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其可之谓时是什么意思】,当其可之谓时翻译,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当其可之谓时是什么意思2、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学记》新探究1、当其可之谓时是什么意思
当其可之谓时的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如果失之过早,就不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如果失之过迟,则学生的要求可能已经消失,也不容易使他们接受。
当其可之谓时的出处
当其可之谓时这句话出自《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文章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其文言简意赅,喻辞生动,文势流畅,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学记》的内容特点
《学记》全文共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
2、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学记》新探究
本大部分第二段(全文第8段)
【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①,当其可之谓时②,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③,相观而善之谓摩④。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解词】
①豫:谓事先。在本语境中指学生错误发生之前,即采取措施加以禁止。这“豫”也就是预防的意思。
②时:谓时机。在本语境中,指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最佳时间机会。
③孙:“孙”古“逊”、“驯”通。郑注直接解释为“顺”,表示循序的意思。《辞源》释“孙”为“顺”,即以本句及郑注为据。
④摩:“摩”古通“磨”。《诗·魏风·淇奥》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辞源》释为“切磋”,即引《学记》本句郑注“摩,相切磋也”为据。
【今译】
大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学生未犯错误之前发出禁令,叫做“豫”;当学生犯了错误后愿意改正错的时机及时给予教育,叫做“时”;不超越学生所处的年级阶段循序施教,叫做“孙”;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切磋学问,取长补短,叫做“摩”。这四点,是教育所以兴盛的原因。
【解读】
本节总结了当时教育教学方法成功的经验。这经验包括德育与智育二个方面。豫、时这前两点为德育方面的经验,孙、摩这后两点为智育方面的经验。这四点成功的经验不只是德智兼顾,而且都抓在点子上,关键处。
如事先预防的问题,因为事物的发展,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一般都得经过三个阶段,即未发,发,已发。如要禁止坏事的发生,最佳的方法是让坏事尚未发生前,采取防止坏事发生的措施,使其不发生,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效果最好。
如抓住施教的问题。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一般有这样两种态度,一种是愿意改正错误,一种是顽固坚持错误。对于犯错误后,露出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改正错误的好的苗头,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及时给予学生教育,这也是最为省时省力效果最好的方法。如教学,不超越学生所处的年级阶段施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施教,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同学之间,特别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互相切磋,乃是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件事。
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不外乎这两个重要的途径,一是通过教师的教,二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所以,《学记》作者总结的这德智两方面的教学的经验,象他批判“今之教者”不良的教学方法那样,从规律性的高度审视问题,是很高明的,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教师们也完全可以照用不误。
本文关键词: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什么意思,当其可之谓时是什么原则,学不躐等,当其可之谓时翻译,相观而善之谓摩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当其可之谓时是什么意思,当其可之谓时翻译(禁于未发之谓豫——《学记》新探究)》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