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小常识 > 正文

“人类世”是什么,地球进入“人类世”说明什么(走进“人类世”)

关于【“人类世”是什么】,地球进入“人类世”说明什么,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走进“人类世”2、“人类世”是什么?地球进入“人类世”说明什么?3、生态文明与地学哲学4、地球自转轴移动加快,冰川融化和地下水枯竭,两极点40年移动米

1、走进“人类世”

“人类世”是什么,地球进入“人类世”说明什么(走进“人类世”)

所谓“人类世”,是指以人类来命名的地质纪年,意为人类已经进入可以影响地质、气候变动的世代,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已经不可逆转地在地层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人类世”最早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于2000年提出,他认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工业化明显增强,使得人类已经脱离了“全新世”的典型状态,有必要使用新的地质年代名称“人类世”来表示当前这个时代。

2008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学会——伦敦地质学会多位会员公开支持将“人类世”纳入地层表。

2016年,一个由全球多名科学家组成的“人类世工作组”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做出报告,认为应该单独设立一个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

“人类世”是什么,地球进入“人类世”说明什么(走进“人类世”)

温室气体浓度是一个追溯“人类世”进程的简单指标,可以与地球系统的自然变率进行对比。早在1998年,美国、法国和俄罗斯三国在南极的东方站(Vostok)采集到了长达3623米的冰芯,其中保存着近42万年来的二氧化碳含量及温度变化等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表明全新世时期的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升高,气温也处于不断升高态势。

另一方面,人类对大气的污染,也被记录在地质史中。1953年,美国地球化学家彼得森考察格陵兰岛上的积雪时发现,在不同年份的积雪中铅的含量明显不同,1923年以前的积雪中几乎不含铅,而此后的铅浓度逐渐升高。这足以表明,自人类在1921年发明了四乙基铅汽油并于1923年大规模生产之后,大气中的铅含量明显增大了。

“人类世”不仅仅是一个纪元概念,它还通过把地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有效连结而成为一个全球环境史研究的新领域。在这个框架中,不仅要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还要从可持续的视角来审视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模式。

具体而言,就是改变长期以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政府层面,各国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让企业的经营更规范、环保。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全球首个环境法治报告》,截至 2017 年,176 个国家已经设立了环境保护法律,164 个国家设立了环境保护部门或同等权力机构。

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认知全球环境趋势开始,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中,积极改变现有方式,从而做到商业发展与可持续的共赢。

2、“人类世”是什么?地球进入“人类世”说明什么?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今已存在有40~46亿岁年,按照时代来分分别是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兴盛和恐龙等爬行动物横行的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新生代则是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兴盛的时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

第四纪是现代动植物活动的时期,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我们人类生活的地质时期是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中的全新世,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加剧,人类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尤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城市化的速度增加了10倍,更为可怕的是,几代人正把几百万年形成的化石燃料消耗殆尽。“人类世”概括的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地质变化。     “人类世”可以是说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强烈反差,地球进入“人类世”后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从南极冰层捕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全球性增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造成的各种影响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而且全球有很多人类合成的矿物质材料对于自然地质影响是巨大的。     现在的农业、工业、军事、航天等现代化工业都会对地球地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可以说“人类世”就是人类破坏地球最明显的见证,虽然“人类世”这一说法尚未获得权威认可,但其影响之巨大,可以说是划定地球历史的重大地质事件。

3、生态文明与地学哲学

余谋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摘 要 我们的时代是生态文明的时代。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这就使中国站到了时代的高度。

生态文明通过社会全面转型实现。地球科学发展人文转型,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地学精神,以指导和制约地球科学和技术发展,指导和制约人类的地学活动,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这是地学哲学的新使命。关键词 生态文明 地学哲学 美丽中国 地学发展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什么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中国就是美丽的中国。胡锦涛在十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他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提到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国国家战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提升到加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而且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样,中国发展战略就站到了时代的高度和前沿。

一、我们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即人类新时代20世纪中叶,世界工业文明达到它的最高成就:工业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达到人类历史的最高峰。同时,与之相伴的问题以全球性危机出现: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第一次出现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资源危机现象;人类第一次变老,人口老龄化开始出现;21世纪,全球信贷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接连不断。全球“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马克思在说到人类历史转变时说:“转变的顶点,是全面的危机。”“危机”表示转折,全球性生态危机,表示一次时代转折的到来。这是世界历史一次根本性转折,人类从工业文明社会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它以20世纪中叶轰轰烈烈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兴起为标志。

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的主要特征。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三个阶段: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进入它的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它的主要特点,我们用以下简表表示(表1)。表1 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简表续表人类文明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不同文明发展中,后一阶段包含前面阶段发展的内容。

例如,人文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科学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生态文化发展中包含前面三种文化,但是它们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它不是否定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只是抛弃它们的不完善方面,采用新技术(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现在我们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现在我们面临非常尖锐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是工业文明社会所积累的社会矛盾,无论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全球性的信贷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还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世界性的矛盾、争端和冲突日益深化和尖锐化。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至今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因为主要仍然按照工业文明的思维,试图在工业文明模式的范围内解决它们,这是难以做到的。虽然这些问题没有获得解决,但终归已经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可以理解为处于“过渡时期”。我们以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一,环境保护问题,这是一个新问题工业文明社会没有提出“环境保护”,因为环境污染只是个别和局部现象。随着世界工业化发展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污染了环境,逐步积累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损害经济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20世纪中叶在人民反“公害”的社会运动中,第一次提出“环境保护”问题。

1972年,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第一次国际人类环境保护会议,发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鉴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宣告“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是人类庄严责任”,开启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40年来,虽然人类作出了巨大努力,投入最新科学技术和十分巨大的经济力量,但是并没有扭转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或者说是“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整体继续恶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事业。但是,现在主要按照工业文明的思维,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对待。

现代工业生产,如果用模式表示是:“原料—产品—废料”。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模式,它以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排放废物导致环境污染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在原有模式上增加一个环节——净化废物,生产模式变为:“原料—产品—废料—净化废物”。为此发展了一个新的产业——环保产业,生产净化废物的设备,并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朝阳产业。问题在于,净化废物设备的生产、安装和运转是很花钱的,一般占企业投资的20%,甚至50%。而且,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达到净化目标,但在社会物质生产的条件下,由于废物的量太大、质量太复杂,很难达到净化的目标。

问题的实质还在于,这里被净化的“废物”是有价值的,在生产中可以找到它的用途,在生产中用这样大的代价去“净化”它,是非常不合算的。这是现行的环境保护道路。它是按照工业文明模式设计的。

它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转变是必然的。这就是从工。

4、地球自转轴移动加快,冰川融化和地下水枯竭,两极点40年移动米

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自转轴倾斜造成四季。同时即使没有外力,地球自转轴也会自己摆动。

过去研究表明,冰河期消退和地函对流会导致地球自转轴发生偏移现象,属于自然现象。

但科学家研究发现, 数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地球自转轴的位置。 中国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团队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大量融化及地下水的抽取,导致地球自转轴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移动约4米的距离 。一些科学家有理由相信,地球已进入了新地质时代—— 人类世 (Anthropocene)。 两极冰层融化,让地球南北极点移动4米! 根据定义,地球自转轴会倾斜会摆动,而且它们的位置并不固定(1990年,人类统一确定北极点的位置), 每当地球的“形状”改变,质量进行重新分配,自转轴也会跟着微调。

当然,自转轴的变化是以万年以上为周期的,但是人类活动改变了这点。过去科学家认为,只有地球内部岩浆对流以及冰河期消退等自然因素会影响自转轴。但新的研究表明,两极冰川融化正改变地球质量分布,让两极朝向新的方向移动。

导致极地移动加速的原因之一是冰川融化。虽然极地漂移是科学家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但漂移的水平并不恒定,不过这一点在1990年代首次出现了从西向东的明显方向变化。后来科学家发现极地移动方向在1995年从南转东,而且1995到2020年间的平均移动速度是1981到1995年的17倍。

从1980年至今,两极位置移动了大约4米。 团队利用NASA和德国航空太空中心重力回溯及气候实验卫星提供的数据,将冰川融化与极点在2005年和2012年的运动联系起来,确认冰川冰融化是极地漂移快速的主要驱动力。 人类抽取18兆吨地下水,也让自转轴稍微移动! 除了冰川融化外,地下水的抽取也造成地球自转轴移动。

地下水原本储存于地下,但抽取后大部分会流到海洋,让地球质量分布重新分配。过去50年,人类已抽取18兆吨的地下水,而且没有补充。抽取地下水看似微不足道,但其中变化之同样重要,是因为它们会影响地球上质量的分布,以及当您处理旋转的物体时(无论是旋转的陀螺,悠悠球还是整个行星在太空中旋转),其质量方式分布反过来会影响其旋转方式。 没有参与研究的苏黎世大学博士文森特·汉弗莱(Vincent Humphrey)表示,地球自转轴的移动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但一天的长度会改变,虽然只有几毫秒。

只不过,地球的自转轴的变化也凸显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有多么的大,影响深远。 地球进入新的地质时代? 如果只看自转轴的变化,无论对地球还是人类,都可以忽略不计。但要是多个不寻常的现象综合起来,就难怪一些科学家宣称地球已进入了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指的是地球最近的地质年代,一个尚未被正式认可的地质概念,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克鲁岑(Paul Crutzen)在1995年提出)。 现今人类所处的地质年代称作全新世(Holocene),是自上次冰河时代以来的1.2万年稳定气候,在此期间,整个人类文明得以发展。

但是科学家认为,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海平面上升、全球物种大规模灭绝,以及因森林砍伐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转变,都标志着这一地质时代的终结。 其中科学家指出进入人类世的证据有: 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如果当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地球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看到75%以上的物种灭绝;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速度为6600万来最快速度,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280ppm(ppm是百万分率,1ppm为百万分之一)增加到400ppm; 海洋塑料污染,以至于微颗粒几乎无处不在。如果人类灭绝,塑料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可识别的化石记录; 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肥料的使用使土壤中的氮和磷增加了一倍; 人类正在消耗的自然资源占地球总生物承载力的173%,远远超过了我们星球所能维持的自然资源...... 总的来说,地球只有一个,人类的发展别忽略了对地球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人类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人类世的概念,人类世是什么意思,人类世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什么叫人类世界。这就是关于《“人类世”是什么,地球进入“人类世”说明什么(走进“人类世”)》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热射病有哪些症状,什么是热射病?简要说说其治疗原则

下一篇: lol怎么投降按哪个键,lol怎样投降(英雄联盟三分钟就结束了游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