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天梯山石窟的文化
- 天梯山石窟的介绍
- 请问武威天梯山石窟值得一看游玩吗
- 天梯山石窟 马牙雪山 绒布寺这些地方它们来自哪座城市
- 对比四川乐山大佛,称作是“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却少有人知
- 武威的旅游景点有那些
- 我国有哪些很值得一看的冷门石窟
- 天梯山石窟的特色
- 天梯山石窟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 藏有中国旅游标志文物的博物馆,为何游客都不愿意去
天梯山石窟的文化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人们往往从年代上确定石窟艺术在佛教史和美术史中的地位。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影响。如果单从年代上看,新疆的许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对中原石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366),炳灵寺石窟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与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专家们一致看法是,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石窟艺术开创地,但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莫高窟历史上出现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这时随着洛阳一批官宦、僧侣与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 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在这里并非有意贬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中国石窟一种发展脉络,用事实说明,真正能够影响中原石窟风格非天梯山石窟莫属。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层蹊。朝天有路风云合,隐雾何人竹不栖。玉塞万年凭作障,泉源六出各成溪。振衣千仞曾寻梦,一览青川绿树低。”———清代·张昭美如果你是一位热爱旅游的人,一定要去天梯山石窟,如果你不喜欢旅游,一定要了解天梯山石窟,因为:天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的鼻祖,大佛塑像的高度堪称中国石窟佛像之首;这里还是中国的人参果之乡,《西游记》中生长人参果的万寿山实为武威天梯山,这里的人参果成为当地1万多户4.7万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正月初一,当地四千群众聚集在这里,以烧香拜佛、燃放鞭炮的形式祝福新年。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乾隆《武威县志》:“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经籍中都有记载。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天梯山石窟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创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逊由 张掖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地震),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蕴藏丰富。佛教兴盛是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此窟的开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总之,天梯山石窟对佛教传播及佛教艺术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并在中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保护规划的制定,让石窟的修缮加固有了更为实质性的意义,这也是对中华民族瑰宝的传承。
天梯山石窟的介绍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处,地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请问武威天梯山石窟值得一看游玩吗
想看就去看吧。
不过这个石窟当年修水库时把里面的重要文物都搬迁了(壁画和塑像几经搬运部分毁损严重,面目全非),基本原址就剩下一个搬不走的大佛,而这个大佛也被粗糙的修复过。除了这个大佛,其它的窟洞没有栈道上不去。
去这里只能当一个景点看看,别想去欣赏什么石窟艺术。
天梯山石窟 马牙雪山 绒布寺这些地方它们来自哪座城市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窑,别名凉州大佛窑,位于甘肃省威武市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马牙雪山,藏语阿尼嘎卓,位于甘肃省威武市天祝县西部35公里处。绒布寺,位于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巴松乡南。
对比四川乐山大佛,称作是“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却少有人知
四海八荒,总有那么一段风景,一定会有那么一段风景,她会把你的心留在那时那刻,一生一世。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别名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五十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凉州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被喻为“石窟鼻祖“。在 历史 的风烟中,天梯山石窟只有最大的佛窟开放,据明代《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当 时尚 存26窟,解放初期就仅存16窟了。而现在,很多雕像和壁画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只留下满身伤残的空窟。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巍然端坐,左手平放在膝盖,略出膝部;右臂前伸,手掌外撑。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栩栩如生,依稀可见繁盛时期的浓厚色彩。青龙、梅花鹿、白马、墨虎、菩提树等等,以及马背上闪闪发光的经卷,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大佛窟外筑起了18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围堰大坝,形成了今天在天梯山石窟所能见到的“水山之界”奇观。天梯山石窟陈列馆也位于景区内,免费参观,在这里可以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深度地了解天梯山石窟的文化背景。 据记载:开凿天梯山石窟的凉州僧人们,以昙曜为代表,后来成为了中国内地另两大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主要技术力量,昙曜甚至还成为了北魏的佛教领袖,凉州天梯山石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石窟的开凿,这也是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鼻祖”的原因。
武威的旅游景点有那些
1,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市博物馆),AAAA级景区,位于武威市城区东南部,坐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武威文庙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
2,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又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3,海藏禅林
海藏禅林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河西走廊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梵宫之冠”。
4,摩天轮主题公园
此主题公园是以摩天轮为园区核心,集体验观光、休闲游乐、生态建设为一体,水陆空多空间、多角度、多层次的大型文化游乐综合体。
5,天马湖
天马湖景观,南起连霍高速公路桥,北至拥军桥,全长7.14公里,东西两岸以堤防为界,对河道进行防洪改造和景观设计。河道两岸统一规划设计,增设景观绿化等设施,突出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旨在打造具有突出地方特色和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园林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威
我国有哪些很值得一看的冷门石窟
这两年的文化旅游一度盛行。说到我国充满文化的旅游景点,那一定要提到石窟文化。著名的石窟有云冈、龙门等等。但在我国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石窟,比这些都要壮观,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地方吧!
这座不显山露水的石窟,就是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的张义镇灯山村,所以当地人也称它为凉州石窟。这里是我国众多石窟的鼻祖,距今有近1600年的历史,可以说云冈和龙门都是仿照他的模样设计,是我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凉州是著名的六朝古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此经过,这样的历史背景,也造就了天梯山石窟。虽然是最早的石窟代表,但它的保存状态却不尽人意。很多处都被严重的破坏,如今保存较完整地只有三层,大小洞窟也只有18个可以参观。
石窟群里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从远处看更为壮观。佛像的造型非常独特,一只巨大的佛手伸向前方,另一只则是放松的搭在腿上。在释迦摩尼佛像的两边,还各有六尊比较小的,面露凶狠的佛像。他们身披战甲,表情严肃,好像是在保护释迦牟尼,和慈祥温和的释迦佛形成鲜明对比。
石窟的墙壁上,还有很多画工精美的佛教壁画。壁画上清晰地画着一幅背着经书的大象和匍匐在草丛之中的猛虎,而且颜色保留的非常完好,栩栩如生。遗憾的是,这里只有13号一个窟可以参观,其他的洞窟已经被文物专家搬走保护了。
石窟的名位之争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是哪个石窟,保存到现在,都有着非常大的文化价值,所以我们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保护他们,传承好前人留下的丰厚遗产。
天梯山石窟的特色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起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一大型洞窟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大像1尊,高28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我们来到这里时,黄羊河水结着厚厚的冰层,在阳光下洁白晶莹,明镜一般。夏天从水库乘船瞻仰,天梯山的伟岸雄姿倒影在清澈碧波之中。沿着栈道登临天梯山远眺,黛青色的祁连山脉映入眼帘,层峦叠嶂。山顶白皑皑的冰雪如云如练,使青色的山体显得更加冷峻。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青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给这片原本苍凉的天地增添了灵秀之气。天梯山石窟,据明正统碑记载,“诸佛之龛,二十有六”,在经历1927年大地震之后,现仅存洞窟18个,计北凉、北魏10窟,唐4窟,其余4窟皆残破。所有洞窟均经后代重修和妆銮,有的壁画重叠多达 5层。明代正统十三年间,重修广善寺时,对石窟又进行了大规模重修,绘制大量明代壁画。 石窟形制主要有3种:①五柱型(或五塔型),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窟中偏后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洞窟四隅,各有一分层方柱,形成五塔式;②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心方柱直通窟顶,双层龛顶部四面成斜坡,形成覆斗顶;③覆斗顶型,平面呈方形,顶部覆斗藻井,三壁开龛。前2种多为北凉、北魏窟,后者多为隋、唐窟。洞窟残存一些塑像和壁画。雕塑中有北魏石佛头像,北周、隋菩萨像和唐代释迦说法像。13窟系唐代造像,一铺七躯。本尊为善跏坐弥勒大像,高约26米;两侧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虽经历代重修,仍然保留着唐代风貌。第2、3窟亦为唐窟,三龛像,其中彩塑多毁于1927年地震。现存第3窟的释迦结跏像和二胁侍、第2窟的两身供养菩萨,造型匀称,面相丰润,身姿自然,以洗练的手法,表现了温静娴雅的神情,堪称唐塑杰作。 壁画保存不多,表层壁画多为西夏、元、明之作,在剥离重层壁画中露出了北凉、北魏、西魏和隋、唐残画。其中北凉壁画,别具风格,菩萨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梁、宝冠卷发,上身半裸,腰裹长裙,受西域早期壁画影响,与敦煌北凉壁画、酒泉北凉石塔线刻画和炳灵寺西秦壁画风格相近,又有凉州本土特色,具有朴拙之美。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昙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东下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了新的开凿生活,成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北魏的佛教领袖。据历史记载,439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至平城,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了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了佛教的兴盛。这3000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着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北魏灭北凉结束了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其艺术受到重创,凉州的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一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了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于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于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和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是全国石窟之冠。据 《魏书·释老志》记载,魏文成帝 拓跋睿和平年间,是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至20窟。之后陆续兴建,前后历60年,无数的雕塑家在53个洞窟里雕刻了佛像、飞天等5?1万多件。其间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这些宏大精美的雕塑,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而凉州僧人及其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和石窟寺艺术方面,北凉和北魏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的。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这时起,历经东魏、西魏、北齐直至明清,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同时还开凿了巩县石窟和附近的几座石窟。龙门石窟的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和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天梯山石窟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天梯山石窟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如果以前凉张天锡时期译经算起,距今至少有1640多年。1927年武威大地震,天梯山石窟震毁严重,至今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但在明代正统十三年(1448年)以前,天梯山石窟至少有26窟、4层。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1954年,考古学家史岩目睹天梯山石窟震毁未修情况时,就认为“26窟还不是最高窟数的记录”,当时的证人李喇嘛称有“4层,摇落10窟”。冯国瑞、史岩等人推断天梯山石窟的“西北”震毁处有珍贵文物遗存层,那里埋藏着无人可知的秘密。
天梯山石窟其实有三个不同建筑“版本”
1954年7月,考古学家史岩决心搞清楚天梯山石窟震毁情况,在武威县政府、张义区政府、天梯小学老师及其当地青年民兵的帮助下,利用绳索攀登到各个洞窟去抄录、登记遗存文物,由郝在中负责整理,形成了一个全面的调查报告,发表在1955年第二期的《文物》杂志上。该报告,为我们揭开了天梯山石窟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天梯山石窟的“模样”其实经历了三个比较大的历史时期:一是北朝、隋、唐前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鼻祖”时期,记载在《魏书》等历史典籍中的所谓北凉主沮渠蒙逊的母亲石刻像,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文物亮点。史岩等人认为地点在现在石窟的西北方向上,大体在四层(乃至五层)最高一层,实际也是佛教东渐时期汉传佛教的遗存期。二是唐中后期、西夏、元时期,是藏传佛教石窟建筑遗存期。三是明代正统以后的“广善”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致“模样”。
现存天梯山石窟遗迹都或多或少保留有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文物印记。天梯山石窟最早为北凉皇家寺院,《北凉录》:“蒙逊有凉土,专弘佛事,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像,千变万化,惊人眩目。”这个时期的洞窟群主要集中在西北方向,1954年,住寺李喇嘛称:“西北端摇落十窟,上下分布四层”。史岩目睹的情形是:“西部岩顶坍塌处,自山顶至山麓形成一条高40余公尺、宽30余公尺的凹陷面。”唐中后期及其西夏、元代的洞窟及塑像、壁画、抄经比较多,大佛体内装藏的主要是西夏经文。正统年间寺院改名“广善寺”,自清代后不断补修壁画,属于藏传佛教的寺院。
大地震后洞窟里佛像壁画遗存
史岩编号的13窟,按照先上层后下层、先西北后东南的顺序编排。1954年,史岩攀入窟内时发现,最上层西首的一号窟是十六国时期的“塔院”类型,中间有方形舍利中心柱,三层四面有佛龛,无胁侍像。造像在西夏重塑过,明代重修过。残存壁画有三层,发现有贴上去的版画代替壁画。进入第二窟的难度非常大,史岩跪爬在悬崖的缝隙里,冒着生命危险踩岩角转两个弯才进入洞窟。这里的中间立佛已震倒在地,毁为几段,只余二跪式菩萨,跪在仰覆莲束腰式座上,“它处未见”,极为珍贵。左龛为倚靠佛,右龛为坐佛,各有二胁侍菩萨。倚佛、坐佛都涂有金,是唐代塑像。有白描的菩萨和天王像。
第三窟远看是个正方形,需要爬行在陡径上才能到达,稍一耸身或转身,就有坠崖之危,古来在此丧生者很多。后来,人们打通第二窟与第三窟,直接可从第二窟进入第三窟。此窟“自地震后没有人去过,地震惨状历历在目”,地面开着地震时产生的6厘米宽的裂缝,佛像与土石毁为一堆。这里有艺术价值极高的6个胁侍菩萨,形态各异,属晚唐写实等身菩萨,人们见到的衣着“时髦”的菩萨像,就是从这洞里挖出的。
第四窟是第二层的第一窟,在第一窟的下方,地震时第一窟的岩石砸塌了第四窟的顶部,此窟佛像是十六国时期所塑,风化严重,缺臂少腿。中央方塔上首的佛龛,至今都没有人上去近看过。第五窟是唐代开凿的覆斗形大方窟,里面壁画被震毁,没有见到佛像。第六窟也是方形洞窟,里面的佛像和第五窟的塑像在“土改时被天梯小学的学生爬上去拽出扔碎”,史岩还寻找到碎为一摊的黄土,里面色彩鲜艳的塑块不少。五、六两窟因较大易爬,里面余有康熙年间的壁画。
第七、八、九窟离地面不太高,把梯子搭在寺墙上攀爬即到。里面的佛像比较齐全,壁画类型丰富。尤其是从第八窟中发现了唐、西夏佛经6残本,发现北凉时期武威译人最早译出的《维摩诘经问疾品》,首尾缺页,高44.7厘米,堪为早期佛经之宝。另发现隋代《释迦说法图》珍贵绢本。十窟至十二窟空残缺物,造像均被震毁。
目前所谓的“天梯大佛”就是第十三窟,大佛为晚唐造像,最后一次是光绪二十五年再修。地震后,大佛头摇落,1936年补首。结果,1966年后又被人为破坏。
甘肃“镇馆之宝”出自第3窟左壁龛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一铺三身天梯山唐代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是天梯山石窟造像的精华和代表。
这是史岩从爬攀最危险的第3窟左壁龛发现的。主尊坐佛高130厘米,全趺坐,圆髻广颐,其上阴刻水波纹,丰颐秀目,低垂下视,双唇紧闭,流露出一种庄严沉思的神情。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呈梯形折出,线条流畅,洗练写实,表现出衣饰质地的柔软厚重。右手扶膝,左手施禅定印。此像经后世多次重妆,彩绘已然斑驳,但比例匀称,体态雍容,仍不失盛唐神韵。同窟中的胁侍菩萨立像,身姿优雅,气度端正。左侧胁侍菩萨高183厘米,头挽垂环髻,发绺披肩,面庞圆丰,秀目微睁,隆鼻小嘴,双唇紧闭,神情超脱中又露严正。上着袒右胸臂的紧身束带天衣,下着束腰贴腿长裙,帔巾自肩部横垂至腹前横两道,右臂曲举,左臂下垂。右侧胁侍菩萨高180厘米,发髻耸起,余发呈三绺垂肩,曲眉丰颐,神情娴静,庄重而不失妩媚。宽披帛自双肩垂落至腋下飘落,羊肠裙层折贴腿,身体肌肉丰满匀称,略呈优美的“S”形。左臂曲至胸前,右臂下垂握拳,体态优雅,正是唐代“丰肌秀骨”的典型。
史岩考察时,还发现中间第二层的洞窟都留有清代避难百姓居住的痕迹。因窟体大,攀爬难,清代同治年间战乱时,周围百姓携家带口攀爬入窟,在洞里造避难炕,起土灶,烧火做饭,还开辟了烟道,致使窟内壁画被熏得分不清楚画面内容。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天梯山石窟的西南边紧挨大佛窟,还建有一座藏传佛教的四合套喇嘛庙,里面建筑物也很多。拦水坝周围原来是一道土墙院,附近有天梯小学,也俗称大佛寺小学,建于民国时期。“广善寺”在明代正统年间就有了,把现在的第13窟圈在里面,题铭显示,这个寺院先后住过“伊尔崎”、“销南黑叭”等蕃僧,清代张义山区是“麦力干”部落的驻牧地,证明张义山区清代蒙古族居民汉化或藏化。
史岩还发现第一窟里居然有以版画的贤劫千佛纸粘到壁上充当壁画的情形,这在别处是没发现过的。壁画上的墨笔题记显示,嘉靖十二年九月,山西汾州游客二人,一叫党彦升,一叫郭严黎,两人爬上第二窟,在天王壁画处挥笔写下自己的名字。第六窟里面的壁画上,还题有“黄区”(今黄羊镇一带)人供养“清单”两处。一处是黄区五坝人杨俊与妻子冉氏在康熙五十八年十月施舍银二两三钱、小米面一斗塑第六窟佛像一尊半,一处是同期的黄区二坝人杨殿兴与妻子黄氏施舍银同上。
李喇嘛口证,曾在西北方向坍塌处挖出一唐代佛头,冯国瑞、史岩等早就预测说,天梯山石窟最珍贵的文物应当掩埋在西北塌陷处,“广达七八十公尺”,此处无疑是北凉文物的富积区。大坡山废道上也有许多文物古迹的遗存,水峡口里还有栈道遗迹,这些沉埋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得到保护。
本报记者李林山
文章配图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藏有中国旅游标志文物的博物馆,为何游客都不愿意去
作为一座因为美食闻名的城市兰州而言,大部分都是因为这样才选择在兰州停留1-2天的时间。其实在小马看来,作为西北重要的城市和甘肃省省会而言,兰州的美好不仅仅只有美食,其实这座城市中还有更多让你留恋的地方。比如作为人文旅行爱好者的马且停来说,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同样让我惊喜
说到甘肃省博物馆的话,很多人或许第一时间不清楚,但是当我说到马踏飞燕的时候,大家一定都会熟知,毕竟这是中国旅游的标志,其实这个马踏飞燕就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甘肃曾经是沙漠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河西走廊曾经在这里辉煌发达,可以说在甘肃出土了众多的文物,因此甘肃省博物馆中可谓云集了甘肃境内中国国宝级的文物,那么除了刚才提到的马踏飞燕之外,当你来到甘肃省博物馆之后,都可以重点看哪些文物呢?下面跟着小马一起来看看吧!
天梯山石窟的文物
如果说甘肃省博物馆中最让我惊喜的是什么文物?那么一定不是网红的马踏飞燕,而是相对小众的天梯山石窟。虽然比起不少文物而言,天梯山石窟的文物在甘肃省博物馆中并不算最特色。但是作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早前因为修筑水库的原因,天梯山石窟进行了保护性的搬迁,这些文物如今大部分都被保存在了甘肃省博物馆中,其中一部分开放给大众展览。当我参观了天梯山石窟景区后,接着来到这里看到众多出土于天梯山石窟中北魏塑像以及北凉时期壁画的时候,瞬间惊喜满满。
元代玻璃莲花盏
驿使图--曾经中国邮政的标志
作为曾经中国邮政的标志--甘肃省博物馆中的驿使图让我惊喜满满,在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前我也去了出土驿使图的嘉峪关魏晋墓。作为中国重要的魏晋绘画艺术,魏晋时期的砖画可谓是填补了中国魏晋绘画的空缺。可以看的出来驿使图形象生动的展现了驿马四蹄腾空,奔驰在戈壁绿洲中的情形。
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底
中国众多的博物馆中春秋时期的古文物并不少,但是当我看到这尊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底的时候,还是被它那种呆萌的形态感动。这是一个有着虎眼,竖耳以及锋利爪子的器物,那种气势感很是栩栩如生。细细发现的话,还可以看得出来老虎嘴巴中吞噬着一只小羊。就是这样一个文物曾经却是被用于屏风的底座,实在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