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炒肝的做法,老北京视频,炒肝的做法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炒肝的做法,老北京视频,炒肝的做法,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炒肝是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会仙居”发明的,1900年前后,他在原售卖的“白汤杂碎”(俺没见过这种小吃,已经被历史洪流淘汰了,顾名思义,估计做法跟现存的羊杂碎汤相似,不过原料是猪下水)基础上,去掉心和肺,并且勾了芡,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
2、1930年,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兴居在会仙居对面开业,因为选料更精、采用味精、酱油等当时的新式调料代替原的口蘑汤等,生意逐渐盖过了会仙居,1956年两店合并,就只剩下天兴居的招牌了。
3、 编辑热荐:小吃 割舍不下的京味情怀 小吃名进了歇后语的似乎并不太多,炒肝就是其一,足见当时它的受欢迎程度。
4、旧时有“会仙居的炒肝——没早没晚”、“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肉”的说法,原会仙居的炒肝价廉物美,而且营业时间长,从早到晚不间断,随时去都能吃得满意而归;至于第二条歇后语就更不用解释了,猪同志又一次体现了“浑身都是宝”的献身精神,俺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他的支持和钦佩,说完了卤煮说炒肝,各位看官也知道俺的饮食取向了吧。
5、 “炒肝”是名实不符的典型例子,主料是猪大肠,肝不过是点缀而已,而且也没有个炒的过程,完全是煮制而成。
6、不过俺记得曾经有人撰文指出,这里的“炒”自某满语的音译,实际意思就是煮,京城著名糕点铺稻香村的“炒红果”的炒也是同样的意思。
7、如今懂满语的人已凤毛麟角,俺不幸没有成为这毛啊角啊的一员,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暂引此说,请有识者为俺解惑吧。
8、 炒肝的做法很简单,将洗好的肥肠切段煮熟,出锅前时加入肝片、味精、酱油、醋、水淀粉及蒜泥等,具有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澥的特点。
9、因为蒜泥很细,故有“吃蒜不见蒜”之说。
10、这是资料上的说法,俺的味觉告诉俺,实际上各炒肝店或多或少地都加了点糖,更加提味。
11、此外各炒肝店共同的缺点是肝片普遍比较老,口感不够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的炒肝都在锅底下长期加温以保持售卖时的温度,肝自然就老了。
12、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好处是肠、肝和芡汁分布均匀,虽然动静儿挺大,但周围人都这么干,您要是悄没声儿地闷头吃,反倒显得格格不入了。
13、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家俺觉得还算不错的炒肝店,评价完全出自个人口味: 1,天兴居。
14、最老牌儿的炒肝店,特点是大肠的火侯掌握得恰到好处,碗还是那种最传统的高桩小瓷碗。
15、以前俺老去,因为是正宗名门,俺的要求比较高,用挑剔的眼光看有两点不足:首先是没有大小碗之分,就一种规格,一碗两块;此外偶尔会发现肝片并不全是肝尖,白玉微瑕。
16、地点在前门往南约300米,过“都一处”后,顺路东的鲜鱼口街向东约150米路北,店墙上还贴着炒肝的介绍和天兴居的由 2,凯琳饭馆。
17、俺觉得比天兴居的蒜味更浓些,口味偏咸,包子一般般。
18、上文提到过,他那里的卤煮也不错。
19、地址在虎坊桥路口西100米两广路路南,紧挨着湖广会馆饭庄 3,鼓楼脚下一饭馆。
20、对着鼓楼吃炒肝的感觉真的很好,要是碰上迈着方步、提笼架鸟的一位爷,准得迷惑一下是不是又回了咱大清帝国。
21、有两次周末早上去过,都排队二十余人。
22、芡汁挺鲜,可俺觉得实质性偏少,蒜味似乎还应该更浓些。
23、大碗2.5元,小碗1.7元。
24、饭馆好象没名字,但挺好找,地点在鼓楼东北墙外,钟楼湾胡同的路牌正对着,门口有炒肝、卤煮火烧的招牌,下回俺准备试试那里的卤煮 4,安乐林炒肝赵。
25、离俺家比较近,最近去得勤些,跟以上三家有明显区别:芡汁颜色浅、整体口味淡;加了姜末;猪肝片比其它地方更大更醒目。
26、虽然跟正宗的炒肝略有不同,但给的多,实惠,大肠在碗里的密度很大,口轻和加姜都恰好符合俺的要求。
27、盛肝儿师傅的动作颇有些表演成分,大勺上下挥舞,盛肝儿的时候全身似乎没有一处不使劲的。
28、大碗两块,小碗一块五。
29、地点在南二环景泰桥(天坛南门)往南约500米,蒲黄榆路口奔西约400米,景泰路与安乐林路交叉口的东北角。
30、 您要有什么觉着不错的炒肝馆,也跟俺们分享分享吧,让咱们把吃炒肝的传统发扬光大。
31、早上起往早点摊儿前一站,甭管有钱没钱,见着师傅就说:“二两包子一碗肝儿”,一口纯正的北京腔儿,倍儿有面子。
32、您说吃这得多少钱……怎么也得十块吧……十块?!那是仨人吃的,四块钱封顶,您还别嫌便宜,您得分析这吃炒肝儿人的心理,好这口儿啊。
33、所以咱们吃炒肝儿的原则就是:不求最贵,但求最香!。
相信通过炒肝的做法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