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缠丝劲的形成
1、此劲是因平时练习太极拳皆以螺旋缠丝旋转为核心所得到的。始而不觉,久而渐现,其劲始于脚、行于腿,通脊背,越两小臂达于梢节。
2、如此缠绕不息,回圈不已,功行日久,自然形成一股刚柔相济的缠丝劲。简言之,就是以心意想着螺旋缠丝,内气缠绕于肌肤之中,中气贯通于骨髓之中,即为缠丝运中气,也就是缠丝劲。
3、也就好比哪个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动转一样,看是速度不同,但却是一起在动。练习中尽量要把身体各个部位节节贯串起来,体会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感觉,日久自然产生缠丝劲。
4、“缠丝劲”的本质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即是指“中气”潜转达于肌肤缠绕运行的外形体现,也是“以形导气”的必然途径。而“中气”则是“缠丝劲”的灵魂与主宰,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动力所在。
5、其实所谓缠丝劲就是肢体通过螺旋运动而产生的内劲。见过钻头没有?钻头上那一道缠丝,转动起来就产生了向前的推力。太极拳的缠丝劲与此类似。这个只是一个大体的原理,真正的东西要靠练起来自己才能感觉得到,理解得深刻。
6、陈品三先生所谓:﹁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亦作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缠丝劲分为顺逆二种,再配合动作的上下、左右、前后等就形成了立体型态的缠绕圆圈。
陈氏太极缠丝功五种基本动作
1、传统陈氏太极拳主要基本功包括:单手正面缠丝、单手侧面缠丝、双手正面缠丝、前进弓步、侧开马步,前进虚步。
2、太极拳的五种手法如下:第一种 *** 叫挽花:可以单手挽也可以双手挽,比如甲乙两人对立,两脚不动,甲与乙两脚套在一起,互相用滑空的 *** ,对挽连绵不断。彼此用牵牛之法,将脚跟牵动。
3、在陈式太极拳中以小指领劲向手心方向旋转,同时,大指和小指相合形成瓦垄掌,为手的顺缠;以大指领劲,向掌心方向旋转,同时大指与小指相合,形成瓦垄掌,为手的逆缠。
太极缠丝功的基本练法教学
1、练缠丝功身心要松。身心松,周身便能松,松就是活,松是落点也是起点,松是劲路转换的重要环节点。要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去找太极拳要求的含义。缠丝功有八法,即捧、捋、挤、按、采、挒、肘、靠。
2、腿的顺缠(里往外上而向下斜缠),以膝头向裆外旋转。丹田劲由腰隙经大腿根里边向上而外,经环跳穴再往里向下斜缠至足根(大钟穴),分注足五趾肚。
3、根先动,鞘后动。发劲由丹田开始先动,动至双肩,至肘,至指尖。五指伸直、稍稍内扣,不弯又不紧才能力贯指尖。注意肩膀不能抬。压力。丹田发劲时,下身压力(像给轮胎打气一样的力)始终为偏高。
4、首先把你的身肢尽量放长,并且把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做到位(是那种在运动中也能够到位的),然后以腰为中心做为源动点,带动身体各个部位慢慢运动,要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感觉。
5、太极拳讲缠丝劲有逆缠丝、顺缠丝,大拇指往外一翻是顺缠丝,大拇指往里一扣是逆缠丝。螺旋劲是转圈往前进,用力往前钻。好比拧螺丝,得使劲摁着往里钻。胳膊往回一带这么转叫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