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 正文

爱和自由摘抄(爱和自由精彩摘抄及感悟)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爱和自由摘抄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爱和自由摘抄以及爱和自由精彩摘抄及感悟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珍藏版《爱和自由 》读书摘录

2、爱和自由

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珍藏版《爱和自由 》读书摘录

第一章~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婴幼儿早期的发展规律跟有些动物类似。比如 ,母蝶通常将卵产在树杈中间,幼蝶刚出生时必须吃特别嫩的叶子,它怎么去吃嫩叶子呢? 幼碟对光最敏感,所以它一生下来就向着光线 最亮的地方爬过去,那枝头必定是最嫩的叶子。但是当幼蝶开始强壮起来,能够吃粗糙的叶子时,它对光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这个过程遵循的是它内在的发展规律,没有任何外力的控制。人类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儿童是自我发展的。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 的成长过程, 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 自然发展,他一定会成为人才。 第二章~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 技能的方法。“儿童所有的 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把儿童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 中没有一样东西 最初不是源于感觉。” 词语捕捉住了 感觉,稳固了 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 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 成为明晰的属 他的对象。蒙特梭利说,这个东西就叫“ ”。 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就是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上升,多和其中的经验和体验连在一起,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 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每个人也不一样。 第三章~创造力来自哪里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秘密在于,事实上每个生命生来就是独特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 、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 第四章~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 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但是别人教的,那是别人的感觉 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恐惧。这种压力会过分强化儿童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了孩子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而忽视了全部。被打骂的儿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时,她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客观的 现实,而是受 后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经过他加工的世界,压力使得孩子在把握事物时产生偏差,不 度理解 本质问题。苦难降临 到了孩子头上。那些得到爱和宽容的孩子在组织自 过程中, 区分能力没有受到伤害,他对事物的把握清晰、准确,并能很好的确定下来。 通过大脑进行的认知 过程,才能够得到对象,这叫 。有的孩子小时候被认为非常聪明,脑子反应快,但长大以后,他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创造力并不好。这个原因就是他是被教出来的,或者是被人为 出来的。 第六章~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我们知道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比如反复听一个故事,十天半月也 。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要让他吸收好东西。 儿童喜欢摸木头的东西。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质 可能跟自然的东西相通。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一块很漂亮的木头,一块像方砖一样大小的木头,你一定会捡起来。如果是一个塑料块 你很可能不去捡起来。 第七章~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儿童的心智还没有达到能够用“说”解决问题的地步,他说不出来,所以他用哭来解决。哭除了表达情绪,又是儿童心智未及的一种表现。 幼儿的心智是吸收性的!幼儿教师应当是最优秀的人。幼儿教师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他应当是一个 的心理学家。教幼儿画画的,应当是一个 的画家;教幼儿钢琴的,应当是一个 的音 家。但现实是相反的,就像黑格尔 所说的“用头立地”,我们并没有改变 “用头立地”的局面。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 第八章~感觉训练——儿童 发展的唯一途径 六岁前不能用口授的形式进行教学。 感觉训练最基本的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儿童本来是天然的艺术家,这是我们普通成人无法了解的。作为艺术家的心智不同于普通成人的心智,制表现在颜色表述上。凡.高用色彩表示心情,塞尚迷恋用色彩表述对象结构, 试图用奇异的颜色构图,他认为,只有儿童单纯的眼睛是真实的和无偏见的。 所谓的感觉 训练引向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感觉训练是由自我完成的, 由于感觉必须有自己体验、自己经历,最后会得出一个结果——概念,因此也被称为自我教育。 第九章~爱是土壤,爱是阳光, 爱是儿童的一切 蒙特梭利幼儿园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 。” “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 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的 等待。” “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第十章~从爱走向独立 成人不独立 便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30多岁就放弃了自己的 !孩子不独立 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 奴役,他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在长久的压抑下,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一只迷途的羔羊。 第十一章~“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不要教给孩子什么,先让他自己画,先把他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出来,等到六岁以后,他的基本概念都建立了,你再教他技能。 第十二章~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孩子观察和思考用的时间较长,孩子越小,用的时间越长,观察久了 他就有深入,就有洞察。孩子会看透你。长久的观察也是一种专注。蒙特梭利说:“专注是科学家的品质。”一个人没有这种品质 不可能会成功。 第十三章~自由与纪律 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什么样的纪律 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第十四章~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外公给外孙买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外孙想拆掉小汽车探索车为什么会走,但家人觉得拆了 可惜,就把车藏到大衣柜顶上。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家人拿出了车,但孩子早已不想玩了。家人剥夺的不是车,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 第十五章~发展心智与 知识 生命的头六年 对儿童来说 如黄金般贵重。我知道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这段时间内背会了几十 首甚至几百首诗词。家长以为这是在开发 。诗词表达的情境属于成人的世界,孩子不可能理解,知道这一点的人谁会逼孩子去背什么诗呢?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佛罗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爱”同我们 其他艺术一样, 它是需要学习才能 的。好比学医, 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医生。 每一位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 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些须建立在你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爱。 第十七章~ 有爱而愿意顺从, 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有爱而愿意顺从, 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孩子的顺从几乎是无限的, 为你拿东西拿的手发麻,跟着走路脚都起了泡,他们是在爱中决定顺从,在意志中执行顺从。 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 ,一种快 。想一想 爱情的面纱尚未接开时 相互热恋的爱人,她请他做点儿什么时,他是何等的 !顺从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第一阶段,儿童有时顺从,但并非时时如此,这可能给你留下“任性”的印象。 第二阶段,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 第三阶段,儿童会 顺从,这时顺从 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第十九章~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很多成人追求 ,但这过程很艰难,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我挣扎中度过,一生成为生活的苦行者。但一名儿童如果在0至6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民族是以他的品格傲立于世界的,人是以他的品格 立足于社会的。 一个人的能力 并不取决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取决于她人格的完善,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没有障碍。没有障碍的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驱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这件事办好。 所以很多人发现,有的人没有受过教育,却能发展的很好,有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却活的一塌糊涂。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你读了许多书,但依然可能缺乏能力。如果你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看别人、看世界,你的心情会很舒畅。如果你觉得处处险境,事事难办,总 在算计你或阻挡你,你就会分心、沮丧,就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琐碎把我们束缚在了小事上,远离了人生目标。 第二十章~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 “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 师 能够追求自我成长,,,,,,如果这个 师一成不变的话,他就不可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这句话,同样 用于我们的父母。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僵化的封闭的,那么所营造出的家庭环境也必然是缺乏 的,这样的环境将会制约孩子的成长。如果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开放的流动的,那成人将能够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和成长,并协助儿童的成长。 罗素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像空中的水汽凝聚,变成雨滴和 落入高山和大地;就像雪山上的雪一样,融化了,变成一条小溪逐渐流淌下来;到了少年时期,这条溪流越来越大, 跳跃,水流湍急;到了青年时期,就会集成怒江呼啸而下;到了中年,就成了 ,水流宽深,波澜壮阔;等到了 年,就特别宽阔 缓慢,蕴藏丰富的 宝藏和阅历,最后流进大海。他的整个发展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这样的发展状态,他所创造的环境 就活了,就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了。 第二十一章~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领域。吃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买东西,如果你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的话,儿童会排除众多诱人的食物 而选择她最需要的,这是一种意志力建立的过程。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的。 成人喜欢桌上的食物丰富多彩,品尝每一样。但儿童不同,儿童有时就吃一样,然后什么也不吃了。有时儿童喜欢吃肉,抓住肉不放,之后可能一天甚至两天基本上不吃东西。成人开始担心 ,并想方设法让孩子吃,有时孩子为了安慰成人吃了东西,结果消化不良,发烧、扁桃体发炎。想想森林里的 虎吧,吃完一顿肉后总是几天不进食,只喝水,饿了才去捕食。我相信,孩子的肠胃绝对没有 虎的好。为什么不让孩子把肉消化了呢?我常发现 孩子总是这样,有时吃一盘肉,有时只吃一顿饭,有时只吃菜。但从一周的饮食来看 营养是均衡的。他看上去结实、快 ,极少生病。长久的观察 让我得知,儿童的身体是知道饥饱的,并且能自我调节,通过自身的感觉来调整饮食结构。所以,我常常把不同的食物放在桌上,有儿童自己选择——自己选择吃的时间、吃的食物。不要像孩子们 所说的那样:“我们多辛苦呀,又要吃东西 又要睡觉。” 第二十二章~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在一些传统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儿童都不能自由活动,他必须很规矩的坐在课桌前听 师讲课。这样,儿童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 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孩子 现在想去玩水,但是 师让他必须画画,当愿望和行动不能 时,孩子就不可能专注在画画上,怎么办呢?他开始想象,用想象来弥补他不能得到的活动,她想象自己去玩水,或者编一个故事来安慰自己。长久下去,儿童的心力和活动就被分开了。“人被分裂了”。(这点有待考证~爱莲说) 儿童内心有一个心理密码,这个心理密码就是我们说的精神胚胎。心理密码需要在儿童0至6岁成长的过程中靠他自己破译,任何成人都没有能力破译。儿童要接近这个目标,他的内在心理密码会告诉他:你去接近这个目标,去为这件事情努力。这个时候,他应该走过去,但这个过程却被成人禁止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儿童可能会和成人斗争,但是儿童的力量很弱小,当儿童无法做他想做的事时,他就是想,靠 想象去做他想做的事,心力和活动被分开了。 自由,让孩子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是治疗神游的 最好办法。 佛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明确的告诉我们: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你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关心人的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过程。如果一个母亲关心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还意味着一个社会 个民族的兴旺。 游戏就是游戏,当我们试图把知识放入游戏中,久了就会出现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是吗?) 想法是 , 敢做是勇气,做法是策略。 第二十三章~蒙氏教育思想 合中国的孩子吗 教育是一门科学。人类早期的教育基本上是相通的。六岁以前所奠定的一切是为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了某种文化、某个学校、某个专业做准备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发展潜力, 应环境和利用环境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将蒙特梭利教育片面理解为操作蒙氏教具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它可能意味着将蒙氏教育庸俗化,意味着每天操作一或几小时的教具,意味着抛弃教育理念,仅重教育方法。而我们认为,观念与方法都不能忽视,观念重于方法,观念决定教育的走向。 附录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 以自由的 确定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 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师 爱你就是 你是你,不 任何别的原因。我不 你故事讲的好,我不 你 考了100分,我不 你今天做的什么事情,我 你本身,你本身就足以让我来爱你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至尊状态。生命是高贵的,由于生命的高贵,所以他生命浑然表现出来的能量就是爱。 “ 孩子唤醒了我生命深处的爱。” 爱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并不是我们以往认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执行自己的计划,你的计划不被任何人破坏。

7条规则~ 儿童的成长,应该拥有怎样的自由

爱和自由

精彩内容摘录: 1,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 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P003 2,蒙台梭利在两本书中都说:“儿童所有的 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把儿童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 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P007 3,当孩子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断地强制孩子,教给孩子东西,有的人话还特别多,当孩子处于某种感觉中的时候,我们不但看不到机会,反而打扰他,把他的感觉破坏掉。这样,儿童内在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P010 4,我们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杀个性。实际上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培养过程。但是我们往往把这个个性给理解错了,认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不是的,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一个蒙台梭利教师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当她拿出一样教具,这个班里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它感兴趣,而不是全班孩子都扑上去,那你教育的第一步就达到了。P012 5,蒙台梭利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拿着玩具火车玩儿,他不让火车在轨道上走。火车必然要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而孩子用这个火车在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就会说:“儿子,这是不对的,这个东西应该在火车的轨道上走,应该这样。”他的孩子不想这样做,但爸爸认为应该这样做,他就不断地干涉孩子。P017 6,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只是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教的,那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P018 7,弗洛伊德在一本书中曾记录过一个心理分析个案:他给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授进行心理咨询,请她回忆童年的经历。她说,她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照相馆照相,有一个假 ,她妈妈把这个假 给了她的弟弟,没有给她,她就记住了这件事情。弗洛伊德一听就明白了。尽管那是个假 ,但是让弟弟拿而没有让她拿,她依然感到不舒服。她认为这个待遇是不公平的,这种感觉和类似的事件持续不断地发生,由此产生的心理疾苦和障碍变成了她的潜意识。可是有几个人能有幸遇到弗洛伊德呢?P024 8,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知道在发达 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 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的岗位上,是 0~6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蒙特梭利把幼儿教师看作胜过科学家和 的人。如果我们 能更加重视幼儿教育,我们的希望也就真正到来了。P034 9,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P039 10,我们成人最喜欢说“你有今天,你能上大学都是你妈妈的功劳,你爸妈积的德!”成人不会认为这是孩子自身的素质。成人真的有时候是原始思维。我们很多成人实际上都有这种心态。又比如这孩子出息了,家长就说:“ 师,多谢你的工作,让我们的孩子这么出色”。我们心里听了以后会甜滋滋的:你看这孩子这么出色是我努力的结果。实际不是。你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的帮助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P047 11,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70%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你当着1别人的面训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他一脚。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这些都不是爱。P056 12,外公给外孙买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外孙想拆掉小汽车探索车为什么会走,但家人觉得拆掉太可惜了,就把车藏在大衣柜顶上。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家人拿出车,但孩子早已不想玩了。家人剥夺的不是车,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P084 13,一个好的蒙氏 师绝对不会让一群孩子去“爱”她――离不开她,她所做的一切是使儿童自然发展。如果孩子能够得到自然发展,每时每刻都沉浸在内在发展中,那么他对和自己内心发展无关的外界事物就不感兴趣。称职的父母也是这样,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 妈妈,我一脸3她,我离不开她,但我常离开她,能常离开她,我离开她的时候,我依然能够发展我自己。P131 14,一个人不成长,什么都讲不通,十几年前的观念可能到今天还没有变,记得有一次,我对 一个大学同学说带孩子要讲科学讲方法。她是让保姆带孩子的,她说“保姆带多好,又能给你做饭,又能给你带孩子”,我告诉她“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长的和保姆一样,就让保姆带;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有出息,就让一个大学生去带”。P142 15 师爱你就是 你是你,不 任何别的原因。我不 你的故事讲的好,我不 你答案100分,我不 你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我 你本身,你本身就足以让我来爱你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至尊状态。生命是高贵的,由于生命的高贵,所以他生命浑然表现出来的能量就是爱。P177       《爱和自由》是前几天刚看完的《捕捉孩子敏感期》的同一个作者孙瑞雪园长写的,由于之前看完《捕捉孩子敏感期》之后收获很大,非常有触动,所以对这本书的期待也非常大,果然不负所望,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籍,推荐,推荐,强烈推荐!!!推荐指数五颗星。

    我最近读书似乎有点“疯狂”,尤其是看完一本好书就想要急切的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也吸收优秀的教育理念,但是,每个人的 速度不同,接受速度也不同,而且,下班后还有自己的安排,所以,好书推荐不出去,我好着急,于是想到一个“精彩内容摘录分享”的好点子,所以,以后每次看完一本好书,我都会摘录出一些好的语句,大家看到文章就可以大致了解这本书的思想和理论,同样,也是给自己的回顾做一个标签。       这本书,我只能说,太棒了, 优秀的语句精彩的段落太多了,摘抄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要把这段话记下来,又急着想要继续 ,你可以想象这本书的能量嘛。       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介绍蒙台梭利教学模式的书籍,孙瑞雪园长一边论述自己关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理解,一边以大量细微的案例论证着蒙台梭利教育的真谛,可以说一针见血。     书中还有很多指导方法,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蒙氏 师;怎样正确的进行教学;怎样很好的和孩子相处以及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脑海 直有一个画面,《捕捉孩子敏感期》和《爱和自由》两本书中的内容,可以总结做成PPT,以后给我们园里的家长做讲座是非常好的教材,等到开园后, 师们就会有很多实际案例了,我们也可以制作案例分析本汇总做成书籍,给一轮又一轮的家长做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蒙氏,让更多的家长明白尊重孩子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有尊严快 的成长。     下面是工作时指导 师的注意事项: 第一,指导 师事前就要决定在工作毯上或桌上工作。比如,“零钱游戏”,有几个小朋友共同参与, 师事前就要知道在哪儿工作。儿童自己的工作由儿童自己决定,在哪儿都行,不合 时,儿童自己调节。 第二,坐在幼儿右边。 第三,为使幼儿容易了解,教师提示时动作需分解清楚。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分解。 第四,要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地方,需特别强调提示方法。 第五,提示时所用言辞要得当。如果动作已经不足以提醒,迫不得已非要用语言来提醒时,一定要记住蒙台梭利说的“我们一定要把儿童的注意力隔离在一个感觉上”,我们在言辞提醒时要注意这一点。 第六,说话须简明扼要,发音要正常。在蒙台梭利幼儿园的1课堂上听不到 师的话,即使下午的课上。 师的话也极少。蒙台梭利说“一句废话也不要说”。 你的话也许就会打扰儿童的注意力,会引起他的很多想象。 第七,提示中,从头到尾动作要稳重。动作稳得可以达到让儿童对事物产生一个明确的概念。稳重是非常重要的。 第八,提示中注意幼儿的表情。出色的 师教室中的第一件事是观察,就像蒙台梭利所说的“我们要像天文学家观察天体一样”。 第九,提示中对要不要幼儿触摸教具要有明确的判断。 第十,提示时使幼儿能够注意到控制错误的地方(每一种教具都有自我校正功能) 第十一,提示后向幼儿说劝诱的话,这个劝诱不是让我们去诱骗孩子,教室会说“你愿不愿意自己来做?”。提出问题,以增进幼儿对工作的欲望。 第十二,提示后给幼儿操作机会,教师在一旁观察。 第十三,教师已经能够辨别孩子玩耍或工作的动作。玩耍没有意义,儿童不会从玩耍中得到什么,其实儿童本身也不喜欢玩耍。 第十四,神游状态的孩子会将教具当作玩具玩耍,如果孩子的专注力还没有培养起来,就不要去打扰他,让他玩。 第十五,改正幼儿错误需要谨慎行之,发现孩子对与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 第十六,给予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不可强制。 第十七,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应当做 当,确切的解答。如 师对问题不懂又乱借还,就会破坏孩子探索这个问题的能力。 第十八,工作结束时提示收拾,整理教具的办法。 ……     蒙台梭利 师除了爱心还要有耐心,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节奏工作,这样做就是接纳幼儿, 师的耐心不仅是一种工作需要,更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书中强调,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即使你把工作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即使有3年工作经验,即使多次接受正规培训,可能也不顶用,所以,必须从心里真正理解蒙台梭利思想,把思想实体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专业的蒙台梭利教师。     任重而道远兮!加油吧!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七夕是什么意思和含义(七夕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全套(高中数学说课稿15分钟模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