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选购天文望远镜
- 买天文望远镜有什么讲究在细节上要怎么挑选
- 天文望远镜怎么选择
- 望远镜4个不能选
- 如何选购望远镜呢
- 如何挑选望远镜
- 请问望远镜怎么选
- 高手教下怎么挑选望远镜!
如何选购天文望远镜
回答
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拥有一架品质优良的天文望远镜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该如何选购天文望远镜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1首先看型号,对于初级入门者来说,主要看焦距、口径,焦距和口径越大就越好,价格也越贵。2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主要看两个焦距,即 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物镜焦距是不变的,但目镜焦距可以灵活组合。3选购时,认准品牌。星特朗天文望远镜做工精细,可选型号较多,性价比高,适合天文爱好者。4天狼天文望远镜,价格便宜,适合天文初级入门者。5如果你是发烧友,可选美国博士能天文望远镜,它功能强大,专为发烧友设计。以上是我给您的解答希望对您有用,祝您生活愉快,谢谢提问
谢谢回答
不客气哦亲,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能结束订单给我个赞支持一下嘛十分感谢更多2条
买天文望远镜有什么讲究在细节上要怎么挑选
拿普通天文望远镜来说,如果你要看清星体细节,还有那些小卫星,实现可不容易,首先你得有钞票购买口径20厘米以上的专业望远镜,口径20厘米的镜子价格一般在万元以上。买个千余元的入门级就可以了,千元内的镜子我买的是天狼,98年买的,F-800型的550元,物镜直径是60MM,焦距800MM,放大倍率40-460倍,平时看看金星盈亏、水星、火星极冠、土星光环、木星红斑及其卫星还是绰绰有余的。白天也可以观察太阳黑子。夜空中在我们眼里的那些星星大部分都是恒星,行星很少,在望远镜里看恒星放大到460倍也不过是一个刺眼的亮点,没有观察意义。
天文望远镜怎么选择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现在大家条件越来越好,都开始有点钱花在望远镜上了。但是经济能力还是大不一样,怎样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望远镜就变成了一个难题。 如果你很有钱,多的花不掉: 那就捐给国家天文台,他们正愁没钱做咱们中国的太空望远镜呢。等做好以后,你没事拍几张,岂不是世界第一天文爱好者? 如果你很有钱,又想摆个望远镜在卧室(厅,办公室)里,那就买个APO折射镜(酷)。 如果你喜欢星系,星云,彗星等暗弱天体的观测,就买(做)个道布森式的反射镜,同样的支出,可以得到最大的口径。当然一个黑暗的观测点远比口径重要。在乡下一个50mm双筒往往比城里200mm镜子还管用。 如果你喜欢行星,月球等天体的观测,一个折射镜可能更好用。折射镜需要很短的时间达到热平衡,大大增加你的观测时间。而且同口径的折射镜往往比反射镜有更好的分辨率和反差。但当你为了分辨更多的细节而需要更大的口径时,昂贵的价格使反射式和折反式望远镜变成了更好的折衷。一般认为为了观测到行星上足够的细节,你至少需要15cm口径的望远镜。 如果你喜欢星系,星云,彗星等暗弱天体的摄影。一个小口径的APO镜和一个高质量的赤道仪就成了最佳利器。如果这一套对你来说太贵,用好你的照相机吧。别说一般镜头拍不出好的天体照片。 如果你喜欢行星,月球等天体的摄影,一个折反式望远镜是个很好的选择。在同样的体积和重量里,它有着最大的口径。别忘了最近几年行星天文摄影的最佳作品都是用折反拍的,而不是APO。 一个80mm的折射镜或150mm的反射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足够勤奋,可以看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如果你实在穷,双筒望远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同的望远镜有着不同的特点。APO折射镜是同口径光学质量最高的,牛顿式反射镜是同口径最便宜的,折反式是同口径体积和重量最小的。充份了解不同望远镜的特点和你的需求才能买到最合用的望远镜。 中低挡望远镜(国产货和进口货))往往质量差异极大,买的时候最好有个行家随同,要仔细挑选。 另外一个要特别注意的是望远镜的运输问题。如果你望远镜超过了你的搬运能力,那你使用它的机会就少了许多。所以挑选望远镜口径时也要考虑你上臂的直径。记住你用的最多的望远镜才是最好的望远镜。如果你10CM的望远镜一年看100次,而别人40CM的望远镜一年才用10次,那你看到的东西就会远比那人多。最后引用某位(忘记名字了的)大侠的话:望远镜不是电视机,打开就能看;望远镜象是钢琴,你在上面付出的时间越多,得到的也越多。 博主理解:一般怎么也要1000-2000才能买到一台说的过去的望远镜。此外,天文望远镜对使用的环境要求很苛刻。需要在无灯光、无月光、天气晴朗、无风的情况下,人的眼睛在黑暗中适应1小时以上才能把望远镜的功能发挥到极至。否则的话,一般只能看到月球环型山、太阳黑子、金星盈亏、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土星光环这样最基本的天象。望远镜一般分为折射式和反射式两种,一般说来,反射式的要好于折射式,但价格要贵一些。反射式相对折射式最大的优点是没有色差。因为可见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所以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后会因折射率不同而汇聚在不同的位置上,这就是色差,但反射式就没有这个缺点,因为所有的光都遵从相同的反射定律。另外,天文望远镜还有一些附属设施,例如赤道仪、寻星镜、滤光片、摄影借口、增倍镜等等。1、望远镜基础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望远镜:折射镜用透镜来收集并汇聚光线,反射镜用反射镜收集光线。要选择好合适的望远镜,首先要了解两种望远镜的相对优缺点。 衡量望远镜的好坏,不用放大倍数,而用口径,也就是主透镜或主反射镜的直径。当人们说“小”望远镜时,他们指的是望远镜的口径小。口径决定了望远镜能收集多少光线,收集的光线越多,你所能看到的也越多。因此,不管是折射镜还是反射镜,口径越大威力就越强。 最小的望远镜(口径50-80毫米)一般都是折射镜,更大口径的望远镜一般是反射镜,因为大口径的反射镜比折射镜造价要便宜一些。 通过50-60毫米的最小的折射望远镜,可以看见月面的环形山和深色低洼的“月海”,土星的光环,木星的云带和四颗主要的卫星,一些双星,以及各种星云、星系。如果使用更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更暗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 尽管小折射望远镜可以作为第一步购买计划的理想选择,但这里要提一点非常重要的警告。很多廉价的折射望远镜要么粗制滥造,要么性能与价格不符,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上可能毫无用处,尽管它们的外观相当漂亮。不幸的是一些大商店也卖光学质量很差的望远镜。 单透镜的主要缺点是在目标的边缘会产生多余的颜色,这称为色差。改正了色差的透镜称为消色差透镜,尽管光凭这一点不能保证其性能一定优越,但选望远镜时这一点是值得考虑的。反射望远镜没有色差。 2、选什么 如有可能,在购买小折射望远镜之前对其作如下检查: 从主镜一端往镜筒内看,在离主镜不远的地方是否有一个光圈(中间有一个洞的圆盘,注意不要和光阑混淆,光阑是镜筒内逐渐缩小的一组圆环,用途是消除镜筒内壁的杂散光)。光圈是用来提高图象清晰度的,就象照相机中的小光圈。但不幸的是这会严重减小望远镜的有效口径,使图象亮度降低。实际上用这种望远镜不会比你用肉眼看的更多。如果他们宣称使用了全口径,那他们在作欺骗性的广告。 在夜间观测月亮。其边缘应清晰,不能有各种多余的颜色。观测应确保在户外进行,不能透过窗户观测,不管窗户是关着的还是开着的。 如果望远镜不能通过上述任何一项测试,那么别买它,如果买了也要退掉。 3、放大倍数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还依赖于目镜。买望远镜时通常可以选择低倍、中倍和高倍目镜。不要因为看了广告中小望远镜可以有好几百倍的放大率而兴奋。太高的放大率只会使你看到的更少而不是更多,因为过分放大的图象将会变得昏暗而且不清晰。 有一个规律是望远镜的最高放大率可以取以毫米表示的望远镜口径的两倍。当然如果望远镜的有效口径被光圈减小,那最大的可用放大率也要相应减小。 大气本身限制了我们可以使用的最高的放大率,因为空气使恒星和行星的图象变得不稳定,这称为大气宁静度。不管你有多大的望远镜,在普通的地面观测点最大的可用放大率是300倍。放大率再高,目镜只会放大大气的变形效果,产生一个没用的“沸腾”的图象。 望远镜和照相机一样都有f值,望远镜的焦距是光从主镜到目镜的距离。望远镜的焦比是焦距除以其口径。例如望远镜的口径是100毫米,焦距是800毫米,其焦比为f/8。焦距不是关键因素,但它决定了望远镜最适合观测的目标。例如,喜欢观测星云、星系等深空天体的人爱用f/4至f/6的望远镜,而其他喜欢观测月亮和行星的人爱用f/7或更高的望远镜。 4、安装 小折射望远镜的最简单的安装方式是地平式,望远镜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运动。为把天体目标保持在视野里,必须同时在两个方向移动。 大一些的望远镜都配备赤道装置。它安装时要仔细一些,需要把极轴指向北天极,就在北极星附近。赤道装置价格贵一些,但也有其优点,为克服地球自转而把目标保持在视场中,只须将望远镜绕极轴一个方向旋转就行了。 近几年道布森装置越来越流行了。它造价低,易搬运,可作为赤道装置的替代品。它是变了形的地平装置,对低倍数、大视野的反射望远镜来说跟踪并不十分重要,道布森装置尤其适合。 百货公司和邮购商经常会提供非常不稳定的、简陋的桌面三脚架。没有任何理由去买一个摇晃的三脚架,用它你无法仔细看任何东西,尤其是在有风的时候。还要记住舒适和易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得不跪下伸长脖子看,那你肯定不会喜欢用它。 大部分小折射望远镜都有减速装置,通常是配备有韧性把手的齿轮连到轴上。这样通过旋转手柄就能跟踪目标。但要注意如果减速装置不灵活的话,反而会带来麻烦。较昂贵的跟踪装置配有电机,跟踪目标很轻松,这一点在观测行星时是非常有用的。 5、目镜 目镜是需要购买的最重要的附件。不管主镜的质量有多好,如果目镜的光学质量不行,那望远镜的性能会大大降低。 目镜是可更换的,根据不同的焦距产生不同的放大倍率。目镜上标有数字,例如25mm,这表示了它的焦距。焦距越大,放大率越低,但(通常是)视野越宽阔。低倍率最适合于观测昏暗的、弥散的目标,例如彗星、星云和星系,而高倍率最适合于观测月球、行星和双星。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等于主镜的焦距除以目镜的焦距。因此同一个目镜在主镜焦距长的望远镜上能提供更大的放大倍数。 天文爱好者可以接受的最便宜的目镜是凯尔涅(Kellner)目镜,它的可用视场可达45度。厄尔弗目镜(Elfer)和阿尔无畸变目镜(Orthoscopic)价格贵一些,但光学质量较好。(译者注:冉斯登目镜价格更便宜,在低价位的望远镜中很常见;双对称目镜,也叫普罗素目镜是比较容易购买到的、性能很不错的目镜,关于目镜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见《天文爱好者》2000年第2、3期的文章。) 人们第一次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常常奇怪于图象时上下颠倒的。其实这是望远镜的基本特性,用于白天观察的望远镜都加了附加的透镜或正像棱镜。对于天体目标来说正像反像没有多大差别,因此天文学家已经习惯于这种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一些小折射望远镜还提供天顶棱镜,使图象上下正确,但左右仍是反的,观察月亮和行星时要记住这一点。 如果你是将望远镜通过窗户向外看,那象质不好可别认为是目镜的问题,室内外的的温差会引起空气的湍流,这会使星光变形。 6、寻星镜 望远镜的主镜筒上应配有小一点的寻星镜。寻星镜是一个低倍数的望远镜,用来使主镜找到观察的目标。典型的寻星镜放大率6倍,口径30毫米,记位6*30。便宜的器材通常配有5*24的寻星镜,这些寻星镜都加了光阑,使有效口径减小到10毫米。这种寻星镜除了能找到最亮的目标,别的什么也找不到。 7、检验你的望远镜 有几种简单的方法检验望远镜的质量。判断支架的稳定性,可以轻敲镜筒,图象的晃动应在3-5秒内停下来。通过在三脚架下悬挂重物,可以减小震动,提高稳定性。 检验望远镜光学质量的唯一方法就是观察一颗恒星。这必须在能见度非常好的夜晚,等望远镜达到户外空气的温度(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后再进行。 使用最大可用的放大率,检验一颗中等亮度的恒星的图象质量。调焦非常好时,星象应是一个点,或是一个非常小的圆面,周围有一些很暗的圆环。但在能见度差的时候,即使用质量好的望远镜也达不到这一点。 把图象在焦点的两边散焦,他都应变成亮的圆面。当然如果是反射望远镜还会看到副镜的影子。如果图象不能很好地调焦,在焦点的两边看起来都是一条小短线,那这架望远镜的光学质量就有毛病,这称为像散。 8、双筒镜---初次购镜的理想选择 有许多宇宙中的美景,例如银河繁星,昴星团和毕星团,神秘的彗星,它们只能在低倍率、大视场的双筒镜中才能真正很好地欣赏。双筒镜紧凑、简单,是最便于携带、易于使用的设备。 双筒镜上一般都标有数字,例如8*40,7*50,10*50。第一个数字是放大率,第二个数字是以毫米表示的主镜口径。一般的观测用7*50或10*50的双筒镜都行。如果觉得50毫米口径的镜子太重,也可以选用40或30毫米的。 除非有特殊用途,不要使用12倍以上的双筒镜,因为它很难拿稳。变倍的双筒镜也不要用,因为它们通常视场狭窄,光学质量也不好。好的双筒镜在镜片表面都镀有彩色的增透膜,这跟无反射眼睛上的膜一样,可增加光的透射率,增大图象的亮度。 有一些邮购的双筒镜为节约成本而使用了太小的棱镜,这严重影响了视场。从主镜一端往里看,可以看见光路中的一些圆圈。如果圆圈不完整或是矩形的,表明有一部分光线损失了。有一些便宜的双筒镜甚至在镜筒中做了凸起部分,好象里面有棱镜,而实际上没有。它们使用的是单透镜,并且光路是直的,放大率和视场都非常有限。 9、最好的望远镜是 什么是最好的望远镜?最简单的答案是:它应该是你会最经常使用的望远镜。易于安装,使用简单,便于携带,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除非确实证明你能出去并能找到平整的观测场地,否则不要急于更换更大的设备。而且,可以与你附近的天文社团联系,他们在选择和使用仪器方面会给你提出建议。 10、安全忠告 很多望远镜都带有目镜虑镜。它们可以使月亮、太阳和亮行星的光变得柔和。但不幸的是这些虑镜有许多质量不好,而且太阳虑镜尤其可能带来危险。在汇聚的太阳光的加热作用下,它们很容易炸裂(译者注:本人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很危险),而这是绝对应该避免的。没有衰减的太阳光会在瞬间造成永久的失明。观测太阳的唯一安全方法是将它投影到一块白板上。即使有虑镜,也绝不要直接通过主镜或寻星镜观察太阳。
望远镜4个不能选
你的这个应该可以.关键是天气情况要好.不过双筒的如果不用三脚架很难拿稳.手必须找个支点搁着看.10*25的怕是不行.望远镜倍数在其次,关键是口径.
如何选购望远镜呢
望远镜 1.望远镜的表示方法 2.望远镜的倍率指的是什么 3.望远镜的口径指的是什么 4.什么是望远镜的视场 5.什么是出瞳直径 6.何为镀膜?镀膜有什么作用 7.DCF、UCF、PCF是什么意思? 8.望远镜视场大小分析 9.望远镜一般分类 10.中国军用望远镜简介 11.军用望远镜介绍 -------------------------------------------------------------------------------- 1.望远镜的表示方法 望远镜的基本表示方法是: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不同类型的望远镜的规格表示方法只有一些细小的差距,但都不脱离这个模式,下面一一说明: 1.1、固定倍率的望远镜(也是最常见的望远镜)的表示方法: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比如7x3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10×50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为50毫米。 1.2、连续变倍望远镜规格的表示方法:连续变倍望远镜是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来表示,如8-25x2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最低倍率是8倍、最高倍率是25倍、在8倍和25倍之间可以连续变换、口径是25毫米。 1.3、固定变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低倍率/高倍率(/更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有时候也用 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的表示方法,例如15/30*80指倍率为15倍和30倍固定变倍、口径为80毫米的望远镜。 1.4、防水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P(Water proof),如8X30WP指倍率为8倍,物镜口径为30毫米的防水望远镜。 1.5、广角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A(Wide Angle),如7X35WA指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的广角望远镜 一些经销商把前后两数字相乘的积当作望远镜的倍率来哄骗消费者是不道德的,更有一些经销商随意扩大两个数字来欺骗消费者,我曾经见过一款10x25的DCF望远镜,标注的规格竟是990x99990,天!990倍的、口径是99990mm的望远镜是什么概念? 2.望远镜的倍率指的是什么 望远镜的倍率 是指一架望远镜的倍率是指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如使用一具7倍的望远镜来观察物体,观察到的7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和肉眼观察到的1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是相似的(当然,由于环境的影响效果要差一些)。很多人总认为倍率越高越好,一些经销商和厂家也以虚假的高倍来吸引、欺骗消费者,市场上有些望远镜竟然标为990倍!实际上,一架望远镜的合理倍率是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的: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带支架的的可以比手持的高些。倍率越大,稳定性也就越差,观察视场就越小、越暗,其带来的抖动也大增加,呼吸的气流和空气的波动对其影响也就越大。手持观测的双筒望远镜,7-10倍之间是最合适的,最好不要超过12倍,如果望远镜的倍率超过12倍,那么手持观察将会很不方便。世界各国军用的望远镜也大多以6-10倍为主,如我国的军用望远镜主要是7倍和8倍的,这是因为清晰稳定的成像是非常重要的。 3.望远镜的口径指的是什么 口径是指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口径越大,观测视场、亮度就越大,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但口径越大体积就越大,一般可根据需要在21-50mm之间选用。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口径为70mm、80mm、100mm的大口径望远镜产品,体积很大且配有支架。 4.什么是望远镜的视场 视场(Field of view)是指在一定的距离内观察到的范围的大小。视场越大,观测的范围就越宽广越舒适,视场一般用千米处视界(可观测的宽度)和换算成角度(angle of view)来表示,常见的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直接用角度,如angle of view:9°;二是千米处的可视范围,如Field of view:158m/1000m;三是千码处英尺,实际上和第二种差不多,如Field of vies:288ft/1000y.一般来讲,口径越大,倍率越低,视场就越大,但目镜组的设计也很关键。 5.什么是出瞳直径 出瞳直径就是影像通过望远镜后在目镜上形成的光斑大小,出瞳直径可以用下面公式得出:物镜口镜/倍率=出瞳直径。由此可以看出物镜越大、倍数越低,出瞳直径就越大。从理论上讲,出瞳直径越大,所观测到的景物就越明亮,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因此在选购望远镜时应尽量选择出瞳直径大些的,那么是否越大越好呢?也不是,因为我们正常使用望远镜时大都在白天,这时人眼的瞳孔很小,只有2-3毫米左右,这时如果使用出瞳直径大的如4毫米以上的,则大部分有用光线并不被人眼吸收,反而浪费。人眼只有在黄昏或黑暗时瞳孔才能达到7毫米左右。因此一般情况下使用选择出瞳直径不低于3毫米的就可以了。所以出瞳直径又称为黄昏因数。 6.何为镀膜?镀膜有什么作用 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望远镜的物镜镜外会有不同的颜色,红色的、蓝色的,还有绿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等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镀膜。么镜片镀膜有什么作用呢?镜片镀膜的作用是为了是为了防止光线在镜片上面反射的漫射光造成的薄雾般的白茫茫现象,养活反光,使透光率增加,增加色彩的对比度、鲜明度,提高观测效果。一般镀膜层越多、越深、越厚的,观赏效果越好,亮度越高。镀膜的颜色需根据光学材料及设计要求而定,镀膜越淡、反光越小越好,平常使用最多的蓝膜和红膜,蓝膜是一种传统的镀膜,红膜是从上个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很多人认为红膜比蓝膜好,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反光很强、亮闪闪的红膜望远镜,一些经销商把这种镀膜称为“红外线”“次红外线”“红宝石镀膜”等等,最后会告诉你这是全天候的、能在夜间观察的红外线夜视望远镜,请广大镜友千万不要上当。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管成像,与望远镜结构和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需要电源才能观察。其实当光线穿透玻璃时,将无可避免的造成一些反射而降低亮度,镀红膜后因为反射严重亮度降低更多,这类望远镜正常是在雪地上阳光强烈照耀刺眼时,降低亮度所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蓝膜是比较优秀的(好多名牌摄像机和照相机镜头都是采用镀蓝膜,就是这个道理)。 7.DCF、UCF、PCF是什么意思? DCF、UCF、PCF是人们对望远镜型号的习惯称呼,DCF是指采用别汉棱镜的直筒式望远镜,UCF是指采用保罗棱镜的小型望远镜,也就是常说的小保罗,采用棱镜倒置式结构,PCF是指采用保罗棱镜的大型望远镜,也就是常说的大保罗。 8.望远镜视场大小分析 视场是双筒望远镜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我们经常说的视场其实包括两个概念:实际视场和表观视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实际视场=表观视场/放大倍数。实际视场一般用角度或者千米外的视场跨度来表示,借助三角函数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换算。比如贝戈士8x30的视场标注是:150/1000m,换算成角度是8.5度,表观视场为8.5x8=68度(可能会有少许误差)。 表观视场是相对于人眼的张角大小,通俗地讲就是视场看起来有多大。由于是人眼的直接感觉,所以对于使用者来说还要重要些。但是遗憾的是厂商一般不在产品上标注这个数据,好在有了上面的公式算起来是很方便的。俄罗斯望远镜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望远镜都成系列。同系列的表观视场都基本一致,比如贝戈士系列为66度左右。高倍系列为72度左右,袖珍系列为60度左右,全天候系列为58度左右。广角系列(特制极品)为76度左右。望远镜的表观视场如果大于60度(也有别的标准),可以称为广角。对于广角,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人眼的视场大约是50度,视场不小于这个值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清晰,主要的西方厂商都持这个观点,所以他们的产品一般都不在广角上下功夫,一般都中规中矩,把表观视场做到50-60度,其实厂商并非不能做大,很多时候是把成像稍差的边缘部分人为遮掉了。我觉得这倒是没有必要。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著名的leitz望远镜,6x24的视场达到12度多。表观视场72度。是一个很小巧成像很好的广角望远镜,可惜现在不生产了。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广角的边缘虽然成像不很好,但是有总比没有强,而且广角本身和中心视场的分辨率没有矛盾(比如俄罗斯迷彩广角的中心成像就很好,据我比较好于贝戈士)。本人就支持后一种观点,因为广角不仅看起来敞亮,而且会给目标搜索带来很大的便利,追踪移动物体以及看大场面的演出或者球赛更是不可少。找到目标要仔细看只要移到视场中心就可以了,更何况人眼周围感光细胞的分表率本身就不如中心的黄斑区(周围是杆状细胞,对微弱光线敏感,但是色觉和分辨率远不如中心的锥状细胞)。所以我希望一方面俄罗斯能够完善广角望远镜(说实在话,那个外观我不太喜欢,迷彩的外皮不如改成同厂的高倍系列的外皮,目镜和调焦各部分的配合也总觉得松垮垮的,背带环更不用说了)。也希望西方名厂和能够重新生产高质量的广角望远镜。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为了广角过度牺牲别的方面的性能(比如有一种7*50的广角望远镜体积重量都非常大,稍后我将解释原因)。 上面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望远镜的视场尤其是表观视场。望远镜作为一个串列的光学系统,每个部分都会影响它的性能,同时也存在着瓶颈效应,比如一个广角的目镜装在很小的接口上视场还是大不了。望远镜的目镜,物镜,棱镜都会影响表观视场。 首先是目镜,目镜对于表观视场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特别是对高倍望远镜,实际视场比较小,物镜和棱镜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目镜的结构主要有几种:最低档的望远镜用的是两片两组冉司登结构R(为方便说明其结构,用1-1表示其构成,以下同),可用视场为35-45度,色差和像散都很大。稍好一点的有凯尔纳目镜K(2-1,或者1-2),视场有40-50度。阿贝无畸变Or(3-1),普罗素目镜PL(2-2)在表观视场不大的较好望远镜里也有采用。其中俄罗斯全天候望远镜的目镜就是阿贝无畸变的变种,但是好像人眼反而不太适应这种边缘不变形的感觉。在中高档望远镜里采用最多的是ER爱乐弗目镜(2-1-2),可以有60-75度的视场,但是边缘像散较大。国外的高档望远镜包括顶级产品也大多采用这种结构或者其变体(如6片结构)。由于望远镜主要是肉眼观测器材,所以其边缘的像散可以忍受。以上这些目镜最晚在本世纪前期就都出现了。另外,在天文领域,从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新型的目镜,比如televue的nagler目镜,可以做到82度非常平坦的视场,边缘像质依然优秀,像散比Er低一个数量级。要是有一天能够装到双筒望远镜上。。。。。。(当然价格也是很荒诞的)。此外俄罗斯有种对空指挥用的15x110大双筒,目镜表观视场达到了将近90度!(8片5组1-1-2-2-2结构)。类似的产品我国军队里也有装备。南京天文仪器厂也曾经生产过几种超广角目镜,我用过一个用于观测人造卫星的广角望远镜,实际视场达到17度,表观视场超过80度,边缘的像质仍然不错,不过这个目镜的直径有6cm多。此外,目镜最外片的直径和出瞳距离也会对表观视场产生影响,如果出瞳很大,那么最外片的目镜片也必须较大。 相对而言,物镜和棱镜对望远镜视场的影响时次要的,但是在中低倍时却往往起着制约作用。这是由于在低倍时实际视场比较大的缘故。物镜出射的光束向后逐渐收缩,在焦平面上形成一个和实际视场对应的亮圆。如果实际视场很大,那么这条光路就会收到棱镜的遮挡,而增大棱镜就会使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都增大很多。美国海军曾经少量装备过一种视场为10度,表观视场为70度的广角7x50望远镜,用了很大号的棱镜,物镜焦距也比较短。结果就是体积(宽度和厚度)要比一般的望远镜大了很多,重量更不必说。如果一个7x50 10度望远镜的物镜焦距是20cm,它的焦平面跨度就是3.5cm,棱镜的底边长至少也有7公分,如果要求棱镜完全不遮挡视场(实际上的望远镜很多都会有一点遮挡,只是不明显而已),那么棱镜底边就需要有8公分以上。这种矛盾在望远镜倍数越低,口径越大时就会越突出。此外,口径越大,就好比照相机的光圈越大,周围的像质就会越差,可用视场会减小。所以,对于中低倍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视场越小。(这一点很多人都搞错了!)这就是为什么8x30的 62有8.5度的视场(68度表观),而7x40的95就只有8度(56度表观)。而西方普遍装备的航海和军用7x50望远镜(其实也包括中国的装备73。74。zeiss jena 7倍)视场都只有7度到7度半(50度左右的表观)。这就是视场不得不对体积重量做出的妥协。其实广角望远镜最大的设计难题往往不在于目镜组的设计,因为目镜组设计比较成熟,往往是现成的,直接根据需要从手册里选取稍加以改动就可以用。难题往往在于物镜,棱镜,目镜的配合,使得视场的遮挡尽可能少而棱镜体积又不会太大,同时不损害其他的性能。这就象搭配电脑,最难做的不是找一个快速的cpu,而是让各部分性能尽量均衡以便能够发挥出各部分应有的性能。从这点讲,俄罗斯的广角系列的光学设计是很成功的,采用了稍大的棱镜,加上缩短棱镜室的长度配合广角目镜。据说连南光3304的总工看了都赞叹不已。如果加上多层镀膜和更好的外观工艺就完美了。 此外,对于透镜转像的望远镜,其视场要受转像透镜组的制约,往往视场相对较小,而对于变倍望远镜,它的表观视场也是随着放大倍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在低倍端表观视场较小,高倍端较大。 9.望远镜一般分类 运动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袖珍望远镜,军用望远镜,防水望远镜,变倍望远镜,数码望远镜,夜视仪系列,观景望远镜,单筒观景望远镜,双筒观景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折射式天文镜,反射式天文镜,折反式天文望远镜 俄罗斯望远镜 常规型俄镜,清晰型俄镜,袖珍型俄镜,俄罗斯单筒镜,全天候型俄镜, 极品《广角》型俄镜 10.中国军用望远镜简介 我国军用望远镜发展较晚,解放前虽然也研制出了6x30中正式军用双筒望远镜,但由于水平、品种所限,主要还是从德国、美国等国家进口,以6x30和7x50型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尚无军用望远镜批量生产能力,便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光学技术领先的民主德国、苏联、捷克进口了大量的军用望远镜装备部队,其中主要以民德的耶那.蔡司6x30、8x30和苏联的Б6(6x30)、Б8(8x30)几种中倍率型为主,此外还有少量耶那.蔡司7x50、10x50、15x50大口径型。这些望远镜都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有些至今还能使用,但大多数由于保管不善、使用频繁,镜片镀膜已擦花、长霉,使用价值不高了,不过由于保存下来并流入民间市场的数量很少,加之其出身名门,因此收藏价值很高,一架耶那.蔡司6x30、8x30型品相一般的交易价也在七八百元,口径50mm的更高达千元以上。经过努力,我国于六十年代定型生产了六二式8x30型、8x30观红型、六三式15x50型军用望远镜,这三种望远镜均按照当时民德和苏联的同类望远镜结构及样式制造,广角大视场,光学性能及坚固性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至今仍是我国军队的主要装备。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望远镜均参考民德的15x50型上设计的干燥仓而也设计了这一部件,尽管这一部件实用价值不大,确说明了我国光学工业当时奋而向上的精神。六二式8x30观红型是在六二式8x30型的基础上按苏联的8x30观红型而设计的,主要是增加了一感光屏,该感光屏可以发现对方是否使用了红外线夜视仪,其产量较少,主要配发侦察兵用。这一观红功能今天来看已过时,但收藏价值极高。另外我国大部分的军用望远镜都不配镜头盖。六二式望远镜流入民间的也很少,同时由于其大都能使用,光学性能好,因此无论是使用还是收藏意义均不错。其品相一般的交易价在500-700元左右。笔者认为:无论是衫性,还是总体光学性能,六二式8x30望远镜都是我国研制的最成功的望远镜。我国当时还为边防了望所配备了极少量的大型双筒望远镜,主要是民德的耶那.蔡司25-40x80、20-31-50x80型,后来我国也仿其生产了几种大型双筒望远镜,其中以98厂的25-40x100型最好。选购二手军用望远镜最重要的是镜片及其他光学部件要尽可能好些,如要使用则要看光学部件是否长霉、长霉严重程度、成像是否重影。至于外观由于年代较早,成色大都较旧,这倒没有太大关系。我国后又研制过几种军用望远镜,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形成量。我国目前研制的最新型军用双筒望远镜是九五式7倍系列,仍旧彩全金属结构硫化镉饰皮,主要是外观及工艺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彩了新的光学材料,镜片采用了MC镀膜,经试用其亮度及色彩还原非常好、成像锐度高,较以往我国的军用望远镜成像严重偏黄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善,但观测视场没有六二式大,只相当于中上水平。九五式望远镜最大改进还是采用了高密封技术,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再者其配有一只非常漂亮的牛皮背包。九五式望远镜在测距方式上首次采用了新的测距曲线,可以直接读出距离。据研制部门称各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九五式望远镜有7x40常规型、7x40测距型、7x40迷彩型,以及为某国研制的7x50常规型、7x50测距型等几种规格。九五式望远镜目前已开始装备我国部队,但其价格较高(据悉调拨价1780/元架)。由于我国对军品的严格限制外流,加之其它各种原因,因此国产军用望远镜在民间市场上极难见到,价格相对高些。 11.军用望远镜介绍 军镜用于观察战场、研究地形地物和侦察目标;还可用右目镜中的密位分划进行简易测量。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一般分三等:中倍率(6-10倍)、大倍率(10-20倍)和变倍率(德式20-40倍,国产25-40倍)。军用望远镜过去以6倍、8倍居多,现在7倍的军用望远镜颇为流行(理由为人的目视距离约7km)。除美国、德国之外,俄罗斯、中国相继研制了7倍军用望远镜并装备部队。望远镜并非放大倍率越大越好,如果倍率超过10倍,通常应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如果仅用胳膊支撑使用,手的颤抖对观察的影响就很严重,观察效果就会变差。另外在评价选用望远镜时,还应考虑几何光力的大小。一般地,小光力望远镜(出瞳直径为2-3mm),适于良好照明条件下使用;中光力(出瞳直径为3-4mm)适于一般照明条件下使用,如我军62式8倍观察红外望远镜(出瞳直径为3.7mm);高光力(出瞳直径为4-6mm)不仅适合白天使用,而且适合于黎明及黄昏低照度条件下使用,如我军新式的Y/GG95-7型望远镜(出瞳直径为5.71mm)。 使用望远镜,首先要装定视度。手持望远镜向千米以外的远目标观察。分别对左、右眼进行装定,转动目镜视度转螺直至清晰为止,记住视度的分划数。继而装定目距。双眼通过望远镜进行观察,并扳动望远镜筒,使两个视场汇合成圆形,这时目距的分划数就是观察者的目距。第一次使用望远镜后,应记住自己的视度和目距,再将使用时就可以直接装定,使用望远镜观察时应双手持握,两肘夹紧紧靠胸前,这种姿势比较稳固,如果有工事或其他依托物,肘部应尽量支撑,特别是使用大倍率望远镜。在雪雾天气或强烈日光下使用望远镜,可戴上滤光镜,使观察较为清晰。
如何挑选望远镜
方法有八点:
1、需要事先知道自己的用途:
是看演出比赛,还是户外徒步旅游,或者观鸟观星,或者是阳台观景,不同的用途对望远镜的体积重量倍数的要求都不相同。
2、需要明确告知心理价位:
同样的规格,价格可以从几十元到几千元甚至超过一万元,类似价位的产品,品质差距可能也比较大,只有明确价格才有最佳推荐。
3、要相信老玩家的推荐:
老玩家的经验都是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获得的,如果不想交学费,那老玩家的话必须要听,毕竟自己只是坐在电脑前空想,玩家是实打实玩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多产品。
4、不要选太冷僻的无人问津的产品:
一个新手在多如牛毛的产品中能独具慧眼筛选到没被无数玩家发现的精品的几率几乎为0。
5、不要用欲望替代思考:
要高倍、要变倍、要袖珍、要看清楚10公里外的XX等等,欲望必须服从现实——基本的物理规律以及能承受多高的价位,空想毫无意义。
6、不要用直觉替代思考:
比如高倍比低倍好、变倍比定倍好、军用比民用好、进口品牌比国产品牌好、销量大的比销量小的好、大品牌比小众品牌好等等,别轻易下结论,多看多问多想。
7、抵制诱惑:
很多低端淘品牌望远镜的商品介绍吹嘘得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上无,就想一条:真的这么好为何卖这么便宜。古人说买的永远没卖的精不会错。一分价格一分货的经济规律不会失效。
8、学会妥协:
在价格、体积、重量、倍数、口径、品牌等要素中做合理的取舍,别希望样样都如你所愿,只有骗子才告诉你他的产品满足你的所有要求。
扩展资料:
望远镜的常见参数
1、放大倍数
一般用目镜视角与物镜入射角之比作为 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标示,通常用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计算,表示望远镜视角的放大程度。例如,放大倍数为10倍的望远镜,指的是能将1度视角的目标放大为10度。
2、视场角
(视场范围)用1000米处产品可视景物范围标示,如126M/1000M,表示距观察者1000米处,望远镜可观察到126米范围的视场。
3、出瞳直径
是粗略描述成像亮度的参数。在弱光环境下,越大的出瞳直径,可以带来更清晰的图像。人类的瞳孔,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最大不会超过7mm,所以大于7mm的出瞳直径,无意就是一种光线上的浪费。
4、分辨率
分辨率(resolution,港台称之为解释度)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5、黄昏系数
由德国蔡司光学公司发表。反映了不同口径和放大倍率的望远镜在暗光条件下的观察效能。计算方法:望远镜的倍率和口径的乘积求开平方。
6、有效口径和相对口径
物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叫做物镜的焦距,用符号F表示。物镜的直径没有被框子和光阑挡住的部分叫做物镜的有效口径,用符号D表示。天文望远镜的性能主要就是以这两个数据为标志。
7、集光力
在暗处时,人眼的瞳孔直径一般约为7mm。因此,就把望远镜物镜的有效面积相对于瞳孔面积的倍数叫做集光力。即:集光力=(D*D)/(7*7),其中D用毫米作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远镜
请问望远镜怎么选
如果你是入门,建议你先买一个双筒巡天,至于带赤道仪的天文望远镜暂时没有购买的必要。双筒望远镜的天文观测双筒望远镜是一样很有用的天文观察工具。你可以用它来观看一场球赛、演唱会或是天上的飞鸟。你也可以用它来欣赏两百万光年之遥的银河、月球上的坑洞、围绕木星的几个卫星及无数星星。许多人都错以为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察上没有作为。事实上,它是很多资深的天文观测者喜爱的工具。对初学者,它是进入天文观测之门的门票。双筒望远镜并不贵,你只须花个数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副不错的双筒望远镜了。一、双筒望远镜基础知识 1、规格。购买双筒望远镜前,你应该先了解它的特性及规格。选购天文用的双筒望远镜最要注重的是“口径”。口径是指望远镜镜头 (front lenses) 的直径。口径越大成像会越亮。天文用的双筒望远镜,镜头直径应该至少要40mm。 小巧的20mm到30mm双筒望远镜用于白天看风景很恰当,但因不能聚集足够的光线所以并不适用于天文用途。怎样知到双筒望远镜的直径呢? 很简单。每副双筒望远镜都标有一组数字如 7x50之类。双筒望远镜规格上的第一个数字 “7“ 就是“倍率”,第二个数字 “50“ 就是指镜头直径。七倍的机型是一种畅销机型,会让观看的每一样物品拉近七倍。你还可以选购 10x、16x, 可能你认为天文用途上高倍率是必要的,其实不然。一付 7x 双筒望远镜就够好了,而且接下来我们还会论及 7x 所拥有的优点超过大部份的高倍率机型。2、视野 (Field of View)。几乎每一付双筒望远镜小手册上你都会看到一组数据像 “367 feet @ 1000 yards“ 或 “120 m @ 1000 m“等等。这串数字代表透过目镜看 1,000 码 (或 1,000 公尺) 远的风景,你视野上能看见的有多宽。这是度量视野大小的方法之一。用 “几?赵?1,000码“ 这种方法来度量天空的视野并不适切。天文学家取而代之用度数来度量视野。一度相当两倍满月的直径。七度等于十四个满月的的直径,而且又是双筒望远镜典型的视野度数。高倍机型看到的天空较小 (3到5度),广角机型就看得较多 (8到10度),只要将 “feet @ 1000 yards“ 规格上的?? (feet) 这个数据除以 52. 5 就能换算成度数了。“meters @ 1000 meters“ 规格就用公尺 (meters) 数除以 17。举例来说,一付视野为 367 feet @ 1000 yards 的双筒望远镜就有 367/52. 5 度的视野,约 7度。广角机型周边视野星点的成像通常会有点歪曲、模糊,减损了视域,这点很难平衡。此外,广角机型一般来讲良视距会缩短。实际视野和有效视野 (actual and apparent fields of view) 间是有关联的。取有效视野 (比方说,70度 并且除以倍率 (比方说,10x) 然后你就会得到“实际视野”的值,在这个例子是 7 度。所以有效视野提高了,实际视野会跟着提高。但是提高倍率实际视野会往下降。 3、射出瞳孔(exit pupil)。在许多双筒望远镜小手册你也会上发现一个规格叫“射出瞳孔”(exit pupil) 的。它是光线从目镜里射出来的宽度。你可以用口径 (单位mm) 除以倍率来算射出瞳。举例来说 7x50 型就有 50/7 (7mm) 的射出瞳孔。所有 7x50 机型射出瞳孔都是 7mm。所有 7x42 机种射出瞳孔都是 6mm,依此类推。 你会发现很多被推荐用于天文的双筒望远镜都是 7mm 射出瞳孔,这是很有道理的。当你的双眼习惯于夜里的黑暗时,瞳孔会张大让更多光线进去。人类瞳孔顶多能扩大到7mm。所以只要双筒望远镜射出 7mm 光锥进入你的眼睛,让双眼集光力得以发挥最大效用时你就很可能看到最亮的成像。所有设计用来应付低光度环境的双筒望远镜都有 7mm 射出瞳孔。包括:7x50、8x56、9x63、10x70 及 11x80 等机型。 通常都最适用于天文观测。但是,当你老了,你的眼睛瞳孔就张不了那么开了。三十岁出头的人的最大瞳孔约 6mm。超过四十岁,就掉到约4.5mm 至 5mm 之间。假如你的瞳孔大小上限只到 5mm 或 6mm,使用射出光锥7mm宽的双筒望远镜就会浪费掉一些入射光。 部份光线进不了你的眼睛,双筒望远镜的集光力便无法全部发挥出来。年纪大一点的人,双筒望远镜的射出瞳 5mm 或 6mm 是较好的选择。这些机型包括畅销的 7x42 及 10x50。4、良视距 (Eye Relief)。厂商现在越来越重视“良视距”这种规格了。该规格是指你的眼睛须要多靠近接目镜才能清楚看见整个视野的距离。良视距的数据对近视的眼镜族而言更形重要。虽然近视眼的人可以取下眼镜,利用调整双筒望远镜上的焦距来进行补偿,但是却相当不方便---戴上眼镜用清晰的视线看夜空,在不偏移目标的情况下迅速将双筒望远镜凑到眼前,然后还能保持完整的视野,的确是乐事一件。此外,假如你一眼或两眼有几级的散光,你的眼镜就不能摘下来了。戴眼镜欲看清完整的视眼至少须要 14mm到 15mm 的良视距,良视距由退下的眼杯处起开始量。良视距小于 8mm 或 9mm 的机型可能会难于观察,即使没戴眼镜也一样。你得将眼睛贴近接目镜才能看清所有视野,长时间看下来会造成压迫感,而且睫毛上的油脂和灰尘保证会沾染到接目镜。5、棱镜 (Prisms)。双筒望远镜机体里包含了一组合成棱镜,能折射光路让成像正立。双筒望远镜可区分成两个阵营--- Porro 棱镜系及 Roof 棱镜系。Porro 棱镜系有Z字或N字型外观。Roof 棱镜系则是直筒型。 Porro 棱镜机型一般比 Roof 棱镜机型要来得便宜。Roof 棱镜要做得好,加工及固定上一定要求较精密的容许误差,制作成本高。但是 Roof 棱镜机型 (结构上) 则倾向较为密实。 天文用途上多采用 Porro 棱镜机型。Porro 棱镜系常常成像会稍稍鲜明一点。不过若是当你用廉价机型 (译按: 指 Roof 棱镜系) 来瞄准亮星或行星时,星体会放射出恼人的钉状光芒。这些钉状绕射导因于 Roof 棱镜会将影像劈成两半,然后再组合起来。但在高级 Roof 棱镜机型上你绝对不会发现这种效应的。 Porro 棱镜系双筒望远镜的棱镜若是采用冕牌钡化玻璃 (barium crown glass 缩写为BaK4) 作为材质者,视野会较完整。棱镜若采硅酸硼玻璃(borosilicate glass) 作为材质者,等级较低,但实务上成像的亮度差异很小。 6、镀膜 (Coatings)。大部份双筒望远镜光学镜片都至少镀了一层氟化镁。会让镜片发出浅蓝色调。镀膜可以提高光线的穿透率并减少内面反射 (internal reflections) 及镜面闪光 (lens flares),能将亮度及对比往上推。廉价机型通常只有靠外侧镜面有镀膜。虽然该机型会有一定的水准,但是你会在发现昂贵的机型才会有最好的品质。无论如何,多少还会产生内面反射并损失一些对比。这些最低程度的镀膜机型,会让入射光线到达你的眼睛之前折损四十个百分比之多。较高级双筒望远镜会在大部份的镜片表面镀上普通镀膜,而且只有一面或更多面采取多层镀膜 (通常镀在外侧与空气接触的镜片表面)。最好的双筒望远镜里,所有的镜片含棱镜都会镀上多层膜。这些等级的机型光线的折损会降到很小的五个百分比。多层镀膜镜片看起来会比较暗,颜色呈现绿色或暗紫红色。近年来市面出现了一些镀上一层红色反光膜的双筒望远镜,不诚实的商店还说这是红外线型号,特别适合晚间使用。事实上,那层红色镀膜把大量的光反射出望远镜外,令到达眼睛的光线大大减少。所以大家不要选购这种型号望远镜。7、结构特征 (Mechanical Features)。大部份的双筒望远镜都会有一个中央调焦装置可同时移动两个对目镜。这些机型是最便于操作的。有一些双筒望远镜两个对目镜分别有一个调焦环。这些“独立焦点”机型机身封固较密实可对抗湿气,但是对焦较不便利。话又说回来,当你看星星时每一个目标都是无限远,焦距也不须常常去调。双筒望远镜在夜晚使用时锁在三脚架上是很有利的。很多双筒望远镜机身上都附有螺纹孔,用以连接一般相合的三脚架转接器。假如双筒望远镜上缺少一个螺纹孔,也许改用一种可夹在两支镜筒间中心连杆上的转接器或一个包覆套子将机身整个套住就可以了。专为海事设计的双筒望远镜常常是防水的。这些机型是密闭式结构,并且将内部的普通空气抽出后再充氮。防水功能并非必要,但在天文上却有其一席之地---我们将双筒望远镜曝露在湿冷的夜间气候中,然后又携回温暖的房子里,产生的水气就更多了。经过误用以后,湿气跟霉菌都会聚集在双筒望远镜里头,光学镜片糊成一片,修理费用代价就高了。 二、观星用双筒望远镜的首选机型40mm 到 63mm (标准规格型) 范围之间的双筒望远镜都是手持型,有利于“突击式”扫瞄星空用。70mm 或更大的大型双筒望远镜使用起来需要相当的力气 (你可以架在三脚架上或双筒望远镜专用椅上)。1、7x50机型。一直被认为是天文用最佳全能双筒望远镜,射出瞳孔达到7mm。视野一般有 7 到 10度, 很适合手持。应用在日间也不错,虽然大小有点超出日间用之所需。由于 7x50 机型在海事需求上最受欢迎,很多 7x50 会有防水功能和高级的光学设计。10x50。本机型比起 7x50 星空背景看起来会稍稍暗一些 (射出瞳孔只有5mm的缘故),但是用来看月表及星团时会好一些。多出的倍率对暗星体的观测也有助益。尽管倍率较高,许多 10x50 机型展现出来的星空范围跟比起 7x50 却不相上下 (大约5到7度)。2、10x50机型。这机型的缺点是手持不易,也许会削弱你所搜寻的目标成像的清晰度。10x 双筒望远镜应该要用三脚架。而高倍率机型的良视距也较短,会造成戴眼镜进行观测时的不便。3、7x42、8x40 或 8x42机型。假如你年过四十,7x42、8x40 或 8x42 机型提供的 5mm 到 6mm 射出瞳是很好的选择。这种规格的双筒望远镜比 7x50 机型重量要来得轻,而且也适用于日间的赏景及大自然观测。某些机型能够对几?罩?遥的近距离目标聚焦,用来赏鸟很理想。如果你想要一付全功能双筒望远镜,这种机型是可以胜任的。4、8x56 和 9x63机型。本机型是便利的 40mm 到 50mm 机型与大型的70mm 到 80mm 机型之间的一种妥协。特别对有些不喜欢将普通日间用途双筒望远镜当夜间望远镜用的人来讲。很少有厂商供应这种机型,品质好的价钱都蛮贵的,要选就选镜片大一点的和限量生产的制品。 5、10x40 和 10x42机型。本机型射出瞳 4mm,肯定可以用于天文观测,不过主要还是设计给赏鸟者中许多寻求日间环境下使用的高倍率机型。假如这是你的主要目标,观星放在其次,10x40 是蛮好的选择,Roof 棱镜高级机型又特别值得推荐。三、双筒望远镜能看什么呢? 透过双筒望远镜,你可以看许多遥远的星团、星云,甚至几个较明亮却的星系。你还可以看木星的卫星,观察它们每夜的位移。你可以观测金星盈亏及月相。其它还有新月时地照、天王星、海王星、薄幕时低沉的水星、小行星、月蚀、日全食及彗星等。双筒望远镜看不到什么呢? 月表细节、行星表面你看不到。假如你要看木星云层、土星环,你就需要一支单筒天文望远镜了。
高手教下怎么挑选望远镜!
具体挑选方法如下:
1、坚固程度望远镜多为室外使用.塑胶外壳保护性不强,同时亦容易因为温度转变过大致使棱镜组移位,需知道双眼视轴之平行度只要有细微偏差,使用时间稍长会令眼睛疲劳不舒服、甚至头痛,想吐。
2、重量与手感
望远镜不宜太重,否则长时间使用会使人疲累,使双手震抖而无法看清目标,同时望远镜亦不能太轻,否则易因晃动而不易稳定操作、观赏。Swarovski配合人体工学,产品皆有享良好平衡感,手感一流,使其光学性能充份发挥。
3、倍率(宜介乎于8倍至10倍)
望远镜上均标示着10X42’8X30等字样,前者代表倍率,后者代表物镜直径。使用10倍的望远镜看一只站于100公尺的鸟,就如用肉眼在10公尺看一样近。
4、一般手持不宜超过十倍,因为倍数过高容易过于抖动,无法看清目标,尤其是军用的,国内外几乎没有超过十倍的,所以不要以为军用的就是倍数高,自己平时用7-8倍的最好,因为倍数高一般就意味着视场比较窄,看着视野很狭窄。
5、如果你只是看看风景,旅旅游,8*40已经是极限了,7*50实在是太重 了,不建议选择。
扩展资料:
1、近视望远镜是可以调节的,理论上讲近视在600度以下通过调节望远镜的屈光度是可以看清景物的。看实际上如果你在300度以上你还是带好眼镜,移动你的出瞳距离调整就可以了。2、屈光度调节是在物镜上有刻度+ 0 —的位置。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去望远镜百事通查看当然也可以问我,随时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