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小常识 > 正文

诗人勤耕不辍,八十五载弦歌不辍

关于【诗人勤耕不辍】,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诗人勤耕不辍,八十五载弦歌不辍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这个秋天,对于中国人民大学2022级新生王静秋而言,是幸福的。来自延安中学的她,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85年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就是在她的家乡延安成立。

今天,走进人大,红砖红墙,象征着“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红色传承;三“人”并列的校徽,诠释着“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特色;立德、明德、崇德、求是等教学楼的名字,诉说着立德树人的不懈追求……

在清凉山下诞生,在太行山上抗战,在燕山脚下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从诞生之初就独树一帜,勇走新路。2022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将迎来85周年华诞。回首过往,85载弦歌不辍,让她担得起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厚重的名字;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红色基因

“不分性别、出身、职业、党派信仰,只要有志于抗日救国皆可报考……”这是陕北公学招生简章中的一段。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地区、南方多省的高校或沦为日军兵营,或毁于轰炸,幸存下来的高等院校寥寥无几,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重大打击。

熊熊烽火中,中国共产党率先认识到了抗战教育的重要性。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陕北公学。一时间,海内外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潮水一般纷纷涌向这座陕北小城。

年仅19岁的印尼华侨孔迈就是其中一位。为表示不辞而别的歉疚和报效祖国的决心,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他把自己的一张照片寄给了母亲,照片背面写着:“妈,把我献给祖国吧”。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刘春荣深有感触。搜集校史资料时,她曾看到一篇儿子怀念母亲的文章,里面写到其母珍藏的一枚陕北公学成立一周年纪念章。得知这位校友给自己取名王世贻,刘春荣潸然泪下:“贻,是赠送的意思。她也是把自己献给了祖国啊!”

“天下人心归延安”。师生们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亲身践行“劳动创造世界”。延安办学条件艰苦,挖窑洞、筑讲台、修操场、建校舍,开荒、种菜、打柴……都得自力更生。黄土高原上的乡亲们没想到,新式学堂里的念书学生,这么爱劳动、这么能吃苦。

为了保证陕北公学的师资,中共中央从国统区抽调一大批知名学者、文化名人来校任教。创建不到半年的时间,陕北公学就成为当时中国西北人才荟萃之地。毛泽东同志曾先后10次到学校演讲,高度评价陕北公学是“全中国的缩影”、是“一幅中国进步的缩图”。

陕北公学创新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两年,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部分学员毕业后奔赴前线,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淬炼成长。

随着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1939年7月7日,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紧接着,华北联大师生经过3个多月长途跋涉,东渡黄河,穿越敌人重兵把守,到达了晋察冀解放区。

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年代,这毅然决然的“逆行”,走出了一条新路。抗日战争期间,华北联合大学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办学6年,培养干部逾万。

曾到华北联大考察的英国勋爵林迈可教授夫妇等认为,在中国敌后方的根据地,有一批国内第一流的、著名的学者、教授,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办大学、同人民一起战斗,这是历史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一路走来,党创办的大学随着党中央的搬迁而搬迁,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1950年10月3日,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1号院,3000名青年学生和校长吴玉章一起,在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等人的见证下,迎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首次开学典礼。正可谓“新中国,新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焕彩人文霞蔚,聚力风气云凝”。

党创办的学校虽几易其名、合并重建、辗转千里,而办学初心不改、救国之志弥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从造就“革命的先锋队”到“培养万千建国干部”,从“战火中的大学”到“解放区最高学府”,从“新国家的新大学”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人民大学从延河之畔一路走来,红色基因与优良传统传承不息,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

社科重镇

“本科毕业后,我就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研究生,从此跨进人大的校门,大半辈子时光都留在这里。”“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铭暄,今年已94岁高龄。在人大的一方校园里,学生们偶尔还会看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殊不知,法学院学生的必读书目《刑法学》,就是高老主编。

1954年,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留校任教的高铭暄,被选入新中国第一部刑法起草工作小组。这一起草,就是25年。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获得通过时,已是第38稿。高铭暄成为了参与全过程的唯一学者。

“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如今,高铭暄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生态保护……他始终对新领域、新规范保持关注。他说:“学生们回来看我时,说我的观点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大师。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树人就是根本任务。

2018年10月,新修《清史》103卷105册3200万字终于完成全部印制稿,正式提请验收。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学术文化工程之一——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正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领衔主持。在85岁时,戴老曾这样直抒胸怀:“清史是我的专业,我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它。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

“办新闻教育要时刻关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要和中国新闻事业的实践相结合。”到今天,96岁的中国新闻史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方汉奇,仍在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知识体系高呼。70岁学电脑,80多岁开微博,年近90岁玩微信,他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新闻史、教新闻史。”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回看华北大学成立的8个专门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室,历史学家范文澜兼任主任;哲学研究室,哲学家艾思奇兼任主任;中国语文研究室,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兼任主任;国际法研究室,法学家何思敬任主任……真是名家云集、大师荟萃。

再看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从建校初期的“八大系”到孕育孵化一大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现代专业;从新中国法学、新闻学的第一位博士和第一位外籍文科博士,到囊括“第一本中共党史教材”“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思想通史”“第一套哲学专业教材”等在内的众多“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

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看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必须把根基深深扎进中华文明沃土之中,把眼光牢牢投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85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办学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

“先锋分子”

刚刚过去的暑假,许多人大学生收获了一堂教室之外的必修课。

他们有的参与“千人百村”项目,蹲点河南省光山县东岳村,把乡村振兴宏大命题变成咫尺实例;有的参加“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聚焦环境治理,为前沿问题补充“最优解”;有的跟随“案例中国”项目,走进四川省泸县,从上百页的实践材料中,总结出泸县宅基地改革的基层智慧……“学在人大,行在中国”,这样的故事说不完。

“完成这些科研、实践项目时,我们尝试着亲近祖国大地、捕捉课堂之外的世间百态,也直观地理解了中国社会的治理逻辑、建设逻辑、发展逻辑。”去年毕业后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校友徐贵荣,回忆起人大暑期社会实践,依然心潮澎湃。

在校期间,人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进入社会后,人大人用自己的躬身实践,为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写下精彩注脚。

从改革开放初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胡福明校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撰写《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陈锡添校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贾铁英发现,离校后,校友生活的城市、工作的行业等可能都会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在人大铸就的精神根基。

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说:“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

在中国人民大学,这段话被反复提起。

今天,新时代的中国,党和人民同样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无论身处天南海北、工作在千行百业,奋进在新时代前列的昂扬精神,人大师生将始终保持。

不少人大人说,大家有一种相通的感受,就是在人群中能精准识别出校友。“说不明白具体是什么,应该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气质。”

实事求是,镌刻着这四个大字的校训石,矗立在学校东门,已成为人大一景。

,

本文关键词:勤耕不辍的意思什么,勤耕不辍古诗词,勤耕不缀,勤耕不倦,勤耕不辍怎么读。这就是关于《诗人勤耕不辍,八十五载弦歌不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市场容量或本企业预计市场占有率,中国花茶市场规模(花茶市场容量)

下一篇: 海带根怎么做好吃,醋泡海带根的烹饪技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