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作人是好人吗】,周作人是个怎样的人,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鲁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
这就是外界多年来一直广传的周氏两兄弟的决裂书,简单直白,不用起稿,不必调和润色更不用费劲巴力的挤脑汁扩脑洞逐字逐句揣摩修改。“没有别的话”仅仅五个字,就让当事人咬牙斩断多年兄弟情,一举搬出合居多年的四合院,亲兄弟,走过了共患难,却不能为了血缘亲情共忍受。
可至于为什么决裂,让周作人在心灵和空间上对鲁迅这个亲生哥哥紧紧关闭,连他们的母亲都不知道,更无论旁人,而两兄弟在世的时候都像是互相约定好了一样对外守口如瓶,留给我们这些后人的没有什么清晰可寻的线索,有的不过是无边无际的猜测罢了,而兄弟俩不知道是真的有什么过节还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时至如今外界的猜测争议很多,而我则认为既然是往事,不如随风!
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灼,号知堂,笔名先后用过仲密、药堂、周遐寿等。他的创作产量极其丰富,发表过1808篇散文,出过36个集子,在散文成就上除鲁迅之外恐无人能与其并肩,他经营着自己的散文天地,陶醉在自己的“苦雨斋”,用适宜的手法调和着“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闲情派”散文文风。
他喜欢喝苦茶,读杂书,玄思冥想,“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他的散文一方面能让人不自觉地身临其境,难以自拔,看着好像是在与友人随意的闲聊,亲切有趣,另一方面却又言明自己的心志,充斥着躲不开的艺术气息。
周作人,因在五四文明革命时期对新文学的建设做过多方面的贡献,而收到人们的歌颂;因在三十年代反对左翼文学而引起人们的争议和批评;也因在抗战时期投敌变节遭到人们唾弃。所以就有人评价说“周作人书读好了,气节却失落了”,这么说似乎也不无道理,毕竟有能拿的出来的证据。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撤离北平,他没有同行,成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受校长的委托看守校产。北大校长蒋梦麟后来在回忆录里谈到:“抗战的时候,他留在北平,我曾示意他说,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于是,他果然没有走,后来因他在抗战时期曾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捉起来关在南京。我常派人去看他,并常送给他一些需用的东西和钱。记得有一次,他托朋友带了封信出来,说法庭要我的证据。他对法庭说,他留在北平并不是想做汉奸,是校长托他在那里照顾学校的。法庭问我有没有这件事?我曾回信证明确有其事。”
写到这我倏忽想起了古人讲究诗品与人品的一致性,今人也因袭从前的思想提倡文品与人品的一致,可既然时代有别,主人公也已然人去心止,我们又何苦苛求不已呢?
不如让我们回到他的散文中,《喝茶》,《饮酒》,迎着《苦雨》,约三两好友坐于《乌篷船》谈论着《北京的茶食》怀念着《故乡的野菜》,伴着桨声灯影各自畅叙幽情,杯盘狼藉之后,闲情作罢,在休息之时写下一篇《雨天的书》,聊以慰藉《我们的田地》。
本文关键词:周作人的性格,周作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周作人其人,周作人的为人,周作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就是关于《周作人是好人吗,周作人是个怎样的人(周作人怎么样)》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