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谢朓——出来混,是要还的2、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谢朓最经典的一首闺怨诗1、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谢朓——出来混,是要还的
最近想要写的人物很多,为此特意给自己列了一个名单。
名单中各色人物都有,之所以列出这么多,目的很明显,从中找出自己喜欢,读者也爱看的,然后的,然后,你们懂的。
有人说,古人其实很好写,对着资料,胡写一通就是了。
这是胡扯。
一篇好的文字,需要的不光是资料,还要长年累月的揣摩与感悟。
资料是冷的,人却是热的,哪怕这个人物已经去了上百年,当我们再回头看时,依旧希望他热的。
这样的人很多,南北朝时期的杰出诗人“谢朓”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他的小迷弟对他的评价。
梁武帝萧衍:"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
李白更是被他迷得一愣一愣的,先后三次在自己的名作里为他代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送储邕之武昌》:"洞庭张乐地,山逐汛舟行。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杜甫《寄岑嘉州》:"谢朓每篇堪讽诵。"
刘长卿《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兼谢舍人别驾之什》 :"玄晖翻佐理,闻到郡斋频。"
李商隐《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怀求古翁》 :"谢朓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赵师秀《秋夜偶成》:"辅嗣易行非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唐庚《语录》:"诗至玄晖,'渐有唐风'。"
严羽《沧浪诗话》:"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胡应麟《诗薮》:"玄晖为唐调之始。"唐人"多法宣城(谢朓)"。
沈德潜《古诗源》:"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
王士禛《五言诗凡例》:"齐有元晖,独步一代。"《渔洋精华录》卷二《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三:"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这个赞扬名单还可以拉很长,长到你几乎不能想象。
这些文坛大咖很朴实的告诉了我们,在才华上,谢朓几乎是无瑕疵的。
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有才是一方面,才华之外的东西,往往才是最真实的。
一个“谢”足够告知了他的出身,地地道道的名门贵族。——(世代高门甲族)
出身只是一个符号,并不能说明你很牛叉。
牛叉的人生靠的还是才华。
在那个时代,才华才是一切的通行证。
毫无疑问,谢朓早早就拿到了这张通行证。
《南齐书》本传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十几岁就入选了当时著名文学团体——"竟陵八友"。
他似乎很早就知道,好的才华只是身份象征的外衣,并不能成为主宰。
所以世间才有怀才不遇一说。
而他则用自己告诉了世人,怀才不遇,那是别人不是自己。
31岁出任宣城太守,年纪轻轻就成为“正厅级”干部,工作之余,他疯狂的展现自己的才华。
他很早知道世人对文学的爱好。
在诗尚未成为霸屏的题材之时候,他率先开启了写诗刷存在感的先河。
他拼命的写诗。
吃饭写、睡觉也写,甚至在洗手间他都能写几首诗。
和人家硬凑的诗不同,他的诗清新、清丽、清俊,除了对仗工整,而且平仄工整,因此他的诗音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
大诗人沈约对此十分的佩服,在《伤谢朓》写道:"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
除了技巧上创新,在内容上,他也做到了言之有物,所说所写,必有金警句,细细品味,宛如人生哲理。
这种清新、清丽、清俊的鲜鸡汤,立即风靡了整个魏晋南北朝。
据说,当时的朋友圈用得最多的就是他的诗句。
这些诗句到了今天,我们依旧喜欢。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观朝雨》
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游东田》
因为诗写得多,写得好,世人称他为“谢宣城”。
应该说,他要的一切才华都给带来了。
如果硬要算,只有一样才华没能给他——品德。
这似乎是中国古代文坛上最大的伪命题,有才华的往往没有品德,有品德的往往才华不显。
被李白视为终生偶像的谢宣城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没品的文坛大咖。
公元497年,谢朓被任命为齐明帝萧鸾天生残废的长子萧宝义的镇北谘议、兼南东海太守,这时萧鸾已身染沉疴,而北魏军队常渡江骚扰,南北兵刃数次相接。
局势并不稳,当时谢朓的岳父王敬则手握重兵,被南齐明帝萧鸾猜忌,因为怕被杀,王敬则起了谋反之心。
起兵谋反之前,王敬则想到了女婿谢朓。
于是,他派出自己第五个儿子王幼隆去与谢朓密谈,希望他能入股,毕竟是自己人,好处总不会少。
应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创业是有风险,但回报也高。
弄的好,原始股下来那是妥妥的开国功臣,怎么也比镇北谘议、兼南东海太守要强。
但王幼隆太过高看了谢朓,这个被世人当做文坛天才的诗人并没有他写诗那么大胆,面对危险,他妥协了。
他先把小舅子扣了下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朝廷告发。
王敬则起兵失败后被灭族,谢朓受到齐明帝萧鸾的赏识,因告发有功升任尚书吏部郎。
惨烈的结果,让王敬则的女儿(谢朓的妻子)心疼不已,父兄的仇恨,丈夫的背叛,彻底让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她经常在身上藏一把刀,准备替父报仇,谢朓因此不敢和妻子相见。尚书郎嘲笑他说:“你的人品学问都不错,不过遗憾的是不能给妻子做表率了!”
这一幕的背后,谢朓如何想,今时今日我们并不得而知,唯一知晓的是这个文采飞扬的诗人并喜欢与天斗,与地斗。
只要自己能逃脱,哪怕是自己的岳父、兄弟也可舍弃。
然而,聪明如他却没有早早领悟,人生在世不过是相互辜负,又相互弥补。
通过告密这种不光彩,不道德的途径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总有一天,你要为自己所得到的,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个代价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公元498年,明帝萧鸾去世,次子萧宝卷即位。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新皇帝并非是什么好皇帝,过度的奢侈和无作为,终于引起了大臣的不满。
权臣、右仆射江袥想废掉萧宝卷,改立萧鸾的侄子萧遥光为帝。
和一年前的戏码一样,江袥秘密找到了谢朓,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同时下一任皇帝候选人萧遥光也让人送来了心意。
令人惊讶的一幕再一次上演。
因为怕牵连,谢朓再一次走上了告密的道路。
他迅速将江袥废立的企图,告诉了将军刘喧,然后自己置身事外,等待事情的发展。
他相信,这一次他的决定同样正确。
然而历史用鲜血告诉了他,运气可以好一次,但绝不会好第二次。
一直痛恨萧宝卷的刘喧很快做出了回音,他将谢朓的话告诉了江袥和萧遥光。
于是,谢朓的结局就此画上了句号。
公元498年的秋天,密谋的江袥便联合始安王恶人先告状,诬告谢朓欲谋反。东昏侯是个糊涂皇帝,便将谢朓打入大狱。
顺道说一下谢朓的结局,因为告密不成功,谢朓反被萧遥光诬害下狱而死,死时只有36岁。
临死前,谢朓仰天长叹道:“天道其不可昧乎?我虽不杀王公,王公因我而死。” —— 《南齐书 谢眺传》
天道真的不会隐藏啊!我虽然没有杀王公,王公却是因我而死!”(这个王公就是他岳父王敬则)
直到这一刻,这个身负“陈郡谢氏”家族烙印的男人才明白,出来混,是要还的。
2、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谢朓最经典的一首闺怨诗
文|丁十二
谢脁,一个让“诗仙”李白顶礼膜拜的诗人。
在李白很多诗中,都有谢脁的出现,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里的“小谢”就是谢脁,与“大谢”谢灵运并称“二谢”。再比如《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没错,这里的“谢玄晖”也是谢脁,“玄晖”是他的字。
所以清代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是“一生低首谢宣城”。事实上,谢朓活着的时候,就已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除了李白,还有李商隐、刘长卿、王维、杜甫等大诗人都对谢脁充满了崇拜之情且都受到他的影响。可以说谢脁的诗歌对唐代律诗和绝句的形成有很重大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发展进程中有着突出的贡献。
一般来说,谢脁诗歌以山水诗见长,但他的山水诗多有模仿谢灵运的痕迹,如《游山》、《游敬亭山》等。相比之下,他的“闺怨诗”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不过因为他的山水诗光芒太盛,反倒湮没其间了。李白有一首闺怨诗《玉阶怨》很出名,但实际上这首诗也是李白模仿谢脁的同题诗歌而作。
今天我们就再一起来读一首谢脁的经典闺怨诗——《王孙游》。唐宋乃至后世多篇诗词或脱胎于此诗,或多少受到此诗的影响。
《王孙游》
【南北朝】谢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闺怨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类,多描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从这首题目来看应是一首思妇诗,表现的是闺妇或者少女对丈夫或情郎的思念之情。
最早在《楚辞·招隐士》中便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诗人的创作灵感多源自于此。“王孙”可以指戍边的丈夫,可以指远游的亲人,可以指流浪的朋友……所以诗词中“王孙”的出现,往往都带有闺怨、离别、思念的情绪。“王孙”遂成为后世诗歌中的常客。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是闺中少女眼前所看到的春景:春天到了,地上长满了如丝的绿草,树上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呈现在少女面前的是这样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可谓绿草如茵,百花齐放。真是美丽极了,而和这春景一样美的还有眼前的少女,正是青春年华,却只能独守空闺。春景的明丽愈发凸显出少女内心的苦闷和孤寂。
于是少女望着窗外的春景喃喃自语到: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无论”就是莫说的意思。不要说你不回来,就算你回来春天也已经过去了。不要看现在百花齐放,等你回来花儿都谢了。少女的意思是叫“王孙”不要回来了吗?因为反正回来也赶不上了。不是的,少女的意思是,你要快点回来啊。因为“芳已歇”的“芳”不仅指自然的春光,更指少女的芳华,青春年华。
所以诗人实际表达的是年华不再、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慨。
王国维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所以这样一来,这首诗就从一般的少女思春和闺怨上升到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人写少女思夫,却不去写少女如何急切地等待情郎回来,而是从明媚的春景写起,以此抒发少女内心的苦闷之情,但诗人并非止步于一般的闺怨之情,而是在最后融入了对时光流逝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三者层层递进,行云流水。
所以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20字,却是一首描景、抒情、达理俱佳的经典作品。怪不得李商隐说:“谢朓真堪忆,多才不忌前”。而梁武帝更是直接“表白”:“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
**之下,好好读书
图片/网络
本文关键词:谢朓的代表作品,谢朓介绍,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摘抄,谢朓名篇,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是什么。这就是关于《谢朓代表作品及名句,谢朓——出来混,是要还的》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