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浙贝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 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浙贝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1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浙贝母的用法
1、浙贝母是浙贝母的鳞茎,其作用是清热化痰,消气止咳,散结消肿,现代用于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气管炎咳嗽、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乳腺炎、甲状腺瘤、淋巴结炎、乳腺囊性增生、前列腺肥大、百日咳等。浙贝母的作用是治风热或痰热咳嗽,疮痈肿毒,用药禁忌是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浙贝母。
2、浙贝母的用法:
浙贝杏仁露
材料:浙贝母、甜杏仁、冰糖
做法:先将浙贝母和杏仁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杏仁用水浸泡一下,然后将杏仁的皮去掉,就把浙贝和杏仁放入砂锅中,并且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然后再加入适量的冰糖,三十分钟过后就可以去渣留汁,放凉后就可以喝了。
功效:浙贝杏仁露具有清热化痰,镇咳的功效,适合那些患有肺炎的中老年人饮用,当做辅助治疗。
2中药浙贝的药用价值
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斯贝母Fritillatia
thunbergii
Miq.[F.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Miq)Bad.]的鳞茎。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肺热咳嗽、痰多、胃、十二指肠溃疡、乳腺炎、甲状腺肿大、痛疖肿毒。野生于林下或山坡草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在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其他地区也有示范栽培。
祝你好运,祝你幸福,祝你发财!
3中药浙贝有何作用?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②《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③《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④《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
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撤。
【选方】①治感冒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三钱,紫苏二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三钱,金银花六钱,蒲公英八钱,水煎服。
(《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咽喉十八症;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去虫,研)一个、象贝(去心,研)一个。
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
临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
(《经验广集》吹喉散) ④治对口:象贝母研末敷之。
(《杨春涯经验方》)
【名家论述】《本草正义》:象贝母苦寒泄降,而能散结。
《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别录》止烦、热、渴、出汗,皆泄降除热也。
疝瘕以热结而言,泄热散结,故能治之。
喉痹,热之结于上者也。
乳难之乳,即孳乳之乳,指产难也,贝母滑降,且能散结,故催生而治产难。
甄权《药性论》谓贝母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无忧散一方,为催生保产灵药,内有贝母,程钟龄释之谓贝母滑润,义皆本此。
而注《本经》者仅以为下乳汁,恐非真旨。
主金疮者,苦降清热之功也,不仅可以内服,亦可外作掺药。
后人以象贝通治阳证痈疡,消肿退热,殊有捷效,亦本于此。
主风痉者,苦寒清热,泄降定风之功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皆指邪热窒塞之证,苦泄散结,皆能主之。
洗洗恶风寒者,风寒外袭于皮毛,内合于肺,象贝清泄肺气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
目眩为肝阳上乘,项直为风邪外感,苦降泄风,辛泄疏散,治之宜也。
咳嗽上气,又痰热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
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结。
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也。
主郁气痰核等证,则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
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余义。
至于治疸、治疡、清喉咽,主吐衄、疗痰嗽、通二便,种种功力,无非清热泄降四字,足以赅之,要之皆象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贝,淡泊异常,断不足以语此。
别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
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斯贝母Fritillatia thunbergii Miq.[F.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Miq)Bad.]的鳞茎。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肺热咳嗽、痰多、胃、十二指肠溃疡、乳腺炎、甲状腺肿大、痛疖肿毒。野生于林下或山坡草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在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其他地区也有示范栽培。
4浙贝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作用:
1、用于风热、燥热或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于苦泄。治风热咳嗽,常配伍桑叶,前胡等。治痰热咳嗽,常配伍瓜蒌、知母等。
2、用于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肺痈等。本品能苦泄清热毒,开郁散结,治瘰疬痰核,陪玄参、牡蛎等,如消瘰丸。治瘿瘤,配伍海藻、昆布。治疮痈,配伍连翘、蒲公英等。治肺痈,配伍鱼腥草,芦根等。
扩展资料
浙贝喜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根的生长要求气温在7-25℃,25℃以上根生长受抑制。平均地温达6-7℃时出苗,地上部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4-30℃,在此范围内,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生长加快。
开花适温为22℃左右,-3℃时植株受冻,30℃以上植株顶部出现枯黄。鳞茎在地温10-25℃时能正常膨大,-6℃时将受冻,25℃以上时出现休眠。
浙贝鳞茎和种子均有休眠作用。鳞茎经从地上部枯萎开始进入休眠,经自然越夏到9月即可解除休眠。种子则经5-10℃2个月左右或经自然越冬也可解除休眠。因此生产上多采用秋播。种子发芽率在70%-8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贝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贝
5浙贝母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浙贝母是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浙贝母味苦,属于寒性药。归肺、心经。浙贝母中主要含甾醇类生物碱、皂苷、淀粉等成分。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为生物碱和皂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浙贝母药材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080%。
6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如何食用比较好
说到贝母,大家就会习惯性想到川贝母,但其实贝母的种类有很多,各自功效的侧重点也不同。那你能说出几个贝母的种类?它们的功效又分别是什么?本期的 食疗养生 ,教你用川贝做美味养生的药膳。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贝母,又叫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等。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其鳞茎供药用,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效,常用来治疗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病症。此外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其名字虽然相似,但功效却大不相同。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此外,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浙贝母是一种中药材,也称浙贝片,可以用于清热化痰、散结消肿、止咳,还能主治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浙贝母质地比较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人们身体上火的话,还可以用浙贝母泡茶喝,能很好的调理身体。
土贝母的性寒、味苦,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此外,还有一定的杀 *** 作用。
贝母梨
材料:梨3个,贝母15克,黑糖3大汤匙。
做法:
1、梨洗净后,在梨的上1/4处横着切开,上部分做盖,将梨核挖去,待用。
2、将贝母捣碎成粉末,分别放入3个梨中,上面撒上黑糖,盖上梨盖。
3、将贝母梨放入蒸锅,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梨汁和果实一齐食用。
贝母炖猪肺
材料:猪肺250克、雪梨一个、川贝母适量
做法:
1将猪肺切片,加清水,用手挤洗去泡沫;雪梨去外皮,切成碎块。
2、猪肺、雪梨与川贝母,一同放入沙锅内,加入冰糖及清水适量,文火煮3小时即可。
食用 *** :每日1次,佐餐食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
材料:当归15克,川贝母粉3克(分冲),苦参15克,炙百部15克,前胡12克,白前10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薏苡仁30克,桑白皮10克。
食用 *** :服上方5剂后,咳嗽、气急已减大半,黄稠痰、黄腻苔已除,上方加减共服10剂,诸症消失,病告而愈。
疗效:证属痰热蕴肺,气道瘀阻,宣降失司。治宜清热宣肺,化痰逐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