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宋朝姚将军,宋朝名将姚兴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题主,不知道需要知道薛安都的生平还是对他的评价,如果是前者,那么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就有相当篇幅的介绍,若是想从正史中去了解,作为南北史,宋魏书这四本史书都有传记的人物,想了解薛安都也并非难事。
2、如果是问对于薛安都此人的评价,那么在此且抒浅见。
3、看薛安都,首先看其出身,《宋书》记载“薛安都,河东汾阴人也。
4、世为强族,同姓有三千家。
5、父广,为宗豪,高祖定关、 河,以为上党太守。
6、”《魏书》记载“薛安都,字休达,河东汾阴人也。
7、父广,司马德宗上党太守。
8、”我们可以得悉的是,薛安都是河东薛氏子弟,家族势力强大,这点很容易便得到印证,河东薛氏自晋以来,便在河东有相当的影响力,天下大乱之际,薛氏保持了在河东的地位,虽然归附相关的政权,但是从未完全被掌控,《魏书薛辩传》相关记载便是一种有力明证,“父强,复代领部落,而祖、落子孙微劣,强遂总摄三营。
9、善绥抚,为民所归。
10、历石武、苻坚,常凭河自固。
11、仕姚兴为镇东将军,入为尚书。
12、强卒,辩复袭统其营,为兴尚书郎、建威将军、河北太守。
13、辩稍骄傲,颇失民心。
14、刘裕平姚泓,辩举营降裕,司马德宗拜为宁朔将军、平阳太守。
15、及裕失长安,辩来归国,仍立功于河际。
16、太宗授平西将军、雍州刺史,赐爵汾阴侯。
17、泰常七年卒于位,年四十四。
18、”河东薛氏在南北争霸中的抉择耐人寻味,除了上述的薛辩,他的族人薛谨也是在刘裕伐秦时归降,后又投奔北魏,而薛安都之父薛广作为薛氏豪强,在刘裕伐秦时也接受了其官职,只是刘裕势力太快被驱逐出河东地区,导致薛氏不得已重新选择新的东家,此时的拓跋氏北魏势力强盛,乃是北方第一强大势力,薛安都为北魏效力,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19、公元444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薛安都做出了命运中的第一次重要抉择,起兵反魏,宋书言薛安都为北魏雍、秦二州都统,而魏书则不载其职,更重要的是两书对于薛安都南奔的缘由有了极大分歧,宋书称薛安都“与宗人薛永宗起义,永宗营汾曲, 安都袭得弘农。
20、会北地人盖吴起兵,遂连衡相应。
21、焘自率众击永宗,灭其族,进击 盖吴。
22、安都料众寡不敌,率壮士辛灵度等,弃弘农归国。
23、”而魏书则称“真君五年,与东雍州刺史沮渠康谋逆,事发,奔于刘义隆。
24、”此处薛安都究竟是因与沮渠康(沮渠秉)谋反失败而南归,还是与薛永宗联合盖吴而南归呢?《资治通鉴》中载元嘉二十二年,薛永宗响应盖吴起兵,于次年即公元446年被平定,而薛安都投奔了南朝宋。
25、司马光之见大抵与宋书吻合,只是时间上有所不同,而司马光对于盖吴、薛永宗起义与《魏书》所载时间基本吻合。
26、可见司马光对于薛永宗起兵与薛安都南奔结合了魏书与宋书,《建康实录》亦载“英(当为盖吴误)为都督关陇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后魏破之,死。
27、其将河东薛安都弃众南之国。
28、”综上而言,似薛安都响应薛永宗,盖吴失败,南奔宋国更为可取。
29、归宋以后,薛安都表现也颇为活跃,作为河东豪族,他可以号召北方之人,讨伐北魏,薛氏在河东颇有影响力,这也是薛安都在早期对于南朝宋的作用,可惜盖吴起义终究失败,薛安都也只能归守襄阳。
30、是金子总会发光,元嘉二十七年,在王玄谟的怂恿下,宋文帝刘义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元嘉北伐。
31、元嘉北伐的结果是失败的,在此不再赘述,但是柳元景一路的表现,可谓相当亮眼。
32、而薛安都便是属于柳元景这一路军中。
33、《资治通鉴》载“元景使薛安都、尹显祖先引兵就庞法起等于陕,元景于后督租。
34、陕城险固,诸军攻之不拔。
35、魏洛州刺史张是连提帅众二万度崤救陕,安都等与战于城南。
36、魏人纵突骑,诸军不能敌;安都怒,脱兜鍪,解铠,唯著绛纳两当衫,马亦去具装,嗔目横矛,单骑突陈,所向无前,魏人夹射不能中。
37、如是数四,杀伤不可胜数。
38、会日暮,别将鲁元保引兵自函谷关至,魏兵乃退。
39、元景遣军副柳元怙将步骑二千救安都等,夜至,魏人不之知。
40、明日,安都等陈于城西南。
41、曾方平谓安都曰:“今敌在前,坚城在后,是吾取死之日。
42、卿若不进,我当斩卿;我若不进,卿当斩我也!”安都曰:“善,卿言是也!”遂合战。
43、元怙引兵自南门鼓噪直出,旌旗甚盛,魏众惊骇。
44、安都挺身奋击,流血凝肘,矛折,易之更入,诸军齐奋。
45、自旦至日昃,魏众大溃,斩张是连提及将卒三千余级,其余赴河堑死者甚众,生降二千余人。
46、”真的太勇猛了!单枪匹马,不着盔甲,来回冲击,这位勇将的勇悍显露无遗,在柳元景退兵之时,薛安都也作为断后大将,以上的作为,用一句猛将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47、此后刘劭弑父称帝,刘骏讨伐刘劭,薛安都追随刘骏,痛骂贼将皇甫安民等人,又一人之力吓退了贼众数百人,更加坐实了猛将的评价。
48、接下来史书对于他的记载就很有意思了,他的堂弟薛道生因为犯罪被秣陵令庾淑之鞭打,薛安都闻讯大怒,也不多想,就带着一群小弟准备去杀了庾淑之,中途遇上了柳元景,在柳元景的劝说下,终于停止了冲动行为,接着,因为“惮直”(严正刚直)被免官。
49、这件事,看似一件小事,事实上正是暴露了薛安都的致命缺点,政治智商极为低下,作为北来降人,本就身处嫌疑之地,竟然还如此不加思考,在政治上也一如战场上的强硬作风,对于上意和官场规则可谓是一窍不通,这也为其悲剧埋下了伏笔。
50、不过,薛安都的悲剧还未到来,而他的辉煌战绩却要出场了,那便是在平定刘义宣之乱时,阵斩鲁爽的事迹了。
51、这一战绩读来令人振奋精神,纵使千载之后,也愿意拊掌大笑,赞一声薛安都,真猛士也!《宋书》载“爽自与腹心壮骑继后。
52、谭金先薄之,不能入,安都 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左右范双斩爽首。
53、爽累世枭猛,生习战陈,咸云万人敌。
54、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反,时人皆云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
55、”薛安都斩鲁爽,真是历史上斩将的教科书,尤其是敌人有万人敌之称,更加可以想见薛安都当时是何等威武无敌!此后薛安都参与平定刘义宣,讨伐群贼之事虽然精彩,但比起斩鲁爽,读来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了,只是有一点,可以加以注意,“太子左卫率十年,终世祖世不转。
56、”薛安都做了十年太子左卫率,未曾转任其他官职,他满足吗?想想在战场上英勇无敌的薛大将军,我想他的内心也一定相当憋屈。
57、机会终于来了,刘骏死了,而他的儿子刘子业继位,薛安都迎来了官职上的变化,“前废帝即位,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58、永光元年,出为使持节、督兗州诸军事、 前将军、兗州刺史。
59、景和元年,代义阳王昶督徐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平北将军、 徐州刺史。
60、”薛安都终于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大员,可谓是一举洗清了十年来的憋屈心情,然而好景不长,刘子业被杀,其叔刘彧称帝,并封薛安都为安北将军,加鼓吹一部。
61、薛安都拒不受命,而是归顺了刘子业之弟刘子勋的寻阳政权。
62、薛安都这一选择是有考量的,刘子勋乃先帝刘子业之弟,孝武皇帝刘骏之子,而且刘宋有一件有趣的事,宋文帝刘义隆并非太子,却以第三子身份最后入主建康,宋孝武帝刘骏亦是第三子,也做了皇帝,而刘子勋正是刘骏第三子,甚至因此被兄长刘子业猜忌而起兵反抗。
63、也就是说,在反抗暴君刘子业一事上,刘子勋占得先手,而法理上也处于上风,更不用说大部分官员都表示归顺其寻阳政权,在势力上也远远超过了刘彧的建康政权,似乎攻下建康不过是时间问题,因此薛安都选择刘子勋也在情理之中了。
64、事实是刘彧军确实连吃败仗,派出的官员甚至主动归顺刘子勋,刘彧自己都是惶恐不安,幸好萧道成、沈攸之、刘勔、张兴世等人奋勇,而蔡兴宗也在中枢稳定人心,竟然改写了不利战局,将寻阳政权的将领一一平定。
65、此时的薛安都坐不住了,他终究是服软了,此前他本是有机会的,但是在起兵对抗刘彧军的过程中,他政治上的又一短板也暴露了,“灵越答曰:“薛公举兵淮北,威震天下,不能专任智勇,委付子侄,致败之由,实在于此。
66、然事之始末,备皆参豫,人生归于一死,实无面求活。
67、”傅灵越之言不可谓不实在,勇猛的薛安都对于军事几乎都委任给了侄子薛索儿,可惜薛索儿实在不是大将之材,军粮不继,掠劫百姓,更加被建康军打得节节败退,师丧身死。
68、薛安都败了,他上书告罪,请求饶恕,刘彧此人对于臣子大致还算宽厚,接受了他的投降,只是好不容易取胜,刘彧也想在这位猛将面前耀武扬威,派出张永、沈攸之等人以重兵受降,蔡兴宗不愧是明智之人,兴宗曰:“安都遣使归顺,此诚不虚。
69、今宜抚之以和,即安所莅,不过须单使及咫尺书耳。
70、若以重兵迎之,势必疑惧,或能招引北虏,为患不测。
71、叛臣衅重,必宜翦戮,则比者所宥,亦已弘矣。
72、况安都外据强地,密迩边关,考之国计,忧宜驯养。
73、如其遂叛,将生旰食之忧。
74、彭城险固,兵强将勇,围之既难,攻不可拔,疆塞之虞,二三宜虑,臣为朝廷忧之。
75、”他这段话几乎是对于将来局势的预言。
76、薛安都本就有恐惧之心,政治智商又低下,做事往往欠缺考虑,在重兵压境的恐惧之下,选择了归顺北魏,北魏“乃遣镇东大将军、博陵公尉元, 城阳公孔伯恭等率骑一万赴之。
77、拜安都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徐、南、北兗、青、 冀五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赐爵河东公。
78、”此时的薛安都已经不是当年投宋之时的小人物了,而是名扬两国的勇将,只是他的窘迫局面,比诸当年,却只怕更加不如,《魏书》载“都以事窘归国,元等既入彭城,安都乃中悔,谋图元等,欲还以城叛。
79、会元 知之,遂不果发。
80、安都因重货元等,委罪于女婿裴祖隆,元乃杀祖隆而隐安都谋。
81、”这是他最后的挣扎了,只是搞阴谋这一套,他只是下下手,离开了战场厮杀,这位薛将军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锐气。
82、皇兴二年,与毕众敬朝于京师,大见礼重。
83、子侄群从并处上客,皆封侯,至于 门生无不收叙焉。
84、又为起第宅,馆宇崇丽,资给甚厚。
85、三年卒。
86、赠本将军、秦州刺 史、河东王,谥曰康。
87、以上这段话就是薛安都的结局,对于他的一生来说,这个结局太过平淡,也太过憋屈了。
88、从北朝南奔,又由南朝投北,他不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更称不上有智慧,但是我们如果再看南北朝历史,相信都不会忘了这个勇猛无匹,能斩万人敌的勇将——薛安都。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