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常说,出海会放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妈祖,第二个是北斗。他们要拜就拜两个,可见北斗对他们有多重要。"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于6月16日发布。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BDS)可用性指数已达99.996%。总体规划旨在2018年前后发射约18颗卫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并在2020年左右完成全球系统建设。
根据白皮书内容,自2012年起,BDS已应用于中国大陆及周边部分亚太地区。它比美国的GPS晚了20多年,也远远落后于俄国的GLONASS系统。中国推动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开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跟踪位置信息和军事及安全的要求。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认为他在过去的四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6月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部分地区性能略好于指标要求。比如在北京、郑州、Xi安、乌市等地区,定位精度可以达到7米左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米左右。”“今年试点的高精度加固系统一旦建成,精度将有质的飞跃,达到10厘米以下。”他还表示“BDS芯片的工艺线已经达到40纳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芯片的性价比已经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最便宜的芯片在10元人民币以内。".
北斗有多牛逼?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北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重要国家空间基础设施。
目前世界上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可的供应商只有四家: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北斗、欧洲伽利略,其中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实现了正式运行。
北斗在欧洲已经领先伽利略。与GPS相比,北斗的在轨高度是GPS的1.8倍,因此其接收机的盲角更小,通信覆盖更高,精度更高。2020年北斗完成全球组网后,其定位精度将达到惊人的亚米级,成为世界上精度最高的导航卫星系统,是当今GPS无法比拟的。“如果我们用这个高精度的应用来服务汽车,我们就不需要用电话呼叫最后100米和最后10米。这辆车可以直接在你脚下行驶。”冉承其说。
“自2012年北斗系统提供区域服务以来,系统一直连续稳定运行,完全满足指标要求,定位精度优于10米。”冉承其说,在定位精度上,北斗在京、乌、Xi安等重点地区的定位精度优于5米,在泰国等低纬度地区也优于5米。
“北斗系统有独特的技术体系。”冉承其说,比如世界上第一个由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中地轨道三颗轨道卫星构建的混合星座;国际首创的导航定位、短消息通信、差分增强集成技术体系;提供多频导航信号和短消息通信服务。
北斗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北斗不仅高,而且很接地气。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比如车联网,北斗可以解决车辆安全报告,降低空载率。在船舶的网络上,可以实现紧急救援、灾害预报和天气预报。在物联网中,实现了产品溯源和食品安全监管。联网方面,可以帮助照顾老人,小孩等等。发布会上,冉承其展示了自己佩戴的一块北斗时空手表。“这款手表看似简单,却能直接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时间精度非常高,达到50纳秒。它应该是世界上最精确的手表。它还可以定位、导航,并具有计步器等其他功能。该产品现已进入市场。”冉承其说。
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在高精度应用行业已经占据了中国的主流市场。去年,北斗拥有12万多块高精板和50万根天线,分别占国内市场的30%和90%。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出货量超过30%的智能手机使用北斗芯片。
近海应用也是北斗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北斗系统可以快速报告位置,有短报文服务,在移动通信不完善、不发达的地区尤为明显。目前,我国已在沿海4万多艘渔船上安装了北斗应用终端,可与手机并行运行,极大满足了渔民海上通信需求。
中国北斗将成为“世界北斗”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当时被命名为“灯塔”工程。然而,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的限制,该项目最终被搁置。
白皮书提到,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提供服务;到2012年底,北斗二号系统建成,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计划在2020年左右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我们与美国的GPS、俄国的GLONASS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美国的合作完成了两次政府间会谈,签署了政府间合作会谈的协议和声明。”冉承其表示,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框架下,成立了中俄北斗和GLONASS系统重大项目合作委员会。在项目委员会的机制下,双方进行了多次磋商,并签署了相应的联合声明和应用合作协议。北斗和伽利略的合作已经完成了相应的频率协调,正在开始建立政府层面的合作机制。
“在多边合作方面,我们积极参与联合国等相关组织。例如,在联合国框架内,中国作为创始成员之一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冉承其说。
“据初步统计,北斗产品和具有北斗功能的产品已交付全球30多个国家。技术合作甚至不止于此。”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统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要加快建设,尽快实现全球覆盖;其次,在系统建设上,要进一步追求高可靠性、连续稳定运行;第三,在终端应用产品的开发利用上,要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综合经济日报、新华社、经济之声、中国青年报、第一财经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