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哲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哲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3、含义: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4、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5、该句出自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 苏轼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7、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8、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0、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13、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14、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15、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16、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17、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18、扩展资料:《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19、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20、《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2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22、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3、苏洵长子。
24、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
25、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26、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
27、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28、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29、宋徽宗立,赦还。
30、卒于常州。
31、追谥文忠。
32、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33、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34、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3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相信通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