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 > 正文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关于【杭十四中名人】,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杭十四中名人:科学大家面对面 | 国际顶级病毒学家孙仁加盟西湖大学,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2、杭十四中名人,一家六代11人都是杭四中校友

1、杭十四中名人:科学大家面对面 | 国际顶级病毒学家孙仁加盟西湖大学,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沈蒙和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离开杭州40年,国际著名病毒学家孙仁回来了。这位长寿桥小学、杭十四中毕业的杭州人,学术道路非常辉煌。198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耶鲁大学师从George Miller,后者的老师是“现代疫苗之父”、诺奖获得者John F. Enders。随后孙仁历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杰出教授、香港大学讲席教授,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科学顾问委员。

如今,孙仁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讲席教授、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3月2日,记者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见到了这位“老乡”。孙仁教授从延安路和西湖边的晨跑说起,讲述了他作为一个顶尖科学家的成长道路。

40年后回到家乡杭州,他将与病毒做长期较量。从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到艾滋病毒,这些被写进应急医学研究中心规划中的传染性疾病,正是孙仁数十年来在病毒学与免疫学研究中频频“打交道”的对象,也是他立志要攻克的难关。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对于科学的热爱

来源于杭十四中启蒙老师

“我是在延安路上长大的,就在嘉里中心对面。”地道的杭州人孙仁,回到家乡特别有归属感,“我在十四中读中学的时候,经常会绕西湖跑步。后来每次回到杭州,如果住西湖边,就会像中学时代一样去跑西湖,充满了回忆。”

履历里有一连串的世界名校,但孙仁坦言,自己最初萌生对生物与物理的兴趣,正是在中学阶段,在他心中埋下科研种子的,是杭十四中的两位中学老师——潘克元和潘积亭。

潘克元老师教生物,他的课上除了解剖青蛙,还会组织兴趣小组,有课本以外的实验,通过动手实践启发创造性思维,增强孩子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在上世纪80年代,潘老师的这种教学理念是非常新颖的,这让孙仁觉得生物真是一门有趣的课。他第一次听说“下个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也是在潘老师的课上。

而物理老师潘积亭,在作业安排和学习进度上给予孙仁极大的灵活度,不仅使他得以养成自学的习惯,也让他对物理这门充满挑战性的学科倍感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孙仁选择了复旦大学生物系读本科,留美时,又在耶鲁大学深入学习了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

“吸引和培养一批最优秀的高中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最前沿技术的了解,这也是西湖大学今后的一个目标。”孙仁说。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耶鲁大学首要任务:保持学生的兴趣

UCLA带研究生,老师“不上课”

如果说中学老师点燃了孙仁对生物学的兴趣,那么美国的导师和学术环境,则充分发掘出他的自主创造力。

在耶鲁大学,孙仁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导师George Miller时,他说:“像你们这样的学生,已经足够聪明。让你们保持和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就是耶鲁大学最重要的任务。”

孙仁在这位导师门下从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到助理研究员,11年师徒情谊异常深厚。在Miller教授这里,孙仁感受到了充分的学术自由,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了独到的科研品味。”孙仁说,“导师会鼓励我,走自己的路,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不需要在意这个方向是否是热门。”

正因导师的鼓励,孙仁才能带领团队,潜心10年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疫苗设计方法,通过对流感病毒进行精准改造,实现了在实验动物体内成功抵抗多种流感病毒亚型的感染。这项工作于2018年发表在Science上,具有巨大的突破性。

当时Science因为孙仁教授的这篇论文,特别配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流感100年历史的回顾,另一篇是流感疫苗的未来展望。孙仁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上的突破, 而成为一个新平台技术”。

“Miller教授给我很多探索的空间,我也会用这样的理念去培养学生。”

在UCLA任医学院副院长以后,孙仁建立了一个研究生课程,一整年,老师不上台讲课,学生们自己上台讲,学生们自己提出想要研究的课题,想要解决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们讨论。

“学习和创造,是不同的思维方式。确定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孙仁说,“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侧重于让学生创造,并接收别人的反馈,而不是由老师讲课,学生被动记忆和理解。”

来到西湖大学后,孙仁不仅要将这套教学理念运用在未来的本科生和博士生上,在他接下来的行程中,还有一项重返杭十四中,以及各大本地优秀高中的安排。他萌生了一个计划,想与西湖大学的老师共同发起一个面向高中生的科学探究项目。正如自己将高中时期的科学兴趣发展成毕生事业,他也想把这份幸运带回给校园里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科研的乐趣,收获理想的萌芽。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阔别40年回杭州

致力于打造新型疫苗研发中心

不久前才离开香港,结束医学隔离和居家监测的孙仁,在家乡杭州也经历了一个被疫情突袭的春节。他坦言,疫苗从未在社会范围内受到如此关注和重视。这也是为什么,孙仁计划要在西湖大学打造一个新型疫苗研发中心。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孙仁一直从事与病毒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相关的研究。深耕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领域多年,孙仁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为剖析病毒复制的潜在机制及开发全新的疫苗设计方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他的导师George Miller 在新冠病毒刚刚开始在美国迅速传播时,撰写过一篇《华盛顿邮报》专栏文章,提出“抗体测试的好处怎么说都不为过,但却未能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而George Miller的老师John F. Enders ,是成功研发出麻疹疫苗的“现代疫苗之父”。1954年,他和两个学生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在离开家乡40年后,孙仁选择回到杭州,加入西湖大学。他介绍,未来的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将集中攻关冠状病毒肺炎、流感、艾滋病及其他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的疫苗研发。特别是新冠疫苗设计上,他希望带领团队采取新的设计思路,建立病毒的高分辨率功能基因组图谱并精准构建疫苗株,以期获得能产生高效广谱免疫应答的新冠病毒疫苗,哪怕面对变异病毒也能保持免疫效果。

“西湖大学的学术环境十分优秀,在这里,我不光感受到了充分的活力和灵活性、不同学科教授们拥有足够沟通碰撞的机会, 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各部门非常强的执行力”孙仁说。现在,他的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正在全球范围内招募良将,他最大的目标,是要致力于新型疫苗的研发,努力建立全新的免疫评估系统。

2、杭十四中名人,一家六代11人都是杭四中校友

都市快报 记者 张娜

前几天,杭州第四中学来了位白发苍苍的客人——53届校友、85岁的老人斯玫。陪她一起来的,是弟弟斯伊诚和女儿斯红,他俩也都是四中校友。

更让人意外的是,斯玫全家有11人都曾在杭四中读过书。最早从1916年开始,她的父亲斯复考入杭四中(当时是省立一中),到今年6月,家族中的第六代程语舟,从四中毕业,考入杭州师范大学。

1916年到2018年,跨度一百年的光阴,缘分不可谓不深。来听听这一大家的百年故事。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兄妹三人都考入杭四中

杭四中明年将迎来120岁生日,最近,校长张伟韬正在各处拜访校友。

10月,张校长去北京拜访“嫦娥之父”叶培建院士;11月,他去上海拜访1983届校友、澜起科技共同创始人、副总裁斯笑岷。就是在这次旅程中,他得知斯笑岷家族中前后有11人就读于杭四中,在惊喜的同时,邀请大家回母校看看。上周二,校友们回家了。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澜起科技共同创始人、副总裁1983届校友斯笑岷(左)与张伟韬校长合影

斯红今年53岁,杭四中83届校友。她说,最早在杭四中就读的,是外公斯复。

“小时候,我们常求外公讲故事,他就会说起当时怀里揣着两块钱,来考杭四中的经历。他挤在人群里,看成绩发榜,一眼看到自己的名字,太开心。”斯红说,外公从诸暨农村走出来,正是考进四中后,才一步步在城市站稳脚跟,渐渐形成现在的大家族,并不断有家庭成员进入四中读书。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外公斯复

和外公一同被录取的,还有族叔斯行健(1919年毕业于省立一中,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古植物学的奠基人)。他俩还有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同一所小学的毕业生。

当时,斯行健的父亲“以斯举有德于斯民,故以名焉”,以“斯民”为校名创办了斯民小学,康有为为新建校舍门楣题词“汉斯孝子祠”。之后,斯行健和斯复作为斯民小学的第二届毕业生,又一同被杭四中录取,开始了人生的新征途。

这个家族里,斯红说,除了妈妈和小舅舅,还有堂舅斯尚瑛、二舅舅斯伊能,分别于1951年、1953年从杭四中毕业。到了斯红这一辈,兄弟姐妹三人,先后踏进杭四中。

“哥哥吴伟比我们早两年入学,我和弟弟斯笑岷都是1979年进校的。我学文,弟弟学理。”斯红说,弟弟进杭四中还有段故事呢。

当年,斯笑岷从光明小学毕业后,想考小学旁边的杭二中。但是上午考完试后,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等下午考试结束还没再进考场,就这样,第二年报考了家附近的杭四中,并且考上了。

此外,家族里,还有辈分比外公大的族叔斯行健,今年刚毕业的程语舟,从辈分算来,已是第六代,都是四中人。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家族合影,其中六人毕业于杭四中

“这两幢教学楼是我读书的时候盖的”

前两天,斯红搀着妈妈和舅舅,故地重游,走进杭四中吴山校区,无限感慨。

走到教学楼前,斯红非常兴奋,说:“这就是我上学时盖的两幢楼,感觉好熟悉。当时一进校读初中,还是木头房子。开学没多久,学校就在旁边建新房子,一共两幢。等到初三,房子盖好了,我们坐进去,别提多开心。”当时全市有四层高教学楼的学校,真的不多,四中算是走在前列。

除了学校建设,四中的成绩也是很牛的。斯笑岷很聪明,读书又刻苦,后来被物理老师陈莲春推荐参加杭州市高中物理竞赛,拿到二等奖还第一次上了电视。

斯红说读高中后,1983年参加高考,全省文科状元李振强就是她的同班同学。当年毕业的两个班,不少人考入北大、浙大、复旦等名牌大学。

斯笑岷高考后进入浙大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后来在浙大读研,去美国深造。十多年前回国在上海创立了现在的公司,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出色。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高中时期的斯笑岷

一大批优秀教师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老师。在四中的生活里,斯红说遇到很多好老师,而这些老师教给她的严谨、认真,至今仍十分受用。

“我的语文老师陆鉴三,是特级教师,和善又严格。每天早上,不管是不是他的早自修,他都会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一首古诗,让同学们背。等到他上课时,来详细讲解。所以,后来很多同学都说,古诗文基础很扎实。此外,一周写两篇课堂作文,两篇周记。”斯红说。

1960年,杭四中语文组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集体,组长陆鉴三作为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

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

1982年4月,陆鉴三老师(前排左一)带领学生春游(后排右2李振强 右3董强左4斯笑岷)

英语老师钟国栋也是位特级教师,从部队里下来的,一开始教初中,教了三个班,成绩是最好的。破例去教高中,就教斯笑岷这个班,成绩又是最好的。

周永康老师非常敬业,哪怕课堂上吐血被送进医院,还要亲手编制一份模拟卷,让斯红把它张贴在后面的墙上,结果在当年高考中90%以上的题目都被周老师押中,令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崇拜他。

班主任张志珏老师非常负责,和学生打成一片,下课后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跳绳;陆秀萍校长课堂上激情四溢;音乐周韵老师音乐修养很高,给爱好音乐的学生开设了兴趣班,另一位音乐老师温显则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

尽管毕业三十多年,斯红提起这些老师,仍充满热情,并且能清晰地说出他们的名字。“这么多年下来,杭四中这群老师给我的教育,实在太重要了,为人正直、诚实,不会虚泡泡,我们全家都是这样。”退休前在做财务工作的斯红,感慨地说。

本文关键词:杭州十四中名人,杭十四中校友,杭十四中cypher,杭十四中历届校长,杭十四中老师名单。这就是关于《杭十四中名人,40年前他的科学之路从杭十四中开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预埋式注浆管 预埋注浆管的施工工艺流程

下一篇: 贵州属于哪里的地方 贵州属于哪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