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的中亚史】,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历史上的中亚史:从中亚史的十大帝国,看中亚如何从说波斯语的印欧人变成了突厥人2、历史上的中亚史,三分钟了解中亚古代史1、历史上的中亚史:从中亚史的十大帝国,看中亚如何从说波斯语的印欧人变成了突厥人
中亚,也就是亚洲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印度、波斯、俄罗斯的交汇处,但由于定义的不同,包括的范围也相差甚远。
1、两河三湖之地
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文明都由两条河组成,只不过今天“两河文明”用来特指“美索不达米亚”而已。
比如华夏文明有黄河和长江,古印度有印度河和恒河,即使古埃及的尼罗河也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大分支。
中亚地区的文明中心同样如此,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之地便是中亚的核心。
因此,最狭义的中亚指的便是这个“两河流域”,即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
将哈萨克斯坦划入中亚范畴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之后“中亚五国”成为中亚这个概念最广为接受的说法。
中亚地区除了两河之外,还有三大湖泊,即巴尔喀什湖、咸海、里海。
所以,中亚地区也可以称为“两河三湖之地”。
清朝之时,巴尔喀什湖曾经是我国西部边疆的界湖,唐朝之时,安西大都护府曾达到咸海之滨,只不过,这一切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风烟中。
最广义的中亚概念比中亚五国要大得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除了中亚五国外,还包括蒙古,我国的西藏、新疆和内蒙古西部,伊朗的东北部,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南部。
不过通常意义上的中亚,指的就是中亚五国,本文同样如此。
2、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进入中亚
我们不知道中亚地区最早的人是什么民族,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进入了中亚,从此成为中亚地区的主导族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雅利安人逐渐分化:一支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一支进入伊朗,另一支留在了中亚,最早三个地区的雅利安人形成了不同的族群,即西伊朗的波斯,东伊朗的中亚,印度雅利安人三方。
波斯文化圈
中亚地区之所以长期被称为“东伊朗”,是因为这里长期曾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3、中亚历史上的十大帝国
中亚地区并非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但却是人类文明最大的交汇处,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伊斯兰文明在此不断交汇、碰撞,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帝国。
只不过,大多数时间里,中亚都是这些帝国的边缘地区,假如我们去掉历史上中国曾到达中亚的汉、唐、清三大帝国,那么中亚在历史上主要有过十大帝国。
这十大帝国,按时间顺序依次为: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波斯帝国萨珊王朝、阿拉伯帝国、萨曼帝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帝国、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
中亚历史异常复杂,这里就像一个驿站、一个舞台,各种文明、各个帝国在这里来了,又走了,战争和动乱几乎就是中亚历史的主线。
接下来我们便来简单概述一下中亚的历史
波斯帝国时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随即征服中亚,从此中亚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视线之内。
两百年后,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国,中亚同时纳入帝国版图。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四分五裂,西伊朗地区属于塞琉古王朝,而东伊朗地区成为贵霜帝国(大月氏的一支所建)的一部分。
后来波斯地区的安息帝国驱逐了塞琉古王朝,波斯人又重建了波斯帝国,这便是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
萨珊王朝灭贵霜帝国,中东地区重新回归波斯帝国。
从波斯第一帝国到波斯第二帝国,这是中亚的波斯文明时期,中间曾短暂被希腊人统治。印欧人、波斯语是这一时期中亚文明的特点。
过渡时期公元632年,阿拉伯帝国崛起,这应当是一个令伊朗人永远铭记的事件。
因为18年后,公元651年,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国所灭,从此波斯帝国不复存在,中亚地区随之一起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帝国的到来,与之前的亚历山大帝国不同,它永远改变了征服地区的信仰。
在阿拉伯人到来之前,中亚地区被波斯帝国统治,但其信仰,却受古印度影响最深,佛教是这里的主体信仰,中国的佛教同样是从中亚传播而来,唐僧取经之路也是从中亚进入印度。
不过,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统治中亚时间很短,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依靠波斯人推翻了倭马亚王朝,之后东伊朗人在阿拉伯帝国内部建立了萨曼王朝(也称萨曼帝国),所以当中亚的信仰开始改变之时,其民族成分依然是印欧人~雅利安人。
塞尔柱帝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中亚历史上的民族变迁,主要受三次游牧民族的冲击,即匈奴人的西迁、突厥人的西迁、蒙古人的西征。
只是,匈奴人是路过,之后进入东欧;蒙古人是暴风骤雨,来去匆匆;唯有突厥人对中亚的影响最为深远。
突厥人的崛起,得益于阿拉伯帝国压制波斯人。
为了摆脱波斯人对帝国朝政的把持,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将突厥人作为雇佣军扶植了起来,只是当突厥人驱逐了波斯人之后,帝国的朝政又落入波斯人之手。
这便是塞尔柱帝国建立的由来,塞尔柱人是突厥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极盛时期征服了从中亚到小亚细亚的广大土地,其苏丹号称“东方和西方之王”。
萨曼王朝的灭亡和塞尔柱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中亚的主体民族从雅利安人逐渐变为突厥人。
花剌子模帝国和帖木儿帝国是突厥人在中亚的巅峰塞尔柱帝国的扩张在东方改变了中亚的民族成分,在西方对拜占庭的围攻导致了持续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
后来,塞尔柱帝国在中亚被西辽击败,西辽又被原本臣服于塞尔柱人的花剌子模击败,花剌子模称霸中亚。
花剌子模挑战蒙古人失败,导致了灭国和蒙古人的西征。
蒙古帝国在中亚建立了察合台汗国,之后突厥人帖木儿推翻察合台汗国,建立了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极盛时期超越塞尔柱帝国,它击败了奥斯曼帝国、马穆鲁克王朝、金帐汗国,一时所向无敌。
帖木儿帝国和花剌子模的首都都在中亚名城撒马尔罕,这也是中亚历史最辉煌的时期。
公元1405年,帖木儿死于远征大明路上之后,帝国四分五裂。
从此中亚不再有强大的政权存在,进入近代之后更是成为大国的角逐、博弈场,最终成为沙皇俄国的一部分。
总结:中亚的历史,最初是说波斯语的雅利安人的历史,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改变了中亚的信仰——佛教变为伊斯兰教;塞尔柱帝国的崛起,改变了中亚的族群——雅利安人变为突厥人;花剌子模和帖木儿帝国是中亚文明史的巅峰。
ps:图片来自网络
2、历史上的中亚史,三分钟了解中亚古代史
文 | 獬执事
作为中华文化圈边疆极地区关键的一环,中亚诸汗国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两朝是否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一直有争议。应当说,中亚诸汗国至少在形式上与中原王朝的确曾经存在过宗藩关系,但这种宗藩关系的确又与朝鲜、越南、尼泊尔等国对中原王朝的臣服有着较大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的源头,则要一直追溯到中原出现的第一个征服王朝——元朝。
元朝时期,西域、中亚一带大体属于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范围。察合台汗国源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名义上为元朝的藩属国,不过这种宗藩关系相当脆弱,大德二年(1298年)两国一度爆发过长达三年的战争。至正七年(1347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大致位于中亚的西察合台汗国和大致位于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后亡于——或者说是演变成帖木儿帝国,而东察合台汗国则是《明史》中所记载的亦力把里。
在汉文中“亦力把里”四个字显得颇为拗口,但如果将其再音译成“伊犁八里”便通顺得多了。“亦力”其实正是伊犁的另一个音译,而“八里”对应着突厥语中的“Baliq”,意为“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东察合台汗国中心西迁至伊犁河谷,故有“亦力把里”之称。据《明太祖实录》所载,东察合台汗国与灭亡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均在洪武年间向明朝称臣进贡,帖木儿帝国甚至连续朝贡达五次。不过帖木儿帝国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并不比察合台汗国之于元朝更稳定,永乐二年(1404年)帖木儿领兵八十万入侵明朝,或不是因为帖木儿中途病死大军返回,这一战很可能会演变成15世纪的怛罗斯之战。
相比之下,统治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便较为稳定,历代汗王均经常遣使朝贡。永乐四年(1406年),拱固西北边防,明朝在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之称的哈密地区设哈密卫,册封了大量西域地区的蒙古首领为王,由此整个西域与明朝建立了颇为紧密的宗藩关系,而中亚大部分地区在形式上也常以明朝为宗主国。
但明朝对中亚、西域地区的宗主权依然面临着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上地区的诸汗国都是蒙古四大汗国的继承国或分支。元世祖孛儿只斤·铁穆耳时期,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此刻虽然中原已经易主,但盘踞在蒙古高原的北元依然存在,从元世祖时期达成的协议来看,既然蒙古大汗之位由北元大汗所继承,那诸汗国的宗主国自然也应当是北元。
不过随着北元汗位被出身于非“黄金家族”的布里牙特·乌格齐所篡,这一问题部分得到了解决。据蒙古帝国的传统,只有“黄金家族”成员才能继承汗位,布里牙特·乌格齐的篡位使得北元丧失了宗主地位。《明史》认为布里牙特·乌格齐称汗之后放弃了“元”的国号,虽然历史上未必如此,但这一事件在整个后元朝时代的影响可想而知。有明一朝,对中亚至西域诸汗国的宗主权强弱不一,但屡屡有朝贡记录,故明朝的宗藩体系的边界亦可以划至中亚甚至更西的地方。
当然,明朝也深知中亚、西域一边宗藩体系的脆弱,永乐帝对帖木八帝国尤其不放心,亦有“边备常不可怠……宜练士马、谨斥垠、计粮储,预为之备”之语。东察合台汗国后经分裂又逐渐过渡为叶尔羌汗国,最终被新崛起的准噶尔汗国所灭;中亚地区的政权则风起云涌,最终过渡到哈萨克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等势力各据一方的时代;而此时的明帝国也逐渐在内忧外患中灭亡,中原地区也开始了明清易代。
中亚、西域地区诸汗国均为蒙古帝国的继承国,对明朝的朝贡更多是建立在通商的利益诱惑之下,其宗藩体系在很多时间都有名无实——这一极为松散羁縻的关系,同样也延续到了清朝。康熙十七年(1678年),源于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灭叶尔羌汗国并进位大汗,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势力,而这一大汗之名还是五世达赖喇嘛所赠的“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之前卫拉特蒙古已于顺治三年(1646年)归顺清朝,而噶尔丹势力渐强之后立刻不再臣服——这也是清朝史籍认为准噶尔汗国对抗清朝是叛乱而非入侵的原因。当时清朝还没有完全统一中原,南明依然统治着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从中亚到西域在事实上已经与中原王朝没有任何关系。在一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会成为新的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还是藩属国,或者从此之后再无瓜葛?至少在清帝国西征之前,这个问题都没有人能回答得出来。
但是,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因为清帝国马上迎来了两位最为雄才大略的君主——康熙与乾隆皇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明郑降清;七年之后,康熙挥兵西进,一个新时代由此降临。
本文关键词:中亚历史 知乎,中亚地区历史,中亚历史诸国,中亚古国史,中亚古代史。这就是关于《历史上的中亚史,看中亚如何从说波斯语的印欧人变成了突厥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