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小常识 > 正文

承受生命中的不幸,承受生命中的轻与重(面对和承受生命中的一切不幸)

关于【承受生命中的不幸】,承受生命中的轻与重,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偶然一次不经意的搜索,让我读到了他在QQ空间纪录的亲子家教,育儿感悟,以及陪伴古灵精怪的“小美猪”慢慢成长的系列文字。正是那些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使我关注了这个叫曾颖的、一个特爱女儿的写作者。彼时,我也正宠养着一头小美猪。于是,毫不见外地借鉴了他书中的某些亲子陪伴经验,为我所用。这是我第一次与曾颖先生“相识”——在虚拟的QQ空间,在情感至深的文字里,互动。

随后的十多年里,断断续续在天涯社区,《川西映象》杂志,《成都晚报》等发现过他的身影。直至两年前加了他微信好友,关注了他的朋友圈。关注着他手绘《成都老茶馆人物》故事,关注着系列美食纪录片《川味》的拍摄制作进度。还从“曾颖眼中的世界”里,品读他的《川味乡愁》自序,品尝着《油渣白菜》或《红糖锅盔》。当然,他撰写的那些酣畅淋漓脍炙人口的杂文系列,也持续关注着。

曾颖,其人其文,自此再也没有脱离过我关注的视线了。

可即便如此,我也仅仅是从朋友圈或者公众号关注着他的动态。虽然“相识”已久,他或许从来不知我姓甚名谁,在资讯发达这年代,彼此间并未真正见过面。前不久,曾颖先生携新著《生命就是不断受伤,不断复原》来到了他的主场——德阳市旌韵·高槐文创新村的“染云山房”举办了一场讲述“真心话”的新书分享活动。

我与曾颖先生的线下初见,就在高槐的清秋皓月下,在浓浓的书香中,得以实现。

文友们“围炉夜话”。远远地望向他。这是一位稍显腼腆,却及其坦率极其睿智的男人。用他的话说,这是“离开德阳20年后,一种近乡更怯的惴惴不安”所致。虽有如此一说,但明显能看得出听得见,来自于他内心的感激——那种近乎语塞的情绪流露。许多在德阳文坛的往事,帧帧浮现。许多五味杂陈的喜怒哀乐,历历在目。他在一众友人面前直白地叙说着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虽然过得很难却很开心!这是真心话。

不同于其他作者的分享会。在简单的开场白后,他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讲述自己浑身上下的病症:糖尿病、三高、胰腺炎、肩周炎、腰杆膝盖等等。我讶异,即使正遭受着多种病痛的困扰,却并没有消弭他对生命的思索和对生活的感悟。即使他自称“破人”,即使他每天在身体的剧痛中醒来,睁开眼,窗外依然是全新的朝阳。这分明是一个睿智的写作者对人生态度极佳的掌控。

原来,他是以自身的病痛为引子,来切入到《生命就是不断受伤,不断复原》的创作主题。而每个人生命历程中的多样性纠缠,身心身外事,又怎能分得清:孰轻孰重?这的确是令人纠结且需要不断面对的课题。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中,将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定义为:“轻”,甚至“根本就从未发生过”。可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承受着太多的生命之重。压抑、屈辱、饥饿,那些具体的或抽象的面对面,无法回避,一次次的让你我感知人性的脆弱与自身的渺小与无奈。

可是,又怎么样呢?我欣赏曾颖先生对于“生命”意义的诠释:人生的磨难,都是生活馈赠的礼物。

人的磨砺越多,生命则越低若尘埃,越贴紧大地,越真切存在。最沉重的磨难,必将成为有思想的人,最强盛的生命力。

本文关键词:承受生活中的一切不幸,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谈生命中遭遇的一切指什么,承受不幸比解决问题来的容易,承受了生命不该承受之重。这就是关于《承受生命中的不幸,承受生命中的轻与重(面对和承受生命中的一切不幸)》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常用蘑菇300种图谱,教你识别20种蘑菇

下一篇: b站怎么答题成为硬核会员,B站硬核会员测试的部分问题与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