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 正文

k12全军覆没(为什么砍掉k12)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k12全军覆没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k12全军覆没以及国家为什么砍掉k12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闪崩9000亿的背后,新东方将何去何从?

2、俞敏洪转型,一个时代的谢幕

闪崩9000亿的背后,新东方将何去何从?

2002到2004的两年间,俞敏洪一共读了13遍《三国演义》。

这之后,他进行了一番总结,认为自己最像的人物是刘备。

文学作品中,刘备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爱哭……

就在最近,有关在线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双减政策公布之后,包括新东方在内的知名教辅培训机构们,瞬间被推到风口浪尖,在行业巨震后,必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与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新东方成了出头鸟。据传,面对当前巨大压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哭了……

在国内,这个总市值超万亿的行业,一夜间市值蒸发近9000亿!史上最大规模的资本几乎被灭团!

然而“全军覆没”或只是一个开始……

01

“爱哭”的俞敏洪

未来,中国教培行业的不确定性,已人尽皆知。

特别在“双减”印发后,在线教育已惨不忍睹。上周,跌跌不休的新东方暴跌54%、好未来暴跌70%、网易有道跌42%……

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俞敏洪的新东方,以及教培全行业必将经历最猛烈的市场洗礼。

据说就在前两天,在公司一场讨论转型的重要会议上,俞敏洪不禁老泪纵横……

这一次,俞敏洪到底哭没哭,已无证可考。但就在最近,这位看似怒不可遏,常在朋友圈爆粗口的俞敏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这些年,有关老俞的话题很多,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些印象标签:

“草根”,出身平平,寒门子弟;

“勤能补拙”,智商平平,却创造了高考奇迹。作为一个曾在学校留过级的人,之后却帮助了无数人晋级;

“天生的领导力”。大学时怂得连个社团干部都不敢竞选的人,没做过管理,却成功领导了王强和徐小平两个牛人。

而“爱哭”这个印象标签大概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年,有关新东方“三驾马车”的残酷内斗,可谓“精彩纷呈”。

新东方上市前,其“三驾马车”因分利润问题发生过巨大分歧。之后,俞敏洪的老妈李八妹,甚至从江苏提着菜刀来公司“砍人”……

可以说,那是新东方极为昏暗的一段时期。

之后,在王强和徐小平的辞职逼迫下,俞敏洪不再参加董事会和总裁会,只是每天夹着课件去给学生们上课。

再后来,“三驾马车”竟然把国际著名咨询公司请来当仲裁,咨询公司派人来旁听了两三个月,回去做报告时他们这样说:

这里的人很奇怪,一说话就特别爱哭,一哭就互相指责。

其中,俞敏洪最爱哭,经常一哭就是半个钟头……

彼时,“老俞爱哭”似乎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

可有时候,哭是值得的。一年后,爱哭的老俞重新被请了回去,坐稳了新东方老大的位置……

2006年,新东方创造 历史 ,在纽约敲钟上市。可上市后没多久,“三驾马车”正式解体。

据说,徐小平在离开新东方后,也哭了。

很多年后,“爱哭”的俞敏洪在《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书中进行了反思,并自曝是自己把徐小平请出了董事会……

02

“双减”政策出台

俞敏洪曾说,他和马云都不算太聪明,他们都是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学。

可这二十年间,“不太聪明”的马云和俞敏洪都在各自领域成就了亿万财富,也似乎都在风险预判与应对中捉襟见肘……

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彻底放开三胎。

紧接着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

7月23日,“双减”政策出台,面对行业巨震,一时间教培界人心惶惶。

7月30日深夜,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发布内部信,对被裁员离开的员工们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裁员涉及范围达到上万人。

而这些可能只是教培行业倾覆前最为普通的一幕!相比巨头们裁员断臂止血,全国那些中小机构连抵抗的机会可能都没有,纷纷倒闭……

许多教培从业者早上还在跟客户打电话,下午就搬着纸箱,收拾东西办理离职。

在强监管风潮中,整个教培市场已缩水近9000多亿!

与此同时,新东方创人俞敏洪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在公司讨论转型的会议上,不禁老泪纵横。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半年前,中国教培行业还一直是投资人的心头好。

曾几何时,各路资本的添柴加火,让猿辅导、作业帮等头部玩家风光无限,现在却面临归零的下场。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腾讯在教育领域投资11次,其中投资数额较大的是猿辅导的26.6亿美元和大米网校的8000万美元。

红杉中国在这几年,也疯狂下注在线教育,分别参与了作业帮和VIPKID的5轮融资。

此外,同样看重在线教育的阿里巴巴、君联资本、云锋基金等,都在这波监管下纷纷折戟。

在这一波挤破头的在线教育投资中,美元基金的资金占比超过80%,出资人多在大洋彼岸,目标也是赴美上市。

可以说,伴随双减政策的公布,这一波赛道投资失败后,对于在线教育企业和投资者而言,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03

马化腾,一语成谶

俞敏洪曾说,中国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绩才可以。

当孩子在公立学校无法获得好成绩的时候,势必会寻求校外的补习渠道,即使校外大班课被取消了,家长们依旧会寻找价格更高的一对一给孩子辅导。

俞敏洪这么有底气,就是看到了家长们的需求。新东方也一度成为全行业的标杆企业。

而过去,那个真心“爱哭”的俞敏洪也真没白哭过,不管是新东方创业时艰辛地哭,还是为了上市和资本化的哭,每一次哭似乎都让新东方发生着质变。

如今,一个曾经的蓝海,瞬间变成“血海”,行业瞬间崩塌,让人始料未及。

可在这个看上去最需要哭的时候,哭与不哭,已然不再重要了。

毕竟对于国家而言,“教育”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如果被少数巨头企业所垄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大概与2017年时,马化腾所提出的“物极必反”一语成谶。

当时“物极必反”作为“反阿里联盟”的谶语,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现在看来,这同样适用于目前中国的在线教育。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新东方的股票跳水事件吗?

实际上,股票断崖式下跌,对新东方来说也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2年,新东方被浑水做空,两天内股价腰斩,从20美元跌到9美元,市值蒸发近20亿美元。

那时候,俞敏洪底气十足。在柳传志等人的帮助下,新东方的股价很快就回升了。

但这一次,不管是柳传志还是俞敏洪,似乎都没那么幸运了。

特别对于俞敏洪个人来说,按最新股价来算,俞敏洪个人身价蒸发已超290亿港元。

而对于政策影响,新东方并不糊涂,早有预感。

这次“双减”发出之前,新东方的管理层早已知晓教培行业将面临的危机。当时有人建议公司转型做托儿所。

据说,俞敏洪忍不住,又落泪了。

04

未来何去何从

在行业风暴来临之前,一切都有预兆。

但很多人,包括资本和行业企业老板们还心存侥幸。半年前,好未来、高途、猿辅导、作业帮等还在为K12在线教育,打得战火纷飞。

而这一切,瞬间剧变。降薪、裁员、转型……

对于新东方和整个教培行业来说,正在迎来生与死的至暗时刻。

截止目前,据多位接近新东方的人士表示,新东方管理层对于公司转型方向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涉及监管的所有业务肯定都会进行彻底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据新东方内部人士回应称,“俞老师在本次内部会议上,没有哭。”

回望 历史 ,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些年,我们看到俞敏洪一手创办的新东方,在教育行业披荆斩棘,在资本不断加持中,一路狂奔……

这个过程,固然有很多争议,但在资本加速下,教育产业依然得以迅猛发展,然而当资本侵蚀或垄断到国计民生时,也必然会遭到无情打压。

国家需要他们为 社会 做服务,而不是将这些关乎民生的领域变成被资本垄断的吸血器。

未来,如果教育企业不能以质量、口碑为核心导向,不能回归教育本质与产品初心,不能真正服务于 社会 。

那么,今天的“全军覆没”,或只是一个开始。

俞敏洪转型,一个时代的谢幕

昨天有一篇名为《俞敏洪,路在何方?》的文章火了一遍朋友圈,文中讲述了新东方当前面临的巨大困难,但更多地,是回顾了新东方自创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作出的 社会 贡献。 确实,新东方自创立以来,为众多苦于找不到方向的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新东方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是很多大学生求学路上的灯塔,也是很多有雄心的老师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 新东方正是在浓雾弥漫的大海里,为无数学生和老师指引了航向。 从这个角度上讲,新东方确实是对 社会 有价值的。 新东方的存在,圆了很多想去国外读书的学生的梦想,成就了很多优秀老师靠专业研究而获得价值的志向。作为国内首批市场化教育平台,新东方的确可以说是推动了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资本的带动下,新东方也开启了一波造富神话。 很多在教育边缘的穷老师,他们有能力,有雄心,但是很难展开自己的才华大干一场。正是在新东方成就了他们的财富自由。早在本世纪初期,国家还不像现在这样富足,新东方上市之后让很多资深老师丰衣足食,而且年龄平均在三十岁左右。 由于能力出众,并且在英语方面有优势从而在国际方面拥有开阔的视野,这批人很快在互联网等创业热潮的推动下开启了新一轮的创富故事。 正是在新东方的带领下,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但在“双减”之后,新东方一夜之间蒸发500亿,整个行业都断崖式下跌,几乎“全军覆没”。那国家为什么要如此打击校外培训呢?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种感受,在网上碰到过“别人家的老师”。同样的一个知识点,人家讲起来那是娓娓动听,好像大型脱口秀节目现场,让人恨不得一口气听完。下面的学生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 我国的体制内公立学校也存在这种老师,但是可遇不可求,分布并不均匀,碰上这样一位老师真的是要靠运气。 但是校外培训诞生之后,这种情况就变了,在资本的推动下,学校的校外机构可以花公立学校几倍的价格聘请优秀老师。老师也是人嘛,也要养家糊口,在培训机构可以年薪百万干嘛要在学校熬着。于是很多老师就选择去了校外教育机构。 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课外辅导教师规模达到了700~850万人,培训机构达20多万。 每年从家长身上收取的学费,在2019年已经达到了七八千亿元,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财富黑洞。 我国历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家长尤其重视教育。很多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那是不惜血本的。一见校外培训效果好,纷纷把孩子送去机构。如此一来,培训机构挣到了钱,就有更多的资源去挖掘老师。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众多优秀的体制内老师都被机构挖走了,那我国就相当于维持着两份教育体制: 有钱人去校私立学校,没钱人去公立学校。 如此一来,最好的教育资源就变成了有钱人的资源。 社会 资源向少数人倾斜。这就违背了 社会 公平。 我国高中之前的教育,那都是基础教育,说白了就是筛选出一些种子,以便将来去从事一些高端的工作。这是我国产业升级和晋升 科技 强国必不可少的过程。 如果某个孩子可以课外补习,可以获得名师教育,掌控考试技巧,那其实等同于作弊,他可以轻易地干掉天赋更高的竞争者,让自己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更有潜力的种子,从而获得更高的平台和 社会 资源。 有钱人通过财富优势,利用大量课外补习班帮助自家的孩子,可以让大量天赋较高的穷孩子无法出头。 不仅造成了人才浪费,还对国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 社会 隐患。 所以对于国家来说,课外培训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害处,没看到任何好处。 从这个角度看,国家迟早要出手。 另外,前面提到我国校外培训的规模达七八千亿,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都投入了很大比例的费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如果周围的人都去校外培训了,而你家孩子没去,你会觉得心慌吗。很多家长都是本来没计划让自己的孩子去培训,但是看到别人都去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也就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买个心理安慰。什么叫内卷?这就是内卷。 现在国家生育率低,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因为教育内卷,导致孩子抚养成本较高。生了孩子就是给 社会 贡献韭菜,那还不如不生。所以,从生育率的角度看,国家也迟早会出手。 那这次取消校外培训,“双减”政策落地,现在的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吗?那也并不见得。国家政策很多时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碰到一个问题,想办法解决,产生了新的问题,再去解决。 就像之前家长们多呼吁学生的负担太重了,压力太大,需要“减负”,所以国家出手限制了学校对学生的课业压力,结果催生出了一批校外培训班。现在发现培训班催生了一堆 社会 问题,于是又减了回去。后面如果真的取消了学生的节假日,可能又会导致学生压力过大,产生新的问题。 我国教育资源的内卷,说白了还是学生的选择太少了。如果能在大学之外多搞出几条路来,那大家对教育的渴望也没有这么明显。 就好像德国那边对教育做“分流”。而且是大家心甘情愿地分流。德国的教育“分流”有两个阶段, 一是“小升初”阶段的第一次分流,绝大部分学生就基本确定今后是走早就业还是升学的大致方向;二是“初升高”阶段的,确定是走职业教育还是上大学,根据学生兴趣、学业情况和家长、学生的意愿而定。 最终的结果是,只有不到一半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而一半多的中学生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大量成绩优异、完全能被大学录取,却依然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生。比如, 2009年巴符州小学毕业生,只有40.2%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目标上大学),34%进入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可双向选择),剩下24.6%进入职业预校。 德国的年轻人中,差不多3人中就有2人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就业。 这其中,德国特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如果我国也在本科教育之外,搞出一些职业院校,那也许学生的选择会多一些,那时候,教育也许就不像现在这样卷了。 比如我之前曾看到过一个报告,说是某职业院校在培养盾构机操作者这方面很有名,刚好赶上这几年我国基建行业全面铺开,毕业生毕业之后能拿到比本科生高得多的薪水。那可不是完全不比读大学的差。当大家都树立读大学不是唯一的一条路的时候,教育,也就不那么卷了。 通过这次“双减”我们也能看到, 社会 的初级阶段,许多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因为那时候收益阶层较少。当 社会 发展到一定程度,阶层逐渐固化下来,无论做什么操作都会动一部分人的蛋糕。 在“双减”政策落地后,K12教培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各培训机构也在积极转型,寻求出路。 好未来,高途等宣布大规模裁员。昨天掌门一对一更是爆出了排队办离职的新闻。 这次“双减”,造成校外教育大规模裁员,短期肯定会痛,但是毫无疑问,从长远看这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而且,公平这个词永远只是相对的。你有钱,你自然觉得花几万乃至几十万买个好的教育资源实在是太值了;你没钱,那你觉得教育属于 社会 公共资源,不应该被少数有钱人垄断。 自国家整治校外培训以来,整个教育行业一边倒地被资本看空, 7 月23日新东方港股暴跌40.61%,26日继续暴跌47.02%,其他教育股也是类似的走势。 很多人说这导致俞敏洪二十多年的心血功亏一篑。 你说这不公平?那确实有点不公平。毕竟,二十多年的奋斗换来这么个结果,而且俞敏洪当时创立新东方确实怀着伟大的宗旨,让出国留学不再困难,新东方通过英语培训也间接成就了一大批顶尖自然科学、 社会 科学精英,无意之中成了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使者和桥梁。某种程度上确实对中国 社会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你说这公平?那好像也确实公平,毕竟,资本不能绑架教育,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 社会 ,而不是 社会 少有钱人的资源。 就像当初洛克菲勒,做了无数的慈善,也为美国的石油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到头来却因为反垄断,公司被直接肢解,在郁闷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 历史 的进程。国家的政策就是要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始终贯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个宗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应这个趋势。 新东方的转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小白长得很像他哥哥(小白真像大白成语)

下一篇: 正月初二可以洗澡吗(初一初二不能洗澡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