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 > 正文

滁州西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滁州西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滁州西涧这首...

今天来聊聊关于滁州西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滁州西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4、此时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5、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6、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7、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春游西涧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

8、描写了郊野渡口实情实景,也是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9、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10、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11、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12、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13、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14、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15、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16、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17、   此篇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18、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19、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20、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21、“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22、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23、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24、还令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25、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26、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27、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28、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29、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30、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

31、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32、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相信通过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我的妈妈是天使妈妈葬礼 我的妈妈是天使

下一篇: 安阳教育培训 安阳教育培训招生团队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