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的小人是什么意思】,论语里说小人的句子,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2、论语中的小人是什么意思1、《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青春儒学 2022-07-17 20:00 发表于山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文史天地 ,作者赵泓
《论语》是教人如何做人的一本书,也可以看作指导人们如何从小人成长为君子的一本书。弄清何为君子与小人,对理解《论语》大有裨益。
君子和小人的含义
首先得弄清君子和小人的含义。在《论语》中“君子”出现了107次,意思不尽相同。
在此之前,君子、小人主要作为社会阶层的称呼,君子是有地位的人,小人是下层民众。如“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尚书·无逸》)。“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诗·小雅·角弓》)这些都是从地位去评判的。
君子有时只是对成年男人或丈夫的敬称。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国风·关雎》);“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诗·国风·召南》)
到了春秋时,礼崩乐坏,封建等级制度瓦解,因此《论语》在保留君子、小人作为身份地位的本义的同时,也赋予了更多的道德高下的评判。虽然在此前的《尚书》《诗经》《易经》等著作中,君子开始有了一些道德品质高尚的引申义,但《论语》则较为系统地把君子地位与道德二者结合起来,使君子的理想人格形象更加鲜明。
有次南宫适请教于孔子:“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没有当场回答。等南宫适出来,对别人称赞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篇》)
很高兴南宫适找到了以德治国的答案。后来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孔子希望君子有美好的德行,起到示范作用。他说:“君子的品德像风,小人的品德像草,风在草上吹,草必随风倒。”(《论语·颜渊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小人也用来强调抱负、格局的大小。孔子说,君子不可做小事,而可担负大任;小人不可担负大任,而只能做小事。(《论语·卫灵公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所以,有次他的学生樊迟请教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请教种菜,说:“我不如菜农。”樊迟出来。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官长重视礼法,则民众不会不敬重;官长重视道义,则民众不会不服从;官长重视信誉,则民众不会不诚实。如果这样的话,则天下百姓都会携儿带女来投奔你,哪用得着你自己种庄稼?”
(论语·子路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里的“小人哉”并非贬损的骂人话,不过是说樊迟没出息。
在孔子眼里,稼穑之事乃小人之事,关心这个未免抱负太小了。孔子推行的是精英教育,旨在培养未来的统治者、管理者,而不是一介农夫或者匠人,樊迟请教的这些问题孔子未必不懂,但他希望学生钻研君子之学——为政之道。
孔子说:“君子考虑的是治国之道而不是怎样才能有饭吃。耕田,有时还会挨饿;学道,俸禄就在其中。君子只担心没学好道,不担心贫穷。”(《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的说法类似今天的精英教育。有次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在校园开放日的讲话中谈道,对于北京大学的学生而言,就业问题绝对不是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北大的学生根本不需要担心就业问题。这跟“谋道不谋食”的理念是一致的。
孔子对学生期许甚高,希望他们将来都能干大事。有次他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篇》)希望子夏成为君子那样的读书人,不要成为小人那样的读书人。被他批评过的樊迟其实挺好学上进,后来成为了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
总之,虽然《论语》中君子的含义并不一致,但主要指既有社会地位又有品德和才能的人。君子首先得有地位,下等人很难有君子的行为。孔子认为,身处上层的君子尚且有些不能做到仁慈,处于下层的小人,更是没法做到(《论语·雍也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的品德和才能
君子严于律己。在《论语》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君子的形象。孔子说,广泛学习,用礼法约束自己,就不会误入歧途!(《论语·雍也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没人了解自己(《论语·卫灵公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不会违反仁道,情况紧急时如此,颠沛流离时也如此(《论语·里仁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三教图》,清代丁云鹏绘,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辫经论道,体现了明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君子宽以待人。他们不疏远亲属,不使大臣抱怨不受重用。如果老臣旧友没犯大错,就不会抛弃他们。也不会对人求全责备(《论语·微子篇》:“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主张的“道”,即立身行事、治国安邦之道。孔子说,如果早上听到自己的治国安邦之道得以实现,那么就算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那些立志追求道,而耻于蔬食布衣的人,不值得交谈(《论语·里仁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谋道不谋食”并非孔子一家之言,《左传》就谈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左传·襄公九年》)。后来的孟子发挥了这一观点,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谋道不谋食”体现出最早的精英与职业教育思想的分野。
正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所以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局限于某种用途(《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器是具有一定形状、功能之物体,寓意某种具体职位、术业等。与器相对的是道,即事物遵循的规律。
君子因为掌握规律,懂得大道理,所以不会囿于具体岗位,而有更大的作为。孔子还说过,君子不可做小事,但可接受重大使命;小人不可接受重大使命,而只能做小事(《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领悟到了这一点,认为即便是小小的技艺,也必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想做大事,就受局限了,所以君子不搞这些小技艺(《论语·子张篇》: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小道指某一方面的技能、技艺,如古时所谓农、圃、医、卜、乐,百工之类。
在孔子眼里,技艺之事远没有谋道重要。有次太宰问子贡:“你的老师是圣人吧?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贫贱,所以会干一些粗活。有地位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论语·子罕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在当下社会,需求最广的是技能型人才。如何理解“君子谋道不谋食”,当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
君子与小人的比较
《论语》中,君子常与小人对举,以衬托二者的高下。
外在表现。君子平和而不骄狂,小人则骄狂而不平和(《论语·子路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夏说:“君子有三变:看起来很严肃,接触后感觉很温和,听他说话却很严厉。”(《论语·子张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孔子的学生称赞他温和而又严肃,威武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论语·述而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君子的形象。
小人想表现自己的威严,可是底气不足,所以孔子说那些外表威严而内心怯懦的人,用小人作比喻,就像挖墙洞的小偷吧!(《论语·阳货篇》: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义利之辨。孔子说,君子明白道义,小人明白私利(《论语·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非不言利,而是任何时候都是义在利先。追求富贵是一个人正当的权利,但有前提条件。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泰伯篇》)
格局的大小。孔子说,君子追求高尚,小人追求庸俗(《论语·宪问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心胸宽广,与人为善,不像小人有很强的嫉妒心,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君子讲求公正,不偏私,所以君子心怀仁德和法制,小人则心怀乡土和私利(《论语·里仁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待人一视同仁,不搞小集团,与人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拉帮结派,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相处共事的区别。孔子说:“粗鄙小人可以共事吗?这种人他没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去。一旦害怕失去,他什么坏事都敢做。”(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他还说,替君子做事容易,但让他高兴却很难。
不用道义讨好他,他不会高兴;他用人时,总能量材使用。替小人做事难,但让他开心很容易。即使用歪门邪道讨好他,他也高兴;他用人时,却总是求全责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有人经常把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拿出来讲,认为他歧视女性,其实不然。
孔子并无歧视女性的意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女性政治经济地位低下,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人格上无法独立。女人和小人地位都低,当然女人更低一些。客观地讲,那个时代除了极少数君子外,世上就只有女人和小人,所以普通男人并没有嘲笑女人的资格。
因为女人和小人地位低下,故对地位、名望尊崇的君子有一种仰视和崇拜的心理。但是仰视和崇拜往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维持,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神秘感和敬仰。
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正如俗话“为人不当官,当官都一般”。若太接近,君子的神秘感消失,缺点也逐渐暴露,形象就大打折扣,而小人又喜欢求全责备,这样女人和小人就会觉得所谓的君子也就那么回事,并不值得尊崇。
孔子算是个真正的君子了,但他的邻居并不高看他,称他为东家的阿丘。所以“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颜氏家训·慕贤》)我们平常讲“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亦同此理。
女人、小人跟君子套近乎,是希望能拯救自己的自卑心,同时获取好处。若对方疏远自己,肯定会觉得受到了歧视,自尊心很受伤,因此心怀怨恨。所以跟小人相处,当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太亲近,也不要过于疏远。
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女性逐渐得到解放,政治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少数女性因为德高望重获得了传统意义上的君子地位。为了表示对这些杰出女性的尊敬,人们称她们为女君子或先生。如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
走在成长为君子的路上
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内心肯定比小人快乐。
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孔子说:“君子的三种品德我没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老师是在说自己呢。”(《论语·宪问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堪称圣人,都说自己做不到君子的三种品德,虽然是自谦,但也说明做君子之难,非常人所能及。
孔子之后,由于小人的缺点被夸大,结果小人差不多等同于坏人,其实大谬不然。若按《论语》中小人的原意,我们大多数都是小人,无非有的小人成分多点,有的少点。我们只有通过不断自省,不懈努力,才能不断接近君子的目标。
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君子,喜欢以君子自诩的人多半虚伪。伪君子盛行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道貎岸然,实际上德不配位;二是社会定的道德标准过高,许多人无法达到,在利益驱动之下有些人就会作伪,比如汉代推行孝廉制度后,虚伪之风便逐渐盛行。
随着文明程度的进步,君子会越来越多,但今天仍然还是以“小人”为主的社会。当然这是按孔子所说的小人而言。我们跟同事或朋友相处,其实也是跟大多数小人相处。所以保持适当距离很有必要。我们自己也有可能是小人,但能直面自己的缺点,并勇于改正,就会行进在成长为君子的路上。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论语·子张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勇于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摆脱小人的缺点和局限,做一个有格局的人,不断向君子靠拢。小人小格局,君子大格局。做一个君子,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
来源:《文史天地》2022年第7期
2、论语中的小人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的“小人”是君子的另一种含义。小人是君子的“反义词”。专指喜欢做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之类的人,也就是说小人就是不走正道,卑鄙的。
《论语》中的“小人”有关的句子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9、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5、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7、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9、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20、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2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2、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本文关键词:论语里的小人是什么意思,论语说小人,论语里小人,论语里说小人的句子,论语中的小人是指。这就是关于《论语中的小人是什么意思,论语里说小人的句子(《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