以,就把他们在原著中的战绩功劳也算上,毕竟战绩也是要靠武功打出来的。

下面开始。

1、甘宁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这十二人武艺最高的是甘宁,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甘宁是继孙策太史慈之后江东武将第一人,也是江东斩将数量最多的,这数量也是仅次于关羽和赵云的。

甘宁在全书中武艺很全面,展示过刀、双戟、铁链、弓箭四样绝技。同时有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百翎贯寨”的劫营战绩,连罗贯中都在诗中说他有“虎将”之才。要知道整个东吴能享受到虎将这样殊荣的,只有甘宁一个。

甘宁堪比曹营张辽。可以算是罗贯中官方钦定甘宁和张辽一个级别。那甘宁的武艺是和张辽同一级别的。

甘宁这武艺也相当不错了。

所以,无论武功还是战绩以及综合能力,甘宁都是这十二人中第一。

2、程普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程普是孙坚时代就开始活跃的将领,到孙权时代,已经是三世老臣了。

程普最初是孙坚手下四健将之一。之前写过文章分析过,程普也是四人中武艺最高的。

程普的武器是铁脊蛇矛,他和张飞是全书唯二用蛇矛的。

程普的武艺其实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

程普曰:“不须主公劳力,某自擒之。”程普出到阵前,太史慈曰:“你非我之敌手,只教孙策出马来!”程普大怒,挺枪直取太史慈。两马相交,战到三十合,刘繇急鸣金收军。

程普曾经和太史慈单挑三十回合,要知道太史慈可是日后的东吴武功第一。程普能和他单挑三十回合,而且从上面描述来看三十回合绝对不是他对太史慈的极限。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能单挑太史慈几十回合不输,你说他武功是不是被低估了。

还有这一场:

张辽望见孙权,骤马赶来。看看赶上,刺斜里撞出一军,为首大将,乃程普也;截杀一阵,救了孙权。

孙权被张辽打败之后,被张辽追,来救孙权的就是程普,程普截住张辽,想必也是交上手了。

以前面单挑太史慈三十回合来看,程普也能和张辽斗上一斗。

考虑到无论是对战太史慈还是打张辽程普的年龄都已经比较大了,依然有这个水准。那要是年轻的时候,那还得了!

所以,我把程普排在第二。

3、凌统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凌统别看他年轻,其实武功也相当不错的。他有两场比较硬实力的单挑,江东除了太史慈也就他了。曾经单挑过五子良将里的张辽和乐进。

虽然都和两人打了五十回合。但是结果不同。

和张辽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之后,孙权让吕蒙接应凌统回来,按理说想召回凌统鸣金收兵即可,为什么还要派人去接回来,我感觉是因为孙权等人看到了张辽给予凌统肉眼可见的压力,凌统可能不能做到全身而退了。

这么看凌统还是略弱于张辽的。

后来又一场对战乐进,也是五十回合平手。但是曹操这边先让曹休放冷箭。

我们不好推测是因为乐进下风了曹操让放箭,还是曹操想尽快结束战斗才让放箭。以上两种情况可能都有。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但不管怎么说,从手段上而言,孙权这边底气更足一点。

感觉凌统武艺比乐进高一点。

所以,感觉凌统武艺是介于张辽和乐进之间的。

这武艺也还算不错的了。

4、周泰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周泰这个人物类似曹营的许褚,刘备身边的赵云。

是孙权保镖一类的角色,多次救孙权于为难之间,孙权也很器重他。他也为孙权多次负伤。

从他身上能真正看出战争的残酷性,千军万马之中哪有不会受伤的。赵云那种都是浪漫主义。

但是周幼平的武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他曾经联手韩当,对战许褚,三十回合许褚全身而退。

他要和韩当一起才能战平许褚,要是和许褚单打独斗呢,他是绝对打不过许褚的,说不定十几回合就内打败了。

所以,他武艺还是差点的。

5、陈武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陈武是孙策时代江东的猛将。黄盖还要打几个回合的张英,陈武一枪秒。

陈武死前最后一场战役是和庞德大战。肯定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打了的。

从孙权和曹操交战开始,陈武就和庞德打,到周泰多次救完孙权又救了徐盛。庞德愣是没干掉陈武。

可以看出陈武是和庞德有一战之力的。最起码不是被庞德快速秒杀的那种。

从后面被庞德追到山谷来看,陈武还是不如庞德,如果武艺和庞德差不多,没必要跑。也相当于陈武被庞德追着打。

最后袖子被树叶缠着被庞德杀死,感觉也是很戏剧性的一幕。

6、丁奉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丁奉是江表十二虎臣中的第十二位,感觉也是十二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丁奉是从小兵干起一步一步晋升的。在原著前期丁奉没什么戏份。

到老了,丁奉引来了自己的辉煌,东兴一战,连杀韩综、桓嘉,威名大震,也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丁奉。

可以说丁奉大器晚成。

丁奉后来经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朝,是四朝元老后期东吴的顶梁柱。

至于丁奉的武功,原著中丁奉单挑很少,所以很难判断他武功有多高。但是从关云长败走麦城,廖化突围去上庸求救,从丁奉手下走不了来看,丁奉武艺应该是和廖化一个级别的。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武功不高不要紧,丁奉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早把敏捷度、随机应变的能力,反应力练出来了,所以也弥补了武功上的短板。杀韩综和桓嘉就是靠着灵敏的走位。

虽然历史上丁奉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人家靠着几十年的战斗经验,练出了别人没有的的丰富阅历和经验。所以,后期罗贯中也评价丁奉“智略过人,能断大事”。

如果单论武功,丁奉可能还要往后面排,但谁叫人家战绩出色呢。

7、黄盖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黄盖的知名度还是非常高的,毕竟是“苦肉计”的主角之一,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你说黄盖有不有名吧。

黄盖和程普一样,是孙坚时代的战将,同为四健将之一。

黄盖前期作战用的是铁鞭,也曾经铁鞭打过蔡瑁掩心镜。

由于黄盖单挑较少,但知名度可以,姑且放在这里。

因为苦肉计,为火烧赤壁立下了大功。可以说赤壁之战,黄盖的功劳非常大。

所以让他排第七。

8、韩当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韩当和黄盖一样,也是孙坚四健将之一,东吴三世老臣。

但我一直怀疑,韩当年龄比程普黄盖小很多,所以,当韩当和其他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不像是三世老臣。

韩当也比其他两个老将有活力。曾经刀劈张虎。还曾经在水上砍杀过焦触。

甚至一直活跃到夷陵之战。

考虑到他的资历以及地位,就放在黄盖之后吧。

9、潘璋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潘璋也是东吴大将,在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被关羽几个回合打败。后来又曾经和75岁已经很大的黄忠数回合平手。

只是最后结局比较惨,被关羽的魂魄吓到,被关兴斩杀。

演义中直接害死关羽的,好像没有一个善终的都是死于非命。

不过历史上潘璋是病死的。

10、徐盛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徐盛年轻的时候和丁奉是搭档,其实他俩经历差不多。也是后起之秀。

前期徐盛面对曹仁的时候是抵挡不住,到了后期石亭之战,先锋张普说徐盛勇不可挡。这可能也是徐盛进步的一个表现吧。

但相比较于丁奉,他的光芒还不是太盛。

徐盛和丁奉一样没怎么单挑过,所以不好判断什么水平,但是他和丁奉是官方绑定搭档,感觉武功应该差不多。

11、董袭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董袭相比较于其他那些人,可能存在感不高。

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单挑。

不过演义里严白虎是他杀的,手上有一个人头也不错。

最后合肥之战董袭落水里淹死,结局也算是悲壮。

12、蒋钦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此人字公奕,存在感更低一些。但是每一战都有他的身影。他也从没有过单挑,也从没有过武功展示,而且历届武功排名从来没有过蒋钦,这也说明大家其实都对他武艺不认可。

所以,我感觉,他是十二虎臣中武艺最弱的。

原著中没提及蒋钦的结局,其实嘉靖版里讲了蒋钦在参与夺荆州之战后返回途中去世。

综上,十二虎臣的武功排名是:

甘宁、程普、凌统、周泰、陈武、丁奉、黄盖、韩当、潘璋、徐盛、董袭、蒋钦。

当然了,我只是排他们的武功,他们能成为江表十二虎臣,历史上,肯定也是有很大的功劳的。毕竟为将者看的不仅仅是武功。

至于有人会问太史慈为什么不在十二虎臣里面。其实三国志给太史慈定性算是一一方诸侯,自然不在十二虎臣里面了。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2、东吴的虎臣排名,东吴十二虎臣他的名字

他,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在吴国可谓功高盖世,可他的名气和人气却远不如周瑜、黄盖、吕蒙、甘宁、周泰、太史慈等江东豪杰。只因在三国最精彩最热闹的时候,他只是一小将,虽身经百战勇武过人,但厉害的牛人太多了,一直显不出他。直到三国末期,成为大将的他才得以全面展示,做下了不亚于任何三国名将的壮举。可那时,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三国牛人都已去世,世人对这段历史已没啥兴趣了。他,就是丁奉。下面咱就说说正史的他,到底有多厉害。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丁奉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他年轻时因骁勇善战先后在三位东吴大将麾下担任小将,这三位大将皆为江东风云人物:百骑劫曹营的甘宁、火烧连营的陆逊、生擒关羽的潘璋。不过孙权在位时,丁奉并没混出啥大名堂,只因那东吴将星过于璀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甘宁、太史慈、周泰、黄盖、凌统、潘璋……每一个都比丁奉战功煊赫,小丁表现得再精彩,也终究只是个娃娃兵,得不到最高领导的特别青睐。孙权去世,其子孙亮登基后,小丁变成了老丁,丁奉先后受封为偏将军和冠军将军,封都亭侯。没多久,丁奉就一战成名,成为闪亮巨星。

吴神凤元年(252年),曹魏派大将诸葛诞、胡遵等人攻吴,东吴太傅诸葛恪率军抵挡。诸葛诞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和吴国大将军诸葛瑾(诸葛亮的哥哥)的堂弟,而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的侄子,这样算来,诸葛诞算是诸葛恪的堂叔了。诸葛家的人才,分属魏蜀吴三国,实在有趣。

诸葛恪颇具英才,又权倾朝野,吴蜀两军在长江边摆开战阵后,吴将皆言:“敌军听说咱们的太傅亲自出马,只要我们一上岸,他们必逃走。”唯有“不识时务”的丁奉跳出来反驳道:“此言差矣!敌军动员其境内兵力,许昌、洛阳所有兵力大举来攻,必有其既定计划,岂会空手返回?切莫以为敌军不来,我们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战胜他们才是正道!”

不久,诸葛恪率军上岸,丁奉和诸将从山的西面进军,丁奉观察了下四周,再发妙言:“如今诸军行动迟缓,若敌军占据有利地形,则难以争锋。”于是丁奉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走寻常路”,他独自率领手下三千人,离开大部队的进军路线,去选择适合的阵地。

时值冬季,北方呼啸,丁奉于凛冽寒风中扬帆起航,仅两日便占据了他觉得很适合驻扎的地方——徐塘(今属安徽)。刚安顿下来,突然天降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魏军诸将于雪中饮酒高谈。丁奉观察到魏军前营部队极少,便对手下说:“封爵领赏,正在今日!”说得部下们群情激昂浑身是劲!接着丁奉毅然脱去了自己的铠甲头盔,只着一身布衣,接着又扔掉了长矛长戟,仅抄起一把短刀,并命令麾下三千士兵全体效仿自己。

丁奉一声号令,率突击队直冲敌营,见了魏军,横劈竖砍,将魏军前营的先头部队蹂躏得惨不忍睹,虽说地冻天寒,但丁奉和他的士兵们他一点都不觉得冷,杀敌的快感和强力使得他们血脉喷张,浑身热汗。正巧此时,其余吴军部队杀到了,和丁奉一起,将魏军彻底击溃。战斗结束后,丁奉很快便因功升为灭寇将军,进封都乡侯。

“雪中奋短兵”,成为三国后期最精彩的战斗之一,丁奉的大智大勇,尽显无疑。

雪中破敌的三年后,即东吴五凤二年(255年),曹魏大将文钦起兵反对权臣司马师,然而司马师实在强大,文钦刚交手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悲催的文钦无奈归降了吴国。吴主孙亮赶紧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让他跟随皇族出身的丞相兼大将军孙峻(孙坚弟弟的曾孙)前往寿春(今安徽寿县)去接应文钦。吴军刚行至高亭(今属安徽),就突然遭遇了追杀文钦的魏国兵马。丁奉挺矛跃马,率将士们直冲曹军大阵!魏军将士遭遇了老对手,再次吃亏,被杀得人仰马翻。这一战,丁奉和他的士兵们斩首数百,并将魏军兵器全部缴获。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司马师

这些年,由于司马氏在魏国目无君王权势薰天,便老有魏国将军叛乱并归降吴国。这不,到了吴太平二年(257年),那位曾被吴军打败的诸葛诞也占据寿春降吴,结果被司马昭(司马师早已于两年前去世,掌握魏国实权的是其弟司马昭)派出的魏军团团包围。虽说诸葛诞曾是东吴的敌手,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人家诚心归顺,吴国岂能见死不救,丁奉再次出马!昔日他“雪中奋短兵”大破诸葛诞,如今却又来拯救曾经的敌手,真是有趣。丁奉进军到黎浆(今安徽寿县南),便和魏军交上了手,丁奉先登而战,手刃一批魏兵。他也因力战有功,封左将军。不过遗憾的是,丁奉一人之勇没能救得了诸葛诞,吴军终究还是被强大的魏军所击破,诸葛诞兵败被杀。

丁奉不仅是猛将,也是智将。吴太平三年(258年),专横跋扈、暴虐无度的吴国权臣孙綝(孙坚弟弟的曾孙)废掉了皇帝孙亮,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自任丞相,独掌实权。孙休极不甘心当傀儡,便找到左将军张布,一起密谋欲诛杀孙綝。张布对皇帝说:“若除孙綝,必须一人相助方可。此人便是丁奉。丁奉虽然不擅文职,但谋略过人,能决断大事。”孙休喜出望外,赶紧召见丁奉,将自己心中所想和盘托出:“孙綝把持朝政,将图谋不轨,朕想和将军您一起诛杀此贼!”丁奉道:“丞相的兄弟、朋友即党羽甚是强大,若除他,恐怕人心不齐,不能轻易制服,我们可以利用腊祭(古代的祭祀风俗)聚会,以陛下的亲兵来诛杀他!”

孙休采纳丁奉之计,下诏大排酒宴,盛情邀请孙綝参加。皇上为何突然如此热情?孙綝这只老狐狸觉得此中必有蹊跷,便打算称病不去,但孙休十余次派人来请,老狐狸架不住了。他思之再三,决定赴宴,临行前和手下约定,让他们在酒宴过程中于自己的府邸纵火,这样他就可以找借口提前退席了。酒宴之上推杯换盏,君臣间满面堆笑貌似和谐,吃了几盏后,突然有人来报,说丞相府起火,请丞相速回。孙綝心中暗喜,便起身准备溜之。这时丁奉和张布突然眼珠一转,刹那间伏兵四起,将孙綝捆了起来,孙休下令将其处斩,并夷灭三族。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孙休

丁奉锄奸,为吴国立下大功,孙休感激不尽,封他为大将军,加左右都护(执掌全部军事),不久又授假节(代表皇上)。这位昔日忙前忙后的小将终于升级为吴国最高军事长官。

东吴永安六年(263年),曹魏伐蜀,丁奉率军进驻寿春,打算援救蜀汉,不料曹魏军神兵天降,无能的蜀主刘禅立马投降,丁奉眼睁睁地看着盟友亡了国,无奈撤回。第二年,孙休病逝,丁奉等老臣拥立孙权的孙子孙皓为帝,丁奉被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最高军事荣誉职衔)。此后,丁奉一直率军和篡了曹魏江山的司马家对抗,然西晋统一全国大势所趋,吴主孙皓则日益暴虐荒淫,丁奉未能再建立什么辉煌功绩,孙皓还因为他未能立功而斩杀了他的向导兵。不过位于权力巅峰的丁奉也有些变了,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功劳在吴国无人堪与匹敌,地位极其尊贵,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愈发骄横起来。还好,丁奉的骄狂没有使自己倒霉,暴君孙皓忌惮于他的威势,没敢把他怎么着,不过他去世后,孙皓就开始整老丁家了。

建衡三年(271年),见证了吴国历史的大司马丁奉因病去世。墙倒众人推,很快就有人因丁奉生前骄横而诋毁他,孙皓趁机开始追查丁奉当年出兵没收获的事儿,将丁奉的家人流放到临川(今江西南城一带)。九年后,西晋灭吴,孙皓投降,三国归一。

虽然在三国群英中,丁奉名气不大;但在民间传说中,他却被塑造成一位“飞弹无敌”的高手,而且老百姓还给他修建庙宇供奉,尊崇其为“靖天世帝、灵威应化大天尊”,让他成为三国时少有的几位成神的武将。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让丁奉射死了给东吴带来噩梦的曹魏名将张辽,也算是给丁奉多少增添些人气了。

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

张辽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本文关键词:东吴的虎臣排名榜,东吴的虎臣排名第几,东吴24虎臣,东吴的大臣,东吴五虎将排名。这就是关于《东吴的虎臣排名,《三国演义》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武功排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手机的报价 手机产品报价

下一篇: 网站排名查询 网站排名查询工具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