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 > 正文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左传》26句语录)

关于【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26句语录,句句是经典,全是人生大智慧2、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26句语录,句句是经典,全是人生大智慧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左传》26句语录)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干的坏事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左传》26句语录)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藉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文】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文】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文】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左传》26句语录)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吁的关系。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图文均来自网络

2、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

春秋时,郑国的国君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因为郑武公死后谥号是武,申国是姜姓诸侯国,所以后世称这位女子为武姜。

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后来的郑庄公,小儿子名字叫段。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难产,受到了惊吓,所以给他起名为寤生,即逆生,生小孩的时候,脚先出来的意思。

因为这个原因,武姜一直不喜欢自己的大儿子,而喜欢小儿子段,想把段立为太子。她多次向武公请求,不过郑武公始终都没有答应。

等到郑武公死后,寤生即位,即郑庄公,武姜就让庄公将制这个地方分封给段,作为他的封邑,庄公说:“制这个地方,特别险要,以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这个地方不可以,其他的地方可以任意挑选。”

制,本来为东虢国所有,地处险要,原本是周王室的屏障,春秋初年,东虢为郑武公所灭,因为这个地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郑庄公没有同意母亲的要求。

武姜又要求京这个地方,这次庄公同意了,将京作为段的封邑,号太叔,所以后来人们称呼段为“京城太叔”或者“太叔段”。

段到了封邑后,就着手准备“高筑墙,广积粮”的造反工作,期间大臣祭仲向郑庄公反应:“国家除了国都的城邑,城墙的长度修建超过三百丈的,就会成为国家的危害。先王制定的制度是: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地的城墙不符合制度,违背了祖制,这很危险。”

郑庄公说:“是母亲要段这样做的,有什么办法呢?”祭仲回道:“她这个人怎么会满足呢?你还是趁早安排,免得将来灾祸蔓延,一旦蔓延开来就不好办了。野草蔓延,尚且不能完全铲除,更何况这是您的弟弟呢?”

庄公说:“不义的事做多了,只会自取灭亡(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看好了!”

不久以后,段收买了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城邑,让他们背叛郑庄公,听命于自己。另一位大臣公子吕说:“国家将要出事了,您准备怎么做?如果您要把君位让给段,我就去做他的臣下;如果不给,那就快快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有异心。”庄公说:“不用,他终会自己害了自己的。”

段得寸进尺,又把西部北部的这两座城邑收为己有,势力扩展到了廪延,几乎有了郑国的半壁江山。公子吕坐不住了,又劝道:“现在可以动手了,再等下去,段的势力会越来越大。”

郑庄公还是不担心,说:“段的所作所为,没有道义,他又不会团结人民,即使有了土地,很快就会垮台了。”

等到段自以为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就准备发动政变,偷袭郑国的国都,到时武姜作为内应,打开国都的城门。

没想到这一切都被郑庄公牢牢地掌握着,知道了段准备起兵的日子后,说道:“现在可以了。”然后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讨伐段,由于段不得民心,京地的人都反对他,段只好逃到鄢地,庄公又进军鄢地。段最后只能逃出郑国,跑到了卫国的共地,所以后世又称呼他为“共叔段”。

关于郑庄公的行为,东汉杨震有过评价:放任母亲的欲望,纵容弟弟的胡作非为,危及国家,然后讨伐弟弟,所以《春秋》贬低他,认为他失于管教。

本文关键词: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哪本书,多行不义必自毙是谁写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比喻什么,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谁,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就是关于《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左传》26句语录)》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qq音乐车机版怎么设置到主页 音乐车机版怎么设置音效

下一篇: 成绩斐然是什么意思啊,书写当中常见的别字<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