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佛法正见,八识‘看’美女2、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佛教礼仪合十所蕴含的含义都有哪些1、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佛法正见,八识‘看’美女
老规矩,何谓‘八识’?了解了八识定义,方可利用此工具透视社会现象,发掘到事情的本质。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
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
定义看了很多,文字都认识,放在一起不明白啥意思?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为不断生灭,不能常驻,我们先用前六识认知一下美女。
眼识:眼睛看到的十八岁的林青霞,大美女,华人圈公认的排名靠前的美女,十八岁的温碧霞,无论是十八岁的我,三十八岁的我,六十八岁的我,看到这位十八岁的林青霞时,都会因为眼睛看到的美貌升起爱慕之心。此时,眼睛是‘我’的工具,它负责接受外界信息,然后交给身意两识判断爱恨之情。即使六十八岁的我,眼睛花了,戴上眼镜,看到十八岁的林青霞,还是高兴。此时‘看’为本质,这个‘看’没伴随我的年龄增加发生变化。认知‘看’,是需要我们的慧根,因为它是这一境界的本质。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七十八岁的林青霞’,此时十八岁的我,看到了她褶皱的脸,三十八岁的我看到了她松弛的脖子,六十八岁的我,看到了她即将生灭,全然没有了十八岁时的高兴和欢快。
行文至此,让我想起《遥远救世主》一书中,丁元英与他的朋友讨论‘美女’的一段对话,丁元英对美女的认知,能看出他超越了前六识。
李志江说:我看美女就是美女,不会把美女看成魔。
丁元英回到:“你看美女就是美女,那美女就不是魔啦?”
李志江说:“那你的意思,甭管我怎么看,美女都是魔啦?”
丁元英"说:“是不是魔,跟人家美女有什么关系。
到这里,丁元英就点出了“美女”的本质,看自家的女儿,姐妹,再年轻漂亮,都不会缘起美女的认知,而看外人就会有“美女”认知的产生。
搞清楚什么是美女之后,就探讨了见到“美女”,到底该不该起心动念。进一步得出“自如”才是正常的结论。并告诉对方,说“魔”只是为了指出起烦恼的“因”。然后了心苦不起苦。也就是明白了“苦”,也就不再抱怨“苦”。
最后,丁元英给出了对美女的正确认知:“美女是不是魔(烦恼的因),如实观照”
佛家讲前六识是不断生灭的,‘看’不变,意识在变。
佛经中也有对此的一问一答,更加精妙绝伦,值得一起学习。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已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2、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佛教礼仪合十所蕴含的含义都有哪些
合十,是佛教最常见的礼仪之一,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经常使用然而要将这一动作做到如法,也需要注意不少细节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佛门礼仪都具有佛法的含义,具有用心的方法,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对于这一方面的学问,记者请教了在西园寺客堂担任僧职的云香法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
合十,是佛教最常见的礼仪之一,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经常使用。然而要将这一动作做到如法,也需要注意不少细节。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佛门礼仪都具有佛法的含义,具有用心的方法,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对于这一方面的学问,记者请教了在西园寺客堂担任僧职的云香法师。
记者:什么是合十?
云香法师:“合十”,梵语anˉjali,巴利语同,也就是合掌。这是佛教特有的表示礼敬的方法,这一见面表示礼节性的动作是从印度古老礼节中吸收而来的,犹如中国古来的见面礼节是抱拳作揖为礼(现在改为见面握手为礼了)。印度古老的礼敬法共分为九等,第四种礼敬法就是合十(见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创立于印度的佛教吸收了这一固有的礼法,佛教传到我们中国来,这一表示礼敬的合掌方式也就被中国的佛教徒们接受了下来,直到今日的佛教,我们依然沿用这一见面合掌相问候的礼敬方式。合掌看似一极为简单的动作,可是真正能做到合掌如法如律的,也并不多见。
记者:具体来说,佛教中如法的合十姿势应该是怎么样的?
云香法师:合十,顾名思义,就是把双手合拢,并齐十指,放在胸前。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要真正做到位,就要注意好多细节。首先要注意,这并拢的十指一定要朝向上方,眼睛向下看,要能看到无名指的指尖方才叫做标准。其次要注意合掌的虚实问题。
记者:很多在家居士都弄不清楚,合十的时候掌心要不要留空?
云香法师:标准的合掌,两掌心是会自然有些微虚的,既不是用力地让两掌心完全并紧,也不是刻意地让两掌心放虚,而是当我们指尖向上两掌合拢时自然呈现的一种微虚状态。记者:还有其它的注意事项吗?
云香法师:还有不少细节。比如掌位高度的问题。有些人合掌过高,指尖触到了自己的下颌,这就是合掌的掌位过高了。有些人却太低了,以至于合掌时指尖不能够保持向上的标准,而是自己的指尖向前或向下了。太高或太低,都是不标准的,不恭敬的。其实,合十的时候要保持合适的高度,关键在于我们合掌时的双臂有没有打开,如果双臂打开了,双掌的位置自然就会在当胸的正前上,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一个细节。再就是,要保持挺胸、收小腹,合十的双掌以不靠在自己的身上为宜。如果是站立式的合掌,就更要注意双脚的开合距离,一般是“前八后二”,也就是双脚前边的分开距离是八寸左右,后边的距离为二寸左右。如果我们能够注意这些合掌的细节问题,那我们的合掌就会自然好看又标准,又能表达我们的真诚与致意!(佛教的密宗手印中的合掌方法有多种,每一种皆代表不同的含义,可以参看《大日经疏》卷十三,举出了十二种合掌)。
记者:请问佛教中合十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云香法师:合十就是合拢十指,为什么要合拢这十指呢?这就是要表达我们的恭敬。十指代表了种种妄想散乱的心理状态,而合拢这十指,就是表示我们要收摄这种种的妄想散乱心,转变为一颗清净虔敬的心,以此来表达我们最诚挚的敬意。
记者:您是否记得当初刚开始使用这一礼仪时的感受?
云香法师: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这一合掌为礼的佛教礼节时,心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因为那时我还小,对佛教也并不很了解。只是觉得这样的问候方式非常文明,非常高雅。记者:有的书上说,据一些西方心理学家研究,保持合十姿势有助于心情平稳,可以化解烦躁、忧伤、抑郁之感,他们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让人每天合十30分钟。您觉得这有道理吗?
云香法师:对于这项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我还没有读到这些研究性的文章,不敢冒然乱下评论。佛教说身和心是一个相互为缘的整体,生理性的一些特定的动作能够影响心理,心理的因素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生理。由此来说,一些特定的身体动作可影响心理这是有道理的。如练习瑜伽,就是通过身体的一些特殊动作(配合心理)来改善身心。不过我要说:生命中种种烦恼的改善与解决,靠这样粗浅的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与解决,这非要依靠佛法的修学不可。通过正确的认知与正当的行为,来从产生烦恼的根源上给予改善与解决,这才是最正确的方法,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佛法的真正目的。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关键词:佛家七识,佛教说的八识都是哪,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是什么,佛教中的七识八识各是指什么?,佛家七识与八识。这就是关于《佛教中的七识和八识,佛法正见,八识‘看’美女》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