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选知识 > 正文

高频与超高频RFID技术有什么区别?(高频与超高频RFID技术的区别是什么)

高频与超高频RFID技术有什么区别?(高频与超高频RFID技术的区别是什么)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高频技术比超高频技术相对成熟。从1995年最初的商业化到今天广泛而成熟的实际应用中,高频技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与其他频段的RFID标签相比,高频标签的生产量最大,厂商投资回报率最高。

通过持续改进,建立了高频标签生产、数据协议共享、RFID应用基础的学习曲线模型。

超高频技术刚刚开始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技术水平尚未达到成熟水平。

从信号干扰方面来说:

高频和超高频RFID系统非常依赖于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通信环境。而高频技术的近场感应耦合降低了潜在的无线干扰,使得高频技术对环境噪声和电磁干扰(EMI)具有很高的免疫力。

超高频采用电磁发射原理,所以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同时,金属可以反射信号,而水可以吸收信号。这些因素会干扰标签的正常功能。虽然一些经过技术改进的UHF标签(如Gen2)在防止金属和液体的干扰方面表现优异,但与HF标签相比,UHF标签仍处于劣势,需要其他方法来弥补。

从全球规范和标准的角度来看:

ISO/IEC,15693标准是ISO/IEC在1999年制定的,它规范了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的实现。13.56MHz的高频带已经成为全世界有效的国际科学和医学(ISM)频带。2002年12月日本同意使用相同的高频频率后,其功率水平已在世界范围内统一。

超高频的标准不统一,各国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同。欧盟规定的UHF频段为865~868MHz,美国为902~928MHz,印度为865~867MHz,澳大利亚为920~926MHz,日本为952~954MHz。然而,中国和其他国家还没有给超高频一个合适的频率范围,标准就缺失了。UHF频段不统一的直接后果是打破试图建立无缝全球供应链的企业的供应链。

从全球RFID功率需求的角度来看:

在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EN300-220规范中有两个主要条款不利于UHF。一是功率的限制,规定有效辐射功率为500毫瓦;二是带宽的限制,导致无法让阅读器跳频,也限制了标签的防碰撞仲裁速度。欧洲标准限制了UHF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信号调制,导致美欧系统不一致。

RFID在实际应用中赢得了很多用户的好评。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超高频标签技术在商品的自动识别和防伪方面具有明显而独特的优势,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管理将得到提高。

标签:标签技术标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微信如何查看群组,微信如何找到群组或群聊(微信8.0.32双版本更新)

下一篇: 关于笔记本电脑的论坛(有惠普笔记本电脑的专业点的论坛吗,对惠普售后实在是失去了信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