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 正文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以及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一政治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2、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一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欢迎参考!

  高一政治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导入:利用MTV动画《1234567多劳多得》歌曲以及卡通人物猪太的动画将课题展示出来,并在播放动画前提示:请留意歌词,猪太告诉我们什么呢?猪太的收入方式是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呢?(学生 以指出猪太告诉我们要多劳才能多得,要勤劳致富,但是有少数学生把多劳多得等同于按劳分配,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并给予指正。)

  (本框题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所谓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的分配方式。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方面。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便是经济制度中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分析点拨: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 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 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最终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包括按劳分配在内的多种分配方式。)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种分配方式,尤其是确立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分配的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

  分配的依据:以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

  分配的内容: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形式的有D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人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人

  ④孙某在 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合作探究:

  *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中,应该实行哪种分配方式?说出你的答案,并陈述理由。(按劳分配,理由略)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合理、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说出你的答案,并陈述理由。(按劳分配,理由略)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决定分配);

  产品采取何种方式分配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还没有达到极 富的程度,不具备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当然,生产力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也不必实行平均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不能搞平均分配,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第一,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第二,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一教案

【 #高一# 导语】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 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 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 ,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一、课前准备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 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所以,本框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 动力。   (二)学情分析   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另外,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 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达到知情融合。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 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 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能力目标:联系 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只有 了这点,才能理解和 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的依据:对于财政为什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五)教法学法   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学生辩论、分组讨论、事例分析、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由理论到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郑州地铁   上课之前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在哪里建成的,何时竣工?   (同学们回答,教师放映PPT1)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线在 建成;40年后,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工,郑州从而成为中国“地铁俱 部”的第19个成员城市。那么这条东西走向的路线就是地铁一号线,同2号线一起贯穿郑州的东西南北,预估在13年底一号线开通后可以极大地环节我市的交通压力,到时候我们同学来上学的时候就更加的 快捷了。   (教师放映PPT2)   这是我市规划的六条地铁线路,预计总投资在1000亿元左右,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此巨大的投资又是从何而来呢?   (同学: 税收)   很好,大家已经非常接近问题的本质了啊,咱郑州市地铁的修建大部分资金确实数却是来自于 税收,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资金会来自于 收入的其他方面。总的来讲,其实是靠 财政的巨大支撑, 才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来修建地铁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那么,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 财政(PPT3放映)。   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什么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二,什么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作用是什么?(PPT4)   (二) 财政   1. 财政的含义、目的与本质   现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迅速 课本64页,并思考以上三个问题。第一, 财政的含义是什么;第二, 财政的目的是什么;第三, 财政的本质是什么。   (此环节较为简单,在第三个问题上教师可 当引导学生关注课本的大标题。学生思考一分钟后请学生起来回答)   2. 预算与决算   很好,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加明确了 财政的内涵了,那么看书看得仔细的同学会发现我们 的课本中除了 财政之外,还提到了两个专业名词,那就是   (同学: 预算和 决算PPT5)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 预算,什么是 决算?请看报告。   王春山,我们郑州市的财政局 ,他在我市xx届*常委会议上做出报告,称   2016年,郑州市财政收入502亿元,完成预算的113.3%。财政支出566亿元,完成预算的96.9%。预计2017年市政府财政收入578亿元,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589亿元。   1.在材料中出现的数字502亿与数字566亿说明的是郑州市的什么情况?而数字578亿和数字589亿又说明郑州市的什么情况?   2.材料中数字502亿和数字578亿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而数字566亿和数字589亿共同代表的是什么?   (请同学对 预算、 决算、财政收入以及财政支出做出区分)   在上一段的材料中,我们会发现,我市这两年的财政收入似乎是小于财政支出的,那么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中应该如何定义,如果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呢?我们接着看(PPT6)   (三)财政收支   1.财政收支关系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财政结余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财政赤字   由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具体数字是很难预估的,所以要达到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的情况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当财政出现略微的结余或赤子情况,我们也将其归为财政收支平衡的情况中,我们郑州市这两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基本上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如果财政赤字过大, 就要发行大量债券,将导致 债务负担过重。同样,结余过多的话,也可能是的财政资金不能得到物尽其用,对我们 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2.财政收入与支出(小组活动一)   讲到财政收支关系,接下来我们来考虑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男生要会挣钱,*要会花钱。那么今天我们都来扮演一下王春山,假如我们来负责郑州市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男生队:你们将要从哪里取得财政收入?   *队:你们又如何分配这些收入呢?   给大家一分钟讨论时间,然后请小队代表汇总小组讨论结果,每答一条得一分,得分多的为 ,讨论现在开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并负责记录学生所答,最后进行小队评比)   好,不管是男生还是*,我们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出色,那么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下 的收入,到底从何而来?(PPT8)   财政收入:税利债费   (四)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我们看到,税收组成了 财政收入90%以上的来源,那么我国的财政收入每年都是不变的么?究竟是什么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多少呢?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影响我国居民收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同学:经济发展水平)   很好,那我们来一个知识迁移,影响我国 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呢?   (同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   确实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其实就是一个把蛋糕做大的过程,只有我们不断地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我们的蛋糕才能做的又大又好。那么把蛋糕做大以后,势必就要分蛋糕。这就是影响财政收入的第二个因素:我国的分配政策。   如何划分好 、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财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政策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的要坚持和完善的分配政策大家还记得么?   (同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政策)   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活动二)   有了经济迅速发展和科学的分配政策的保障,我国的财政收入年年创新高,2011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那么这种财政收入越来越多的情况是好是坏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活动环节。(PPT10)   探究活动----辩论赛:   背景资料:今年1月到6月,我国的财政收入是6.4万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的财政收入又将突破10万亿。从数字上看,我们的 是越来越富,作为国民我们是否可以感同身受呢?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财政收入越多越好(男生队)   观点二:财政收入越少越好(*队)   要求:小组讨论2分钟,双方轮流发言,以上述观点为核心。   在上一局中,我们*对略占优势,这一次男生要迎头赶上,*也要乘胜追击啊,好,大家开始讨论。   在学生激烈的辩论之后。教师引出观点:   其实我们的财政收入既不能越多越好,也不能越少越好。原因是, 的收入多了,势必会削减企业和民众的收入,影响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相反, 的财政收入少了,那么在大兴水利设施的兴建上可能就缺乏支持力,对于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也会有所削减,最终仍然会影响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国的财政收入要 中才好。   (五)财政支出   以上,我们探讨的就是财政收入及其影响因素,接下来,我们来继续了解下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我国的财政支出极其重要作用。首先我们来看作用一。   1.财政的作用一   这是杨 师今年去扬州玩的时候拍的一幅照片,在去富春茶社的路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标语牌:流浪乞讨求助电话。那么看到这一幕我们还是很窝心的,现在的社会上其实还是有很多拾荒者,流浪人员的,他们家屋定所,无处可居,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同 收入的再分配,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再看,xx大的解读报告中所提到:在社会保障这一块,我们要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离不开 财政的巨大支持作用。   2.财政的作用二   接下来,财政还具有促进 合理配置的作用。比如我国的地铁、能源,交通运输事业等,资金投入比较大、建设周期又很长,投资风险还很大,没有 的支持,个人一般是不会出资兴建如此大型的基础设施的。   3.财政的作用三   最后一个是 财政对与宏观经济的作用。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离不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但是天平总有不平的时候。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时候。政府就需要出台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经济建设之初,增加税收,从而达到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将降温。   相反,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 相应的又要出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消费。   那么这就是 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六)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PPT放映出知识框架总结本课)那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 了哪些知识呢?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大家思考一分钟,然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   一、设计理念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引,营造学习贯彻“ ”、“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的良好氛围,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 财政》是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本框教学内容是体现《新课程 》规定的“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 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上接《个人收入的分配》下承《征税和纳税》,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生产知识之后,初步了解我国个人如何参与分配,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必须参与社会分配即财政。财政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尤其是涉及到 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问题与学 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参与中构建知识,从而培养其公共参与能力素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   初步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 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关心 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 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依据:财政作用涉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履行职能等知识,学生尚未学习,应做为重点。   八、教学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依据: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涉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理论相关知识,难度较大。   九、教具:多媒体   十、教学方法   (一)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手段: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图文资料,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生活情景。   2、互动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开展活动探究、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学法   1、事例探讨式学习方法。   2、探究性学习法。在小组分工合作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体验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学习党的xx大报告中关于“ 、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论述。   xx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引出如何解决矛盾,保障和改善,实现目标,需要 资金投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那 资金从哪来?用到哪去?会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学习感悟十九报告精神,思考回答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学生从生活经验角度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自身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参与现实生活的能力。   自主学习   名词解读   板块一:财政及财政收支   指导学生 课本第65页, 财政及财政预算、决算相关概念。   名词解读:   1、财政   2、财政预算   3、财政决算   教师展示课件:   解读:财政含义、目的、本质。   解读:财政预算、财政决算。   学生 课本第65页内容,找到财政含义、财政预算、财政决算概念。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示材料   获取信息   教师展示:   2015——2016我国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财政收入、税收占比、财政支出、财政赤字数据表。   设问:从图表中数据有什么关联性?可以获取哪些有效信息?   帮助学生理解:   4、财政收入的渠道:税收、利润、债务、其他。其中税收是最主来源。   教师展示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结构图,引导学生概括:   5、财政支出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中支出大于收入现象,得出结论:   6、财政收支三种关系:财政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探求财政收入构成。   观看财政支出饼状结构图知道财政支出的用途。   对比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得出2015——2016年我国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理解财政收支三种关系。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知识描述论证能力。   活动探究   突出重点   板块二:影响财政收入因素   教师展示:   2006—2016年GDP增长率趋势图。   2006—2016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图。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1、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财政收入。   2、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教师展示一分为 蛋糕图片。三人分蛋糕:甲同学代表 财政部;乙同学代表企业;丙同学代表个人。   活动要求:请三位代表选择大小不同的A、B、C三块蛋糕中的一块,并说明理由。   学生选择中可能出现选小块的B或最小块的C时,教师应用生产与消费相关知识进行及时点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应该制定合理分配政策。   学生分析、对比数据,寻找、发现GDP增长率与财政增长率相关性,说出经济增长影响财政收入,二者呈正相关。   学生推荐代表,代表分别上台选择一块蛋糕,代表陈述选择理由。   选择中出现分歧,请其他同学作评估,寻求平衡。   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家国情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了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构建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氛围。   合作交流   突破难点   板块三:财政作用   教师展示探究材料一:   解读西安市2016年财政收入与支出图表,其中82.2%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领域。   探究问题:   你认为把财政支出更多的用于哪些方面?哪些属于民生领域?用于民生领域达到怎样的作用呢?   教师从学生列举中,引导学生分析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教师展示探究材料二:   2017年1月,西安市总投资1153亿元的126个重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341.4亿元。   探究问题:   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有什么特点?社会资本会不会投资?这些建设由谁来投资建设?   教师展示探究材料三:   经济现象一:钢铁、水泥、煤炭、化工产品、猪肉、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经济现象二:钢铁、水泥、煤炭、化工产品、猪肉、鸡蛋价格持续下跌   判断:哪种情况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哪种情况是经济滞缓(通货紧缩)?   分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实质是什么?   措施:如何应用财政政策进行调控?   教师提醒学生从财政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去考虑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要描述具体措施与结果传导过程。   教师在学生探究结论基础上总结归纳扩张性财政政策及措施,紧缩财政政策及措施。   学生说出和民生相关的领域,进一步思考,财政投入民生领域主要目的是什么。   理解财政是强大的物质保障,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   学生根据 师分析,说出社会资本不愿投资,是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   分组探究:学生分为四大组,两组探究现象一,两级探究现象二。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翻阅课本查找相关知识点或经济理论。组长记录探究结论。   分小组发言,分享探究结论。   利用学生的已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强对财政作用的理解。   巧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公共参与,找到知识与活动的结合点。   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总结概括   构建体系   教师让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板书小结。   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知识迁移   形成能力   教师展示2015年高考图表选择题。   学生审题,观察图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反馈教学效果。   十二、课后作业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 财政教学设计   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赤字   赤字率   2014   63.59   1.2   2.1%   2015   68.91   1.62   2.3%   2016   74.41   2.81   3%   注:单位亿元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   十三、板书设计   1、财政   (1)含义:   (2) 预算和 决算含义   (3)财政收入的来源:   (4)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5)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财政的主要作用   (1)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 财政具有促进 合理配置的作用   (3)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十四、反馈评价   选择题   1、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 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 ,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 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非选择题   材料:   根据中共中央“十 “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买新车提车注意事项 提车验车过程中的15个步骤

下一篇: 关于与天地同寿的一些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