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晴崇拜文化也是古天珠产生的根源之一
一、眼睛崇拜文化: 综合来讲,眼睛纹饰文化是复杂的,古蜀人特别崇拜眼睛。神话传说蜀人祖神烛龙之双眼可支配人间明晦,而蜀人始祖蚕丛的形象特征是“其目纵”;古文字中“蜀”字造型也特别突出眼睛的意象。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铜眼形器,金沙遗址也有铜眼形器、铜眼泡出土,这是古蜀文化自身文脉传承之明证。
战国蜻蜓眼 对眼睛的神化,一方面与古蜀人的祖先崇拜分不开,另一方面则是古蜀人渴望认识宇宙、内心期望延伸的具象表达。古蜀文明的“眼睛崇拜”现象,在华夏文明中显得十分独特,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商周古蜀椭圆形器 西藏天珠上的眼睛纹饰不像国外一样代表“邪恶之眼”,更多的是代表着与上天、神灵的联系或沟通。战国的蜻蜓眼,也失去了国外“邪恶之眼”文化的意义。具体是纯美观装饰,还是又衍生出其他含义,还未可知。
二、西藏天珠上的眼睛纹饰不像国外一样代表“邪恶之眼”,更多的是代表着与上天、神灵的联系或沟通。战国的蜻蜓眼,也失去了国外“邪恶之眼”文化的意义。具体是纯美观装饰,还是又衍生出其他含义,还未可知。 藏天珠 最早的眼睛崇拜珠子: 最早大量出现眼睛纹饰珠子是西亚地域,印度、埃及。这片土地上早在公园前3000年前就有带有明显眼睛纹饰的石质珠子。公元前500年左右,欧洲和中国出现眼睛纹饰珠子,在中国这里指的就是战国蜻蜓眼。
三、古代眼睛石珠 以下是一些馆藏记录,公元前十五世纪两河流域加喜特王朝时期就出现了有眼玛瑙珠,刻有楔形文字,现藏纽约摩根图书馆;罗马帝国时期的有眼玛瑙戒指,发现于科隆的罗马遗址,现藏科隆的罗马-日耳曼考古博物馆;发现于伊拉克南部乌尔古城的寺庙窖藏中的红玛瑙手串,穿有双眼纹样的黑白玛瑙珠,其中多数珠子至少早于公元前2000年,现藏大英博物馆。此外,大英博物馆里也有不少充分表现人类对眼睛崇拜的古代遗物。
四,后族留在中原icon定居。
禹字甲骨文是一条虫子(见图),而蜀的甲骨文icon是上面一只眼睛下面一条虫(图2)。眼睛是什么意思?秘密在夏字上,这也是三星堆眼睛崇拜由来的秘密,夏字甲骨文,就是一个人顶着一只大眼睛。
所以,非常有理由相信,禹、蜀、夏三者起源就是一体,为了表彰大禹的功绩,夏后族把大禹的名字和眼睛崇拜结合在了一起,为自己的家乡命名为蜀。
但眼睛崇拜,并非夏后族独创,而是中原传统。仰韶文化(一般认为属三皇五帝时期)就出现了眼睛崇拜,如杨家寨石刻,陕西石卯寺(夏朝icon早期都城)石雕人头(图5),二里头(夏朝晚期都城)石雕龙头,最接近的当属石家河人头玉雕。
也是石家河与三星堆同出一脉的重要证据,实际上,这种眼睛崇拜,在中国早期文物中很常见,甘肃齐家窑,东北红山遗址都有类似文物,恕不一一列举。
虽然没有三星堆那么突出,但能明显看出,眼睛比例夸张且往外凸。有所区别的原因并非信仰,而是工艺,以上都是石雕,而三星堆是青铜浇铸,石雕想刻出那样夸张的眼睛,显然并不容易。所以三星堆夸张的眼睛,只是因为工艺上的改进,以及为了强调自己是夏朝后人的身份。
古人为什么崇拜眼睛?我的看法是,过去权力掌握在巫师手里,他们称自己能看到天神的指令,即天道,因此远古人认为他们的眼睛具有神力,很不一般。
到了东周末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增多,儒家提出了仁道,即以人为本,抛弃了天道,这种文化才逐渐消失。实际上西周前期文物,仍然有很多眼睛崇拜特征。
PS:蜀侯蚕丛是竖目,眼睛竖着,并不是凸出,纵目神像与他无关,这一点我也犯了错误。
当然,仅这一条证据不能服众,我们再来看三星堆文物上的花纹。比如最出名的大立人(图)、青铜鸟(图)、人面鸟身像(图),仔细观察大立人帽子和衣服上的花纹,青铜鸟冠以及人面鸟身像翅膀,是不是形状一样,很像眉毛和眼睛。
这叫眉眼纹。这是二里头绿松石牌饰(图),是不是很像?石卯遗址也有同样花纹(图)。别以为这是偶然,它在二里头青铜器上随处可见,也是夏文化重要特征,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禹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