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 正文

关于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一些信息

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叔本华人生哲学,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本文匹配到多条相关结果,欢迎阅读!

1、叔本华人生哲学你怎么看待?2、叔本华的理论

叔本华人生哲学你怎么看待?

优质回答叔本华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哲学家,他抛弃了德国哲学的思辨传统,主张从非理性寻找出路,将康德所谓“自在之物”解释为意志--生命力,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是生存意志决定了世界,奠孝余定了唯意志论基游虚本体系,迈出了西方向人本主义哲学转向的重要一步。 叔本华保留了康德的“物自体”的说法,并认为它可以通过客观化的表象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他提出两个著名命题“世界是我的表象”与“世界是我的意志”, 从主体出发认为世界可分为表象与意志,在现象界世界是表象,在本质的范围内世界是意志。人的一切理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表象的范围内,只有通过自由意志才能体会到世界的本质。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意志的表象,也就是说人的一切行为的背后其实是意志在推动,其最根本的是人的生存意志。 由于意志是完全自由的,永远没有尽头,也就永远无法满足,意志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永远无法满足又无时不在的欲求,欲求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痛苦,因此人生在其本质上就是痛苦,整个人生就是一场悲剧。而人又是有理智的动物,具有记忆、思考和预见的能力,而且人的内心情感的又具有比其他动物高出很多的灵敏度,因此人们当前体验着痛苦,并且通过人们记忆储存了痛苦,人又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沉思和敏锐的情感加剧了这种痛苦的感觉,因此人从来都是痛苦的。虽然人的欲望可以获得满足,但这种满足是短暂的,人的一种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会立刻生发出新的欲望。欲望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因此,他认为“人生就是在痛苦的匮乏状态下力求巧磨滚去掉匮乏可又不能去掉的悲惨存在”。

年纪小或者人生阅历不太丰富的话,建议少看叔本华,需有强大的自我心理排解能力才能抵御消极影响。多看看罗素吧,"人生是一条污浊的川流,要容纳它并保持自身的洁净,人唯有成为大海。"

叔本华的理论

优质回答利己

叔本华认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在叔本华看来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

恶毒

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叔本华认为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叔本华认为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别人,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

叔本华认为一切的非道知此昌德行为都能由两种动机中推导出来。

同情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他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搭扒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仁爱是同情的一种吗?)。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人的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他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是从人类的普遍态度出发的。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我们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再有本质的发挥,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我们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就是指摆脱利己心理?),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扒咐共同之处。

叔本华的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万物间无差异-->人、我间无差异-->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关于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一些信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国潮服装广告,天猫国潮华服盛宴,震撼来袭

下一篇: 极兔快递公司投诉电话号码是多少(极兔快递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