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 正文

如何用光检测金属(金属元素检测方法)

如何用光检测金属(金属元素检测方法)?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玻璃PK宝石?谨防那些无处不在的“玻璃”仿制品,下面是郭颖 珠宝学者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光检测金属

在珠宝的世界里,玻璃是宝石们很大的一个劲敌!市场上宝玉石的仿制品种类很多,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就是玻璃,它的身影遍布各处,让人防不胜防,对于刚入珠宝业的新手,十分容易误认而吃亏,下面就来看看珠宝界“玻璃”们藏身何处。

★玻璃到底是什么?

玻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为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当玻璃中混入某些金属氧化物或无机盐类时,将呈现不同的颜色,成为有色玻璃,从而可以用来冒充、仿制各种彩色宝石或玉石。

透明玻璃常被用作模仿各种宝石,如水晶、托帕石、祖母绿、海蓝宝石及红宝石、蓝宝石等。其中具有高折射率、密度、光泽和色散的高铅玻璃,常用来仿无色钻石;而颜色鲜艳、光泽强的稀土玻璃,常用来仿制绿柱石、托帕石等颇具相似性。尽管透明玻璃的外观与宝石们非常相似,但其本质是截然不同的,宝石属于晶体,而玻璃毕竟是非晶质体。

下图为仿钻石的高铅玻璃

下图为仿水晶的透明玻璃

★透明宝石PK玻璃

玻璃常用来仿制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橄榄石等透明宝石品种。虽然其具有与所仿宝石相似的颜色外观,但其内部的特征内含物与所仿宝石并不同,专业上通过对折射率、光性、相对密度及光谱等方面的检测和观察,可以将其与宝石正确鉴别区分。

下图为仿蓝宝石的透明玻璃

主要的鉴别依据:

1、放大检查其表面及内部特征:模制的玻璃表面模制痕、圆滑的刻面棱、收缩的凹坑。玻璃内部常可见气泡、旋涡纹。天然透明宝石除天然玻璃外,很少能见到单气相包体。天然宝石常显示矿物晶体包体、气液相包体等,这些在玻璃中见不到。某些天然透明宝石因有较大的双折射率,在放大下可见刻面棱重影,而玻璃中见不到。2、折射率:通常与所仿宝石的折射率或光性不同,且为单折射。玻璃折射率一般为1.45-1.70,而在此范围内常见的透明天然宝石大多为双折射的。3、异常双折射:玻璃在偏光镜下显全消光或扭动的无干涉圈的黑十字的异常消光。4、多色性:玻璃不显多色性,但某些有色的双折射透明宝石可显多色性。5、吸收光谱:玻璃不显示所仿宝石的典型光谱。6、荧光:通常显示与所仿宝石不同的荧光特征。

下图为仿宝石玻璃的内部气泡

★玉石PK脱玻化玻璃

脱玻化玻璃是一种部分结晶的玻璃。约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东京Iimori实验室生产出作为高档翡翠的仿制品,并以Meta-Jade(脱水玉,变玉), Victoria stone(维多利亚石)或Kinga-stone的名称投放市场。有不同颜色和脱玻化程度的品种。尽管这种材料具有高档翡翠的外观,但不显示翡翠的折射率、相对密度、光谱及解理特征,而且内部含有树枝状、羊齿脉状雏晶集合体,在放大镜下即可见。

下图为仿翡翠的脱玻化玻璃雕件

下图为仿翡翠的脱玻化玻璃内部的雏晶集合体形态

★欧泊PK玻璃

仿欧泊的斯洛卡姆石(Slocum stone)是七十年代由美国John Slocum研制并投放市场的一种欧泊的玻璃仿制品。这种仿制品是利用一种可控沉积过程生产的含钙、钠和镁的硅酸盐玻璃。其内部具有箔片状薄层结构,薄层厚度为0.3mm。光在通过这些薄层时发生干涉和衍射形成类似欧泊的变彩,是欧泊最好的仿制品之一。但在一个方向见到的变彩比其它任何方向看到的都好,且在与此垂直的方向用透射光可见很小的绿色斑块,而这些特征在天然欧泊中见不到。通过放大可见其中的气泡、旋涡纹和一些破裂或褶皱的箔片。折射率为1.49至1.50,比重较大,2.4至2.5。

下图为仿欧泊的玻璃戒面

★日光石PK砂金玻璃

砂金玻璃一般为褐红色,用来仿日光石。偶见深蓝色品种用于仿青金岩。在放大镜下可见大量不透明的三角形、六边形等规则形态的金属铜片。这些铜片在反射光下显强的金属光泽,透射光下不透明。而日光石中的橙色内含物赤铁矿是半透明的。这些铜片是加在玻璃中的加入的氧化铜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被还原形成的。

下图为仿日光石的砂金玻璃雕件

下图为仿日光石的砂金玻璃手串

下图为仿青金石的砂金玻璃手串

★猫眼石PK玻璃

玻璃猫眼是最初由美国Cathay公司生产,故得名卡谢猫眼(Cathay stone)。它是由几种不同玻璃的光纤以立方或六方的形式排列并熔结在一起的“光纤面板”,每平方厘米内有150000根光纤,能产生极好的猫眼效应。折射率1.8,比重4.58,摩氏硬度6。现在,这种材料大量地用于装饰品中,几乎各种颜色都有。大多为鲜艳的红、绿、蓝、黄、橙、紫或白色。因与自然界猫眼宝石完全不同的颜色让人一看就会怀疑。但黄褐色玻璃猫眼的颜色与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的颜色十分相似。不过,用放大镜观察其亮带两侧面便可发现典型的蜂窝状结构,这是玻璃猫眼的诊断性特征。

下图为仿猫眼石的玻璃手串

下图为仿猫眼石的玻璃内部的蜂窝状结构

★珍珠PK玻璃

仿制珍珠的玻璃制品,通常是由透明至不透明的白色铅硅酸盐玻璃作“珠核”,外涂珍珠精液(鸟嘌呤)的闪光覆膜这样两部分来构成的,外表具奶油、玫瑰、葡萄酒色,类似海水养殖珍珠。这种“玻璃珍珠”以西班牙的马约里卡S.A公司生产的最有名,很受欧美人士喜欢。

下图为仿珍珠的玻璃表面的膜层脱落现象

★变石PK玻璃。

仿变石的玻璃制品在白炽灯下,呈现粉红色;在荧光灯下,呈现紫罗兰色。还有一种仿变色宝石的玻璃,在白炽灯下,呈现浅粉红色;在荧光灯下,呈现黄绿色。颜色与天然变石相比不自然,多带有漂浮于表面的感觉。

下图为仿变石的玻璃制品

金属元素检测方法

“我们的研究成果,挑战了天文物理领域的经典理论!”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研究认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

恒星初始质量函数领域的国际权威、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帕弗尔·库鲁帕评价:“这项研究基于大样本观测获取的高质量数据,揭示了银河系中恒星初始质量函数与银河系演化历史和环境相关。这对于深入理解银河系中不同环境不同时间恒星形成的性质非常重要。”

解决了存在30年的争议

广袤宇宙中无时无刻不在诞生新的恒星,同一恒星形成区会批量形成许多不同质量的新生恒星。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天文学上称之为“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它描述了一群恒星在诞生时,不同质量的恒星所占的比例。

“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在宇宙各处及各个演化阶段是普适不变的。”这一概念自1955年提出以来,作为基本假设,在星系形成与演化、星团结构和演化、双星演化,甚至太阳系外行星以及引力波等诸多天体物理研究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天体物理教科书中的“经典假设”。

“一些迹象显示,在恒星形成活跃的环境中,大质量恒星的比例更高,这意味着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可能不是普适的。”论文合作者、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张智昱说。

但由于找不到直接和有力的观测证据,这个争议存在了30年。

“当时困扰我们的是太阳附近可用于分析的恒星数量太少,统计中的不确定度就很大,而对银河系外星系关键信号的解释强烈依赖物理模型,可能受到系统偏差影响。”刘超说。

此次发表的原创性成果发挥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同时结合了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LAMOST目前保持着最大样本恒星光谱数据的世界纪录,Gaia的性能正好和LAMOST互补,二者结合对恒星归类很有帮助,能够把“年老”的恒星挑出来。

正是这样的优势,研究团队得以“精挑细选”出9万颗距离太阳1000光年以内的恒星样本。在保证误差足够小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物理模型的依赖。

观测手段进步后,刘超团队首次通过最直观的恒星计数法,也就是“数星星”,对具有不同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的恒星进行统计,从观测角度直接获取了几乎不依赖于任何模型的恒星初始质量函数。

这么多恒星,如何“数”?刘超表示,他们根据恒星的亮度等物理特征,建立了一个模型,反推这些样本可以代表多少颗恒星。

紧接着,根据每颗恒星不同质量和所含金属的比例,刘超把恒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进行统计。1000光年范围内的恒星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还要考虑到空间分布的特性。

“这9万颗恒星中,有1/4不是单颗恒星,旁边会有一个看不太清楚的伴星,甚至还有少量的多星系统,这些都要纳入统计考量范围内。”刘超说。

当所有情况都考虑在内后,“数星星”这项工作才算完成。他们观测到年轻的小质量恒星数量比例明显高于年老的恒星,金属含量越高的恒星家族中小质量恒星数量比例就越大。

“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如此清晰地观测到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了显著变化,直接导致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在宇宙中普适不变的基本假设不再成立,终结了天文界一直以来关于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是否变化的争议。”刘超说。

“习以为常的可能是最值得反思的”

做基础研究需要沉得下心,而挑战经典理论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事实上,这项研究虽然重要,但在天体物理领域只有“一小撮人”在做。

从2015年开始到论文正式发表,刘超为什么能够在这项研究中坚持8年?他说:“我的研究选题倾向于更加基础的问题,希望能做‘改变教科书’的事。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理论,可能恰恰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2015年7月,刘超得出了一个和当前结果类似的结论。兴奋之余,他主动联系了《自然》编辑。

“不过当时没有9万颗恒星,我们发现数据存在选择效应问题,在选择性和样本性上不够严谨。”刘超说。

又花了两年时间,2017年刘超解决了选择效应的问题。紧随其后的两年,刘超陆续优化了恒星空间分布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双星问题。

直到2019年,前期技术困难和障碍基本被扫除,剩下的就是对研究发起“攻关”。2020年开始,刘超带着论文第一作者、国家天文台博士生李佳东开始了紧张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模型建立等工作。2021年初,结果出来了!

2022年春节,他们打开《自然》的投稿系统,将文章发送到了编辑部。一般情况下,《自然》只有两轮审稿,万万没想到,刘超和审稿人经历了5个来回的“拉扯”。

“这9万颗恒星如果不分组,能不能重现以前的结果?”“希望从恒星亮度分布的角度,重新检测你们的方法”……面对这项挑战经典理论的研究成果,3位审稿人先后提出了近70个问题,要求团队做出不同的验证。

直到2022年10月26日,刘超才接到论文接收通知。“9个月的审稿历程,我们经过不断重复验证,对这个结果越来越有信心。审稿人的问题很尖锐,他们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让我们的结果变得更加可靠。”刘超说。

还只是“破门”的工作

这一突破性成果,对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多个研究产生了影响。无论是测量宇宙不同阶段星系中暗物质和重子物质质量、构建星系化学演化模型,还是理解恒星形成过程、分析双星演化的物理机制、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甚至包括对恒星级引力波事件等一系列天体物理学前沿问题的研究,都将因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的变化而受到挑战。

“这如同一把会随着环境变化的‘尺子’,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丈量宇宙的不同地方,天文学家需要更换合适的‘尺子’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例如,使用银河系目前的‘尺子’就无法测量早期的宇宙。”刘超说。

遗憾的是,这次研究虽然挑战了经典理论,但并没有给出更好用的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变化参数。“这只是‘破门’的工作,我们会顺着这个思路推动进一步研究。”刘超表示。

幸运的是,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射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SST),刘超团队将借助CSST完成更多的观测工作。

刘超表示,CSST能够观测到大半个银河系、看到几十亿颗恒星。以往恒星质量在千分之八太阳质量以下就是“失败的恒星”。有了CSST,天文学家甚至可以观测小到千分之一太阳质量的天体,并获得这类天体更精确的质量函数。(高雅丽)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小学生创文宣传语(小学生创文宣传语怎么写)

下一篇: 卫莱仕净水器多少钱一台(卫莱仕净水器免费送骗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